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節 魏國、降了?

話說遼東。

白起站在鴨綠江口,此時還沒有丹東港,這裡除了江口,就是一望無跡的大海。

銅戈來到白起身旁:“武安君,末將請令,再衝一陣。”

白起看了銅戈一眼,淡淡的說道:“回去休息。”

“末將還能打,末將所部雖然傷了四千人,不過包紮一下就能再上戰場。”

白起沒理會,繼續看着遠方,江的另一邊就是箕氏侯國退防的大營,隔江而守。

這時,小將王陵跑了過來:“武安君,發現一處巨大的鐵礦,以及兩處露天煤礦,還有長石礦。特別是海角的地方,發現金礦數處。”

白起沒接話,這一切都在白暉的預料之中。

白暉似乎知道這天下的一切。

突然,白起說道:“中原這場大戰,不好打。”

王陵上前一步:“末將不明白,這樣的大戰武安君爲何不帶我們回去,這箕氏侯國根本不值得秦軍出戰,僅中山遺民就能踏平箕氏侯國。”

“你們不明白,這是太后的意思。太后要練兵,大秦需要更多的統帥,更多可以獨擋一面的領將、軍侯。而且更重要的是,本將在這裡,可以安定人心。中山遺民、齊地移民、留下的燕民等,他們會安心。”

王陵自然不懂這些,白起說什麼就是什麼。

王陵是一個好苗子,所以白起帶他在身邊也有教導的意思。

白起微微的嘆了一口氣,他心中其實是有些不安的,魏軍在伊闕之戰,精銳損失了一半,眼下趙國由趙王親征,必是帶着趙國的精銳。這些年來,趙國的精銳幾乎就沒損失,魏軍想硬扛趙軍,根本就不可能。

就算是自己帶兵,都未必能保住整個魏國。

除非自己和白暉聯手,還要至少調動三萬宜陽精銳秦軍。

但是,宣太后要讓白暉成長,所以魏國沒有全部保下來,這點小損失根本不算什麼,白起相信把白暉逼急了,白暉那怕帶的是魏軍,也不會讓趙軍好過了。

白起搖了搖頭,不再去想這些他無法控制的事情,轉身對王陵說道:“你親自去告訴司馬靳,北防幾條線必須親自巡查過所有的地形,然後你爲副將,隨司馬靳一同安排佈防圖。本將會在半個月後去查看,若讓本將不滿,必會讓你們吃苦頭。”

“諾!”

王陵非但沒有緊張,反而很開心的跑掉了。

白起又吩咐道:“銅戈,你去選人操練辰國兵,合格者重賞。不合格者加倍操練。”

“諾!”

銅戈也離開了,白起依舊獨自一人遠遠的看着江對岸。

三天後,正如白暉所預料的那樣,韓王親征。

不對,應該說韓王親自送軍械給魏國,這是韓、魏之間的盟約,由韓國補充大量的軍械給魏國。

真實的歷史上,大梁城被攻破,白起用的是水工之計。

就是挖了一條渠,將水引到大梁城,然後水淹大梁。

此時,韓國確實是借用了白暉攻打宛城之計,但韓國不傻,他們知道事情到了這一步,魏國肯定也知道有陰謀,所以絕對不會傻傻入城。

所以韓王的打算就是,騙到城下,然後無論能不能混進城,都會強攻大梁。

可誰想,韓王前鋒剛到城下,卻見大梁城上掛滿了白旗。

“魏國,降了?”

韓王聽到報告,帶着韓相張開地親自到了城前。

韓王有些懷疑自己的雙眼,這魏國降了嗎?

這時,大梁城城門大開,五花大綁的魏無忌、魏王后二人在牛車上掛着,然後是十幾架馬車,每個馬車上都有巨大的木架,木架上擺滿了人頭。

這是修改過的新計策,這些人頭不利用一下,白暉都感覺浪費了。

公孫匡上前,將自己的佩劍扔到一旁,單膝跪在牛車前。

韓王親自上前:“這是什麼意思?”

“韓王尊上,末將是大梁城守將公孫匡。末將有三個條件,若韓王尊上答應,末將便降了。若韓王尊上不答應,那麼末將只有死戰到底。”

韓王沒說話,而是韓相張開地走到那些木架前一個人的查看着人頭。

“這是魏相的人頭,這是魏御使大夫的……”

張開地看了足有一百個人頭,其中有七成都是見認識的人,其餘的他也不想看了,他可以感覺到,整個魏國朝堂怕是被殺乾淨了。

張開地回到韓王身旁:“魏國朝堂被殺了一個乾淨,其中還有魏國公族,大貴族的人頭。臣只查看了一百個,竟然有七十多個都是認識的人,想必其他的也差不多。”

“恩。”

韓王點了點頭,這纔對公孫匡說道:“你提要求吧。”

“外臣的要求第一條是,韓軍入城不得傷及我大梁城任何一個普通民衆。”

“可以。”韓王心說,大梁城到手,這些民將來也是我韓國的民,沒必要去傷害,這一條可以答應。

公孫匡又說道:“第二條,我部下士卒請王上不要爲難他們,若願意入韓軍,請王上一視同仁,若不願入,請王上放他們離開。”

“可以。”

“第三條,外臣想要五萬金,良田十萬畝。這是外臣以及所有降將所分的,請韓王尊上賞賜。”

韓王哈哈大笑:“可以,沒問題。寡人給你十萬金,良田三十萬畝,依你在魏國爵位、軍階,各進一級。哈哈哈。”

韓王很開心,這點小要求沒什麼。

再說了,賞賜的良田僅這些人頭名下的就何止三十萬畝,區區十萬金,不用血戰攻城,這筆買賣太合算了。

公孫匡跪下施大禮:“巨謝王上厚賞。”

“免禮。”

韓王走到魏王后面前,親自爲魏王后鬆綁,然後爲魏無忌鬆綁:“寡人只是攻城,不敢傷及王后與公子,只須交出魏王兵符、王璽。寡人必善待你們。”

魏無忌一隻帶血的唾沫就吐在韓王臉上。

可沒等他開口罵,公孫匡就左右兩巴掌,一巴掌打在魏無忌臉上,一巴掌打在魏王后臉上:“閉嘴,竟然敢對我王如此。”

“逆賊……”魏王后嘴角流着血,高呼一聲後暈死了過去。

第二零四節 公正的裁定第五九一節 南下第二一七節 背後的遭遇戰(第四更)第一六六節 霸氣的平叛(十更)第三三九節 太后威武第三八八節 丟臉的魏軍第一四二節 秦王要攻楚第四十五節 封王稱帝 上第六十節 打場球如何第六一六節 崖山港第二一四節 千里奔襲第四零二節 秦國裁軍第五零五節 直線北上第一四五節 楚王的恐慌第一零二節 月亮惹的禍第三八五節 國若不強、民墜塗炭第二三六節 弱燕第三一四節 倔強的魏王第二八一節 秦王的疑慮第一九零節 白暉與屈原(加二)第五五二節 以倭制倭第三七八節 中山事定第五五四節 白暉回洛邑第二六一節 楚國的來意第五七九節 好人第四六二節 威脅無用第五二七節 請滿飲第六五二節 狂戰第二三五節 封號第五十節 短劍第六十六節 白暉的軍備第六十一節 推演第二五六節 硬氣的林胡人第五十四節 試製新甲第六一六節 崖山港第三八七節 備戰肥邑第五八四節 海上風險大第二九四節 雞鳴狗盜第一八七節 衝動第三一零節 姑師平了第四十九節 陰謀第五二七節 請滿飲第三二六節 秦王怒了第二九三節 韓王要借大河衛第三十五節 虐你沒商量第五八七節 二十二車竹簡第八十二節 火紅、血紅第三七一節 奇貨可居第二一三節 歸降竟然無賞(加一)第四零四節 中圈套第六十九節 拿城下注第三四四節 列國震動第三三九節 太后威武第三五八節 利益誘人心第五十七節 戰國的醫學第一一八節 白暉的酒肆第四二七節 泉州第六零三節 扶南第一一二節 某名人自薦第二一二節 殿中殺相第五六七節 禮樂之問第六二五節 外貿第一商港第一八九節 抉擇(加一)第三十五節 虐你沒商量第三十八節 白暉出使第九十五節 浴室內的詔書第四五八節 田文在行動第一四四節 白起回洛邑第十九節 募兵第四零七節 趙王氣瘋了第三八零節 家有良妻第三五四節 秦王哭靈第三八七節 備戰肥邑第五六六節 高收益之地第一六六節 霸氣的平叛(十更)第三八四節 神話還是史冊第三八八節 丟臉的魏軍第三四六節 讓人想不到的人第一二六節 蘇秦的大禮第四二三節 佔足便宜就停戰第五五二節 以倭制倭第三三八節 人言可畏第一二三節 一隻秘密部隊第六二九節 來珍珠灣的真正原因第三八六節 玩泥巴第二十三節 絕招第九十節 論三晉換王第二四六節 魏國版驅虎吞狼第八十節 借城第三零八節 倉鼠暉的秘密峽谷第六五九節 別走,一起打匈奴第六二八節 這必是一計第二三四節 單純的人第五零零節 福港的高爐第六十一節 推演第三五二節 好處要不要第六十四節 這是累的第七十七節 強攻王垣城第五七五節 挖、挖
第二零四節 公正的裁定第五九一節 南下第二一七節 背後的遭遇戰(第四更)第一六六節 霸氣的平叛(十更)第三三九節 太后威武第三八八節 丟臉的魏軍第一四二節 秦王要攻楚第四十五節 封王稱帝 上第六十節 打場球如何第六一六節 崖山港第二一四節 千里奔襲第四零二節 秦國裁軍第五零五節 直線北上第一四五節 楚王的恐慌第一零二節 月亮惹的禍第三八五節 國若不強、民墜塗炭第二三六節 弱燕第三一四節 倔強的魏王第二八一節 秦王的疑慮第一九零節 白暉與屈原(加二)第五五二節 以倭制倭第三七八節 中山事定第五五四節 白暉回洛邑第二六一節 楚國的來意第五七九節 好人第四六二節 威脅無用第五二七節 請滿飲第六五二節 狂戰第二三五節 封號第五十節 短劍第六十六節 白暉的軍備第六十一節 推演第二五六節 硬氣的林胡人第五十四節 試製新甲第六一六節 崖山港第三八七節 備戰肥邑第五八四節 海上風險大第二九四節 雞鳴狗盜第一八七節 衝動第三一零節 姑師平了第四十九節 陰謀第五二七節 請滿飲第三二六節 秦王怒了第二九三節 韓王要借大河衛第三十五節 虐你沒商量第五八七節 二十二車竹簡第八十二節 火紅、血紅第三七一節 奇貨可居第二一三節 歸降竟然無賞(加一)第四零四節 中圈套第六十九節 拿城下注第三四四節 列國震動第三三九節 太后威武第三五八節 利益誘人心第五十七節 戰國的醫學第一一八節 白暉的酒肆第四二七節 泉州第六零三節 扶南第一一二節 某名人自薦第二一二節 殿中殺相第五六七節 禮樂之問第六二五節 外貿第一商港第一八九節 抉擇(加一)第三十五節 虐你沒商量第三十八節 白暉出使第九十五節 浴室內的詔書第四五八節 田文在行動第一四四節 白起回洛邑第十九節 募兵第四零七節 趙王氣瘋了第三八零節 家有良妻第三五四節 秦王哭靈第三八七節 備戰肥邑第五六六節 高收益之地第一六六節 霸氣的平叛(十更)第三八四節 神話還是史冊第三八八節 丟臉的魏軍第三四六節 讓人想不到的人第一二六節 蘇秦的大禮第四二三節 佔足便宜就停戰第五五二節 以倭制倭第三三八節 人言可畏第一二三節 一隻秘密部隊第六二九節 來珍珠灣的真正原因第三八六節 玩泥巴第二十三節 絕招第九十節 論三晉換王第二四六節 魏國版驅虎吞狼第八十節 借城第三零八節 倉鼠暉的秘密峽谷第六五九節 別走,一起打匈奴第六二八節 這必是一計第二三四節 單純的人第五零零節 福港的高爐第六十一節 推演第三五二節 好處要不要第六十四節 這是累的第七十七節 強攻王垣城第五七五節 挖、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