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扯皮

餘額不足

本是陽春二月,卻下起了小雨來了,柳鏡曉的心情也如同這春雨一般。

拿下濟南城這一週多來,柳鏡曉終於知道什麼叫一入候門深似海,執掌一省可不同於一師之長,什麼煩心的事情都來。

別的不說,這一週攔道認親的就有十六七樁,柳鏡曉自幼父母雙亡流落街頭,多虧了燕傲霜收留,否則就凍斃街頭了。

只是柳師長既然執掌一省,立即就有許多人親自上門來認親,口口聲聲,相貌又何等相象,多了不知多少“柳三發子”之類的傳言。

至於這一週多收到的信件,有二十三封是來借錢的,十六封是青樓中的某位妙人兒來敘一敘別離之情,三十七封是來尋找自己這個失散多年的兄弟,十七封爲娘尋找愛子的。

這些書信不乏默默支持柳鏡曉的,“我和孩子會好好活下去的,但是能不能我們母子一點撫養費”,有熱情洋溢的,“如果你不負責任,把我們倆個棄之腦後,那咱們一塊同歸於盡,”柳鏡曉粗略清點一下,自己什麼有了六個私生女,七個私生子外加兩對雙胞胎,其中還有願意爲柳鏡曉去死的,“柳鏡曉!你這個負心的,你不付撫養費,我就去死!”只可憐柳鏡曉自以爲潔身自好,外面卻不知有多少風言風語。

柳鏡曉還真不知道如果自己真的就任山東督軍,到底要惹來多少麻煩,因此誰也沒想到,柳鏡曉拿下濟南居然不急於就任督軍之職,通電全國:“本是爲丁重帥復仇之舉,今向中央及山東父老請罪”,下面電文內容更是出乎於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靜小姐繼任山東督軍之職……”。

督軍之位,可是一省的最高軍事長官,丁靜雖然只是柳鏡曉的提線木偶,出任省長也就罷了,怎麼能成爲一省督軍?

以女兒之身出掌一省軍政大權,這算是共和以來空前絕後的一例,何況讓一個未成年的小姑娘同時出任督軍省長,這讓各省督軍的面子往哪擱啊!

這種作法就連丁寧都感到不解,她拉着柳鏡曉的手說道:“師長?你這不是開玩笑吧?”

柳鏡曉慢條斯理地說道:“我柳鏡曉素來說話算數,令尊大人對我恩重如山,我對你們姐妹兩人也不能忘恩負義!”

柳鏡曉通電一出,數省督軍聯名通電反對丁靜就任,還有好事者打來電報好言相勸:“女子無才方是德”,更有人勸柳鏡曉即日就職,冷言冷語不絕而耳。

倒是中央的程雲鵬內閣接電之後就立即頒發明電:“由丁靜暫代山東督軍兼省長之職”,之後的電文在把柳鏡曉罵得狗頭噴血之餘,再加了一句“其罪可殺,非情可恕……由柳鏡曉戴罪立功督理山東軍民兩政。”

那就是承認事實,這也算是無可奈何,柳鏡曉背出鄂系自成一系,在歸德更將鄂系的數個嫡系精銳師殺個乾淨,可眼下鄂系實力大損,柳鏡曉獨霸山東,楊林翼崛起河南,皖省巨寇韓志國稱雄淮上,劉黑七更是流竄五省殺人無算,南方各省更是虎視耽耽,誰不會保證柳鏡曉攻佔山東之後會不會和直系聯手黑鄂系一把。

現在直系數萬主力暫駐衡陽,南征以來曹明和陳雲傑除了虛位之外,沒搶到什麼骨頭,幾萬大軍師老無功軍餉無着,雖然有保定大名兩地的接濟,將士們仍是一個個叫苦連天,曹明和陳雲傑也有率兵北歸的意思,可段鐵民好不容易引蛇出洞,怎麼能這麼容易就放虎歸山,所以雙方全力拉攏柳鏡曉,直系更是希望柳軍再出河南和楊林翼合兵一處,迎接直軍北歸。

不過柳鏡曉眼下可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他心知自己擴張太快,在山東根基不穩,加上又屬客軍,所以對眼下的地位心滿意足,還特地請出丁靜這尊大神。

雖然省外非議紛紛,省內卻是一片贊同之聲,一個本省人坐在督軍兼省長的位置之上,共和以來也是頭一趟,如果丁靜不坐這個位置,就要被柳鏡曉這個外省人坐去。

特別是魯南父老,得知督軍和省長都是魯南人,丁重在魯南故舊甚多,又極有人望,柳鏡曉才一發通電,魯南各縣長和鄉賢士紳立即通電支持丁靜,更立即派了勸進團到省城,他們對於柳鏡曉能不忘舊恩更是讚不絕口,此後數十年,柳鏡曉無論是在臺上還是在臺下,魯南始終是支持他的一大助力。

不過魯南的另一個想法卻落了空,魯南本是柳鏡曉的發家之地,他們想着藉機大富大貴一番,沒想到柳鏡曉上臺之後竟是四平八穩,幾乎沒從魯南帶一個人到省府。

柳鏡曉也知道這等過渡階段最易產生波動,除了遣散部分老弱殘軍之外,他幾乎是繼承了王自齊的一套老班底,然後派了一小部分人員打進去。

即使如此,柳鏡曉仍是忙得焦頭爛額,特別是王自齊在魯搜刮多年,民衆不堪其苦,接杆而起者不在少數,再加上年來戰火連天,潰兵常常上山爲匪,省內除魯南之外,匪部竟達二三萬人,而十七師以一師之力要控制全省,總有些力不從心,加上要救濟災民,對付雄據膠東的四大家,這已經夠讓柳鏡曉忙的了。

他在內政上頭痛,外部事務更令人頭痛,海上商人已經聯起手要求柳鏡曉賠還公債及積欠利息四千七百萬元,否則柳鏡曉不要想從海上借到一分錢,還好柳鏡曉眼下還有些錢,便使出拖字訣分文不給,反正他自家開有銀行,需要要多少款項從沈纖巧那拿便是,眼見着這錢是泥牛入海,手裡的公債又已是廢紙一堆,海上商人紛紛服軟派了代表來泉城談判。

現下沈纖巧只承認王柳開戰所借的公債,而且在柳鏡曉的授意之下,她重新使出公債整理這個法寶,所有公債依有無抵押品及實收數額,重新整理成一種“山東省府五年公債”,而且所有債務要進行大幅度減債,最高是票面值的一二折,低的連半折都不到,這兩千萬元的公債經過整理要變成一百多萬,而且歷次積欠債務一律免除,其次年利還只有六釐,而且從今年起停付本息三年。

按海上商人的說法:“這是賣國條約啊……”,不但不付半文利息,而且只有發行價的一半不到,代表們天天和沈纖巧吵架,但不敢拂袖而去,柳鏡曉已經發出狠話了,如今本月底達不成協議,這錢就一分也不還了。

至於內債,沈纖巧也是用老辦法,審計之後先大幅減債,然後這筆債務以債轉股的形式投入到由魯南銀行改組而來的山東省銀行,說穿了,柳鏡曉就是想着種種辦法賴債,就連舊山東省銀行發行的省鈔,柳鏡曉也只是以低於市值的三折收兌新幣,過期一律停止使用。

而王自齊原本以爲一走百了,聽人指點跑到程總理面前唸了一段李後主的詞:“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就準備領了程總理給的安家費後,跑到海上去當寓公。

沒想到程總理正在氣頭上,當即指責:“以督軍之位,擅離職守是何道理?”

程雲鵬因爲王自齊把山東給丟了,正在氣上頭,結果安家費半分沒得,據說程總理還要查辦王自齊,嚇得王自齊就要躲起來。

程雲鵬倒真想殺雞給猴看,通令訓誡了河南督軍李福和安徽督軍胡杰如作戰不力,十七師師長柳鏡曉目無官長犯上作亂,更想借下令查辦王自齊用一顆人頭立威。

只是王自齊畢竟也幹過這些多年的督軍,他靈機一動跑到與徐又錚娛樂一番,小徐素來喜歡雀戰,他所掌控的安福俱樂部更是以發財升官爲已任,爲麻將美人爲目標,這王自齊就投其所好,大輸特輸,一口氣就輸掉了十幾條大黃魚。

等小徐心滿意足了,王自齊就痛訴程雲鵬對待鄂系將領如此無情,傳出去會令人心寒,這小徐雖然和程雲鵬同屬段鐵民的四大金剛,可兩人素來不和,徐又錚當即把這事捅到段鐵民面前,結果這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王自齊剛想鬆口氣,沒想到柳鏡曉這個要命的傢伙已經纏上來,山東省所借所有款項都是由你王自齊經手,這錢自然也要王督來還,不然山東方面決不善罷甘休。

王自齊剛想賴賬不還,沒想到柳鏡曉奸滑如鬼,王自齊在山東、海上購置了不少房產,柳鏡曉先是把他的地址捅了出去,結果一堆要賬的傢伙圍着了王府,接着柳鏡曉就拿王自齊的房產開刀了,要求王自齊把這些房產的大部分都吐出來。

王自齊爲了自己的着想,開始不認輸,只是熊科長的軍馬統計科也不是吃素的,先是黑社會的老一套,送幾把刀子上門,然後說把這些房產都捅到報紙上,讓海上商人來查封房產。

柳鏡曉當楊白勞的時候,黃世仁絕不敢上門討債,可他當黃世仁的時候,別人絕不敢欠錢到明天,所以王自齊也立即軟下來,雙方在價錢上有些談不攏。

這些雜事把柳鏡曉忙得焦頭爛額,他氣得把筆一扔,望了一下窗外的春雨,然後長喘了一口氣。

門外的衛兵對昨晚的流水宴十分滿意,還在輕聲議論紛紛,那是柳鏡曉入濟南之後在內政問題唯一的一樁大手筆,既然攻克濟南拿下山東,他柳鏡曉也不敢虧待弟兄們。

雖然柳鏡曉下令所部全部撤出濟南城退到長清一線待命,只留段智潔的憲兵在城內維持秩序,並不代表柳鏡曉要虧待了弟兄們。

他在高興之餘,決心在戰地犒賞三軍,派軍需到濟南找飯館。承應這趟外會,合計要訂一千桌到一千五百桌酒席,買賣倒是一樁好買賣,可是大家只有你瞧着我、我瞧着你,彼此乾瞪眼,誰也不敢接下來。後來還是東興樓的大拿有點膽識,跟店東馬寧一合計,乍着膽子,把這號大買賣接下來了。

這馬寧本是德州人士,早年以販賣僞劣扒雞爲生,發家後轉爲合法經營。後赴濟南開辦東興樓,爲中原首屈一指之魯菜館,尤善辦理廉價大筵席,只可惜前次沈鷹率部逃回濟南,王自齊擺了流水宴爲沈鷹接風洗塵,結果壞了招牌,那當真是門可羅雀。

桌椅方面倒不用發愁、在戰場上大擺酒筵,大家都是席地而坐,至於盛菜用的杯盤碗盞,因爲數量實在太多,着實讓馬寧傷了點腦筋。後來他終於把城裡城外,所有跑大棚口子上的傢伙,全給包了下來。這個問題纔算解決。可是炒菜的鍋,上那兒去找那麼大的呀,到底人家馬寧真有辦法,他把濟南城內乾果子鋪炒糖栗子的大鐵鍋,連同大平鏟,一股腦兒都運到長清前線,當炒菜鍋用。

一開席,煎炒烹炸溜汞燴燉樣樣俱全,苦戰幾個月的阿兵哥,不一定能天天吃到熱菜熱汽,成年整月不動葷腥的老哥們,現在山珍海味,羅列滿前,一個個狼吞虎嚥,有如風捲殘雲,一霎時碗底朝天,酒足飯飽,歡聲雷動。長清大會餐,弟兄們這一頓猛吃,可就把東興樓的買賣哄起來了,以後東興樓遂爲十七師官兵請客之首選。

正想着,柳鏡曉發現自己肚子也餓了,正準備去找點東西吃,這時候郭俊卿帶着笑容走進來說道:“不要出去了,在房裡吃吧!”

柳鏡曉一呆,答道:“不會俊卿你親自下廚吧?”

這次進濟南,王自濟的專職廚子隨王自齊一起跑了,柳鏡曉也不想新招個廚師,就直接到外面吃,這段時間一家四口都忙個半死,時間夫妻們一起到外面找個小店吃飯。

“當然有人下廚了!”

望着相當豐盛的家宴,柳鏡曉大吃一驚,望着郭俊卿說道:“難道是你和纖巧下廚?”

這時候柳鏡曉的耳邊傳來銀鈴的聲音:“我作的!”

明天至金華參加中專同學會,本週暫停更新

第八章第35章 逃督軍第24章 奪炮第25章 鴻門宴(下)第15章 天變(下)第32章 總統選舉第16章 膠東戰局(二)第25章 起程赴魯第5章 榮耀(完)第二章第7章 就地休整第9章 宣戰(二)第2章 大好局面第15章 小勝湘軍第34章 兩女相見第28章 轉折第28章 黃羊軍第18章 世宗皇陵第29章 光怪陸離第22章 斷後第4章 女校第30章 棟樑第27章 煽風點火第39章 馮大總統第31章 翻盤三十二章 沈小姐不幸的事情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11章 借將(上)第9章 援軍第16章 十七師第14章 慕容蘭珠第34章 決戰前夕(一)第25章 軍議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43章 海上(中)強烈推薦一部架空小說第16章 夫妻口角第6章 晨間惡戰(上)第38章 丁寧出戰第35章 再起第14章 鄂奉戰開第14章 危機第11章 總攻第21章 驚天變第27章 丁靜第19章 前金遺蹟(上)海軍第一艦隊軍艦設定集第六章第29章 禁衛之軍第1章 碎雪第43章 四月八日第18章 兩種命運科隆多戰記廢稿第3章 亂戰第4章 美女俘虜第18章 兩種命運第1章 雨中鐵軍第7章 臥虎第5章 榮耀(一)第43章 海上(下)第10章 觀戰第一定邊軍部隊沿革第31章 轉進宜昌第12章 故人來訪第38章 丁寧出戰第24章 奪炮第40章 中第14章 四大艦隊隨筆巴布扎布父子第6章 定策第14章 馬桶機關(下)第14章 慕容蘭珠第40章 川鄂戰爭(六)第11章 衛國之師第40章 林西決戰(四)第3章 泉城鏡曉第42章 東南(二)第12章 故人來訪科隆多戰記廢稿第11章 瑞軍出師第7章 南方四(下)第23章 幸福時光第28章 轉折第10章 海上沈家第9章 援軍第24章 結攀強援第27章 總統選舉第41章 兩女相爭第19章 再見雪海第7章 南方四(上)第33章 橫刀奪愛第4章 雲涌(下)第11章 借將(上)第6章 湘軍援鄂第44章 直鄂冷戰第5章 宿命相逢第47章 中局第16章 彈雨第35章 逃督軍
第八章第35章 逃督軍第24章 奪炮第25章 鴻門宴(下)第15章 天變(下)第32章 總統選舉第16章 膠東戰局(二)第25章 起程赴魯第5章 榮耀(完)第二章第7章 就地休整第9章 宣戰(二)第2章 大好局面第15章 小勝湘軍第34章 兩女相見第28章 轉折第28章 黃羊軍第18章 世宗皇陵第29章 光怪陸離第22章 斷後第4章 女校第30章 棟樑第27章 煽風點火第39章 馮大總統第31章 翻盤三十二章 沈小姐不幸的事情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11章 借將(上)第9章 援軍第16章 十七師第14章 慕容蘭珠第34章 決戰前夕(一)第25章 軍議第39章 川鄂戰爭(五)第43章 海上(中)強烈推薦一部架空小說第16章 夫妻口角第6章 晨間惡戰(上)第38章 丁寧出戰第35章 再起第14章 鄂奉戰開第14章 危機第11章 總攻第21章 驚天變第27章 丁靜第19章 前金遺蹟(上)海軍第一艦隊軍艦設定集第六章第29章 禁衛之軍第1章 碎雪第43章 四月八日第18章 兩種命運科隆多戰記廢稿第3章 亂戰第4章 美女俘虜第18章 兩種命運第1章 雨中鐵軍第7章 臥虎第5章 榮耀(一)第43章 海上(下)第10章 觀戰第一定邊軍部隊沿革第31章 轉進宜昌第12章 故人來訪第38章 丁寧出戰第24章 奪炮第40章 中第14章 四大艦隊隨筆巴布扎布父子第6章 定策第14章 馬桶機關(下)第14章 慕容蘭珠第40章 川鄂戰爭(六)第11章 衛國之師第40章 林西決戰(四)第3章 泉城鏡曉第42章 東南(二)第12章 故人來訪科隆多戰記廢稿第11章 瑞軍出師第7章 南方四(下)第23章 幸福時光第28章 轉折第10章 海上沈家第9章 援軍第24章 結攀強援第27章 總統選舉第41章 兩女相爭第19章 再見雪海第7章 南方四(上)第33章 橫刀奪愛第4章 雲涌(下)第11章 借將(上)第6章 湘軍援鄂第44章 直鄂冷戰第5章 宿命相逢第47章 中局第16章 彈雨第35章 逃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