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四節 紅山城

魏無忌與張平兩人,只帶着五十名護衛,各十五名食客,一百輔雜僕從以及特別從肥邑請過來的大河博士苑的兩個十人小隊。

一行人離開了軍營,這一次出行的目的地是白暉曾經指示過的位置。

紅山,後世也叫赤峰。

魏無忌騎在馬上對張平說道:“平兄,觀探馬繪製的簡單地圖,大河君確有先見之名,此地是咽喉之地,可以卡住燕國北上、東北之行的路。”

“往北,是草原的水草豐美之地,有匈奴人與東胡人往來牧馬。再往東北方向一些,則是遼東的大平原帶,武安君親定一城,雖然還沒有命名,但觀地圖,西有紅山,東有新城,可以說壓制了燕國北上遼東的機會。”

魏無忌說完後,張平也跟着說道:“聽聞有農博士查看過肥邑北部,土地極爲肥沃,已經在試種高粱。”

此時的白暉開發遼東計劃,還沒有到黑龍江那麼遠。

白暉的地圖圈最遠也就到後世真實歷史上,燕國不斷北進的極限位置,科爾沁南端,鐵嶺一帶。往東的極限,肯定是要到海邊的,但僅限圖門江口的位置,再遠人力不及,而且交通也跟不上。

白暉佔據的事實上歷史上,在未來幾十年燕國打敗東胡之後佔據的遼西、遼東南部的地區。

這些地區因爲早有原始人類的活動,並不算是原始的未開發狀態。

魏無忌所說的白起定的新城位置,就是後世的阜新市,這裡是卡住現燕國領土後世朝陽北進路線的重要關卡。

此時的朝陽,叫漁陽右城。

這座城也是白暉要求搞事,並且找藉口、找機會拿下的最重要的一座重鎮。拿下,就等同於把燕國關在籠子內。

爲拿下這座城,白暉甚至下令調宜陽五千真正的秦軍精銳前來肥邑備戰。

魏無忌等人幾天幾夜的辛苦趕路,終於看到了紅山。

此時的紅山早有就人居住,這裡可以說在公元三千年前就出現過農耕、陶器、玉器的文明,史稱紅山文化。

此時,這裡有原住民,也有少數的匈奴、東胡人在這裡居住。

魏無忌等人接近居住區的時候,幾十騎從土圍牆內殺了出來。

帶隊的百將拉馬上前,從背後拿出一面旗伸手抖開。

秦!

一個字,讓衝出來的騎士放下的手中的武器。

秦對於東胡、對於匈奴有着巨大的威懾力。

當年白起以四萬秦兵主力對匈奴十數萬人面對面硬扛,並且大勝可以說匈奴無人不知。

白起的大旗有兩面,一面是白字旗,一面就是秦字旗。

秦,那怕不識字的匈奴人,也都會畫這個圖案,這是他們不敢主動攻擊的強大國度。

更何況是穿着鎧甲的秦軍。

幾個穿着鑲有銅片皮甲的男子從土牆後騎馬走了出來,面對的是秦軍,這讓他們壓力巨大。

打,面前這點人手他們能勝,但一定會要付出不小的代價。然後還會引來秦軍的報復。

但不打,這裡是他們的家園,他們的領地,也有他們的規矩。

這裡是原住民、匈奴、東胡三族混居的一座土城,只有土圍牆,或許算不上一座城,但對於遊牧的匈奴人來說,這裡是長居之地,就是城池。

爲了三族間不會有戰爭,城中自然有歷經無數流血而定下的規矩。

秦人來了。

這讓他們很緊張,因爲秦人喜歡用他們的規矩。

拿着旗的人百將是中山人,叫鐵犁。不是姓鐵,而是他父母無子,換一隻鐵犁把當年還是幼童的他換回來,所以就叫這個名字。

中山人與匈奴、東胡都打過仗,他了解這些敵人。

鐵犁已經作好了戰鬥準備,他身上穿的是秦軍精銳纔有資格穿的山紋甲,這是他帶隊執行這次特殊任何給予的獎勵。

腰上有一把仿製秦大河君所用佩刀的秦軍軍侯級精鋼刀。

鐵犁不怕戰鬥,他相信自己部下五十名精銳可以對抗三百匈奴騎兵。

可此時,敵人的武器放低了,這是服軟的表現,證明對方不想打。

鐵犁收起了秦軍戰旗後拉馬上前,來到三位穿着鑲銅片皮甲的人面前用匈奴語、東胡語,以及中原話連說了三次。

“本將奉秦大河君之令,護送大河君特使前來紅山。今年,你們誰是大首領。”

選鐵犁當這次護軍百將就是因爲他與紅山這邊打過交道。

紅山是三族聚集地,三族輪換來坐這個紅山城主之位,也叫紅山大首領。

三人當中一人策馬上前:“圖木,今年和明年的大首領,東胡人。”

“鐵犁,秦中山族。”

雙方見過禮後,圖木問道:“秦人來到這裡作什麼?”

鐵犁一揮手,身後的隊伍當中兩名士兵揹着兩個揹包上前,將揹包扔到地上之後快速退回隊伍之中。

“這是禮物。”

圖木叫手下人上前打過在揹包,裡面是兩捆青銅劍。

這些青銅劍是秦軍已經開始慢慢從正規軍裝備之上換下來的,青銅劍比起新式的精鋼刀而言。精鋼刀的成本更低,而且質量好於青銅劍。

紅山城的人眼睛亮了,他們見到了他們渴望卻得不到的好武器。

秦軍青銅劍,獨步天下。

可以說秦軍的青銅劍已經是天下最優秀的青銅劍,沒有之一。趙國的鐵劍工藝還不到位,成本、質量都遠不如秦國的青銅劍。

“請入城!”

既然送了禮物,就不是爲了戰場,伸手不打笑臉人,秦軍帶着誠意而來,圖木沒理由再將鐵犁擋在土牆之外。

入城之後,魏無忌親自煮了茶。

魏無忌、張平、鐵犁三人代表秦國。紅山這一任城主圖木,兩位副城主紅土、匈奴人克哈蓋圍坐在一起。

茶,來自中原的珍品,在匈奴北方已經是一隻茶磚兩隻羊的價格。

因爲匈奴與秦國是敵對,所以林胡人、義渠、樓煩的商隊不和匈奴人交易,匈奴人的茶來自東胡或是西戎王部落。

東胡與秦國有一場惡戰,以東胡完敗而結束,但秦軍並沒有把東胡列爲敵對部落,所以東胡還能從樓煩商隊得到茶磚。

第二八三節 楚王的寵妃第四一一節 白起不回來第六一零節 花錢第四八四節 欺人太甚第五九四節 好學的秦王第四十二節 疲秦之計第三一零節 姑師平了第四九三節 要搞事嗎?第五一三節 都想看火山第六二一節 血戰之字第二七六節 魚藏劍第二七三節 秦王助力第二二三節 一點小生意第一二九節 暴怒的齊王第四十三節 秘約第二七五節 醉話第四五八節 田文在行動第三四二節 秦王被刺第六六六節 全劇終第四零四節 中圈套第一三四節 贏氏四老第三五七節 討要一城第三五三節 倉鼠吃癟第五三四節 奮起的范雎第四一九節 忠相再立功第三六九節 五百對三千第六五三節 熊橫之死第三二八節 有喜事第十四節 探親第三九四節 強行爲秦王洗地第三十九節 韓都新鄭第七十六節 攻城第五五九節 緩戰第六三七節 唯一的勝策第五四七節 左右爲難的秦王第二六七節 齊國雙王第一四六節 反出的門客第四六二節 威脅無用第五七四節 秦王詔令第六四七節 姜喜在郢都第五二一節 倭人的比武 上第四五三節 秦先王的八卦第三二七節 老令尹的點悟第四七六節 一個新想法第六三七節 唯一的勝策第三三六節 在宗師面前假哭第一九四節 用間分化第七十一節 驚人的數量第六二零節 倭奴狂妄第三六二節 想成爲燕王的不少第三八五節 國若不強、民墜塗炭第二八九節 秦楚換地第三四五節 投降留全屍第二二零節 大河衛在行動第二六五節 匡章來降第四零零節 葉邑第二三五節 封號第五九一節 南下第二一六節 名字這麼嚇人?(第三更)第五四三節 老狐狸之策第二一九節 同根皆爲親第二三九節 白暉準備上戰場第二一六節 名字這麼嚇人?(第三更)第三九零節 楚國之大戰略第三一一節 要不要打戎王第八十五節 蘇秦死間第三七零節 秦軍已無敵第二五一節 用生命來抗秦第五二八節 好言相勸第三六八節 有敵來襲第三二七節 老令尹的點悟第四七七節 秦國的內部矛盾第八十節 借城第二零六節 燕國在選擇第四六八節 趙國的權印第五十六節 竟然是伊闕之戰第三一三節 關於秋褲的傳說第五四八節 一隻龜第三五四節 秦王哭靈第五五五節 兩大營出兵第五四二節 見面的地點第二一八節 嚇跑了(第五更)第五十九節 半城械鬥第六三五節 要打嗎第六二二節 備戰半年第一五五節 換地第二七九節 魏武卒套裝第三十二節 小範圍新政第五十三節 向壽第五零二節 渡假第四六五節 踏青的邀請第五二六節 相請不如偶遇第二零二節 秦軍新品階第二零四節 公正的裁定第一九四節 用間分化第五十一節 竟然是真的第一五四節 情份第一五二節 鐵鷹衛的演武第三零六節 關於虧損的問題第四七五節 不問政、不巡營?
第二八三節 楚王的寵妃第四一一節 白起不回來第六一零節 花錢第四八四節 欺人太甚第五九四節 好學的秦王第四十二節 疲秦之計第三一零節 姑師平了第四九三節 要搞事嗎?第五一三節 都想看火山第六二一節 血戰之字第二七六節 魚藏劍第二七三節 秦王助力第二二三節 一點小生意第一二九節 暴怒的齊王第四十三節 秘約第二七五節 醉話第四五八節 田文在行動第三四二節 秦王被刺第六六六節 全劇終第四零四節 中圈套第一三四節 贏氏四老第三五七節 討要一城第三五三節 倉鼠吃癟第五三四節 奮起的范雎第四一九節 忠相再立功第三六九節 五百對三千第六五三節 熊橫之死第三二八節 有喜事第十四節 探親第三九四節 強行爲秦王洗地第三十九節 韓都新鄭第七十六節 攻城第五五九節 緩戰第六三七節 唯一的勝策第五四七節 左右爲難的秦王第二六七節 齊國雙王第一四六節 反出的門客第四六二節 威脅無用第五七四節 秦王詔令第六四七節 姜喜在郢都第五二一節 倭人的比武 上第四五三節 秦先王的八卦第三二七節 老令尹的點悟第四七六節 一個新想法第六三七節 唯一的勝策第三三六節 在宗師面前假哭第一九四節 用間分化第七十一節 驚人的數量第六二零節 倭奴狂妄第三六二節 想成爲燕王的不少第三八五節 國若不強、民墜塗炭第二八九節 秦楚換地第三四五節 投降留全屍第二二零節 大河衛在行動第二六五節 匡章來降第四零零節 葉邑第二三五節 封號第五九一節 南下第二一六節 名字這麼嚇人?(第三更)第五四三節 老狐狸之策第二一九節 同根皆爲親第二三九節 白暉準備上戰場第二一六節 名字這麼嚇人?(第三更)第三九零節 楚國之大戰略第三一一節 要不要打戎王第八十五節 蘇秦死間第三七零節 秦軍已無敵第二五一節 用生命來抗秦第五二八節 好言相勸第三六八節 有敵來襲第三二七節 老令尹的點悟第四七七節 秦國的內部矛盾第八十節 借城第二零六節 燕國在選擇第四六八節 趙國的權印第五十六節 竟然是伊闕之戰第三一三節 關於秋褲的傳說第五四八節 一隻龜第三五四節 秦王哭靈第五五五節 兩大營出兵第五四二節 見面的地點第二一八節 嚇跑了(第五更)第五十九節 半城械鬥第六三五節 要打嗎第六二二節 備戰半年第一五五節 換地第二七九節 魏武卒套裝第三十二節 小範圍新政第五十三節 向壽第五零二節 渡假第四六五節 踏青的邀請第五二六節 相請不如偶遇第二零二節 秦軍新品階第二零四節 公正的裁定第一九四節 用間分化第五十一節 竟然是真的第一五四節 情份第一五二節 鐵鷹衛的演武第三零六節 關於虧損的問題第四七五節 不問政、不巡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