第21章 驚天變

餘額不足

不過戰場上的僵持,並不代表雙方的表演並不精彩,特別是起舞的第三者,這表演更是精彩絕倫。

楊林翼是個很有魅力的男人,或者說有着所謂“王者之氣”,早年在西安打拼的時候,時不時有千嬌百媚的有錢大小姐看中了這個四處打拼的男人,然後遣了丫頭將楊林翼請來。

這一見面,小姐們都是滿臉通紅,倒是丫環一點都不怕生,拉着俏相公指着小姐微微凸起的肚子問道:“作這孩子的父親怎麼樣啊?”

而且楊林翼是個真正明白事理的人物,當年陳樹良圍攻楊部甚急,而郭二麻子在一旁坐視不管,氣得楊林翼給郭二麻子寫了一封短信,那信上的開頭是這樣說的:“陳賊打我,你賊不管。”

接下去就更妙了,“我賊完蛋,你賊不遠!”別看大家嘴裡你叫着正義我叫着民主,實際都是一羣光天化日下的大賊,話雖然是精話,卻真正是一針見血,因此郭二麻子接信之後,立即出兵援助擊退了陳樹良。

所以這麼有着王者之氣又能明白事理的人,現在就是一番精彩的表演,他開到蘭封就繼續開進了,一心站在那裡坐山觀虎鬥,公開的理由是“軍需無着,部隊困頓……”

好不容易發了錢又發了物資,想把這隊陝軍哄上戰場,這時候鄂軍在前線吃了敗仗的消息傳了過來,楊師又立即停了下來。

那邊卻和柳鏡曉的人打得火熱,口口聲聲一個:“柳師長……”

當然了,陝中刀客素來剽悍無雙,楊林冀拍着胸膛答應道:“放心好了!我明天保證趕到歸德,把柳鏡曉收拾得乾乾淨淨……”

等到了那個房間又說道:“風華先生……你請放心便是……”

原來這天下的武學都是有異曲同工之妙,關中無極刀和武當太極拳、峨嵋亂披風劍法一樣,練到精深之處,那就是以柔克剛的道理了。

楊師長這麼一搞,李督就着急上火了。

和楊師長的“王者之氣”不同,李福李督軍也是有着“霸者之氣”的一代霸者,人格魅力可謂是感天動地。

李福的出身是個破落書生,落魄到了極限,也只能撕下臉皮上山做趟將,李趟將剛出村頭三步,還沒想好去投奔哪位大哥混飯吃,對面就來了一大隊著匪。

李福剛想上前拍個馬屁,也好在人家帳下混碗飯吃,沒想到對面的土匪一見面就熱情地讚揚自己:“儀表非凡,敢問哪裡人氏?”

一聽說是遠近聞名的破敗書生李福,這些土匪更是熱情極了,大夥兒拉着套近乎,連連贊着李福夠義氣夠朋友,是遠近聞名的賽孟嘗……

你瞧,有霸者之氣就是與衆不同,最後一幫小弟連聲說道:“李大哥英明神武,我們仰慕已久,請李大哥坐頭把交椅……”

輕輕鬆鬆就收服一幫小弟,李大首領的舒服日子才過了五六天,忽然之間又被五花大綁地送進了縣城,那幫小弟在公堂之上連聲說道:“各位大人,我等雖受李匪裹脅,但終究還是明些事理,現在把匪首綁來投案自首……”

瞧,人家真是有霸者之氣,到了公堂之上還是認定了這個首領大哥,原來最近風聲緊,圍剿匪衆的陸心蘭部又追得甚急,這樣一來這幫匪衆就起了歸順之心。

陸心蘭以前也是收降的匪隊,只是打起老朋友可以說心狠手辣,絕情得很,一衆趟將雖有心投降,但是又怕罪惡太多,去了就給崩了,正說着就遇上了李福這位有着無限霸者之氣的一代英才。

李福是頭暈腦脹,不知道犯了什麼事情,倒是那陸心蘭倒明些事理,最後把前因後果給弄清楚,不但沒殺了李福,還把李福弄來做自己的隨身侍衛,李福自此發家。

李福大難之時,時時刻刻都求孔夫關帝爺南海觀音保佑,事後覺得十分靈驗,但凡舉棋不定之時就是燒香拜佛大作法事,然後慎重又慎重求神靈保佑。

前線的戰事,李福動用的和尚尼姑越多,只是今日李大人看上一個頗有風韻的中年尼姑,最後勾搭勾搭弄上手了,事後正得意的時候,沒想到一下子來個兩個壞消息,趕緊從尼姑的房章裡竄出來,開始想了不少主意,可感覺總有些不靈驗。

他着急之下,又詢問一大幫自己養的策士,這主張就多了,正所謂衆言堂,有說派兵把楊林翼全給繳槍,有說趕緊從陝西調鎮嵩軍回來,李福一下子就沒了主張,最後想到一點,連連叫道:“快把劉神仙找來……快!”

劉神仙參與過不少這種軍國大事,經驗十分豐富,先是安慰李福道:“督軍大人莫急……有心則誠,眼下雖些有些小挫折……”

等定下了李福的心,劉神仙就開始胡扯了:“有救星起於東方……天靈靈啊……”

玩神仙這一套,功力到了精進的地步,和楊林翼的關西無極刀一樣,絕對不說一句實在話,就是儘量含糊過去,又要給人以莫大的希望。

李福回味了很久,纔想到這東方是什麼含義,他叫道:“老子爲王自齊損失了這麼多,王自齊也得爲咱家出些力氣吧!快!快!叫王自齊立即出兵南下……”

不過李福期盼的救星確實出在東方,這救星卻不是王自齊。

王自齊接電之後,確實很賣力氣,立即命令所部兩師兩旅趁柳鏡曉主力不在山東的大好時機,立即南下進攻。

只是眼下當值春節,大夥兒都不願開戰,實際兩個師兩個旅都留足了用於發展進攻的預備隊,實際各派了一個團,各團也都留足預備隊,各派一個營開戰……

在這種情況下,省軍總共派出四個排進行王自齊電文中的“全力進攻”,後面的數萬大軍就等着四個步兵排一氣衝到魯南,然後尾隨南下……

只可惜正面的叛軍實在太多,王自齊只能遺憾地告訴李福:“雖付出摻重之代價,各部奮戰到最後一刻,終因叛軍太多,功敗垂成……”

只是東邊的變化實在太大,柳鏡曉當即被這消息震驚地在原地不起,他閉上眼睛,許久不語,然後無言地把電報遞給郭俊卿,然後說道:“李定遠這手玩得太狠了……不過既然到了這種地步,也只能拼盡全力一搏,俊卿……”

“你說怎麼樣?”

郭俊卿在原地顯得震驚萬分,但聽到柳鏡曉這句話,也只能說道:“好!”

“軍官們,士兵們,我柳鏡曉帶着大家從漠北走到今天這個的地步,也只能說是費盡了心血……但是今天,我們確實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了……”

“海州李定遠背信棄義,居然發兵攻擊日照……眼下日照正處激戰之中,蕭旅長請我立即回援山東……”

“但是既然已經打到這個地步,我不忍拋棄大夥兒先回山東,特別是這上千名傷員,我只能拼盡全力……”

下面的官兵氣氛開始顯得很沉悶,聽到柳鏡曉這話句,猛地把情緒全部爆發出來,大聲歡呼:“隨願鈞座共榮辱……”

“這是決定部隊命運的一戰,我將同你們一起,發射完最後一發子彈,流盡最後一滴血……”

冰冷的天氣,掩蓋不住整個部隊高漲的士氣,所有的官兵都將自己的命運繫上十七師這隻大船。

白斯文氣喘不定,瞧着那邊李定邊旅士兵的身影,心裡慶幸自己真是好運氣。

不過見到那邊刺刀閃現的寒光,白斯文雖然知道處在自己的戰線上,但還是時刻向後撤,拿春藥論斤果真是有負作用,吃的春藥越多這男人的膽子越小,白斯文雖然仍然健步如飛,可是現在正準備怎麼樣把自己的那個新兵團再往後撤一撤。

經過兩輪齊射之後,沒等敵軍端着刺刀上來,白斯文已經帶頭轉進,正如他在回憶錄說的:“在給敵人以沉重打擊,我軍主動撤出戰鬥……雖然在撤退受了些損失,但主力都撤了出來……”

當然都撤出來……除了損失了主力之外,蕭如浪授意白斯文擴成一團,結果白斯文膽敢把一個營頂一個團的空額,這一戰他的部隊又剩下一個連……

其餘不是被俘就是潰散了,只有少數人傷亡,李定遠旅擊敗白斯文團後,現下正朝日照進攻。

不過對於十七師來說,有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那就是南邊的田直明,那是因爲李定遠根本沒通知田直明,結果田直明已經開始放大假,想要重新集結起來都非常困難。

至於北面的那位督軍,在這個大好消息的刺激,進攻的兵力成倍增長,由四個排增到了四個連,只可惜叛軍還是一如既往得多。

至於歸德的戰事,雙方的戰鬥又進入一個新階段,雙方的戰線沒有那種大規模的衝擊與反衝擊,鄂軍採用小部隊滲透的戰術,在後方則控制相當兵力的預備隊,雙方時不時在戰線發生短促的接火,鄂軍一步一步地攻佔了歸德西側的若干高地。

這種戰鬥規模不大,但同樣血腥,雙方的傷亡都很摻重,雖然十七師處於守方,但雙方交換比首次降到了一比二的程度,或者說這種交換比對於守軍非常不利。

對於這種蠶食戰術,十七師非常頭痛,據俘虜交代,這種戰術是鄂軍中的名將陸心蘭所主張的,不過部隊的士氣也很高,想組織一次大出擊將鄂軍一次性解決,但柳鏡曉知道這種時刻急燥不得。

兩位烈風軍事觀察員對此的評價很低,只是簡單地說明:“若干場較低程度的軍事衝突,雖在戰術上有可取之處,卻不適合我烈風軍之猛烈衝擊戰術……”

至於某隻狐熊的評價就完全不同了:“堪稱小戰術運動之經典”,還專文說明了雙方的戰術動作,只可惜這份豐富翔實的報告送往聖彼得堡之後就鎖在保險箱內,偶爾有幾位搞戰術研究的教授翻了一兩頁,然後引用一兩句,最後在一百年後解密。

所以說錯誤的情報與不善於利用情報,其實質都是一個問題,而柳鏡曉手裡的熊科長現在也趕緊寫檢討書承認錯誤,柳鏡曉倒是不責怪他:“你已經察覺到李定遠的行動了……”

熊科長作戲是行家裡手,他連哭帶泣地說道:“我萬萬沒有想到李定遠這麼狠毒,早知道就往海州多派些人力……”

柳鏡曉安慰道:“這錯不在你,一切責任由我來負,是我低估了李定遠……眼下關健還是要守住日照……”

稍緩了緩,柳鏡曉又說道:“關健還在這裡,就是守住了日照,在歸德打敗了……我們就全完了,打勝了歸德……至少我們還有本錢……”

安慰完熊科長之後,柳鏡曉又去看望了下丁寧,丁寧倒很沉着,她強忍着痛說道:“師長……什麼時候動手,我一定帶部隊過去……”

沒有陳醫生在場,柳鏡曉說話也快意得多,他連聲說道:“怕什麼……這一仗你們騎兵團打得好,等你一病好,我把你們部隊的編制再擴充一次……”

不過,這時候天也快黑了,柳鏡曉從容地起身告辭,準備回司令部弄點飯吃。

司令部是熟門熟路,柳鏡曉直接竄到郭俊卿的房間,準備一起去弄點飯吃,他直接推開房門,在下一刻卻張大眼睛望着這房內的情景。

哪快是李定遠的偷襲,都比不下此時的震驚,郭俊卿的手也不知道放到哪去纔好,臉上全紅,許久才說道:“你怎麼回來了……”

第11章 海若第21章 婚事第21章 南北亂戰第42章 東南(一)第13章 哀兵必勝第2章 援軍第27章 兵進魯南第19章 八日苦戰(三)第11章 瑞軍出師第16章 餘波第5章 秘情紫釵恨這個筆名的來由第34章 破弦第四 卷結束感言第20章 陣前反水第37章 反水第36章 決戰前夕(三)第38章 曲阜攻堅第15章 小勝湘軍第28章 武裝示威第4章 女校第35章 刮地皮第43章 海上(下)第6章 皆大歡喜第47章 中局第11章 衛國之師第36章 川鄂戰爭(一)向大家拜年第18章 八日苦戰(二)第11章 鄂奉破裂第14章 破敵第15章 大局第8章 省軍報銷第18章 海州夫婦第1章 烈風(上)第18章 天下分封第39章 笑話戰第23章 鴻門宴(上)第5章 雲帥現身第8章 冰鏡玉霜第13章 密報第9章 宣戰(一)第三十章 2潛機第5章 榮耀(二)第二章第七章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40章 自薦枕蓆第6章 晨間惡戰(上)第12章 拍馬腳第10章 超級雜牌第四 卷結束感言第20章 林鈴草第13章 柔佛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40章 北歸第11章 衛國之師第8章 宣戰案第2章 一紙電文驚天下第28章 金玉良言第31章 扣車案第10章 木蘭從軍定邊軍部隊沿革第32章 林西苦戰(八)第3章 泉城鏡曉第7章 祠中論舊第17章 戰旗第25章 鴻門宴(下)第10章 風雲初變第2章 大好局面定邊軍部隊沿革第6章 晨間惡戰(上)第7章 晨間惡戰(中)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20章 告急第18章 兩種命運第38章 南下歸鄂第18章 世宗皇陵第21章 閨中樂事第41章 辭別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40章 川鄂戰爭(六)第31章 濟南第10章 前奏第40章 川鄂戰爭(六)第47章 中局第38章 奉軍北進第43章 海上(下)再次友情推薦絕世黑客第26章 血嶺設定之一第32章 扯皮第8章 信徒第37章 川鄂戰爭(二)第6章 蒙陰戰開第6章 前金瑞軍第40章 林西決戰(四)第5章 榮耀(一)第24章 結攀強援
第11章 海若第21章 婚事第21章 南北亂戰第42章 東南(一)第13章 哀兵必勝第2章 援軍第27章 兵進魯南第19章 八日苦戰(三)第11章 瑞軍出師第16章 餘波第5章 秘情紫釵恨這個筆名的來由第34章 破弦第四 卷結束感言第20章 陣前反水第37章 反水第36章 決戰前夕(三)第38章 曲阜攻堅第15章 小勝湘軍第28章 武裝示威第4章 女校第35章 刮地皮第43章 海上(下)第6章 皆大歡喜第47章 中局第11章 衛國之師第36章 川鄂戰爭(一)向大家拜年第18章 八日苦戰(二)第11章 鄂奉破裂第14章 破敵第15章 大局第8章 省軍報銷第18章 海州夫婦第1章 烈風(上)第18章 天下分封第39章 笑話戰第23章 鴻門宴(上)第5章 雲帥現身第8章 冰鏡玉霜第13章 密報第9章 宣戰(一)第三十章 2潛機第5章 榮耀(二)第二章第七章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40章 自薦枕蓆第6章 晨間惡戰(上)第12章 拍馬腳第10章 超級雜牌第四 卷結束感言第20章 林鈴草第13章 柔佛第20章 前金遺蹟(中)第40章 北歸第11章 衛國之師第8章 宣戰案第2章 一紙電文驚天下第28章 金玉良言第31章 扣車案第10章 木蘭從軍定邊軍部隊沿革第32章 林西苦戰(八)第3章 泉城鏡曉第7章 祠中論舊第17章 戰旗第25章 鴻門宴(下)第10章 風雲初變第2章 大好局面定邊軍部隊沿革第6章 晨間惡戰(上)第7章 晨間惡戰(中)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20章 告急第18章 兩種命運第38章 南下歸鄂第18章 世宗皇陵第21章 閨中樂事第41章 辭別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40章 川鄂戰爭(六)第31章 濟南第10章 前奏第40章 川鄂戰爭(六)第47章 中局第38章 奉軍北進第43章 海上(下)再次友情推薦絕世黑客第26章 血嶺設定之一第32章 扯皮第8章 信徒第37章 川鄂戰爭(二)第6章 蒙陰戰開第6章 前金瑞軍第40章 林西決戰(四)第5章 榮耀(一)第24章 結攀強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