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五節 論理

白暉倒是聽懂崔壹葉的意思了,這傢伙是想說,自己光存東西不用,這個習慣實在不好。

秦王卻沒聽出來,開口問道:“這有什麼不合適嗎?”

“臣以爲,可以與趙國交易。”

這個跳躍有點大,剛纔還說囤積,這會又說交易。

崔壹葉說道:“將舊的換成新的,然後把舊的賣給趙國,就以新犁而論,比舊犁提高了至少五成效率,那麼爲何不更換呢?”

白暉一直在聽,這會纔開口說道:“換,農戶們才用了一兩年的犁,會有幾個願花錢更換?”

“朝中可以補貼,只須被一半差價,與趙國的交易之中可以掙回這筆差價。想來主上是在擔心,大量的農具等同於資助趙國的糧食產量,可是觀我秦國,糧食的產量並不是由農具所決定的。”

崔壹葉的話在理,這樣作秦國無論是朝,還是民,都沒有人吃虧。

但是,白暉卻不認同:“爲什麼要補貼農戶呢?爲什麼麻鎮只有半成人用新農具。靠朝堂推動的新技術變革,永遠沒有民間自發的變革更有效。若新犁真的好,自然會有人放棄舊犁買新犁。”

秦王有點暈,倒感覺白暉說的也有道理。

白暉又說道:“舊犁爲什麼補差價換新犁,這個差價從那個賬目中來出。農戶們想換,自然就會換。至於舊犁,相信真的有這麼多人換了,也會滋生收購舊犁的人以及行業。”

“還有,運輸的成本。這一來一回,折損過大。”

秦王認可以白暉的話:“這舊犁依咸陽宮中記錄,保養的好可以用五年,保養的不好三年就要換新,還有土地不同,犁頭的磨損也不同。犁的事情,崔卿你想的可能不夠。”

崔壹葉又說道:“那麼,門下不解,爲何大量囤積麻布。”

“壹葉,我實話告訴你,有必要的話,我寧可燒掉也不會讓過量的麻布流入市面上。雖然這麼說有些無理,也有一些不仁,但市面上麻布的數量超過一個標準麻布的價格必然會有走低。”

崔壹葉急了,跳了起來:“主上,難道麻布價格走低,不是造福萬民的好事?”

“不是。”

“門下不解!”

換個人,白暉根本連解釋都不會,理解也要去按命令作,不理解也要去作,但對崔壹葉白暉還是解釋了:“知道我爲什麼一直請王上盡最大可能提高人口嗎?”

崔壹葉說道:“人爲國之本,有更多的人口,秦國就有更強的國力。”

“那也是十五年後的事情,沒有長大成人的孩童,談不上國力變強。可就眼下來說,更多的人口就需要更多的糧食。秦國這幾年投入巨大的人財力、物力、人力,就是爲了提高糧食產量。”

“但若是糧食多到吃不完呢?”

白暉提出這個問題,讓秦王也在思考着。

崔壹葉說道:“糧食吃不完,便是豐衣足食。”

“笑話。”白暉的語氣變了:“若是糧食的價格下降五成,種棉花就比種糧食收益多六倍,付出的辛苦只增加了一倍,種棉花買糧食,還有誰願意種糧食。一句話:糧賤傷農,布賤傷農,器賤傷匠。”

大秦這個時候,還不是自由市場經濟的時候,因爲朝堂並沒有經濟調節能力。

白暉不願意說,更不願意看到大地主,大豪商將秦國辛苦發展的收益捲走。

秦國的經濟,根本就是金本位,也不是銅本位,而是糧本位與布本位。

秦王聽懂了,親自走到崔壹葉面前:“崔卿,你在齊地作過一段時間的首領,你心中有民,這是寡人所欣慰的。你一定會是一位好官,但你不是統霸之臣。糧價、布價,代表着秦錢的穩定價值。”

“臣……”崔壹葉雖然還沒有完全明白,但也懂得白暉所作的是國家大計。

秦王輕輕的在崔壹葉肩膀上拍了幾下:“崔卿,韓錢從原本的二十三錢一斗粟,到眼下的三十一錢一斗粟,這很可怕。”

“臣,知錯。”

“你沒錯,你心繫秦國萬民。白暉想的是一統天下。很快,韓、魏的錢幣便如廢舊銅片一樣,會失去價值。秦錢在未來的數年內,會成爲天下最穩定的錢幣,一但秦錢壓倒了楚、趙的錢幣,大秦一統天下的就更容易些。”

秦王拿出了白暉曾經給他講解的理論給崔壹葉上了一課。

秦王又安撫了崔壹葉幾句後說道:“就這個趙國採購農具之事,寡人認爲還是要賣給他們的,但如何賣,賣多少卻是需要好好想一想。”

崔壹葉立即就搶着說道:“請我王恕罪,臣有話說。”

秦王點點頭,示意崔壹葉講。

崔壹葉說道:“我秦人還有這麼多農戶用的是三年前,兩年前的舊氏農具,新農具更好用,若是新的給趙國,臣心裡不舒服。”

崔壹葉也沒錯,在他想來,有好事應該先秦民,後外民。

可在戰略上講,卻不能這樣。

所以崔壹葉只是抱怨了一句之後,便不再言語。

白暉笑着說道:“你一定還想說,有這麼多人穿的還是破舊的麻布衣,有這麼多人沒辦法餐餐吃糧,依然要用麩子充肌,這又如何?”

白暉的話讓崔壹葉感覺很殘忍。

可白暉卻有自己的道理,後世他見過貧困村,然後有這麼多人去扶貧,結果就讓那些村子天天等着有人來送糧食,有人來送錢,不種田,也不想着如何掙錢,只是等着被施捨。

“授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壹葉,你還算不上一個好官,只是空有那麼大的愛心,愛民沒錯。過度的愛民如同慈母多敗兒的道理一樣。”

崔壹葉臉上一會紅,一會白。

倒是秦王給了他一個臺階下,秦王說道:“跑題了,這會應該議的是,給趙國賣多少農具,賣多少錢幣合適。還有,這事要有附加條件纔是正常的。”

“王上英明。”白暉樂呵呵的說了一句之後,又搖了搖頭:“不過王上剛纔提到的問題,我一條也沒想好。”

說完後,白暉轉頭看向文蘿:“文蘿,范雎在幹什麼?”

第六五三節 熊橫之死第五九一節 南下第四六二節 威脅無用第二二七節 誰是忠?(第三更)第四十八節 公子白第一三七節 調他們回來第六一四節 贏驪出招第四五五節 一個老婦人第五零三節 倭內海第四十七節 白暉的地圖第二九九節 大河衛抄家(五更)第六一零節 花錢第一二二節 訓練營第五零六節 這一塊五噸重第四九八節 又見鬼火第四七七節 秦國的內部矛盾第一四四節 白起回洛邑第三零一節 好白第五零七節 淮河出海口第二四一節 鬥將第五四六節 功成身退第十節 來自新聞的智慧第一二七節 奔襲臨淄第九十一節 戰利品呢?第四四零節 流言誰更強第四四九節 砸了和氏璧第四九九節 這壞壞的一笑第十五節 被感動的白暉第一九九節 攻打義渠第一五九節 親愛的子蘭兄(三更)第二三九節 白暉準備上戰場第四零零節 葉邑第二八零節 不如一試第四二四節 一卷書價值第五十九節 半城械鬥第四二四節 一卷書價值第二八三節 楚王的寵妃第四一五節 魏國、降了?第二五六節 硬氣的林胡人第五十二節 屯田見效第四七一節 老辣之太后第三七四節 大宗師第二二九節 大趙之忠臣第三六一節 兇殘的白暉第三三零節 這是那裡?第一九六節 秦宮決鬥第二二七節 誰是忠?(第三更)第四十九節 陰謀第五一四節 銀礦的械鬥第四五八節 田文在行動第五六九節 白暉吃定廉頗第二九一節 往裡跳第三五五節 各國赴燕第一二八節 蘇秦之死第五八一節 無可奈何第六零零節 沙灘、大海、大河君第五一六節 燕人到了第九十二節 死了三個王第六三七節 唯一的勝策第三四七節 野心還是被逼第四零九節 附秦否第三九九節 以攻代守第六六二節 準太子贏倬第二十二節 軍中文工團第五三五節 被軟禁的樂毅第四六七節 這輕輕一推第二一四節 千里奔襲第一五六節 一萬或十萬第四二六節 奴隸換城池第六十九節 拿城下注第四零八節 被軟禁的魏王第一二九節 暴怒的齊王第五九三節 以物易物第十二節 白暉論戰第三七一節 奇貨可居第四三七節 寫信的技巧第七十九節 戰神初顯威第八十二節 火紅、血紅第八十三節 你想不想當王第六一九節 忍無可忍當如何第五一二節 范雎的賭徒心態第四七七節 秦國的內部矛盾第三五一節 衛國空了第二一一節 雙間之計第五零三節 倭內海第五七六節 一根筋的直人第六十節 打場球如何第六六四節 選吉日第四三二節 麻鎮的一體化產業第二二一節 心中悲痛?第四二八節 說走就走第五五一節 這城不好接第五十一節 竟然是真的第五節 初爲軍師第六一七節 鎮靈號第一七五節 示威(三更)第二一九節 同根皆爲親第四三二節 麻鎮的一體化產業第五十一節 竟然是真的第一五七節 大聚將(求訂閱、求月票)
第六五三節 熊橫之死第五九一節 南下第四六二節 威脅無用第二二七節 誰是忠?(第三更)第四十八節 公子白第一三七節 調他們回來第六一四節 贏驪出招第四五五節 一個老婦人第五零三節 倭內海第四十七節 白暉的地圖第二九九節 大河衛抄家(五更)第六一零節 花錢第一二二節 訓練營第五零六節 這一塊五噸重第四九八節 又見鬼火第四七七節 秦國的內部矛盾第一四四節 白起回洛邑第三零一節 好白第五零七節 淮河出海口第二四一節 鬥將第五四六節 功成身退第十節 來自新聞的智慧第一二七節 奔襲臨淄第九十一節 戰利品呢?第四四零節 流言誰更強第四四九節 砸了和氏璧第四九九節 這壞壞的一笑第十五節 被感動的白暉第一九九節 攻打義渠第一五九節 親愛的子蘭兄(三更)第二三九節 白暉準備上戰場第四零零節 葉邑第二八零節 不如一試第四二四節 一卷書價值第五十九節 半城械鬥第四二四節 一卷書價值第二八三節 楚王的寵妃第四一五節 魏國、降了?第二五六節 硬氣的林胡人第五十二節 屯田見效第四七一節 老辣之太后第三七四節 大宗師第二二九節 大趙之忠臣第三六一節 兇殘的白暉第三三零節 這是那裡?第一九六節 秦宮決鬥第二二七節 誰是忠?(第三更)第四十九節 陰謀第五一四節 銀礦的械鬥第四五八節 田文在行動第五六九節 白暉吃定廉頗第二九一節 往裡跳第三五五節 各國赴燕第一二八節 蘇秦之死第五八一節 無可奈何第六零零節 沙灘、大海、大河君第五一六節 燕人到了第九十二節 死了三個王第六三七節 唯一的勝策第三四七節 野心還是被逼第四零九節 附秦否第三九九節 以攻代守第六六二節 準太子贏倬第二十二節 軍中文工團第五三五節 被軟禁的樂毅第四六七節 這輕輕一推第二一四節 千里奔襲第一五六節 一萬或十萬第四二六節 奴隸換城池第六十九節 拿城下注第四零八節 被軟禁的魏王第一二九節 暴怒的齊王第五九三節 以物易物第十二節 白暉論戰第三七一節 奇貨可居第四三七節 寫信的技巧第七十九節 戰神初顯威第八十二節 火紅、血紅第八十三節 你想不想當王第六一九節 忍無可忍當如何第五一二節 范雎的賭徒心態第四七七節 秦國的內部矛盾第三五一節 衛國空了第二一一節 雙間之計第五零三節 倭內海第五七六節 一根筋的直人第六十節 打場球如何第六六四節 選吉日第四三二節 麻鎮的一體化產業第二二一節 心中悲痛?第四二八節 說走就走第五五一節 這城不好接第五十一節 竟然是真的第五節 初爲軍師第六一七節 鎮靈號第一七五節 示威(三更)第二一九節 同根皆爲親第四三二節 麻鎮的一體化產業第五十一節 竟然是真的第一五七節 大聚將(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