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三國合縱(四)

其實高原確實在代郡城裡做好了迎接齊楚兩國使者的準備,這時城門大開,街道也都打掃得乾乾淨淨,並且還散上了一些黃土,澆上淨水,在大街的兩側,各站立着一排甲士,從城門開始,一直排到了高原的武安君府邸,士兵們一個個精神飽滿,士氣高昂,腰桿筆直,威風凜凜。而在使團的兩傍。還各有一隊鐵甲騎軍保護,刀槍耀眼,旌旗飛場,軍威肅整,戰馬如龍,將士似虎,也讓齊楚兩國的使團成員大開眼界,怪不得代軍能夠大敗秦軍的,只看這樣的軍威,也就可以窺豹一斑了。

而等兩國使團的一行人馬來到高原的府邸門口時,衆人也不由得相顧失色,原來在高原的府邸門口的臺階上,竟然蹬着十二隻老虎和十二頭黑熊,分爲兩排,向左右張開,從臺階上一直排到臺階下。而在每一頭老虎或黑熊的身後,都站立着一名白袍銀髮人。

見兩國的使團到了,虎熊一起發出了狂吼聲,雖然只有二十四隻虎熊,但聲勢也是十分嚇人的。在使團當中,有不少人都嚇得臉色慘白,全身發顫。由其是拉車的馬兒更是嚇得蹄跳咆哮不己,如果不是御者極時的控制住了馬匹,恐怕還會造成混亂。

項棟畢竟是武將出身,而且平時行獵也打過幾只老虎,因此雖然心裡也直發毛,但在表面上還能保持鎮定,因此還裝模作樣的左右看了看,道:“聽說這一次代軍與秦軍交戰時,曾經驅獸作戰,如今一見,果然是真的。”

雖然在與秦軍的作戰當中,獸羣只出戰過一次,但由於這一戰給秦軍的印像實在是太過於深刻了,因此這一戰也很快傳開,而且被傳得神乎其勝,至少有不下十個版本,有的說代軍一共養了十萬獸軍,所以才能夠大敗秦軍;有的說高原有仙術,將野獸變化成代軍的士兵出戰,而在戰場上又現出原形,打了秦軍一個措手不及,結果將秦軍殺得大敗;還有的說,代軍騎軍的坐騎其實不是戰馬,而是老虎,凡此種種,千奇百怪。

項棟當然也聽到過這些傳聞,不過項棟到底要比一般人有見識一些,對這些傳聞自然不信,但現在看到在臺階上的這些虎熊,才知道原來是真的。本來項棟的心裡,對高原就十分敬佩,也極力主張和代郡結成合縱同盟,而現在見代郡確實有驅使野獸的能力,因此也更加堅定了組成同盟的決心,畢竟現在確實只有代郡能夠對抗秦國。

這時張良己經從車上下來,他的拉車馬兒到是有些習慣了和虎熊相處,因此雖然也有些驚惶,但還並沒亂叫亂跳,比齊楚使團的馬要好得多。

其實看到這些老虎黑熊,張良的心裡也有些發毛,同時還有點埋怨高原,亮亮軍威也就行了,幹嘛還要來這一出,不過他也明白高原的用意,那就是在齊楚兩國展示代郡的實力,讓他們知道,代郡完全有單獨對抗秦國的實力,因此和代郡結盟,對齊楚來說,是對抗秦國,保障自身安全的保障,但對代郡來說,卻並非是不可缺少的。這樣一來,在和齊楚兩國的談判中,才能佔得主動。

因此張良也盡力保持着鎮定,來到使團的隊伍前,道:“各位請放心,這些虎熊乃是我代郡所養,這一次與秦國的大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過卻不會傷害各位,因此儘可放心。我主公正在府中等侯各位,請各位馬上下車,隨在下一起進府。”

齊楚兩國的使團聽了,也只好都紛紛下車,然後跟在張良的身後,登上了臺階,一路上自然都是戰戰兢兢,但這些虎熊看來確實訓練得不錯,都老老實實的呆在原地,除了偶爾吼兩嗓子之外,到也並沒有多的動作。

走上了臺階以後,只見甯戚、申慎、耿忠三人己在府門內等候,見張良領着衆人來了,也立刻都迎了上去,道:“各位使臣都己來了嗎?”

張良立刻向項棟、昭般、蘇從、田思貌等人做了引見,衆人互相見禮,寒宣了一番,甯戚才道:“我主公正在等候各衆,請各位隨在下來,說着來前面引路,張良在側,帶着項棟、昭般、蘇從、田思貌四人入內去見高原,而其他人員則由申慎和耿忠陪同,另找房間進行安置。

而項棟、昭般、蘇從、田思貌四人在甯戚和張良的帶領下,穿過了二道院牆,來到了高原府邸的大堂上。這時代郡的主要官員都己到齊,共有二十餘人,將大堂站得滿滿的,而高原就在正中就座。

四位使者上前給高原見禮,因爲現在高原還只是用武安君的頭街,並沒有正式稱王,自己內部到還好辦,但右接見外國使臣時,使用什麼樣的禮儀,就是一個麻煩事,畢竟從理論上說,武安君只是一個臣下的封號,公候伯子男五爵,一個都不算。

好在是高原並不在意這些虛禮,因此早就決定好了,這一次接見,不以君臣之禮,而是用下級見上級之禮,於是四人都一揖到地,道:“見過武安君。”

高原點了點頭,道:“四位不必多禮,坐吧。”

四人謝過高原之後,也都依次坐下。高原這才道:“四位不遠千里,從齊楚來到代郡,爲組成三國合縱,共抗秦國,在下也十分欣喜,如果能夠合縱成功,對代齊楚三方來說,都是好事。”

項棟馬上道:“武安君所言極是,如今秦國勢大,已連滅趙魏韓三國,這一次武安君擊敗秦軍,纔算是挫動秦國的氣焰,但現在天下只剩下楚代齊三國與秦國並存,我等三國如果再不齊心協力,恐怕都會被秦國逐個擊破殲滅,因此三國合縱同盟,仍是我們三國自保之舉,武安君能夠贊同合縱,在下也十分高興。”

但就在這時,齊國的使臣蘇從道:“且慢,在下有些話要問武安君。”

高原點了點頭,道:“下卿有話,請盡問無妨。”

項棟和田思貌當然知道,蘇從絕對不會問出好話,不過這誰都不能阻止蘇從發問,因此在心裡也都捏了一把汗,如果蘇從激怒了高原,影響了合縱,可就糟了。

這時蘇從咳喇了一聲,才道:“敢問武安君,這一次我們齊楚代商談合縱,共抗秦國,仍是因爲秦國勢大,且貪得無厭,原本己有彊土萬里,猶不知足,還要吞併趙魏韓三國,實在是虎狼之邦,我們齊楚代若再不聯合自保,恐怕都會被秦國所滅,是也不是。”

高原點了點頭,道:“不錯。”

蘇從道:“但依在下所觀,武安君的做爲,似有不妥吧。”

高原笑道:“有何不妥,請下卿明示。”

蘇從哼了一聲,道:“武安君原爲趙臣,趙國被秦國所滅,公子嘉逃到代郡,延續趙國宗室,而武安君理當盡心竭力,扶助公孑嘉,抵抗強秦,復興趙國,方不失爲人臣之道,但武安君卻擁兵自立,誅殺公子嘉,搶佔代郡,妄自爲尊,如此做爲,又豈是人臣所爲嗎?而秦國素懷狼虎之地,倚仗強勢,吞併趙魏韓三國,而武安君亦滅燕國,吞併燕地,如今還驅逐燕國討要本土的使臣,如此做爲,又與秦國何異,如今武安君欲與齊楚爲盟,然以武安君以往做爲,焉不知武安君也會圖謀我齊楚,楚國做何打算,在下可以不論,但我齊國卻不能不防,請問武安君,如何才能讓我齊國相信武安君?”

蘇從說完之後,昭般馬上接了一句,道:“蘇下卿言之有理,武安君如果不能說明一個合理的解釋,我們楚國也難以相信武安君的誠意。”

項棟和田思貌聽了,也都不禁有些替高原擔擾,因爲蘇從的這兩個質問十分厲害,第一個是以君臣之禮質問高原,以臣反君的犯上之罪,而第二個則是抓住高原吞併燕國土地,質問高原的對外政策,並且將這兩個質問都和齊楚兩國聯繫起來,當然,前一個問題是蘇從早就己經想好了的,而後一個是遇到了燕國使臣以後纔想起來。

其實項棟和田思貌心裡都清楚,現在周室己亡,早已禮崩樂壞,國與國之間還有什麼道義可講的,說白了就是誰的實力強,誰的拳頭硬,誰就能夠稱王稱霸,還講什麼理不理的。至於下克上,臣克君更是普通,趙韓魏三國不就是這麼來的嗎?

不過雖然實際情況是這樣,但在表面上不能這樣說,因此蘇從對高原的質問,在道義是佔居了道德的至高點,確實是非常難以回答,至少換了兩人處在高原的位置上,是無法對這樣的質問做出冠冕堂皇的答覆來,而一但回答得不好,就有可能讓蘇從抓住藉口,破壞這次合縱。

高原淡淡一笑,道:“我還以爲下卿要問什麼,原來是這樣兩個問題,實在是愚不可及。”

蘇從哼了一聲,道:“在下怎樣愚不可及,還請武安君賜教。”

高原道:“下卿不僅是愚不可及,而且我看下卿分明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齊國難道無人嗎,競會派下卿這樣的不臣之人來出使代郡。”

蘇從聽了,也不竟勃然大怒,道:“武安君如果不說清楚,在下立刻就帶領使團,返回齊國去。”

第17章 鑿穿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582章 攻與防(一)第930章 定都(下)第71章 秦國使臣(上)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15章 秦軍進攻(上)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691章 接位第362章 局勢突變第274章 告辭第866章 邯鄲之變(三)第839章 合縱出擊(二)第376章 接受相印(二)第700章 水心月的秘密(上)第889章 邯鄲戰局第164章 攻取代郡(二)第762章 訂親(下)第431章 大梁攻防(二)第899章 長街之戰(八)第522章 進見秦王政(上)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24章 追殺桓齮第896章 長街之戰(五)第330章 稷下學宮(四)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820章 行刺(二)第699章 不速之客(四)第54章 苦戰(下)第328章 稷下學宮(二)第323章 商鋪開業(七)第32章 趙都邯鄲第321章 商鋪開業(五)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429章 測查水情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109章 傷病營第767章 靈壽(一)第476章 政事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553章 燕國的希望(二)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150章 捕馬(下)第140章 山道劫殺第477章 舉行閱軍第765章 修煉第491章 閱軍(六)第110章 大局第871章 重整旗鼓(二)第767章 靈壽(一)第755章 迴歸(三)第591章 攻與防(十)第710章 再次出擊(二)第575章 秦軍反擊(五)第810章 破解之計第777章 家宴(二)第585章 攻與防(四)第686章 雲瑤的身世(上)第619章 退軍(一)第713章 斷後(上)第509章 卜筮吉凶第844章 秦王督戰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708章 夜襲匈奴(下)第889章 邯鄲戰局第528章 刺秦(三)第752章 處理俘虜(下)第649章 迎擊匈奴(四)第132章 以旋破旋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三)第47章 劫持(上)第178章 秦軍回師第392章 渡河之戰(二)第558章 列陣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303章 齊國異士(下)第95章 突襲第642章 啓程第59章 鑄劍(上)第847章 漢軍出擊(上)第356章 伐魏決議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330章 稷下學宮(四)第926章 挑戰(四)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三)第544章 佈置(上)第674章 白靈族的變故(一)第940章 重返白靈族第339章 營救(三)第151章 匈奴(上)第637章 郊遊第382章 轉戰滎口第9章 蹴鞠(下)第216章 講和的條件(上)第752章 處理俘虜(下)第71章 秦國使臣(上)
第17章 鑿穿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582章 攻與防(一)第930章 定都(下)第71章 秦國使臣(上)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15章 秦軍進攻(上)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691章 接位第362章 局勢突變第274章 告辭第866章 邯鄲之變(三)第839章 合縱出擊(二)第376章 接受相印(二)第700章 水心月的秘密(上)第889章 邯鄲戰局第164章 攻取代郡(二)第762章 訂親(下)第431章 大梁攻防(二)第899章 長街之戰(八)第522章 進見秦王政(上)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779章 九黎族的行動第24章 追殺桓齮第896章 長街之戰(五)第330章 稷下學宮(四)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820章 行刺(二)第699章 不速之客(四)第54章 苦戰(下)第328章 稷下學宮(二)第323章 商鋪開業(七)第32章 趙都邯鄲第321章 商鋪開業(五)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429章 測查水情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109章 傷病營第767章 靈壽(一)第476章 政事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553章 燕國的希望(二)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150章 捕馬(下)第140章 山道劫殺第477章 舉行閱軍第765章 修煉第491章 閱軍(六)第110章 大局第871章 重整旗鼓(二)第767章 靈壽(一)第755章 迴歸(三)第591章 攻與防(十)第710章 再次出擊(二)第575章 秦軍反擊(五)第810章 破解之計第777章 家宴(二)第585章 攻與防(四)第686章 雲瑤的身世(上)第619章 退軍(一)第713章 斷後(上)第509章 卜筮吉凶第844章 秦王督戰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708章 夜襲匈奴(下)第889章 邯鄲戰局第528章 刺秦(三)第752章 處理俘虜(下)第649章 迎擊匈奴(四)第132章 以旋破旋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三)第47章 劫持(上)第178章 秦軍回師第392章 渡河之戰(二)第558章 列陣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303章 齊國異士(下)第95章 突襲第642章 啓程第59章 鑄劍(上)第847章 漢軍出擊(上)第356章 伐魏決議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330章 稷下學宮(四)第926章 挑戰(四)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三)第544章 佈置(上)第674章 白靈族的變故(一)第940章 重返白靈族第339章 營救(三)第151章 匈奴(上)第637章 郊遊第382章 轉戰滎口第9章 蹴鞠(下)第216章 講和的條件(上)第752章 處理俘虜(下)第71章 秦國使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