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六節 狡辯

白暉問文蘿,范雎在作什麼?

一直默默聽着,沒有說過半個字的文蘿聽白暉問自己,這才坐直了回答:“主上,范雎正忙着爲主上準備出行之事,他去了宜陽大河彎那裡確定隨行的人員。聽他在出發前提過一句,這次遠行要勾起楚國的貪婪之心。”

白暉看了崔壹葉一眼,又想了想後說道:“壹葉,給你安排一個活,你先別管韓、魏新村鎮建設之事,你太心軟。你替我去一下河套,那裡有你發揮才能之處,那裡秦地,你儘可能心軟些,但若吃了苦頭,那你就自己反思一下。”

“是,謝過主上。”崔壹葉起身施禮。

白暉又說道:“也不知道穰侯什麼時候過來,對趙國賣農具之事,他肯定想法比我多。”

秦王立即打消了白暉這個念頭:“指望不上。聽說舅舅忙的每天只睡兩三個時辰。”

“罷了,你們去忙吧,正好我陪王喝兩杯。”

“諾。”文蘿與崔壹葉起身,施禮後退離,崔壹葉剛纔的小冊子留在案旁,他看到了,卻已經無心去撿,那冊子對於他已經沒用。

門個,兩人沒走多遠崔壹葉就停下了腳步,自言自語的說道:“慈母多敗兒嗎?”

文蘿說道:“好官也不是傻呼呼的好,我說你去河套之前,不如去見一下黑劍,他治理的麻鎮就不錯,可以先看看。我倒是聽說,黑劍每天都會打罵一些人,但這些人卻從來沒有記恨於他。”

“恩,我去看看。向黑將軍請教。”

文蘿又說道:“你的才華比我高,你讀的書比我多,你想的也比我多。但你就是太心軟,若不是太過心軟,姜氏那些人也不敢有異心,結果卻變成這樣。”

崔壹葉點了點頭:“是這個道理,有異心的只有少數,這麼多都是隨大流的。只是我沒有壓制他們,才讓這些人變成這樣。這麼說來,我確實是有錯。”

文蘿笑了:“太后與天子太宰都說過,主上有罪,因爲心軟就是罪。可主上的心軟卻與你不同,主上只是不想多殺人,你卻是狠不得讓治下之民都如同你的親兒子一般。”

崔壹葉無語可說,只是尷尬的笑了笑。

屋內,秦王與白暉可以說是目不轉睛的看着屋門關上,然後同時回過頭來。沒等白暉開口,秦王就搶先一步說道:“詭辨,我還不知道你,你就算講的全是對的,也是你這會纔想到的東西,絕對不是事先計劃好的。”

“這個……”白暉有些尷尬,因爲秦王猜準了。

什麼市價保值,什麼貨幣統一,全是藉口,都是白暉這會才臨時想出來爲了說服崔壹葉的話。

當然,白暉說的理由沒錯,若是有錯的話也不可能讓崔壹葉信服。

但是,秦王猜的沒錯,白暉這些理由全是剛剛纔想出來的,之前是爲什麼。就是在囤積。

秦王完全不管白暉是不是難堪,是不是尷尬。

“你小時候也沒有遇到過饑荒吧?”秦王問了一個讓白暉更加尷尬的問題。

白暉很無語。

真想是,穿越之前的白暉在中學以後,老爸屬於神出鬼沒的類型,無論是吃的、喝的、穿的。白暉最初的時候吃光喝淨,然後卻不到自己那個鬼知道在忙什麼的老爹送補給來。

囤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將一切能囤積的囤積起來,曾經白暉住的地方,好好的別墅都挖出一個地窯,裡面有可以讓一個人安穩生存一年的一切所需。

安全感。

只有看到那堆積如山的罐頭、真空水桶、餅乾、電池、衣服。白暉纔有安全感。

來到戰國之後,頭一天就遇到饑荒了。

滿營的士兵沒糧吃,沒藥醫。

白暉內心深處那種不安全感重新浮現了出來,所以白暉喜歡看到倉庫滿滿。就這麼簡單直接。

白暉的話忽悠了崔壹葉,騙過了文蘿,可瞞不住秦王。

秦王撿起了剛纔崔壹葉失神時掉在地上的小冊子,就坐在白暉面前翻開:“看看,加厚粗麻皮塗膠手套存了七十多萬雙,麻線織工匠用手套一百多萬,這還有束髮帶五百萬條!”

“不說別的,你說你存這麼多束髮帶,你傻不傻。”

秦王說的束髮帶,就是麻編的一種簡單半帽子,無論是秦軍作戰,還是工匠作工,這頭髮都可以包起來。

包住前半部分,然後六根麻繩扎住頭髮,無論多激烈的戰鬥也不會讓頭髮亂掉。

可問題是,秦國除去小孩子,老邁之人,人手給一條束髮帶,根本就沒有五百萬人口,更何況這束髮帶是給男子用的。

“這個,我腦袋受傷了……”白暉剛準備拿出自己失魂症來說事,秦王一巴掌就拍在白暉後腦上:“裝傷,還是裝傻?或是想裝可憐?”

“都沒用。我是秦王,不過也不會欺負你,你這些東西既然是合乎規矩的,是之前朝堂上就允許你自留的,那麼一根線我也不會動。”

白暉正準備拍秦王幾百下馬屁,卻聽秦王說道:“我一定會告訴白起,讓他留意一下你的倉庫。”

“王……兄!”白暉慘烈的喊了一聲之後,躲在地上翻着白眼裝死。

秦王猛的擡起腳就要往白暉的要害踩去,白暉一個後翻滾躲了開來。

卻見秦王指着白暉一聲怒喝:“你連自己家人都騙?”

“這個,沒有。”

秦王衝到白暉面前:“我記得白起親自前往肥邑,他來信說過,孤竹要建一座超大的鋼坊,因爲秦軍精銳所用軍械缺口巨大,所以秦軍北征、東進所需要軍械,要靠孤竹支援。”

“沒,沒錯啊!”白暉弱弱的回了一句。

倉庫裡有多少東西,白暉自己很清楚,有那些是屬於重點封存的,更是他下的命令,所以白暉面對秦王的提問,底氣不足。

秦王將那個小冊子遞到白暉面前,指着翻開的那一頁。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白暉翻看後先是一臉的驚訝,然後很是平靜的回答:“這個,不太對,一定是我記錯了。”

第二四九節 歸順不?第二二六節 邯鄲城內一條狗第二八九節 秦楚換地第五七八節 深不見底的巨坑 下第六四七節 姜喜在郢都第六四五節 秦王的辯材第三十六節 煤第三三七節 趙國要強第二八五節 吵起來了第七十三節 東出之戰始第三四一節 關於刺殺的那點事第四八二節 假亦真的公子勝第三八零節 家有良妻第六四二節 軟禁廉頗第五一九節 興奮的倭人第三零二節 八陘之地第一二四節 良心發現第六十節 打場球如何第五六三節 軍備競賽第三八九節 項汕回楚第三一六節 弒君之策第五六五節 奇怪的地基第二十一節 戰神之心第五一一節 家園計劃第三五三節 倉鼠吃癟第四零零節 葉邑第三七一節 奇貨可居第二六一節 楚國的來意第三一四節 倔強的魏王第四四一節 忠相的肺腑之言第五九零節 太后密令第五零一節 要休息一下第二零二節 秦軍新品階第三四二節 秦王被刺第二一九節 同根皆爲親第六十二節 好統帥第六五五節 勝第五六四節 禁忌之語第一四二節 秦王要攻楚第三四八節 來兩個水缸第三五九節 罰與不罰第四六八節 趙國的權印第二零零節 秦軍怕過誰?第九十四節 迎接秦王第二九八節 諸王的渴望(四更)第七十一節 驚人的數量第四四四節 戲弄秦王者第六二三節 白暉的謹慎第二三零節 偉大的趙主父(第三更)第三六八節 有敵來襲第三十二節 小範圍新政第一三六節 一人頂五軍第四八零節 天下第一縣第六五一節 解密的重兵第一一五節 范雎獻策第五節 初爲軍師第一一五節 范雎獻策第五四二節 見面的地點第三六五節 爲拯救而來第六零八節 不算意外的撞船事件第二九六節 千年的狐狸第八十九節 伊闕之戰結束第五六三節 軍備競賽第四六八節 趙國的權印第二九五節 近臣問罪第五十八節 髒箭第四七三節 惡搞一把第四零零節 葉邑第一一六節 掌洛邑第三十二節 小範圍新政第一六三節 范雎之忠(七更)第一八七節 衝動第二一五節 林胡祖地第四三四節 田不禮的求助第三七七節 野心還是有的第一七二節 這是瘋了(第十六更)第四三八節 關於某塊石頭第二五五節 爲烏氏討爵第一九三節 封號,封號!第一二零節 宣太后到洛邑第四節 傻哭傻笑第四十六節 封王稱帝 下第五七九節 好人第一一一節 刺客!?第一一零節 虛心受教第五三一節 三人之謀第五七六節 一根筋的直人第三十九節 韓都新鄭第一零六節 天子宴第三七零節 秦軍已無敵第五四八節 一隻龜第二三三節 自污第四二七節 泉州第二八一節 秦王的疑慮第四二二節 逃,立即逃第三五五節 各國赴燕第三八四節 神話還是史冊第八十八節 秦軍之強第五十四節 試製新甲第一二零節 宣太后到洛邑
第二四九節 歸順不?第二二六節 邯鄲城內一條狗第二八九節 秦楚換地第五七八節 深不見底的巨坑 下第六四七節 姜喜在郢都第六四五節 秦王的辯材第三十六節 煤第三三七節 趙國要強第二八五節 吵起來了第七十三節 東出之戰始第三四一節 關於刺殺的那點事第四八二節 假亦真的公子勝第三八零節 家有良妻第六四二節 軟禁廉頗第五一九節 興奮的倭人第三零二節 八陘之地第一二四節 良心發現第六十節 打場球如何第五六三節 軍備競賽第三八九節 項汕回楚第三一六節 弒君之策第五六五節 奇怪的地基第二十一節 戰神之心第五一一節 家園計劃第三五三節 倉鼠吃癟第四零零節 葉邑第三七一節 奇貨可居第二六一節 楚國的來意第三一四節 倔強的魏王第四四一節 忠相的肺腑之言第五九零節 太后密令第五零一節 要休息一下第二零二節 秦軍新品階第三四二節 秦王被刺第二一九節 同根皆爲親第六十二節 好統帥第六五五節 勝第五六四節 禁忌之語第一四二節 秦王要攻楚第三四八節 來兩個水缸第三五九節 罰與不罰第四六八節 趙國的權印第二零零節 秦軍怕過誰?第九十四節 迎接秦王第二九八節 諸王的渴望(四更)第七十一節 驚人的數量第四四四節 戲弄秦王者第六二三節 白暉的謹慎第二三零節 偉大的趙主父(第三更)第三六八節 有敵來襲第三十二節 小範圍新政第一三六節 一人頂五軍第四八零節 天下第一縣第六五一節 解密的重兵第一一五節 范雎獻策第五節 初爲軍師第一一五節 范雎獻策第五四二節 見面的地點第三六五節 爲拯救而來第六零八節 不算意外的撞船事件第二九六節 千年的狐狸第八十九節 伊闕之戰結束第五六三節 軍備競賽第四六八節 趙國的權印第二九五節 近臣問罪第五十八節 髒箭第四七三節 惡搞一把第四零零節 葉邑第一一六節 掌洛邑第三十二節 小範圍新政第一六三節 范雎之忠(七更)第一八七節 衝動第二一五節 林胡祖地第四三四節 田不禮的求助第三七七節 野心還是有的第一七二節 這是瘋了(第十六更)第四三八節 關於某塊石頭第二五五節 爲烏氏討爵第一九三節 封號,封號!第一二零節 宣太后到洛邑第四節 傻哭傻笑第四十六節 封王稱帝 下第五七九節 好人第一一一節 刺客!?第一一零節 虛心受教第五三一節 三人之謀第五七六節 一根筋的直人第三十九節 韓都新鄭第一零六節 天子宴第三七零節 秦軍已無敵第五四八節 一隻龜第二三三節 自污第四二七節 泉州第二八一節 秦王的疑慮第四二二節 逃,立即逃第三五五節 各國赴燕第三八四節 神話還是史冊第八十八節 秦軍之強第五十四節 試製新甲第一二零節 宣太后到洛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