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答案

崔述先是一愣,而後笑了:“公主問的當真直接。”

蕭令姜微微聳肩:“你是聰明人,於你而言,迂迴試探也不過是扯了層薄紗遮掩,裡頭玄機自是一眼便明。既然如此,我又何須浪費那個時間精力,不如坦然相問。”

“那我還要謝過公主讚譽了。”崔述脣角微彎,被她如此直言相問,他不覺冒犯,面上反倒浮上一層笑意。

旁人都道他乃素雅君子,有名士之風,可畢竟是世家精心培育的,那份清雅之後,該有的心計比起旁人只會只多不少。

蕭令姜設宴相邀,自不是隻爲他接風洗塵,而是透過此宴告知衆人,她已然痊癒,亦是對他那日探訪“永安公主”所說之語的迴應。

不過是彼此心照不宣罷了。

至於眼下退席後的相談,看似是應他之請,倒不如說亦是正中她下懷。

巡撫涼州,賑濟災地,雖有辦砸的風險,可只要不出意外,定然是更易出功績。

這樣的差事,朝中自然有無數人盯着,無論是正使亦或副使,各系人馬都可謂是爭破了腦袋。

他爲官不久,在朝中官位不顯,然而卻輕鬆拿下副使之職,背後自是少不了崔氏幫扶。

蕭令姜離開郢都已然許久了。

賀家背後雖有長公主、刑部尚書周允這等人物,可到底是外人。

至於賀氏族中,經由臨川之變後,嫡系僅賀相山與賀詩人這兩支可用。且賀相山膝下惟一的嗣子口不能言,還年紀尚幼。而賀詩人又素來浪蕩不羈,四處遊歷,於朝政之上幾乎幫不了他。

賀氏旁系雖然已經有了兩名後輩入朝爲官,然而到底時間尚短,在朝堂之上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真正支撐着賀家的,不過是賀相山自己以及一個蕭令姜罷了。

自古以來,和親一去無歸途。旁人不知蕭令姜謀劃,在世人眼中,永安公主蕭令姜此去西蕃,怕是再難踏及郢都地界。

如此境況下,其餘勢力焉能不蠢蠢欲動?而蕭令姜又焉能不多加警惕?

李氏是一個,而崔氏,更是不容小覷的對手。

對於她心中顧慮,崔述當然知曉。

他沒有回答,而是反口問道:“公主可知,古往今來,皇權更迭,王朝覆滅,緣何卻有世家依然歷經數百年而不衰?”

蕭令姜眉梢微動,道:“自古以來,世族互相聯姻、相互捆綁,如此一來彼此之間盤根錯節,相互支撐,自然更能抵禦風雨雷霆。”

“而世家子弟,生來就能比普通百姓得到更多機會。衣食住行無需擔心,學詩作賦、治國謀政、騎射兵法等教育更是優於常人許多。”

“相較於刀劍武技,學識才是絕對的力量。世族掌握了頂級資源,自能不斷培養出優秀子弟,而這些子弟,又會進一步爲家族帶來更多利益與榮耀。如此,循環往復,世家自然綿延不衰。”

“就如崔郎君……”蕭令姜微微歪首,看向崔述,“一身風姿雅緻,滿腹學識才華,雖是因着自身聰慧,可也不得不承認,亦是得益於崔氏家族的培養。同樣地,崔家如今有了你這位名滿天下的十一郎君,族中也便有了繼續繁榮甚而更進一步的依仗。”見他提及自己,崔述不由失笑,他輕笑着點頭:“公主說的有理。不過,世家想要延續千百年不衰,光有這些卻不夠。”

“自然。”蕭令姜頷首,“能做到這些的世族,古往今來雖不多可也不少。真正能延續數百年的,卻甚少。”

這其中,崔氏可謂箇中楚翹,從清河崔氏南遷至江州,崔氏一脈淵源,已然延續三百餘年。

這三百餘年,皇權變換、朝代更迭,然崔氏卻能屹立不倒,繁盛依舊。

賀氏雖亦爲百年世族,卻遠遠不及崔氏久遠,更遑論其間更有起落。

她伸手端起茶水輕啜一口,而後方繼續道:“要想長久過王朝、皇權,還有兩樣東西至關重要。那便是,眼光與旁觀。”

朝代更迭之時,靠的是眼光。

哪方政權能夠最終得勝?對世家來說,他們的選擇必須萬無一失,此時,暗中派出子弟去往不同政權麾下,無疑是最佳的方式。這樣無論最終何人得勝,都能帶給家族足夠利益。

慧眼識主背後,往往是世家的多方謀算。

而涉及皇權之時,身爲世族,則要學會兩個字,旁觀。

世家往往擁有最頂級的資源,帝王焉能不心生防範,甚而引人生出覬覦之心?爲了皇權穩固也好,爲了謀得權勢也罷,許多皇族會選擇與世族聯姻。

然而,古往今來,但凡牽扯進皇權之中,都是極其危險,一個不當心便要落得個抄家滅族的下場。

世家本就顯赫,何必要趟這潭渾水,自討苦吃?

想到此處,蕭令姜不由悠悠低嘆一聲:“說到眼光,賀氏做的不差。可論及‘旁觀’二字,這一點,賀氏做的不如崔氏。”

當初,蕭令姜生母嫁入皇族成了太子妃,雖將賀氏一舉推往頂峰。可烈火烹油,那份顯耀到底沒有維持多久,皇權變換,她臨終託孤反倒讓皇帝心中留下芥蒂,這才使得賀氏退居臨川,一待就是十五年。

而崔氏呢,崔家嫡女當初不顧家中阻攔,毅然嫁與端王爲妃。崔氏家主崔懷索性直接斷了與女兒來往。及至後來端王出事,崔氏所受波及甚微。

只如今,賀氏已然因着種種原因重又入局,有她這個永安公主在,賀家再想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了。

崔述看出她眼中無奈,開口道:“賀氏與崔氏自有不同。十餘年前,賀氏便入了局,那便另有入局的謀算。我相信,有公主在,自然也能保得賀氏無恙。”

“但崔氏卻非如此,我家中阿爺叔父雖在朝爲官,可離皇權之爭這局,卻素來敬而遠之。”

“於崔氏來說,鮮花着錦無益,長久昌盛才爲所求。對那‘旁觀’二字,崔氏向來做得極好,若不然,也沒有崔氏這三百餘年。”

話說到此處,蕭令姜先前那一問的答案,也便明瞭了。 

第20章 對弈第591章 心思第105章 幫扶第422章 伎倆第484章 解決第385章 可能第387章 不蠢第138章 較量第564章 可待第15章 有疾第282章 怨氣第152章 傀儡第334章 上門第95章 礦區第230章 撤退第161章 取信第35章 笛聲第478章 上門第185章 瘋子第588章 面見第299章 詐你第372章 所願第571章 試探第302章 已搬第167章 贈符第341章 神祝第323章 炸開第151章 學藝第246章 耀武第215章 誘惑第395章 雪宴第21章 昏迷第204章 洞穴第542章 延期第178章 蟲蛇第241章 往事第239章 蕭姮第31章 霧氣第320章 玄武第333章 打亂第506章 宮宴第276章 致謝第374章 第一百一十八 理由第480章 取代第238章 離魂第19章 結痂第570章 啓程第121章 夜探第386章 問詢第518章 意外第571章 試探第362章 傳信第6章 不治第197章 交手第210章 急用第486章 骷髏第550章 蜃景第135章 來信第607章 明悟第68章 竹屋第330章 贈果第391章 懲戒第573章 好壞第515章 開口第524章 謀命第248章 天一第93章 私採第5章 令姜第392章 一年第54章 落敗第26章 上元第218章 機會第338章 提都第493章 選擇第487章 陣眼第302章 已搬第481章 兇獸第201章 山魈第582章 殺意第277章 太子第23章 轉命第177章 動手第73章 兩難第119章 喬裝第277章 太子第296章 尋找第198章 生翼第226章 入城第323章 炸開第183章 密林第286章 教壞第92章 告密第478章 上門第536章 怪象第282章 怨氣第389章 圍捉第127章 設宴第379章 告知第476章 梅家
第20章 對弈第591章 心思第105章 幫扶第422章 伎倆第484章 解決第385章 可能第387章 不蠢第138章 較量第564章 可待第15章 有疾第282章 怨氣第152章 傀儡第334章 上門第95章 礦區第230章 撤退第161章 取信第35章 笛聲第478章 上門第185章 瘋子第588章 面見第299章 詐你第372章 所願第571章 試探第302章 已搬第167章 贈符第341章 神祝第323章 炸開第151章 學藝第246章 耀武第215章 誘惑第395章 雪宴第21章 昏迷第204章 洞穴第542章 延期第178章 蟲蛇第241章 往事第239章 蕭姮第31章 霧氣第320章 玄武第333章 打亂第506章 宮宴第276章 致謝第374章 第一百一十八 理由第480章 取代第238章 離魂第19章 結痂第570章 啓程第121章 夜探第386章 問詢第518章 意外第571章 試探第362章 傳信第6章 不治第197章 交手第210章 急用第486章 骷髏第550章 蜃景第135章 來信第607章 明悟第68章 竹屋第330章 贈果第391章 懲戒第573章 好壞第515章 開口第524章 謀命第248章 天一第93章 私採第5章 令姜第392章 一年第54章 落敗第26章 上元第218章 機會第338章 提都第493章 選擇第487章 陣眼第302章 已搬第481章 兇獸第201章 山魈第582章 殺意第277章 太子第23章 轉命第177章 動手第73章 兩難第119章 喬裝第277章 太子第296章 尋找第198章 生翼第226章 入城第323章 炸開第183章 密林第286章 教壞第92章 告密第478章 上門第536章 怪象第282章 怨氣第389章 圍捉第127章 設宴第379章 告知第476章 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