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節 修路

聽到仁者無敵,秦王哈哈大笑。

秦王先是問:“這是荀況講的?”

“不是,好象是孟子說的。”

秦王搖了搖頭:

“笑話,你去問宰執,得天下靠的實力,亂講的仁者無敵。”秦王很是不屑的冷笑兩聲後,還是解釋道:“就爲兄所知,應該是膠鬲作了周武王的內應,把紂王良將良軍都派走,朝歌空虛,膠鬲又領兵迎戰周武王,你告訴我誰會勝。”

白暉低聲嘟囔了一句:“難道我讀的是假歷史書?”

秦王沒聽到白暉的嘟囔,扔過去一個竹簡:“看看這個,涇陽令提出想修一條大道,一直修到義渠王城,朝中爲此事熱議。”

“不如修到河套大河邊,這更實用。”

秦王反問:“錢呢?”

白暉提議:“王兄,以前燒石灰用的木料,現在用的是煤,三合土表面加煤渣,然後再加碎石子,這條路可以修,可以按五年或是七年計劃,每年修一點,或是每個府修一點,最後匯合成一條直道。”

秦王飛快的記錄下來:“過兩天逢五大朝會,這事議一議。”

白暉又提議:“修咸陽到蜀中的路吧,雖然難,但慢慢的修總是要修的。”

白暉記得,後世有條名爲荔枝道的直道,長安到蜀中,全長約兩千裡,靠着接力的方式最快可以三天三夜走完全程,這是唐明皇爲楊貴妃吃荔枝而修的。

相信秦國的路匠,肯定也能找到合適的路線,修一條便於商隊走的路。

只要能過馬車,就足夠。

秦王默默的點了點頭:“這條路,比往北的路更重要。”

秦王去拿地圖,和白暉在地圖上比劃着,加強對巴蜀的控制絕對是秦國的一項要務。

白暉忙了一整天,回到家都兩更天了。

宰羽早早就派人在咸陽宮門外守着,一見白暉出來,立即派一人回家。所以白暉進家門的時候,洗澡的熱水都準備好了,還有夜宵。

“夫人,這些天你辛苦了,我出征在外,怠慢了。”

宰羽一邊幫白暉更衣一邊說道:“夫君爲大秦征戰,夫君是國之重臣,宰羽不苦,宰羽會看好家的,只是咱們府上竟然沒有一畝田,陶坊的賬房作的賬冊很精細,筆筆都記錄的詳細,想管點事都沒事作。”

白暉有些糊塗:“我好象記得,我以前當左庶長的時候封地一塊食邑,在那裡呢,我怎麼就不記得了。”

“有,但王上收回去了,我沒嫁進府就收回去了,說是改封,但一直沒給。”

“一塊田嘛,別在意。”

白暉不在乎,宰羽卻非常的在意。因爲食邑代表身份,代表地位,封君之後若連食邑都沒有,這個很可笑。

看宰羽欲言又止的神情,白暉問:“你是不是想要什麼地方?”

宰羽一字一句的說道:“河套棉田。”

“有見識。我倒想要伊川,不過這事咱不能主動提,王上封在那裡就是那裡,你應該懂其中的道理。”

白暉記得很清楚,歷史上權勢滔天的魏冉最終就是倒在食邑上。

他想要天下最富的陶邑。

結果呢?

秦王把陶邑給了他,但同時魏冉失去了陶邑之外的一切,從此默默無聞,史書上也不再有他的半點墨跡。

白暉會爭,爭取自己應得的。

但許多比較敏感的,白暉認爲自己還是要小心一點,別觸及到秦王的禁忌。

宰羽未必懂這些,但她卻明白,白暉的決定肯定是正確的。

次日,白暉照舊入咸陽宮陪秦王一起處理那些文書。

剛進秦王的書房,就聽秦王說道:“楚國來人了。”

“誰?”

“公子子蘭,還有公子渙。公子渙是當今楚王立的兒子,唯一的兒子,估計是前來見見世面罷了。”

白暉又問道:“多大?”

“五歲,還是六歲?這是楚王在齊國當質子的時候與一個舞姬所生,雖然是庶子,但也不知道怎麼着,小楚王自回了楚國,別說兒子,一個女兒也沒有。所以這個庶子倒變的重要了,其實爲兄也是庶子。”

“王兄,楚國來幹什麼?”

白暉關心的還是楚國想作什麼,而不是誰來。

秦王搖了搖頭:“還不知道,估計還有兩天才能進咸陽,這是武關派人護送楚國使者先一步到咸陽,爲公子子蘭打前站的,現在的公子子蘭是楚國令尹。”

“恩,估計沒事他們是不會來的,來就肯定有什麼事。”白暉很嚴肅的點了點頭。

秦王笑了:“你不是一直說熊子蘭是草包嗎?”

“王兄,一個草包前來咸陽,要不就是楚國腦袋有問題,要不就是使節團內有謀士,我寧願相信使節團中有高手。那怕沒有,也不能輕視他。天下沒有後悔藥可吃,國與國之前容不得差錯。”

白暉說完後,秦王正準備稱讚白暉,卻聽白暉又說道:

“我感覺自己現在成熟也許多,也越發的冷靜,當然了自己表揚自己不太合適,不過事實上確實是我變的……”白暉還沒說完,秦王就重重的拍了一下白暉的腦袋:“叫你自誇,叫你得意。”

“好吧,秦國的大河君論智慧排第四。”

秦王愣了一下:“那前三位是誰?”

“當然是第三穰侯,第二王兄,第一太后了。”

秦王無語的搖了搖頭:“爲兄到相信,你恭維人的本事,秦王是第一。”

白暉乾笑了幾聲。

秦王臉色變的很嚴肅:“有句話你沒說錯,寧可相信楚國使節團中有厲害的人物,爲兄的意思是無論楚國來幹什麼,慢慢的和他們談,拖,拖到穰侯回來。”

“對,一人計短,三人計長。”

“是這話,眼下關係到咱們謀劃魏、韓、趙的大計。千萬不能出了差錯,這楚國突然過來,最怕就是楚國與趙國有秘約。”

白暉臉上的笑容也不見了,實話說他也怕楚國與趙國有秘約。

兩天後,楚國新任令尹熊子蘭入咸陽,秦國新任御史大夫李曇負責迎接與接待事宜,白暉躲着沒出面。

白暉不僅沒出面,甚至人都不在咸陽。

第三四七節 野心還是被逼第六十二節 好統帥第四二四節 一卷書價值第四一零節 血書第一八二節 宣太后的決斷(十更)第四三八節 關於某塊石頭第二三八節 白起要打硬仗第六零二節 有人助戰第二零九節 鹽池第六五一節 解密的重兵第五七七節 深不見底的巨坑 上第三九一節 秦之暗子第六節 戰國也有草包第一四零節 計劃有意外?第五五零節 送城的第三六四節 打死第二十五節 衝冠一怒第四九三節 要搞事嗎?第四一零節 血書第二三九節 白暉準備上戰場第六零九節 砸,砸,往臉上砸第六二八節 這必是一計第五七四節 秦王詔令第四十二節 疲秦之計第四八七節 秦兵提親第二六二節 好大一個坑第五零一節 要休息一下第一五六節 一萬或十萬第六三三節 深度離間第五七零節 一份清單第四九七節 狼羣第五零二節 渡假第四四六節 給個臺階下第六二八節 這必是一計第四九七節 狼羣第五九六節 出門都是一家人第八十七節 炸營第四四八節 趙國想要面子第五八九節 鎮國至寶第六零二節 有人助戰第一九三節 封號,封號!第四一一節 白起不回來第五四二節 見面的地點第一六七節 修堰(十一更)第三九一節 秦之暗子第二八三節 楚王的寵妃第六一三節 曾經死掉的人第四四七節 弱點很多呢第一一九節 派秦軍去當運輸隊第五二二節 倭人的比武 下第三六三節 麻將決定燕王第五三六節 趙國良相再出動第三十六節 煤第五六九節 白暉吃定廉頗第四十四節 天機不可泄第三八九節 項汕回楚第四零五節 河邊擼串論天下第六零五節 滅楚之三人第五三零節 諸夏永不爲奴第四零二節 秦國裁軍第六四九節 拐人第四七六節 一個新想法第二四零節 論秦國戰略縱深第六三一節 秦軍異動第五三七節 假趙王第五三四節 奮起的范雎第二八六節 關於某綠茶第二零三節 對蒙驁的裁定第四九四節 紅山城第三三三節 作人要講道理第二零六節 燕國在選擇第二一九節 同根皆爲親第二二二節 誰是黃雀第三九五節 白暉的傷感第五九九節 蠻夷之地第一五九節 親愛的子蘭兄(三更)第二二零節 又死了一個王第五四二節 見面的地點第二五六節 硬氣的林胡人第一一六節 掌洛邑第三八七節 備戰肥邑第五七二節 天下有多大第一三五節 秦軍的另類行動第四一二節 勸降無忌公子第四二九節 想買鄢邑第三九一節 秦之暗子第二十四節 示弱第九十七節 修條河?第五六八節 完全的蔑視第三十五節 虐你沒商量第三五零節 去燕國轉轉?第四六八節 趙國的權印第二二零節 又死了一個王第二五八節 打衛國?第二零零節 秦軍怕過誰?第五零六節 這一塊五噸重第五六六節 高收益之地第一一五節 范雎獻策第五三一節 三人之謀
第三四七節 野心還是被逼第六十二節 好統帥第四二四節 一卷書價值第四一零節 血書第一八二節 宣太后的決斷(十更)第四三八節 關於某塊石頭第二三八節 白起要打硬仗第六零二節 有人助戰第二零九節 鹽池第六五一節 解密的重兵第五七七節 深不見底的巨坑 上第三九一節 秦之暗子第六節 戰國也有草包第一四零節 計劃有意外?第五五零節 送城的第三六四節 打死第二十五節 衝冠一怒第四九三節 要搞事嗎?第四一零節 血書第二三九節 白暉準備上戰場第六零九節 砸,砸,往臉上砸第六二八節 這必是一計第五七四節 秦王詔令第四十二節 疲秦之計第四八七節 秦兵提親第二六二節 好大一個坑第五零一節 要休息一下第一五六節 一萬或十萬第六三三節 深度離間第五七零節 一份清單第四九七節 狼羣第五零二節 渡假第四四六節 給個臺階下第六二八節 這必是一計第四九七節 狼羣第五九六節 出門都是一家人第八十七節 炸營第四四八節 趙國想要面子第五八九節 鎮國至寶第六零二節 有人助戰第一九三節 封號,封號!第四一一節 白起不回來第五四二節 見面的地點第一六七節 修堰(十一更)第三九一節 秦之暗子第二八三節 楚王的寵妃第六一三節 曾經死掉的人第四四七節 弱點很多呢第一一九節 派秦軍去當運輸隊第五二二節 倭人的比武 下第三六三節 麻將決定燕王第五三六節 趙國良相再出動第三十六節 煤第五六九節 白暉吃定廉頗第四十四節 天機不可泄第三八九節 項汕回楚第四零五節 河邊擼串論天下第六零五節 滅楚之三人第五三零節 諸夏永不爲奴第四零二節 秦國裁軍第六四九節 拐人第四七六節 一個新想法第二四零節 論秦國戰略縱深第六三一節 秦軍異動第五三七節 假趙王第五三四節 奮起的范雎第二八六節 關於某綠茶第二零三節 對蒙驁的裁定第四九四節 紅山城第三三三節 作人要講道理第二零六節 燕國在選擇第二一九節 同根皆爲親第二二二節 誰是黃雀第三九五節 白暉的傷感第五九九節 蠻夷之地第一五九節 親愛的子蘭兄(三更)第二二零節 又死了一個王第五四二節 見面的地點第二五六節 硬氣的林胡人第一一六節 掌洛邑第三八七節 備戰肥邑第五七二節 天下有多大第一三五節 秦軍的另類行動第四一二節 勸降無忌公子第四二九節 想買鄢邑第三九一節 秦之暗子第二十四節 示弱第九十七節 修條河?第五六八節 完全的蔑視第三十五節 虐你沒商量第三五零節 去燕國轉轉?第四六八節 趙國的權印第二二零節 又死了一個王第二五八節 打衛國?第二零零節 秦軍怕過誰?第五零六節 這一塊五噸重第五六六節 高收益之地第一一五節 范雎獻策第五三一節 三人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