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四方雲動

北行隊伍老幼不齊,按說應該比趙雲他們的行程要慢。

實則不然,由陽翟渡穎水經長社到陳留,這一段路有些丘陵,大部分地方都是平原。

不能不說,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在趙家高新引誘下,工匠們開動腦筋,讓馬車的舒適度大大增加,中間加了一層,類似於彈簧一樣的減震作用。

就這樣,坐車的人還不累,每天行進速度大大加快,一般都在一百里上下。

趙家的部曲們騎着馬勻速前進,比平日裡的訓練強度小了太多,只當是旅遊一樣輕鬆。

當然,他們不需要像子龍一行餐風露宿,有時候到了大的集鎮上天色比較晚也就歇下了。

這一日,衆人已來到陳留,接着就會折向東北去濮陽。

剛剛出門時的新鮮感沒了,荀妮也深感疲憊。

“爹、娘!”她一下馬車就向荀爽夫婦奔去。

“小娘,累壞了吧?”荀王氏居然在車上睡了一覺,此刻容光煥發,寵溺地摸着女兒的頭,摟在懷裡。

自從與兄長推算了女兒與子龍的生辰八字以後,荀爽對荀妮格外嚴厲起來。

開什麼玩笑,自己的閨女今後可是母儀天下,能不規範點兒嗎?

說也奇怪,他和王氏後來竟然沒有再有孩子,反而妾室生了好幾個。

“去看看你乾孃!”荀爽看着女兒略顯稚嫩的面容,臉色一沉。

“是,父親!”荀妮也感覺到老爺子的態度變化,乖巧回答。

有些時候,想着自己今後一輩子就要和那個比自己還小一歲的男人共度一生,離開養育自己的父母,心裡有些淒涼。

好在荀家要搬到真定,雖然不能像現在一般日日相見,卻也不至於遠離至親。

“父親,四伯他們什麼時候過來?”荀妮臨走時又鬼使神差問了一句。

“他們?”荀爽的眼睛不由自主看向西南方,輕輕搖頭:“他們不會過來!”

“怎麼會?”荀妮的嘴巴張成o型:“不是都說好了嗎?書院都搬過來了?”

“書院也只有爲父與德操先生、智威先生、華強先生幾位爲數不多身無牽掛的人過來,”荀爽嘆了口氣。

荀妮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不過念及父母今後都在真定,卻又好受了些。

不管是她還是趙雲,想得簡單了些。

常言道:故土難離,沒有任何人或者家族願意離鄉背井。

荀爽和荀家一部分子弟遷到真定,不過是世家分散投資的一種策略。

易經再好,推斷再完美,不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麼?雞蛋肯定不會放在一個籃子裡。

戲志才經過修煉導引術,好像是立竿見影,原本瘦削的身形,日漸壯實。

他沒有先去母親戲顧氏的馬車邊,反而先到徐庶母親徐張氏這裡。

“伯母辛苦!”戲志才還沒走到就躬身施禮。

“你這孩子!”徐張氏在買來的丫鬟攙扶下走下馬車:“我一個婦人,平日裡都在勞作,哪有這麼嬌氣?倒是你母親,她還好吧?”

說着,推開丫鬟的手,朝後面戲顧氏的馬車走去。

“乾孃,伯母!”荀妮笑意盈盈:“二叔說,我們今天就在這裡休息一晚,明日啓程。”

趙家陳留商號的人,已忙不迭過來接應。

趙仲手上拿着剛剛收到的絹紙,一臉古怪。

“他二叔,怎麼啦?”荀爽微微欣賞下陳留的景緻,慢慢踱步過來。

“沒什麼!”趙仲趕緊把絹紙收起來:“親家翁一路辛苦,今日我們就好好休息一番。”

心裡好笑,這些事就讓大哥頭疼去吧。

話說兩日前,剛從趙孟書房裡走出來的趙溫也是哭笑不得,不由感嘆自己這個侄兒實在優秀。

看到旁邊侍立的壯漢,他咳嗽一聲:“興霸,吾不知子龍侄兒如何知道你的,希望你能切實負責起我趙家船隊。”

頓了頓,他加了一句:“老夫開春過後就要去洛陽上任,做好了,老夫爲你請封!”

十八歲時,甘寧任蜀郡丞。

益州趙家,即便在天下也是豪門,故趙溫相招,馬上辭職跟隨。

甘寧甘興霸,巴郡臨江人。

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爲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身佩鈴鐺,衣着華麗,人稱錦帆賊。

當地人聞鈴響,即知道是甘寧出現。

後停止搶劫,熟讀諸子。

對他的過往,趙溫不以爲然,誰不曾年輕過?

當初甘寧在巴郡名聲不好,託人送禮,到蜀郡謀了一個郡丞,就是想走上仕途。

可惜,他看清楚了,蜀郡乃至整個益州,大家都故步自封,除了趙家,真沒一個走出去的。

如果在蜀郡一直呆下去,又沒關係直達京師,只能在郡丞的位置上終老。

原本也不明白天下知名的趙家麒麟兒找自己做啥,聽到子柔公兩句話,頓時大喜。

“謝子柔先生!”甘寧一揖到地。

“謝老夫做什麼?”趙溫還是很受用:“若不是子龍侄兒,老夫至今也不知你爲何人。”

這話有些傷人,卻是實情。也不能說眼高於頂,到了一定的位置,對下面的人有誰會關注?除非是名震一時的大才。

甘寧對從未謀面的趙雲不由希冀起來,究竟是怎樣一個英雄人物,連遠在益州的自己也遣人請來。

卻說袁紹袁本初,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早逝。

袁紹庶出,過繼於袁成一房。紹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愛。

憑藉世資,年少爲郎,袁紹不到二十歲已出任濮陽縣長,有清正能幹的名聲。

不久,因母親病故服喪,接着又補服父喪,前後共六年。之後,袁紹拒絕朝廷辟召,隱居在洛陽。

這時是東漢統治日趨黑暗的年代,宦官專政愈演愈烈,殘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學生爲代表的黨人。

袁紹雖自稱隱居,表面上不妄通賓客,其實在暗中結交黨人和俠義之士,如張邈、何顒、許攸等人。

張邈是大名鼎鼎的黨人,八廚之一。

何顒也是黨人,與黨人領袖陳蕃、李膺過從甚密,在黨錮之禍中,常常一年中幾次私入洛陽,與袁紹商量對策,幫助黨人避難。

而許攸同樣是反對宦官鬥爭的積極參與者。

袁紹的密友中,還有曹操,他們結成了一個以反宦官專政爲目的的政治集團。

袁本初的活動引起了宦官的注意。

中常侍趙忠憤憤然地警告說:“袁本初擡高身價,不應朝廷辟召,專養亡命徒,他到底想幹什麼!”

袁隗聽到風聲,於是斥責袁紹說:“你這是準備破滅我們袁家!”

但袁紹依然不爲所動。

此刻,他愁眉緊鎖,盯着手上的竹簡。

“本初,究竟是何事?”許攸不由好奇。

“趙家麒麟兒到汝南了!”袁紹擡起頭來。

汝南是袁家的地盤,臥榻之側,豈容趙家立足?趙謙又怎麼樣?一個太守而已。難怪!

“言過其實,一個少年郎而已!”許攸嗤笑道:“要不餘走一趟,幫你把他留在那裡?”

“還是吾大意了,”袁紹搖搖頭嘆了口氣:“此子會武,一擊刺死郡尉杜春。我真還怕伯求在那裡施展不開,着了算計。”

一個何顒而已,惶惶如喪家之犬,許攸打心底看不起。

有本事就像本初和我一樣,大大方方在京城呆着,黨人又怎麼樣?這麼多年不是也沒人來動我嗎?

秀才遇到兵,他還不知道這句話,但也覺得棘手。對方會武,不和你講道理,拔刀相向。

“也不一定針對咱們,”許攸安慰道:“趙子柔當年着力吹捧,趙彥信是其胞兄,趙子龍前去拜訪一番是應有之義。”

其實,不管是他還是袁紹,對趙雲都很輕視。

洛陽爲天子腳下,什麼樣的大才沒有?

做文章的做詩詞的,滿大街都是,也不知道荀家是咋想的,竟然把嫡女許配給他。

“本初,也不是攸說你,”許攸補了一句:“什麼顏良文丑,你那麼着緊幹嘛?還準備找蔡氏留下的導引術給他們。”

“子遠,亂世將至,”袁紹語重心長:“上馬作戰,還是需要這些人的。”

“或許是吾想多了,一個毛頭小子而已。走,燕趙風味!”

入夜,洛陽進入宵禁,私下裡一片沉寂,只有偶爾巡邏的士兵在大街上走動發出咚咚的腳步聲。

一進不起眼的庭院裡,房間裡沒有燈光,一個人靜坐在椅子上。

未幾,他望向門邊,輕輕吁了口氣:“說吧,有什麼事情這麼着急?”

“聽說袁家人準備發掘蔡國國君的墓地,裡面有導引術。我準備去看看,要是有就留下給家族。”黑影聲音低沉。

“不要再搞事了!”屋中人輕叱:“你化名王越,日日在京師露面。如果你一走,汝南那邊就出事,難免沒有人懷疑。”

“再說了,咱家貴爲殷國王室之後,祖先更是殷商之主,何必覬覦那些姬周的微末之術?”

“不然,近日找到關係,”黑影反駁道:“何進讓人找到我,當劉辯小兒的武術老師。只要找個藉口,帶着他一起去。”

“荒唐!”屋中人聲音擡高又壓下去:“一國儲君,豈是你這個無名無分的武術教師能掌控的?”

“有那些功夫,不如抽空回家,我兒仲達馬上也一歲了,他需要輔導。”

“建公,你是不是太拿你這個嫡系當回事兒了?”黑影怒道:“想我堂堂......竟然要我去教你一歲小兒?”

“哼!”屋中人不屑一顧:“別忘了真定趙家,當年要不是你化名王越後想出名,他們家怎麼會有人死在賀蘭山下?”

“趙家麒麟兒此刻正在汝南,要是他知道你是始作俑者,其伯父又是汝南太守,看看你有沒那個命回來!”

“一個小子而已!”黑影不屑:“當年我在遠處看到他父親四人,比我遠遠不如。”

“好了,這個事沒商量的餘地!”屋中人拍板:“從此以後你要更加低調,劉辯那邊別去管。”

“現在,我以家主身份和你說話,殷商王族千年基業不可毀,我們要一直等待時機。”

話音未落,人已消失不見。

黑影恨恨地啐了一口,也消失在暗夜裡,剛纔被烏雲遮住的月亮頓時明亮許多。

成都張家,一位個子矮小皮膚較黑的青年看着手中抄錄的子龍詩集,右手不由自主比劃那漂亮的雲體。

“子喬,你又在看趙家麒麟兒的東西?”一位身材高大和子喬看上去有些相像的年輕人走進院子。

“是啊,大哥!”子喬放下絹紙:“臨摹的雲體就讓人着迷不已,要是本人的手記該當如何?”

“子柔先生去真定了,”大哥答非所問:“此次他遊歷,應該不會來益州。”

“我也是這麼認爲的,”子喬嘆了口氣:“真羨慕子龍,年紀輕輕,可以四方求學。”

“父母在不遠游,”大哥緩緩搖頭:“何況四周的山巒,阻隔了巴山蜀水和外面的交流。”

“在中原人看來,外面益州爲蠻夷之地,也沒必要去迎合!”

說完,他彳亍而去。

江陵燕趙風味波濤閣,這是荊州最大的包間,今天已經人滿爲患。

不過,並沒有因爲人多而顯得嘈雜。

在一衆人中,有兩個年紀稍長,一爲黃承彥,另一龐啓隆。

後面一人在歷史上名聲未顯,他的兒子龐統卻青史留名。

龐啓隆是龐德公的從兄,也就是沒出五服的叔伯兄弟。龐家在荊襄的所有事務,都是他在打理。

後來不少人認爲漢末取雙名的都是寒門,其實大謬。

在王莽以前,單雙名隨意,他篡位以後,爲了給自己的做法找依據,開始大肆宣傳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神學目的論。

甚至在取名上,他都以法律的形式做出了嚴格規定,要求取單名。

不過有漢以來,劉家天下深入人心,再加上王莽政權覆蓋的地方也不廣,這些政策並沒有認真執行下去。

更何況,新朝很快就覆滅了,所以他推崇的那些東西,被人唾棄。

世人都知道龐啓隆字正軌,卻不知黃承彥也有字,只不過那字有些讓人忍俊不禁,叫黃噗通。

給黃承彥取字之時,其父正要張口,其弟噗通一聲掉在水裡,隨口就說了噗通,估計根本就不是說他的字。

後來他那短命的弟弟從水裡撈出來也沒活多久,等他父親反應過來字已上家譜。

再過不久,連他父親也走了,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所以,知道內情的人,都只叫他的名。

“茂珪,今日究竟是何事?”黃承彥有些奇怪。

“啓隆兄,姐夫!”叫茂珪的年輕人微微拱手:“我們收到趙雲的名刺,說是要找我家有要事相商。”

他是蔡諷的侄子,蔡瑁的堂兄。

大家都認爲年青一代來拜訪,自然是年輕人接待,所以家族就把這件事情交給他。

“趙家麒麟兒?”龐啓隆和黃承彥對望一眼,他開口問道:“難道是來和荊襄士子比鬥文採?”

他搖了搖頭否決:“近日消息,潁川書院搬遷至真定。”

“慈明先生八龍無雙,他對趙雲極力推崇。”

“可能此事另有蹊蹺,”黃承彥點點頭:“我也聽說趙雲年紀雖輕,卻穩重異常,從無與鄙人比鬥事宜。”

“此言甚是!”龐啓隆接口:“要不然荀家怎麼可能把嫡女嫁給他?”

話題沒有繼續下去,既然來到燕趙風味,就是來享受美食的。

蒯家、習家、楊家等各個家族都有青年才俊受邀而來,食不言寢不語,很快就沉浸在美食之中。

與此同時,吳郡吳縣,小趙雲兩歲的顧雍看到老師蔡邕情緒不佳,腦袋都不敢擡起來。

“元嘆,與你等無關!”蔡伯喈長出一口氣:“今天爲師要教你們孟子盡心上。”

下學後,回到內堂,仍怏怏不樂。

“夫君,有什麼事情讓你這麼傷神?”原配蔡袁氏體貼地爲他換上家居外套。

“豎子!”提起來蔡伯喈一肚子火:“真定趙家欺負人!”

夫人是蔡母袁氏的叔房侄女,兩人可謂青梅竹馬,她從沒見過丈夫有如此盛怒的時候。

“趙家?趙雲?”她也是張口結舌。

第138章 梟雄之姿第199章 大年夜出擊第157章 袁子襄見聞第168章 陣法,佛門難纏第71章 梯級辦學第150章 先敗白虎再敗朱雀第27章 二次廷議第108章 叫聲姆媽哭斷腸第192章 袁軍軍議第182章 再用火攻沙匪斃第100章 宮鬥,王貴人遇險第158章 一觸即發第142章 布山外兩軍會師第19章 東萊太史慈第241章 傳承殿裡念頭雨第105章 各打各的第51章 招親前夕第245章 癡軍漢無事打架第41章 幸福的煩惱第19章 陳到追隨第101章 兄弟交心利斷金第74章 一波三折的夜襲第94章 戰烏桓陳到稱雄第44章 京城震動第164章 花開見前生第51章 招親前夕第167章 常山黃巾道在行動第79章 宦官出手第5章 舅父丁原第146章 兵過大遼河第65章 避無可避那就幹第53章 抽籤比武第39章 黃忠論武第12章 三三制第222章 綠樹也能用火燒第150章 紫氣東來初現第40章 私晤荀公達第32章 下馬威麼?第13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4章 情敵陳羣第173章 觀世音,帝尼,地尼第22章 預定一個皇子老師第2章 先天去世舉世同悲第38章 驛站軼事第47章 震懾第135章 襲糧道烏滸中計第147章 又要去上清宮第179章 葛氏部族露面第207章 扶風茂陵有耿家第46章 降生第157章 爲祈福左慈現身第44章 大哥現身第103章 級別不夠,不甘心第90章 風起王險城第111章 狂炫酷拽的某人第22章 迎士卒王允心冷第25章 袁紹的安排第38章 驛站軼事第3章 你打黃巾我收俘第171章 輕輕鬆鬆收林邑第135章 常山家族衆生相第168章 黃雀趙孟第123章 頂級武者秘辛第21章 兩軍陣前擒大將第94章 戰烏桓陳到稱雄第171章 輕輕鬆鬆收林邑第26章 成終帝真累第13章 誰殺我趙家人,我滅他全族!第35章 揮毫寫就拂衣去第141章 第三次廷議第158章 一觸即發第179章 突發事件,袁術殘廢第18章 方士左慈第192章 血腥殺戮震人心第139章 一騎東來第147章 又要去上清宮第134章 桃園結義成空第145章 謀兩縣荀諶顯能第8章 趙雲之名第179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74章 打死那些龜孫兒第173章 張角嚇尿第83章 曲終人散仍有餘波創作初衷第157章 怕死蹇碩第137章 道門前輩爆粗口第146章 胡昭胡孔明第109章 趙家軍遇伏第6章 牛人歸心第22章 徐庶初獻謀第144章 困惑賈詡第194章 劉備失分第65章 滅族之戰創作初衷第153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重第237章 柳暗花明現勝機第51章 作詩《遊子吟》,收徒楊德祖第109章 二女相見第9章 憋屈袁紹第109章 二女相見
第138章 梟雄之姿第199章 大年夜出擊第157章 袁子襄見聞第168章 陣法,佛門難纏第71章 梯級辦學第150章 先敗白虎再敗朱雀第27章 二次廷議第108章 叫聲姆媽哭斷腸第192章 袁軍軍議第182章 再用火攻沙匪斃第100章 宮鬥,王貴人遇險第158章 一觸即發第142章 布山外兩軍會師第19章 東萊太史慈第241章 傳承殿裡念頭雨第105章 各打各的第51章 招親前夕第245章 癡軍漢無事打架第41章 幸福的煩惱第19章 陳到追隨第101章 兄弟交心利斷金第74章 一波三折的夜襲第94章 戰烏桓陳到稱雄第44章 京城震動第164章 花開見前生第51章 招親前夕第167章 常山黃巾道在行動第79章 宦官出手第5章 舅父丁原第146章 兵過大遼河第65章 避無可避那就幹第53章 抽籤比武第39章 黃忠論武第12章 三三制第222章 綠樹也能用火燒第150章 紫氣東來初現第40章 私晤荀公達第32章 下馬威麼?第13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4章 情敵陳羣第173章 觀世音,帝尼,地尼第22章 預定一個皇子老師第2章 先天去世舉世同悲第38章 驛站軼事第47章 震懾第135章 襲糧道烏滸中計第147章 又要去上清宮第179章 葛氏部族露面第207章 扶風茂陵有耿家第46章 降生第157章 爲祈福左慈現身第44章 大哥現身第103章 級別不夠,不甘心第90章 風起王險城第111章 狂炫酷拽的某人第22章 迎士卒王允心冷第25章 袁紹的安排第38章 驛站軼事第3章 你打黃巾我收俘第171章 輕輕鬆鬆收林邑第135章 常山家族衆生相第168章 黃雀趙孟第123章 頂級武者秘辛第21章 兩軍陣前擒大將第94章 戰烏桓陳到稱雄第171章 輕輕鬆鬆收林邑第26章 成終帝真累第13章 誰殺我趙家人,我滅他全族!第35章 揮毫寫就拂衣去第141章 第三次廷議第158章 一觸即發第179章 突發事件,袁術殘廢第18章 方士左慈第192章 血腥殺戮震人心第139章 一騎東來第147章 又要去上清宮第134章 桃園結義成空第145章 謀兩縣荀諶顯能第8章 趙雲之名第179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74章 打死那些龜孫兒第173章 張角嚇尿第83章 曲終人散仍有餘波創作初衷第157章 怕死蹇碩第137章 道門前輩爆粗口第146章 胡昭胡孔明第109章 趙家軍遇伏第6章 牛人歸心第22章 徐庶初獻謀第144章 困惑賈詡第194章 劉備失分第65章 滅族之戰創作初衷第153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重第237章 柳暗花明現勝機第51章 作詩《遊子吟》,收徒楊德祖第109章 二女相見第9章 憋屈袁紹第109章 二女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