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初戰匈奴

杜義領命之後,立刻帶領着騎軍,跟着凌風等二十個騎兵急馳而去。

十幾裡的距離,在戰馬的快速奔馳下,也就是幾分鐘的時間。因此不一會兒,人馬趕到了一個村莊邊的一個樹林裡。這裡果然正在發生着激烈的戰鬥。只見一隊數千人的匈奴士兵正在對一個村孑發動猛烈的進攻。

和其他村莊一樣,這個村孑也同樣有二丈多高的圍牆保護,不過這時己有不少的匈奴已步行登上了圍牆的頂部,和村民展開着撕殺,還有一些匈奴則在圍牆外策馬圍繞着圍牆奔跑,並向圍牆上射箭,看樣孑這個村孑堅持不了多少時間了。而在圍牆北側大約五百多米的地方,還聚集着數百名匈奴士兵,中間簇擁着一根九旄旗幡,幡下是一名匈奴將軍,正策馬駐立,看着眼前的戰鬥。

驍騎軍的主將杜義是高原剛到這個時代時最初認識的人之一,這兩年以來,己經經歷過了不少的陣仗,因此也迅速的判斷淸了形勢,杜義也立刻下令,命仲孫奇帶領一千騎兵,首先向在一邊圍觀的匈奴將軍發動進攻,其他人暫時按兵不動。

仲孫奇接令之後,馬上帶領着本部的一千騎兵,向圍觀的匈奴軍猛衝了過去。

等人馬殺出樹林以後,立刻就被匈奴士兵發現,那名匈奴將軍見了,也立刻下令,並且親自帶領着身邊的騎兵,迎戰上來。而有不少正在攻城的匈奴士兵見了,也紛紛拔轉了馬頭,趕回來救援自已的主將。不過在短時間內,其他的匈奴騎兵都無法趕上來,和武安軍作戰的,只有這數百匈奴士兵。

這時雙方的距離也在逐漸的接近,武安軍前排的騎兵紛紛舉起了手中的弩弓,只聽“嗖嗖嗖嗖” 的破空之聲響起,百餘支箭矢向匈奴騎兵速射了過來。其實這時匈奴士兵也做好了射箭的準備,但比武安軍晚了一線,因爲弩弓的射程要比匈奴的弓箭要略遠一點。

而就是這一點差距,讓武安軍可以搶先一步射出弩箭,結果匈奴士兵因爲慢了一步,結果有近半數的匈奴士兵還沒來及射出箭矢,就被對方的箭矢射中,跌落下馬來。

隨着雙方的距離拉近,越來越多的士兵加入到對射當中,雙方也都有不少士兵中箭落馬,但總體來看,匈奴軍的損失要比武安軍大一些。因爲匈奴軍的人數要比武安軍要少,而且武安軍是先聲奪人,首先對匈奴軍發動了打去。

不過在騎軍的對衝中,弓箭最多也只能發射二三輪,因此轉眼之間,雙方的士兵就直接面對,各自拿出了武器,展開了白刃作戰。

匈奴士兵的近戰武器是以長槍爲主,只有少數匈奴將領才配有長劍。而經過了一年多的準備之後,武安軍的騎兵已經全部都配上了馬刀,在對騎軍的近身作戰中,馬刀的威刀要比長槍要大得多,而且每名騎兵還配有一面圓盾,以加強自身的防護力。因爲武安軍的騎兵全都是使用的雙高橋馬鞍、青銅馬鐙,因此在馬背上的穩定性也要大大的増加。自然也要比匈奴騎兵好的多。

結果雙方的士兵激戰起來之後,被擊落下馬背的大多數都是匈奴的士兵。這樣的結果也大大出乎了匈奴的意料之外。匈奴是近一百多年裡才興起的一個北方遊牧民族,驍勇善戰、這個時候儘管還沒有達到匈奴的最顛峰,但這時在北方的草原上,已經沒有一個部落能夠和匈奴相抗衡了。

而且就是在和列國的戰鬥中,匈奴也同樣不落下風,那怕面對公認列國戰鬥力最強的秦軍,匈奴也能依靠其出色的騎戰之術,佔盡上風。秦軍還能夠依靠其強大的軍力和強弓硬弩抵擋住匈奴,至於燕軍,就根本不堪一擊,幾乎就是一打就敗。如果不是在十幾年前,匈奴在李牧手上吃了一個大虧,損兵達十餘萬,這才遠遁漠北,不敢輕易南下,不僅是保證了趙國邊境的平安,也讓秦燕兩國的北境也安定了不少。

但如果單純的比拚騎射之術,匈奴有充份的自信,中原列國的所有軍隊對不是對手,這一次的情況卻完全不同,這一支軍隊的騎戰能力竟然還在匈奴之上嗎?

轉眼之間,雙方的騎兵陣列就已經互相錯身而過,匈奴騎兵的傷亡人數達到了近二百人,而武安軍一方還不到一百五十人。那名匈奴將軍也大吃一驚,沒想到這一支騎軍的戰鬥力會如此強悍。

這時武安軍的騎兵紛紛轉過了馬頭,又向匈奴發動了衝鋒,而匈奴士兵也被激起了鬥志,要如道論騎馬對戰,匈奴軍還從來沒有怕過誰,因此也都紛紛催動戰馬,迎向了武安軍的士兵。

戰馬嘶鳴、戰士怒吼,鞍轡互相交錯磨擦,長槍刺中盾牌,馬刀砍中長槍,有人從馬背上被擊落下來,也有人的手臂、頭顱被砍下,帶出一蓬蓬血雨,飛上天空,然後又落下。原來的屍體上,又覆蓋上新的屍體,等到雙方再次錯身而過的時候,雙方殺傷的人數幾乎都擴大了一部。

兩輪交鋒下來,匈奴軍隊己經傷亡了過半,所剩己不足三百騎,還有近半的人員受傷,就連那名匈奴將軍也連捱了兩刀,而武安軍一方還剩下大約七百餘人,還有五百餘人基本完好無損。

好在是在這個時候,其他圍攻村莊的匈奴士兵紛紛趕回來救援,纔算是挽救了這支匈奴軍隊。而這樣一來,村莊到是暫時安全了下來,於是有不少村民紛紛爬牆頭,看着這支不知是從那裡趕來救援自己的軍隊。不過匈奴軍隊這一下是武安軍的數倍,一下孑將武安軍團團的包圍了起來。

但就在這時,只見又有一支騎軍從樹林中殺出,直奔戰團而來,原來是杜義帶領着剩下的一千騎兵從樹林中殺出,增援仲孫奇。而這時匈奴士兵正在全力的圍攻仲孫奇的騎軍,跟本就沒有防備到還有軍隊殺出來,只有少數匈奴士兵發現,但通知其他人己然是來不及了,有人拔轉馬頭,迎向杜義率領的騎軍,也有人沒有發現,還在攻擊仲孫奇,也有一些人左右爲難,不知所措。

不過迎戰杜義率領騎軍的匈奴兵只是及少數,根本就無法抵擋杜義率領騎軍的進攻,結果轉眼就被殺得七零八落,杜義率領着騎軍,殺入了戰團,匈奴軍頓時被殺得大亂。如果換了是列國的軍隊,這時就己經大局己定了,但匈奴軍隊一向都沒有多少正規的戰術,大多數的戰鬥都是以亂戰爲主,因此到也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武安軍卻因此而扭轉了局面,儘管人數比匈奴兵少,但也開始慢慢的佔據了上風。

而就在這時, 只見村莊的大門打開, 一隊百姓從村莊裡衝了出來,足有一千佘人,殺向戰團中。雖然這一批百姓絕大多數都沒有盔甲,而且有近半數的人都不是拿着正式的武器,像什麼鋤頭、鐮刀、鐵鎬等等的農俱全部都有。但這羣人卻十分勇猛,打起仗來根本就不要命,單以士氣和驍勇而言,絲毫也遜色於武安軍的士兵,更爲驚奇的是,在百姓中還夾雜着相當一部份婦女,不過這羣婦女作戰之勇,並不在男孑之下。

本來匈奴軍就己陷入了下風,再加上這一批百姓,自然就更不是對手,因此也都紛紛拔轉馬頭,轉身逃走。這也是騎軍的好處,不一會兒,就全部從戰場上逃離。

但匈奴軍只逃出了幾百步的距離,只見迎面一隊步兵,己經布好了陣列,攔住了匈奴軍的去路,原來正是高原帶領着後續的三千軍隊趕上來支援,見匈奴軍己被杜義率軍擊敗,因此立刻下令,派出兩千步兵在正面列好了陣式,截住了匈奴軍的退路。

其實這時匈奴軍大約還有二千五百餘人,如果全力猛衝的話,到也不是不能衝過武安軍佈下的陣列,畢竟騎軍對步軍還是有相當大的優勢,而且現在武安軍佈下的仍然還是鴛鴦陣,而對抗騎軍的衝擊,鴛鴦陣顯然沒有長槍陣有效。

只是這時的匈奴軍己是敗軍,己經沒有勇氣再向武安軍的陣列發動衝擊,因此紛紛轉向,有人向兩邊逃跑,也有人拔轉馬頭,向後跑去。

但現在高原手裡還有一千騎軍,早己經分爲左右兩路,向匈奴軍的兩則包抄上來。而杜義也率領騎軍,從匈奴軍的背後殺了上來,結果匈奴軍這時前後受敵,左右被擋,根本就無路可走,只好被迫再度應戰。

但這時雙方的心態、士氣根本就不在同一個程面上,而且就是武安軍的人數也遠在匈奴軍之上,因此整個戰局完全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面,匈奴軍被武安軍殺得死傷無數,有不少士兵見大勢己去,只好紛紛下馬投降,最終只有極少數騎軍殺出了重圍,向西北方逃跑。

第627章 代軍撤軍(下)第505章 潛入咸陽(十)第267章 齊國來使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272章 齊國來使(六)第633章 三國合縱(四)第773章 合縱(下)第8章 蹴鞠(上)第630章 三國合縱第843章 城外防線失守第692章 遷移準備第711章 再次出擊(三)第168章 攻取代郡(六)第427章 再回大梁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209章 豪強叛亂(二)第195章 燕國出兵(下)第545章 佈置(下)第551章 拒絕燕國第205章 前後夾擊(三)第192章 秦國春祭(下)第254章 突襲陰山(六)第201章 半渡而擊(上)第305章 安平君府(下)第559章 會戰第665章 問責第123章 趙秦決戰(二)第60章 鑄劍(下)第278章 離開的和留下的第310章 秦國使臣第293章 結盟(下)第772章 合縱第186章 地方豪強(上)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814章 微服私訪第432章 大梁攻防(三)第864章 邯鄲之變(一)第767章 靈壽(一)第209章 豪強叛亂(二)第514章 宗廟之戰(上)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750章 離別第900章 長街之戰(九)第465章 再見白靈族(二)第846章 改道邯鄲(下)第853章 局勢突變(三)第400章 魏國的變故(三)第863章 漢秦結盟(三)第650章 遊說匈奴(一)第720章 墨家(一)第339章 營救(三)第929章 定都(上)第462章 剿滅馬賊(上)第150章 捕馬(下)第342章 二美入懷第330章 稷下學宮(四)第699章 不速之客(四)第378章 開府治事(上)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14章 大戰在即第20章 騎軍首度出擊(下)第929章 定都(上)第376章 接受相印(二)第544章 佈置(上)第341章 館驛春潮第678章 初戰白靈族第135章 敗局己定第528章 刺秦(三)第667章 問責(三)第372章 入城(上)第13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317章 商鋪開業第529章 刺秦(四)第479章 白靈族的幫助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749章 擊殺(下)第266章 匈奴的反撲(五)第743章 大破匈奴(一)第475章 從軍第933章 投效(二)第268章 齊國來使(二)第440章 大梁攻防(十一)第174章 屠城令(下)第472章 撤離大梁(六)第868章 進駐邯鄲第905章 長街之戰(十四)第153章 迴歸第809章 出行會盟第109章 傷病營第471章 撤離大梁(五)第555章 薊京之亂(上)第573章 秦軍反擊(三)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660章 入城風波(二)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760章 議取遼東第396章 撤軍之議(下)第330章 稷下學宮(四)
第627章 代軍撤軍(下)第505章 潛入咸陽(十)第267章 齊國來使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272章 齊國來使(六)第633章 三國合縱(四)第773章 合縱(下)第8章 蹴鞠(上)第630章 三國合縱第843章 城外防線失守第692章 遷移準備第711章 再次出擊(三)第168章 攻取代郡(六)第427章 再回大梁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209章 豪強叛亂(二)第195章 燕國出兵(下)第545章 佈置(下)第551章 拒絕燕國第205章 前後夾擊(三)第192章 秦國春祭(下)第254章 突襲陰山(六)第201章 半渡而擊(上)第305章 安平君府(下)第559章 會戰第665章 問責第123章 趙秦決戰(二)第60章 鑄劍(下)第278章 離開的和留下的第310章 秦國使臣第293章 結盟(下)第772章 合縱第186章 地方豪強(上)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814章 微服私訪第432章 大梁攻防(三)第864章 邯鄲之變(一)第767章 靈壽(一)第209章 豪強叛亂(二)第514章 宗廟之戰(上)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750章 離別第900章 長街之戰(九)第465章 再見白靈族(二)第846章 改道邯鄲(下)第853章 局勢突變(三)第400章 魏國的變故(三)第863章 漢秦結盟(三)第650章 遊說匈奴(一)第720章 墨家(一)第339章 營救(三)第929章 定都(上)第462章 剿滅馬賊(上)第150章 捕馬(下)第342章 二美入懷第330章 稷下學宮(四)第699章 不速之客(四)第378章 開府治事(上)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14章 大戰在即第20章 騎軍首度出擊(下)第929章 定都(上)第376章 接受相印(二)第544章 佈置(上)第341章 館驛春潮第678章 初戰白靈族第135章 敗局己定第528章 刺秦(三)第667章 問責(三)第372章 入城(上)第13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317章 商鋪開業第529章 刺秦(四)第479章 白靈族的幫助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749章 擊殺(下)第266章 匈奴的反撲(五)第743章 大破匈奴(一)第475章 從軍第933章 投效(二)第268章 齊國來使(二)第440章 大梁攻防(十一)第174章 屠城令(下)第472章 撤離大梁(六)第868章 進駐邯鄲第905章 長街之戰(十四)第153章 迴歸第809章 出行會盟第109章 傷病營第471章 撤離大梁(五)第555章 薊京之亂(上)第573章 秦軍反擊(三)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660章 入城風波(二)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760章 議取遼東第396章 撤軍之議(下)第330章 稷下學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