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穿梭時空

以唐漢的視角,已然可以看出此時明朝已然是存在着不少問題。

首先文官集團勢力過大,皇權受到了抑制,都說皇權至高無上,可是自從土木堡之變後,文官集團就開始掌權,成了大明的掌權者,勢力一下子膨脹起來,科舉出身的鄙視一切非科舉出身的人員,一旦不是通過科舉的官員,那麼就會受到排擠,難以上升。且文官集團多是地主階層,瘋狂的土地兼併。且文官集團與商人勾結,使得朝廷想要徵收商稅都難以通過。整個文官集團瘋狂的將土地納爲己有,進而免稅,使得朝廷每年稅竟然都不足剛開國時候的一半。

說來也是可笑,從弘治十五年到正德十年,這幾十年時間,竟然只有壟斷了鹽鐵、徵收了礦稅,其餘商品的稅竟是遲遲難以推行。

在弘治皇帝在位時,文官集團與皇權的衝突還不明顯,可是正德皇帝登基後,文官集團與皇權的衝突就激烈起來,至今正德皇帝都罷免了八位閣臣以及數十位大臣,而朝會時對於正德皇帝的事情也都被大臣給頂回去。

還有就是衛所制度,唐漢在福建當福州通判時候,就看到衛所已經喪失了戰鬥力,失去了明太祖建立衛所的初衷。所謂衛所,是指一郡設所,連郡設衛,五千六百人爲衛,千一百二十人爲千戶所,百十有二人爲百戶所。衛所軍人數最多時在三百萬左右。爲了保證衛所軍有穩定的兵源,實行了‘軍皆世籍’的世軍制度,軍與民分開,另立戶籍,稱爲軍戶。這種軍戶世代需承受承擔繁重的軍役,時間長久之後,引發了諸多矛盾。軍戶的逃亡便是最大的例子。此外,土地兼併在明中後期愈演愈烈,作爲衛所兵制經濟支柱的軍屯遭到破壞,難以繼續支撐衛所制度的實行。可以說如今衛所制度已然是開始潰敗了。

沒有精銳的戰士,想要打勝仗,簡直是做夢。

“師父,那朕該怎麼辦爲好!”正德皇帝問道,被立爲太子後,正德皇帝就開始接受帝王之道,登基至今已有十年有餘,自然也不是剛登基時懵然不懂,可是依舊感受到文官集團的掣肘。

唐漢淡笑道:“陛下,都是文武並重,既然勳貴集團被文官集團打壓着,那陛下就在背後扶持勳貴集團。”

“陛下不是在皇城西北建立了豹房麼,不如直接將豹房改爲‘皇家軍事學院’,專門培養軍官,學員可招收勳貴子弟,一部門軍中優秀軍士。”唐漢淡笑道。

正德皇帝聞言,只覺得豁然開朗,他不由想起了漢武帝的事,當初漢武帝不就是這樣才建立了羽林軍等精銳部隊麼。

“當年土木堡之變,大量京師精銳折戟,現在經營有三十萬大軍,不過可戰之軍估計都沒多少。陛下可以巡視京營,借題發揮,藉機整頓京營,淘汰老弱,編練精銳之士,以‘皇家軍事學院’畢業生擔任將領,如此一來陛下就可掌握京營。”唐漢笑道,不過卻是提醒道:“不過陛下如此行事,萬萬要保證自身安全,皇宮衛隊、宦官、宮女均需要忠誠之人,否則被賊人有機可乘,後果不堪設想。”

唐漢可是清楚,明朝時期可是有不少文官集團的手筆,什麼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

正德皇帝心中一凜。

三日後,陝西各府知府、以及衛所主要將領齊聚西安,面聖,正德皇帝在西安大擺宴席宴請陝西百官,在西安呆了半個月後,正德皇帝就離開西安返回京城。

不久後,唐漢就收到消息,正德皇帝借英國公病逝,宣稱有感勳貴祖父爲大明建功立業的艱辛,將豹房改爲‘皇家軍事學院’,令勳貴子弟以及軍中精銳之士入讀‘皇家軍事學院’,而正德皇帝自任院政,那些入讀學生一下子成了天子門生。

與此同時,正德皇帝竟然在皇宮中遇到刺殺,正德皇帝大發雷霆之怒,杖斃一千餘太監、宮女、禁軍,撤職了上百個將領。

正德十二年,正德皇帝微服私訪,見京營將士欺壓百姓,大發雷霆,叫來英國公狠狠地罵了一頓,便開始整頓京營,最後去除空餉、老弱病殘,能戰之兵竟是隻有萬人,正德皇帝怒斥兵部尚書,削了兵部尚書官職,任命英國公擔任兵部尚書。

正德十三年,正德皇帝下旨,政事由內閣處理,內閣大臣有七,分爲首輔、次輔,有事內閣處理,只有爭論不休才由皇帝定奪。與此同時,正德皇帝設置了軍閣,設置軍閣大臣,輔助皇帝處理軍務大事,並轟轟烈烈展開了軍制改革,撤銷了衛所制度,建立了募兵制。

唐漢在陝西笑看風雲,看着京城政局激烈精彩,感受着大明發生着激烈變化。

他倒是不擔心有藩王造反,雖說藩王勢力依舊強大,但是如今大明屬於中興之時,藩王造反是不可能成功的,至於正德皇帝,掌握了軍權,樹立了皇帝權威,相信也不可能被刺殺。

甚至唐漢都認爲,正德皇帝幾次被刺殺,估計都是正德皇帝自導自演的,用來攬權的。

沒多久,嵩山派與少林寺火拼,二者爲了爭奪勢力範圍,大打出手,結果嵩山派掌門左冷禪、少林寺方證大師同歸於盡,嵩山派上千人終究比不過少林寺,被少林寺所滅,不過少林寺也不好受,傷筋動骨,少林寺新任方丈方生大師通傳天下,少林寺封山十年。

江湖腥風血雨,陝西倒是平平靜靜,有着唐漢庇護,華山派也是風平浪靜,發展甚是順利。

正德十七年,正德皇帝親率大軍北征,橫掃蒙古,大破蒙古各部,擒下蒙古小王子、達延汗,將蒙古人趕向漠北,解除了北境之患,唐漢也有感自己進入絕頂之境後,除了劍法更精湛一些外,內功竟是難以存進,彷彿天地有什麼限制似的,知曉以往風清揚所言是真的,唐漢便起了去意。

正德十八年,唐漢告老還鄉,不顧正德皇帝挽留,告辭而去,回到華陰縣陪伴年邁的父母三個月後,唐漢溝通‘時空珠’,用全身功力激發‘時空珠’,離開了笑傲世界。

第三十二章 言語交鋒第十八章 熊第二十章 地劍第四十一章 王府夜宴第二十四章 傾峰界第十五章 仇恨第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2)第八十四章 諸天通道第二十五章 殺戮之夜(5)第六十六章 梅山七聖和梅山六友第七章 武道第二章 荒野區第六十八章 姜子牙封相第四十七章 吸星大法第十五章 乾坤第五十九章 拜厄第四章 講道第三十三章 絕情谷第十五章 屠巫劍第二十一章 滕青虎第八十八章 西遊(上)第七章 洞虛第四十六章 軒轅治世第二十四章 大軍北上第七十六章 忽必烈第六十五章 文王百子第六十章 收徒(2)第二十一章 滄海笑第八十章 周天仙神第四十九章 華箏南下第六十章 哪吒降世第六十三章 玉女心經第五十九章 拜厄第二十五章 裘千仞第三十一章 紫霄宮中第八章 操練兵馬第七十一章 英雄宴(1)第四十五章 長春服輸第二十二章 刑天第三十五章 龍脈第十九章 紀寧證道第六十一章 哪吒鬧海(1)第九章 混沌第五章 貝貝(3)第二十八章 復活呼延博第三十五章 邪帝舍利第四十九章 壺?第二十六章 威傳宇宙海第六十九章 集齊第二十八章 暗夜刺殺第四十五章 逐鹿之戰(2)第十八章 熊第三十六章 摩訶無量第五章 上華山第三十四章 公孫谷主第十八章 鴻蒙 鴻鈞第七十五章 陸壓上榜第二十章 后土化輪迴第三十二章 言語交鋒第四十四章 破碎虛空第八章 1000億懸賞第七章 武道第十六章 羅藝第十三章 劍聖決定第十八章 闖陣第十七章 諷刺第九章 刻苦的滕青山第八章 棘背鐵甲龍第四十三章 金狼第二章 大道全真歌第二章 荒野區第三十五章 笑傲江湖曲第十三章 羅峰大婚第七十四章 主神齊聚第七章 內功心法第四十七章 劍界第十九章 拍賣第二十一章 拜劍山莊第六十九章 集齊第二十八章 麒麟魔第十五章 襲殺第四十九章 鬥法第十五章 乾坤第六十五章 靈魂變異第三十五章 笑傲江湖曲第六十章 收徒(2)第七十一章 位面戰場第二十二章 血脈第六十八章 楊過下山第二十八章 雙龍第二十五章 破碎虛空第十九章 老頑童第二十六章 斬仙飛刀第二十二章 福州通判第二十七章 石龍第七十七章 九曲黃河陣第三十章 張須陀第十三章 洞虛妖獸第五章 菩提老祖第四十章 和氏璧
第三十二章 言語交鋒第十八章 熊第二十章 地劍第四十一章 王府夜宴第二十四章 傾峰界第十五章 仇恨第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2)第八十四章 諸天通道第二十五章 殺戮之夜(5)第六十六章 梅山七聖和梅山六友第七章 武道第二章 荒野區第六十八章 姜子牙封相第四十七章 吸星大法第十五章 乾坤第五十九章 拜厄第四章 講道第三十三章 絕情谷第十五章 屠巫劍第二十一章 滕青虎第八十八章 西遊(上)第七章 洞虛第四十六章 軒轅治世第二十四章 大軍北上第七十六章 忽必烈第六十五章 文王百子第六十章 收徒(2)第二十一章 滄海笑第八十章 周天仙神第四十九章 華箏南下第六十章 哪吒降世第六十三章 玉女心經第五十九章 拜厄第二十五章 裘千仞第三十一章 紫霄宮中第八章 操練兵馬第七十一章 英雄宴(1)第四十五章 長春服輸第二十二章 刑天第三十五章 龍脈第十九章 紀寧證道第六十一章 哪吒鬧海(1)第九章 混沌第五章 貝貝(3)第二十八章 復活呼延博第三十五章 邪帝舍利第四十九章 壺?第二十六章 威傳宇宙海第六十九章 集齊第二十八章 暗夜刺殺第四十五章 逐鹿之戰(2)第十八章 熊第三十六章 摩訶無量第五章 上華山第三十四章 公孫谷主第十八章 鴻蒙 鴻鈞第七十五章 陸壓上榜第二十章 后土化輪迴第三十二章 言語交鋒第四十四章 破碎虛空第八章 1000億懸賞第七章 武道第十六章 羅藝第十三章 劍聖決定第十八章 闖陣第十七章 諷刺第九章 刻苦的滕青山第八章 棘背鐵甲龍第四十三章 金狼第二章 大道全真歌第二章 荒野區第三十五章 笑傲江湖曲第十三章 羅峰大婚第七十四章 主神齊聚第七章 內功心法第四十七章 劍界第十九章 拍賣第二十一章 拜劍山莊第六十九章 集齊第二十八章 麒麟魔第十五章 襲殺第四十九章 鬥法第十五章 乾坤第六十五章 靈魂變異第三十五章 笑傲江湖曲第六十章 收徒(2)第七十一章 位面戰場第二十二章 血脈第六十八章 楊過下山第二十八章 雙龍第二十五章 破碎虛空第十九章 老頑童第二十六章 斬仙飛刀第二十二章 福州通判第二十七章 石龍第七十七章 九曲黃河陣第三十章 張須陀第十三章 洞虛妖獸第五章 菩提老祖第四十章 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