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節 秘約

新絳在三百年前是晉景公定下的都城,而且作了晉國二百年的都城,這個地宮密室之說,韓咎非但沒有一點懷疑,反而深信不疑。

新絳就是現今的侯馬。

韓入宮,韓王召集老舊貴族們密議一夜。

次日下午,韓王密召白暉。

爲什麼說是密召,因爲除了韓王之外,沒有一個韓國貴族參與其中。

韓宮內室,只有韓王與白暉兩人,連一個侍從官都沒有。

見到白暉後,韓王說道:“魏之河東有二十縣,三十七城,六塞。我韓要七縣十二城三塞。”

白暉捧着酒杯不緊不慢的問了一句:“那麼韓出兵多少?”

“初戰,一兵不出。”韓王很堅定的給予了一個答案。

“是嗎?請王上爲外臣解惑。”白暉相信韓王不是純傻,雖然有點傻但不至於說什麼都不幹憑空就三分之一的好處。

韓王說道:“軍械我韓也不能出,若秦軍用我韓國軍械的話,魏人會有所發覺。”

白暉點點頭:“外臣理解。”

“我韓國秘密提供軍械匠二百人,生鐵十萬斤,糧食十萬擔,皮一萬張,布二十萬匹。將軍拿下汾城以南的半個河東,我韓國要汾城、新絳兩城,但明歸秦,暗歸韓。”

“不行。”白暉沒有一點猶豫就作出了拒絕:“汾城可以,新絳絕對不行。”

韓王臉上冷漠,可心中狂喜,看來公孫龍說的情報是真的,新絳果真有秘密。

韓王不動聲色,緩緩說道:“新絳是晉之舊都,我韓人不會忘記舊都。”

“半城,一人一半。”白暉退了一步。

“全部,必須是全部。”韓王很堅定的要求必須是全部。

白暉搖了搖頭:“不行,生意是一筆算一筆,就那點物資就換這麼一座雄城,我秦軍卻是要流血的。”

韓王取來地圖放在桌上,然後一指洛邑旁一處小城:“這裡叫柿邑,雖然是新建小城,人口不足兩千,但卻足以讓將軍滿意。”

白暉盯着地圖,這地方何止是滿意,太完美了。

拿到這裡,就等同於自己拿到了一處黃河兩岸的兩座小城,這兩座小城完全會成爲中原最大的商業集散地,也可以是大秦東出南下的另一處前線要塞。

白暉在搓手,不斷的搓手。

這個動作讓韓王內心不由的笑了,在他眼中白暉依然是年輕,壓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可又不想表現的太明顯,卻不知道這些小動作盡在韓王眼中。

果真,白暉依然很堅決的表態:“不行,太少了。”

“不少,這樣吧,寡人在這座城放五千兵馬,全是奴隸,你一但圍城他們就降,這些奴隸歸你,我韓中派使請和,然後你可以用和談的名義來討要剛纔寡人許下的物資,接下來將河東的兩座雄城給寡人。”

“河東,一共就兩座雄城。”白暉的語氣已經沒有之前的那麼堅決了。

韓王哈哈一笑:“再給你加一百名鐵匠,大東珠一顆。”

只有一顆?

白暉事實上不在乎這些奇珍財寶,他要的就是戰功,讓自己趕緊升到大貴族,然後免於上戰場。

韓王看着白暉臉上反覆變化的神情,最終見白暉一咬牙後抱拳:“外臣謝王上。”

“好。”

一式兩份血書密詔約,白暉用的是血按下的手印,還有自己的將軍印,韓王用的是王印,以及一個血指印。

“王上,很快我王會派人秘密送來一份王詔密約。”

“不急,此事勞煩將軍親自來辦,不傳他人之手。”

白暉點了點頭:“好,外臣如約赴齊之後立即趕回咸陽,儘快將我王詔書送到新鄭。”

“好,將軍請儘快離開新鄭,寡人派人送行,奉上厚禮。”韓王這話就是送客,告訴白暉趕緊離開王宮,也趕緊離開韓國。

白暉告退,韓王背後的牆壁突然打開,公子咎以及數倍韓重臣走了出來。

“王上,強秦爲謀,是否會自傷?”有位重臣問道。

韓王絲毫沒有迴避的說道:“會,但若能聯秦攻魏,我韓以恢復強晉之勢爲名,趁魏國疲弱之時佔據要地,而後再對秦獻上疲秦之計,十數年秦無法大戰,那麼秦韓聯兵則是秦唯的選擇。”

“父王,若能說動秦韓聯兵攻楚,攻齊,盟約才更可靠。但白暉只是一個小小的左庶長,此事須與秦王面議。”

韓王說道:“會的,柿邑守將違令攻秦,挑選一個外卿以他的人頭取信於天下人,只說他違王令私自調兵,斬之!”

這一幕白暉若是看到,定會大笑。

戰國史上就有記載過,戰國七雄,特別是中後期韓國昏君代代相傳,一代比一代更昏君,草包一代連着一包,眼下看來果真如此,爲了一點點蠅頭小利就敢與虎謀皮,焉有其利。

白暉當天就離開了新鄭,出城的時候就收到一小盒珠寶。

除此之外,還有一隻錦盒內裝有一枚鴿子蛋大小的珍珠,看的白暉眼睛都直了。

再說不愛珍寶,但此物實在是太驚豔。

離城三十里,白暉將一塊羊皮扔給了司馬靳:“司馬靳,這份東西你帶回給我兄長,然後讓兄長親自去咸陽,一句話,你死了這份密詔都不能有損傷。速去速回,在臨淄來見我。”

“諾!”司馬靳用力一抱拳,他明白這是白暉與韓王密約,他不敢看,更是明白這份東西他就算死都不能有損傷。

這密約白暉帶在身上也很麻煩,所以要趕緊往回送。

回到船上之後,公孫龍問白暉:“左庶長,還去大梁城嗎?”

白暉思考了好一會之後搖了搖頭:“不去,既然要謀化魏河東之地,就別去大梁城了,感覺沒什麼意義。”

公孫龍點了點頭:“諾!”

白暉直去臨淄,讓公孫龍鬆了一口氣,此時的公孫龍對白暉已經不是崇拜,而是敬畏。

同時,公孫龍也相信,最多兩年之後,白暉必名揚天下。

白暉沒想過名揚天下,他只想儘快被封成君,聽說封到君就不用上戰場打仗了。

第四六八節 趙國的權印第三一三節 關於秋褲的傳說第八節 不可思議第一零四節 天子欠的債第一一一節 刺客!?第五零八節 大權不好攬第四六五節 踏青的邀請第二八一節 秦王的疑慮第二五一節 用生命來抗秦第二九零節 保證不坑你第九十九節 刺客第五四三節 老狐狸之策第三十六節 煤第二八一節 秦王的疑慮第四七四節 耽羅小停第二零三節 對蒙驁的裁定第二十一節 戰神之心第一二五節 出兵伐齊第十五節 被感動的白暉第四四九節 砸了和氏璧第五二八節 好言相勸第二五九節 修路第四六六節 楚國的踏青第三零三節 殺就是了第一零二節 月亮惹的禍第四零六節 若不戰,搶人口第三六零節 討賞第二八七節 白起絕不手軟第一五七節 大聚將(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四四節 列國震動第九十四節 迎接秦王第六三一節 秦軍異動第四零三節 貪婪的魏國第三五一節 衛國空了第一五二節 鐵鷹衛的演武第二四四節 勸降林胡殘兵第二七六節 魚藏劍第三四七節 野心還是被逼第三二七節 老令尹的點悟第六零四節 千里之賞第七十三節 東出之戰始第五零四節 瘋狂的郿縣三族第四六零節 故人相邀第一八零節 屈原到秦(八更)第一一二節 某名人自薦第十二節 白暉論戰第五三四節 奮起的范雎第五八一節 無可奈何第八十一節 膽大包天第一四四節 白起回洛邑第三九八節 田文變左尚第六十九節 拿城下注第一七五節 示威(三更)第四零零節 葉邑第四五二節 女子能頂半邊天第八十三節 你想不想當王第五二二節 倭人的比武 下第六二五節 外貿第一商港第一九零節 白暉與屈原(加二)第一六六節 霸氣的平叛(十更)第七十七節 強攻王垣城第二零一節 攻佔義渠王城第三十八節 白暉出使第六一三節 曾經死掉的人第九節 老楚王第五零二節 渡假第一二一節 倉鼠暉第六五六節 這就是天下第四五零節 秦國轉守勢第一六四節 這是談崩了(八更)第二八八節 看寡人手中金羽令第四七四節 耽羅小停第三十七節 咸陽問計第二一五節 林胡祖地第二七九節 魏武卒套裝第一八三節 白起之妻第四八八節 挖斷燕國的牆根第二七二節 規矩第五四八節 一隻龜第一六四節 這是談崩了(八更)第五三六節 趙國良相再出動第五一八節 大比武計劃第五節 初爲軍師第三七八節 中山事定第三九八節 田文變左尚第六零四節 千里之賞第四七六節 一個新想法第一八三節 白起之妻第一零六節 天子宴第二十二節 軍中文工團第二十八節 得勝回家第六二零節 倭奴狂妄第二一七節 背後的遭遇戰(第四更)第四一四節 依然談笑風聲的宴會第五五零節 送城的第二四八節 樓煩往事第四六七節 這輕輕一推第六四七節 姜喜在郢都第二十三節 絕招第三二六節 秦王怒了
第四六八節 趙國的權印第三一三節 關於秋褲的傳說第八節 不可思議第一零四節 天子欠的債第一一一節 刺客!?第五零八節 大權不好攬第四六五節 踏青的邀請第二八一節 秦王的疑慮第二五一節 用生命來抗秦第二九零節 保證不坑你第九十九節 刺客第五四三節 老狐狸之策第三十六節 煤第二八一節 秦王的疑慮第四七四節 耽羅小停第二零三節 對蒙驁的裁定第二十一節 戰神之心第一二五節 出兵伐齊第十五節 被感動的白暉第四四九節 砸了和氏璧第五二八節 好言相勸第二五九節 修路第四六六節 楚國的踏青第三零三節 殺就是了第一零二節 月亮惹的禍第四零六節 若不戰,搶人口第三六零節 討賞第二八七節 白起絕不手軟第一五七節 大聚將(求訂閱、求月票)第三四四節 列國震動第九十四節 迎接秦王第六三一節 秦軍異動第四零三節 貪婪的魏國第三五一節 衛國空了第一五二節 鐵鷹衛的演武第二四四節 勸降林胡殘兵第二七六節 魚藏劍第三四七節 野心還是被逼第三二七節 老令尹的點悟第六零四節 千里之賞第七十三節 東出之戰始第五零四節 瘋狂的郿縣三族第四六零節 故人相邀第一八零節 屈原到秦(八更)第一一二節 某名人自薦第十二節 白暉論戰第五三四節 奮起的范雎第五八一節 無可奈何第八十一節 膽大包天第一四四節 白起回洛邑第三九八節 田文變左尚第六十九節 拿城下注第一七五節 示威(三更)第四零零節 葉邑第四五二節 女子能頂半邊天第八十三節 你想不想當王第五二二節 倭人的比武 下第六二五節 外貿第一商港第一九零節 白暉與屈原(加二)第一六六節 霸氣的平叛(十更)第七十七節 強攻王垣城第二零一節 攻佔義渠王城第三十八節 白暉出使第六一三節 曾經死掉的人第九節 老楚王第五零二節 渡假第一二一節 倉鼠暉第六五六節 這就是天下第四五零節 秦國轉守勢第一六四節 這是談崩了(八更)第二八八節 看寡人手中金羽令第四七四節 耽羅小停第三十七節 咸陽問計第二一五節 林胡祖地第二七九節 魏武卒套裝第一八三節 白起之妻第四八八節 挖斷燕國的牆根第二七二節 規矩第五四八節 一隻龜第一六四節 這是談崩了(八更)第五三六節 趙國良相再出動第五一八節 大比武計劃第五節 初爲軍師第三七八節 中山事定第三九八節 田文變左尚第六零四節 千里之賞第四七六節 一個新想法第一八三節 白起之妻第一零六節 天子宴第二十二節 軍中文工團第二十八節 得勝回家第六二零節 倭奴狂妄第二一七節 背後的遭遇戰(第四更)第四一四節 依然談笑風聲的宴會第五五零節 送城的第二四八節 樓煩往事第四六七節 這輕輕一推第六四七節 姜喜在郢都第二十三節 絕招第三二六節 秦王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