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劍侵大寧宮

天邊冉冉升起一輪紅日,卓凌風置身玉泉山顛,紅日照在他的臉上,將他的臉染得通紅,就像是喝醉了酒的醉漢一般。

在這裡居高臨下,能夠將好多美景盡收眼底,但他卻沒有看,而是靜靜地看着那輪冉冉升起的紅日。

卓凌風習武練劍,不知看過多少次日出,但從沒有像今天這般感慨、留戀過。

只因過了今日,他或許再也沒有機會,能看得到了。

卓凌風從百丈坪離開後,便覺得自己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一方面不枉費自己一身武功,再一個就是要儘快離開這個世界。便曉行夜宿,向北方行去。

至於崑崙世界神功絕學不少,他對這些東西,本就隨意,更可況這東西,比起他要做的事,更是微不足道。

一路上但見田地荒蕪,民有飢色。一些殷實富庶之區,也是餓殍遍野,生民之困,已到極處。

這隻因蒙古侵宋前期,使荊襄等地遭到蹂躪。但其主要目的在於掠奪財物,同時在南宋各地軍民的抗擊下,蒙古軍也受到了不少損失,未能在所攻佔的地區建立真正的統治。

卓凌風深知蒙古人暴虐成性,每次霸居一處中土,必要以鮮血來立威,也讓他不由慨嘆百姓慘遭劫難,而自己若是不試着改變歷史,這種事還會持續多年。

他也明白自己解決不了,這世上所有人的困難,就像他解決不了,自己遇到的所有問題一樣。但也得竭盡所能,去做一些自己認爲對的事。

正好集運珠也給了提示【氣運值:百分之五十】。

顯然他與蕭千絕一戰,徹底打響了名頭。

卓凌風對此也能理解,當今世上能與蕭千絕爭鋒的高手,本就很少,而那些人除了“窮儒”公羊羽,名頭夠大。

其他人或隱居,或遊戲風塵,江湖上基本不聞其名。

他與蕭千絕之戰,雖然勝負未分,也足讓天下的武林人物,對“卓凌風”這三個字無法忘懷了。

他若再做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說不定更是會有意外收穫,直接氣運百分百也未嘗不可能。

那便是屠龍!

屠了忽必烈這條龍。

若能成功,不說能解救漢家王朝,最起碼也會讓蒙古陷入內亂。

卓凌風通過一些小說及影視劇,對蒙古前期的一些大格局,還是知道的。

成吉思汗鐵木真明令傳位於次子窩闊臺,都有人不服,想要推舉其幼子拖雷。只是當時長子朮赤已死,三子察合臺又支持二哥,汗位纔到了窩闊臺手上。

可後來汗位又從窩闊臺家族到了拖雷家族,蒙哥就是託雷長子。

這其中必然涉及到了宮庭政變。

蒙哥死後,兩個弟弟忽必烈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從而導致蒙古陷入內亂,無暇南侵。

而今忽必烈雖說打敗了阿里不哥,但蒙古隱患仍舊存在,若他死了,蒙古說不定又得掀起爭奪汗位之事。

畢竟忽必烈有兒子,前蒙古大汗蒙哥那也是有兒子的。

歷史上的皇位繼承,只要兄終弟及,都是來路不正。

但卓凌風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想法,過於大膽,過於超前,也過於危險!

自從漢武帝時期,有了君權天授這個概念,就爲皇帝這個職業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人不由敬畏。

再加上歷史上的弒君之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故而這種事,幾乎很少有人幹!

哪怕是有着超凡武力的武俠世界。

要知道武學高手大都一身傲氣,脾性古怪,總覺刺客手段不上臺面,內心鄙夷這種方式。像那“南天三奇”的處事風格,他們寧願明打明的上陣交鋒,哪怕不敵身死也心甘情願,但對搞暗殺是極爲不屑的。

卓凌風總覺得江湖人物不應該上戰場,而是搞暗殺,就殺各級官吏,哪怕縣官。

畢竟打仗打得是後勤,後勤補給哪裡來?

靠的就是小官辦事。

天天暗殺你,看你不焦頭爛額!

只是他的這種想法,在這種世界,是爲人不齒的,他也沒對雲萬程這些人說。

最重要的就是皇帝守衛嚴密,要刺殺他,又談何容易?

好在卓凌風身有傲骨卻無傲氣,亦不是迂腐之人,既是兩國交鋒,只要有利於國家民族,無不可爲,個人榮辱得失,倒也沒有什麼可計較的。

只是他深知這次行動,將是他生平最爲兇險的一戰,甚至也可能是他的最後一戰,這才登上了在前世具有神秘色彩的玉泉山巔,想要在這裡看一看日出。

太陽已完全升起,由紅變白,發出刺眼的光芒,但卓凌風的眼睛卻一動也不動地盯着它,心中想了好多。

此時的他倒不是怕死,只是對不起盈盈。

以前的他,爲了自己,想要追求長生,現在的他,貌似爲了盈盈,又拾起了這份執念。

而現在自己要做這件大事,究竟是爲了民族大義,還是爲了獲得氣運值,好趕快離開。

細思之下,他也說不清楚。

半晌,卓凌風忽然轉身,下山而去。

不一時已到了大都城外,即後市BJ。

凝目望去,只見那巨城南有伏龜之形,北有騰龍之勢,門若獸口,廣吞八方之財,池比鴻溝,浩聚百泉之水。

忽必烈與幼弟阿里不哥的多年內戰,導致了蒙古內部的巨大分裂。當時的蒙古各大汗國中,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都支持阿里不哥,唯有伊爾汗國支持忽必烈。

這時忽必烈雖已擊敗阿里不哥,可支持對方的各大汗國紛紛獨立。

一句話,蒙古雖打下了巨大的土地面積,鐵騎所至,直至數萬裡外,歷來大國幅員之廣,無一能及,卻沒有了統一的政權。

而後幾年,南宋滅亡,西方諸王擁戴蒙哥之子昔裡吉,奪了成吉思汗武帳,東方諸王也跟着叛亂,忽必烈一直都在不停平叛。

所以說,現在並未攻滅南宋朝廷的蒙古,強則強亦,若是忽必烈死了,不代表不會四分五裂,局勢就跟東漢末年一樣。

卓凌風路上都扮作客商,一進城門,便見街上來來往往,不少都是黃髮碧眼之輩,心下老大發悶。找了一間客店落腳,將“鉉元劍”放下,便到皇宮外去察看了一番,決意晚間入宮行刺。

等到初更時分,卓凌風攜了“鉉元劍”跟他在路上,讓人打造的鋼針,來到宮牆之外。

眼見宮外守衛嚴密,可這時夜深人靜,連他們手裡的燈籠,似也被這片漆黑的夜色染得暗淡了些。

卓凌風待衛士巡過,便即奔前輕輕躍入宮牆。

待卓凌風進了宮城,眼見殿閣處處,這大都原是金國都城燕京,元朝皇宮以金國皇城舊址向外擴建,那是何其之大。

他從哪裡知曉忽必烈居於何處,一時大費躊躇,心想:“皇帝在哪裡落宿,不一定抓一個衛士或是太監就能知曉。

況且他們是蒙古人,語言若是不通,也是白搭,若問不對人,反而打草驚蛇。我還不如自己查!”。

他放輕腳步,走了半個多時辰,只見深宮如海,黑沉沉不見燈火,沿途花木縱橫,假山森然,卻沒有絲毫端倪,心道:“這件事艱難萬分,務須沉住了氣,若今晚不成,那就明晚再來,縱然花上一兩個月時間,那也不妨。”

這麼一想,他氣定神閒,走得更加慢了,這時剛繞過一條迴廊,一盞燈火冉冉飄來。

卓凌風眼見走廊一邊草木叢生、花枝纏人,緊忙縮身在灌木之後,過不多時,只見兩個華服內侍提了宮燈,引着一名寬袖大袍的老者走了走來,看樣子像是個官員。

心想:“官員深夜出現在皇宮,除了皇帝召見,再無別的可能。”

這麼一盤算,便躡足在幾人身後,跟了上去,不多時就見三人走向一座大殿,殿門口有人來回巡查,更有二三十人分佈殿周守着,那三人已經進殿去了。

卓凌風心中一喜:“此處守衛森嚴,莫非真是忽必烈在殿中?”藉着月光,就見殿外匾額寫着“大寧宮”三字,旁邊有行彎彎曲曲的文字,應該是蒙古文字。

卓凌風只好繞到殿後,就見殿周也有四五十名衛士執刀守禦。他更加確定了幾分,但也深知不能發出絲毫響動,否則皇帝一旦有備,刺殺也就可以宣告失敗了。

卓凌風屏住呼吸從旁慢慢欺近,一聽有風聲響動,便即奔前數丈,伏下身子。

他輕功雖高,卻也恐衣襟帶風之聲,爲高手察覺,須得乘着風動之聲,纔敢移步。

待摸到牆邊,才施展“金雁功”身子如飛上升,輕捷如一縷飛煙,飄飄然躥上殿頂,伏在屋脊之上,凝神傾聽四下,良久無聲,顯然自己蹤跡未被髮見。

於是輕輕推開殿頂的幾塊琉璃瓦,從縫隙中,凝目向下張望。他雖藝高人膽大,此刻深入龍潭虎穴,心下也不禁惴惴。

只見滿殿燈燭輝煌,那名花白鬍子的老官說道:“臣張德輝見駕!”

卓凌風心想:“他說的是漢語,顯然是個漢人。”

只聽一個男子聲音溫聲道:“免禮!”

卓凌風緩緩移身向南,從縫隙中向北瞧去,只見龍座上一人方面大耳,脣上黑髭,雙目炯炯有神,約莫五十來歲年紀,應該就是忽必烈了。

他說的竟然也是漢語,讓卓凌風嘖嘖程奇。心想:“我若在此彈射鋼針,當可取他性命,只是距離太遠,殿內若有高手,給擋了開去,豈不前功盡棄?還是找機會下去,親自割了他的腦袋保穩。”

只聽忽必烈道:“愛卿,你關於戍邊將士冒領物質、損耗軍費的奏摺,朕看了,然祖宗的法度俱在,若不能付諸實踐,應該怎麼辦呢?”。

張德輝躬身道:“皇上,開創國家大業,就像製造銀器,要精選白金良匠,按一定規矩製作完成,交給後人,永傳後世。但應交給謹慎敦厚的人掌管,才能永爲珍寶使用。否則不僅會被損壞,恐怕還有被偷去的危險。”

卓凌風心想:“還想的挺美,若讓少數族人統治多數人,這殺戮不知得持續多久。”

他又輕輕揭開了兩張琉璃瓦,就見左側站着兩名護衛,右側雖然瞧之不見,但肯定也有人,再細細一聽,殿內帷幕後也有數人,呼吸綿長,均是高手。

但事到如今,也容不得有絲毫退縮,看準殿中落腳之處,等待動手機會,就聽忽必烈說道:“這正是朕所不能忘懷的。”

他又道:“領兵與治民,哪個最危害百姓?”

張德輝道:“軍無紀律,任其殘暴,爲害固然不輕;但是,治民之官,對人民橫徵暴斂,毒害天下,使祖宗之民如在水火之中,害處很大。”

卓凌風聽了這些話,只覺句句入耳動心,心想:“這人倒是個人才,可惜做了漢奸!那就別怪我將你捎帶上了。”

忽必烈聽了這話,良久沉默無言。

這時只見兩名侍衛走上前來,換去御座前桌上的巨燭,燭光一明一暗之際,卓凌風左手一提,揮掌擊落,“喀喇”一聲響,殿頂已斷了兩根椽子,露出一個大洞。

卓凌風隨着瓦片泥塵,躍下殿來,身在半空,長劍已順勢抽出,正踏在了龍案上,手中一震,長劍宛如一道銀虹,帶着淒厲風聲直取忽必烈。

忽必烈雖久經戰陣,此時亦是駭然心驚。殿外遍佈侍衛,孰料來人神不知、鬼不覺的伏在殿頂,外面侍衛竟然一無察覺。對方這一下又如飛將軍從天而降,誰都大吃一驚,即令是忽必烈這種不世梟雄,也不能免俗。

然忽必烈兩側護衛之人,均是武學好手,又經常遭受應對危險時的訓練,在聽到屋頂破碎之聲時,有四名衛士下意識同時搶上,擋在忽必烈身前,他們雖不及拔刀反擊,卻阻成了一道人牆。

劍光閃處,鮮血狂飆,四名衛士已中劍而倒。就這一空檔,忽必烈行動也很是矯健,從龍椅中急躍而起,退開兩步。

這時又有五六名衛士飛上攔截,有人則是撲向卓凌風身後,伸手去抱他的腿。

卓凌風左手一把鋼針,以“漫天花雨”的手法撒向周圍護衛,哧哧聲中,倒下了五六人。

“好大膽,竟敢行刺皇上!”

正是張德輝在大聲呼喝。

與此同時,卓凌風右腿往後一蹴,“砰”的一聲,一名護衛被踢飛出去,他順勢借力,劍隨身出,化作點點銀星,向忽必烈當頭罩下。

忽必烈弓馬很是嫺熟,卻也不是卓凌風這等武學高手的對手,這一劍如何能夠躲開?

然而張德輝話音未落,一朵黃雲倏然向忽必烈飄來,看似緩慢,實則一霎眼,已好似一面黃牆將忽必烈護住。

卓凌風凝神望去,這朵黃雲竟是一件袈裟,四下張開,好似吃飽了風的船帆一般。

卓凌風這一劍刺出,袈裟雖說質地本就柔軟,可也不知這究竟是什麼材料製成的,竟渾不受力,讓他的寶劍都未曾透穿。

就這一瞬間,卻感右側一片熱浪席捲而至,力道奇大,吹的他頭臉都有爍熱之感。餘光一掃,是一條黃影斜刺裡飛掠而至。

卓凌風一聽風聲,便知來人這一掌真力充沛,非同小可,但他也是不懼,右手長劍挑向袈裟,左掌從右臂下穿過,還擊來人。

“砰”的一聲巨震,這是真力對撞,實無取巧成分。卓凌風手臂一熱,一個側翻筋斗,翻了出去,心下暗驚:“此人功力不在蕭千絕之下!”身形便似一片落葉般輕靈落地。

周圍的護衛這時纔將兵刃拔了出來,有人想發暗器,卻又不敢,生怕被其格擋擊飛,反而傷了皇帝。

但來人也被卓凌風掌力震得臨空翻了一個筋斗,才勢盡落地,袈裟也從空冉冉落下。

卓凌風一瞧來人,只見他一身黃色僧袍,肌膚瑩白,眉目俊秀,面上輪廓圓潤,渾然不似一個有着降龍伏虎之能的佛僧,倒像個飽讀詩書的儒生。心念一閃,說道:“你是八思巴?”

黃衣僧人微微一笑道:“某家正是八思巴,檀越世之高人,何必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忽必烈趁着這工夫,全身猛然一縮,有如狸貓一般滾成一個圓球,躲了開去,這時身邊已有十多名護衛,從帷帳後面跑了出來。

卓凌風冷哼一聲,眼光又瞧向忽必烈,只見十餘名衛士擋在他身前。猛吸一口氣,有如怪鳥穿雲般騰然而起,凌空向忽必烈撲了下來,空中霎時現出幾朵耀眼的劍花。

八思巴乃是大元國師,人稱藏密第一高手,此人少年聰明,是密宗裡不世出的人物。十六歲時,佛法武功便已無敵於吐蕃,其後與全真教兩次鬥法,將道教羣倫壓得擡不起頭來。

故而他不但武功高強,心機也很是深沉,在卓凌風轉眼之時,已有覺察,俊臉一寒,冷笑道:“檀越何必性急!”

說話間腳下一扭一滑,已抓起地上的袈裟,快如飄風,運功一抖,施展出了束布成棍的手段,向卓凌風右肋疾戳,一瞬間,點他多處要穴。布棍未至,灼熱的勁風已經侵至。

怎料卓凌風躍起之時,右手長劍實則凝力不發,左手裡扣了一把鋼針,一覺八思巴襲來,左手打出鋼針,成扇面之形,襲向忽必烈等人。

右手長劍微擺,已幻出幾朵光芒,斜斜削向八思巴眉心。這一劍似慢實快,若有若無,精妙之極。

八思巴看得心曠神怡,不禁暗贊聲:“好”,當下不敢怠慢,右手一提,布棍倏地彈將上來,與卓凌風長劍相交。

“嗆”的一聲,甚是激越動聽。

原來他這件袈裟,實則乃是取火浣布加少量天山雪蠶絲織就,不僅可防水火,而且堅固異常,不下於鋼絲鐵絲,端是一件異寶。

否則他功力雖深,也不至於讓卓凌風手持寶劍,都刺之不透了。

第228章 有情不如無情說明第94章 纖針披靡 天罡顯威第204章 獨憐其慘第9章 孤傲膽大林平之(求追讀)第97章 虛領高招第122章 滿口豪言 背盡齷齪第189章 兩件事第113章 黑水滔滔第99章 羣山之首 山高難上第1章 青城四秀第125章 給臉 得兜着第134章 戰起第162章 青翼蝠王第242章 無冕之王第259章 公平第137章 情之所趨 利心暗藏第115章 童言無忌 諷心刺骨第266章 人生無敵 難掩寂寞第219章 反目第165章 真正的高手第266章 人生無敵 難掩寂寞第144章 聽誰的?第251章 絕處逢生第99章 羣山之首 山高難上說說讀者困惑第253章 陳友諒第144章 聽誰的?第197章 拿捏第15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21章 一起上吧第31章 泰山掌門(感謝風武者平打賞)請個假第82章 身不由己 修性養命第142章 失控了第87章 盈盈女兒情第35章 煉心 首座(大章)第28章 配與不配(感謝終於有時間書友)第252章 一波又起第95章 絕冤孽 夙願得償第163章 罵他,殺了他又如何第130章 咎由自取第259章 公平第214章 卓幫主,你怎麼說第192章 玉成第135章 斯人落魄客無狀第124章 神功成 見神劍第233章 怒其不爭第109章 意懶心灰第203章 敗敵奪刀第97章 虛領高招第240章 誰的理大第169章 磕不磕第10章 激昂奮進林平之(求追讀)第122章 滿口豪言 背盡齷齪第77章 交心第82章 身不由己 修性養命第28章 配與不配(感謝終於有時間書友)第130章 咎由自取第225章 過河拆橋第193章 安有兩全第228章 有情不如無情第124章 神功成 見神劍第172章 玉女心經請假一天第266章 人生無敵 難掩寂寞第189章 兩件事第240章 誰的理大請個假第2章 青城四獸第120章 見中山狼第179章 結伴同行第167章 比武奪帥第14章 毀劍明志第84章 爲情何妨?第215章 不過爾爾第26章 跟不上思維節奏第17章 黃雀在後第144章 聽誰的?第23章 不戒和尚第264章 人生如戲總淒涼第173章 技壓全真第78章 蛤蟆功vs吸星大法第232章 何謂絕頂第261章 情仇難了第199章 解毒第59章 阿彌陀佛第91章 故人相見第179章 結伴同行第240章 誰的理大第28章 配與不配(感謝終於有時間書友)第118章 蛇蠍惡犬第169章 磕不磕第25章 大伏魔拳第247章 明爭暗鬥第112章 邋遢窮漢第244章 兄仇第154章 後會有期第184章 公道在哪裡?第208章 物歸原主
第228章 有情不如無情說明第94章 纖針披靡 天罡顯威第204章 獨憐其慘第9章 孤傲膽大林平之(求追讀)第97章 虛領高招第122章 滿口豪言 背盡齷齪第189章 兩件事第113章 黑水滔滔第99章 羣山之首 山高難上第1章 青城四秀第125章 給臉 得兜着第134章 戰起第162章 青翼蝠王第242章 無冕之王第259章 公平第137章 情之所趨 利心暗藏第115章 童言無忌 諷心刺骨第266章 人生無敵 難掩寂寞第219章 反目第165章 真正的高手第266章 人生無敵 難掩寂寞第144章 聽誰的?第251章 絕處逢生第99章 羣山之首 山高難上說說讀者困惑第253章 陳友諒第144章 聽誰的?第197章 拿捏第15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221章 一起上吧第31章 泰山掌門(感謝風武者平打賞)請個假第82章 身不由己 修性養命第142章 失控了第87章 盈盈女兒情第35章 煉心 首座(大章)第28章 配與不配(感謝終於有時間書友)第252章 一波又起第95章 絕冤孽 夙願得償第163章 罵他,殺了他又如何第130章 咎由自取第259章 公平第214章 卓幫主,你怎麼說第192章 玉成第135章 斯人落魄客無狀第124章 神功成 見神劍第233章 怒其不爭第109章 意懶心灰第203章 敗敵奪刀第97章 虛領高招第240章 誰的理大第169章 磕不磕第10章 激昂奮進林平之(求追讀)第122章 滿口豪言 背盡齷齪第77章 交心第82章 身不由己 修性養命第28章 配與不配(感謝終於有時間書友)第130章 咎由自取第225章 過河拆橋第193章 安有兩全第228章 有情不如無情第124章 神功成 見神劍第172章 玉女心經請假一天第266章 人生無敵 難掩寂寞第189章 兩件事第240章 誰的理大請個假第2章 青城四獸第120章 見中山狼第179章 結伴同行第167章 比武奪帥第14章 毀劍明志第84章 爲情何妨?第215章 不過爾爾第26章 跟不上思維節奏第17章 黃雀在後第144章 聽誰的?第23章 不戒和尚第264章 人生如戲總淒涼第173章 技壓全真第78章 蛤蟆功vs吸星大法第232章 何謂絕頂第261章 情仇難了第199章 解毒第59章 阿彌陀佛第91章 故人相見第179章 結伴同行第240章 誰的理大第28章 配與不配(感謝終於有時間書友)第118章 蛇蠍惡犬第169章 磕不磕第25章 大伏魔拳第247章 明爭暗鬥第112章 邋遢窮漢第244章 兄仇第154章 後會有期第184章 公道在哪裡?第208章 物歸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