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陳到追隨

從汝南出發,隊伍裡多了個人,趙滿趙順卿。

趙謙希望本家侄子帶着自己的小兒子四處遊歷,增加見識。

趙滿本人知道父親的決定,高興地跳了起來,早就想出去走走。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他雖然學識沒有父親淵博,也想了解下各地的風土人情,主要是到真定去。

家裡曾有人從那邊回來,描述地繁華花花世界,讓少年趙滿羨慕不已。

有這個機會,傻子纔不去呢。

左慈這人很有意思,把他壓箱底的修煉精神的導引術傳給趙雲。

一般的導引術,就是觀想自身,想象中天地之氣進入身體裡面。當然,也有以外家功夫來達到效果的。

工業社會中,趙子龍沒有機會接觸那些神秘的武功,國人即便有都是敝帚自珍,藏着掖着的,只不過學了些流行的太極拳。

從自家的導引術可以看出來,也許幾千年後所謂的功夫,就是由導引術演變的。

按照導引術的說法,天地有靈氣。萬物皆有靈,習武之人長期吸取靈氣,總量越來越少,總有一天消失殆盡。

而且,學練導引術,都需要珍貴藥材或者猛獸之血來增加血氣,也會是資源枯竭。

到那個時候,人類就只有用武術來開發自身潛能。

左慈的導引術沒這麼麻煩,就是無盡的觀想。

譬如你日夜觀想猛虎,以至於到了一定的火候,只要你一發動,在別人眼裡你就是一隻猛虎,其他大抵如此。

趙彥信老爺子貌似對小兒子的離開,沒有任何不捨,只不過衙門的人都看得出來,今天太守大人老是丟三落四。

所有這一切,趙滿當然不知道,他就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在和徐庶比騎術。

恩,兩個人有得一拼,趙滿是本身就有一定騎射基礎,徐庶學的要多幾天,兩下扯平。

聽到兩人歡快的笑聲,趙雲從修煉中醒了過來,他剛纔一直在觀想太陽。

要是有一天和人打仗,打着打着,自己使出觀想,在別人眼裡自己就是一輪太陽,估計會真的亮瞎了眼。

當然,也只能yy一下,他很清楚,這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沒看那左慈老道,頭髮鬍子都白了,自己也只是瞬間迷失。

好在兩人不是真正敵對關係,否則,一眨眼的工夫就能決定生死。

“子龍,我們從這裡一直西行,就能到襄陽。”趙滿興奮勁兒過了,打馬跑到身邊:“沿途沒有啥大城。”

“你走了幾次?”趙雲對着族兄的印象有些改觀。

其實大家子弟,因爲長期在父輩的威嚴下生活,平日十分拘束。

這些日子跟着自己,就像沒有進過城的鄉下人,好奇心重,特貪玩。

當然,家裡弟弟妹妹不少,他也不會輕視什麼的,只是把哥哥當弟弟,感覺很怪異。

各地的官話,居然差不多,或許在始皇統一度量衡貨幣文字的時候,把語言也給整治了一番,前世的哥們兒四川話可不是這味兒。

“每年過年的時候,我就孤零零一個人回家。”趙滿不由嘆口氣:“姨娘陪着父親在汝南過年,我也不知這地方有啥好的。”

趙雲心裡暗笑,老爺子看來早就和袁家卯上了,在做無聲的反擊呢。

“不過,別指望我啊,”趙滿雙手連搖,差點兒人都從馬上摔下來:“每次我都跟商隊一起回益州的。”

“陸地上還好一點,就是馬車一直坐着屁股疼。到了秭歸就坐船,那船慢騰騰的,每天也就走二三十里路。”

“來的時候可快了,比坐馬車還快。順風順水,從巴郡到南郡,兩三天也就到了。”

“對汝南周圍的路線,我還是很熟悉的。別看那一片山影很近,望山跑死馬,過去還有五六十里。”

“這一路到處都是山,到了湖陽才一馬平川,可那也快到襄陽了。”

一路上他還是像前幾天一樣,嘴巴沒有一刻停息的時候。趙雲也不嫌煩,還能從他的話裡瞭解一些東西,時而還發問。

儘管是丘陵地區,沿途都是汝水、淮水、淯水、沔水流域,水資源豐富,農作物一般都是水稻。

此時農曆五月,稻田裡的水稻早就紮下了根,開始拔節。

說實話,在這個時空裡,趙雲對水稻的生長週期不甚瞭解,就是在另一個時空,他長期生活在北方,也不清楚。

農人們在田間清稗子或是雜草,一片熱火朝天。

有時候,他也感到奇怪,除了邊遠山區山賊擋道。其他區域農田裡都種着作物,爲什麼糧食始終是最大的問題呢?

自己小時候堅持讓父親派蘇雙和張世平去尋找美洲,並帶回那裡的高產糧食作物,究竟是對是錯?

當然,根本原因是土地兼併嚴重,大都掌握在少數豪族手中,老百姓過不下去呀。

要走的路還任重道遠。

雖然路是山路,卻並不狹窄,畢竟這裡到襄陽是交通要道,不到兩個時辰,趙雲一行已經過平原,進了山區。

“主公,你看!”徐庶偶爾和趙滿說幾句,大部分時間都在欣賞沿途的風景,他是第一次長途遊學,一路上都在做着同樣的事。

猛然間這一呼喊,大家都順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

那邊樹蔭下不是陳到還有誰?

在別院把導引術交給他後分別,到現在都三天了,想不到居然不聲不響跑到前面等候。

“叔至!”趙雲興奮異常,手掌在飛雲背上一拍,如箭而至。

他不等到面前,飛身下馬,哈哈笑着迎上前去:“你怎麼跑到我們前面來了?”

陳到像是下了決心,和他身邊的四個人對視一眼點點頭,單膝跪下:“陳到、陳雷、陳雨、陳春、陳華,拜見主公!”

這?趙雲一時有些措手不及。

說真的,看到陳到在拿到導引術以後,一聲不吭就走了,還以爲終生也就錯過,那想到有這麼一出?

劇本不應該是這樣的吧,在三國演義中,好像劉備來了,這傢伙就屁顛兒屁顛兒跑過去,從此就逐漸代替自己的地位。

山道里沒有人煙,他們這五兄弟這麼一喊,其餘九十多騎全部都聽到。

徐庶喜不自勝,本身就是遊俠兒出身,暗地裡怕今後在趙雲麾下受到排擠。

哪怕盡心盡力做事,還是有一些小心思在內。

見相同出身的陳到也加入進來,內心裡不知道有多高興。

沒等趙雲發話,他大聲喊道:“兄弟,我們一直在盼望你。那天你說過的,我們要一起掃平胡虜!”

可惜這傢伙騎術不精,打了兩下馬,就緊緊趴在馬背上衝過來。

“伯至、仲至、叔至、季至、幼至,歡迎你們!”趙雲反應過來,趕緊去拉大家起身。

陳雷雖然是老大,出面的人一直都是陳到這個老三,不僅因爲他武藝最高,還因爲他爲人穩重,事事考慮周全。

陳家五兄弟,在汝南赫赫有名,稱爲陳家五虎,一般的豪強聽說他們的名字掉頭就走。

敢跟袁家人放對的亡命徒,有幾個人不怕?

漢代的人普遍壽命不高,陳家有導引術,那也不是普通家庭能夠修煉得起,需要大量的錢財,不然連入門都不可能。

他們五個是一個爺爺下來的堂兄弟,父母早喪,從小相依爲命,進退一起。

平時還有一些遊俠兒跟隨,整日裡收到的錢就用來習武。

打架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臨行給其他人一些錢財,還教了粗淺的導引術,也算是仁至義盡。

畢竟在一起抱團取暖,沒有親緣關係。

順便還給他們一個錯誤的信息,這次的盜墓就是自己等人做的,馬上要跑路到徐州。

陳到本身就不是一個多話的人,三言兩語就把來意說清楚。

袁家本家,左慈會把導引術拿過去交換一些資源,但趙雲並不知道。

在他的感知裡,袁家這次是偷雞不着蝕把米,肯定要找替死鬼。

趙謙就別想了,袁家本家的那幾位大神不在,支系的留守者,誰敢動本地太守一根毫毛?

更何況經過校場事件,不少家族有了另外的選擇,投靠太守和袁家抗衡。

自己這麼撒手就走,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陳到這幾個人。

要說感情深厚那是太虛僞了,一個武力值在演義中和自己不相上下的武將,就從眼前溜走,不甘心是肯定的。

經過兩個時辰的騎行,衆人順勢就在山谷裡打尖,在汝南又準備了新的乾糧,足夠支撐到襄陽。

也就是夏天,食物容易變質,要是冬天,另一匹馬上馱着乾糧,可以從真定到交趾。

吃着炒麪,喝着山泉,嚼着肉乾,陳家五兄弟感受到另外一種生活。

“以前,這裡有一夥山賊。”陳雷比較健談:“主公,當年我們知道是袁家的人親自安札在這裡的。”

“隨後一合計,三弟就帶着大家,晚上過來挑了。”

“本來還只是懷疑,要不是因爲我們一個手下的親戚物品被扣留,無意中發現袁家的一個不起眼管家經常偷偷摸摸過來。”

“到山寨後,才發現那根本就是袁家的人,從上到下都是。”

“那一仗好慘烈呀!”陳雨和陳雷是親兄弟,他感嘆着:“當時我們來了三十八個人,山寨裡有七十多個。”

“本來想着晚上偷襲,想不到他們還有暗哨。一場偷襲就變成了遭遇戰。”

“那可不!”最小的陳華接嘴:“打下來我們三十八個人,回去只有二十九個人。山寨頭子是袁家的遠房支系袁從,差點兒一刀把我砍了。”

“你還說!”陳雷瞪了一眼:“要不是老三替你捱了一刀,現在你墳頭的草都老高了。看你今後還這麼毛躁不!”

趙家人甚至徐庶都對戰鬥不感到陌生,只有趙滿覺得難以置信,嘴巴張着忘了吃東西。

“快點兒吃,”趙雲抽空叮囑他:“我們在路上趕路可不像平時上山打獵,隨時都有時間打尖,總不能你一人耽誤大家吧。”

趙滿不好意思地把肉乾放進嘴裡,含混不清地說:“那叔至你們爲何不去太守府報案?不然你們還能領到賞金。”

“沒必要!”陳到說話很客氣:“太守大人受到袁家的矇蔽,上上下下都是袁家的眼線。”

“說不定我們還沒見到太守大人就遭了袁家的毒手。”陳春也忍不住插嘴:“我們的家就在汝南。”

“袁家要是知道我們拔了這根刺,不把我們生吞活剝纔怪。”

以袁家在汝南的強勢,曾經連太守都不放在眼裡。

平日陳家和袁家的小輩打打鬧鬧,他們不計較,那是因爲不屑於小題大做。

要是牽扯到利益試試看?這個山寨是從荊州那邊過來的必經之路,肯定是袁家一個不小的財源。

從另一個角度看,袁家簡直太瘋狂了,斂財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這才離郡城多遠?滿打滿算六十里路,竟然敢在交通要道上建山寨搶劫。

從這裡看上去,曾經是山寨的地方,還有一些殘垣斷壁的痕跡。估計袁家不敢再派人來。

七十多人會武的,在袁家祖地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陳到五兄弟卻不會騎馬,接下來很長一段路就不能走得太快,得給他們時間練習。

休息了一炷香左右,趙家軍再次出發,浩浩蕩蕩直奔荊州地界而去。

第77章 袁紹的野望第156章 議分家趙風背鍋第152章 道門應該走出去第174章 打死那些龜孫兒第13章 趙雲練兵第175章 絞肉機第124章 顧三公子巧裝神第173章 又見霹靂炮第82章 趙家宋家同根生第91章 主動出擊第165章 破合圍荀諶分兵第26章 如何處理俘虜第3章 暗流洶涌雒陽城第180章 大草原上魔蹤匿第6章 雞猴一起殺第14章 泰山壓頂成飛灰第202章 黃承彥前來助興第153章 我愛羊羊羊愛我第148章 被俘虜的海東青第40章 該殺則殺,三老照殺不誤第10章 趙孟其人第145章 謀兩縣荀諶顯能第91章 主動出擊第89章 蹇碩東征第1章 封賞風波第186章 兩個三苗秘雲布第109章 正直無私數田豐第11章 劉玄德兵進中南第6章 收土地政令遭拒第197章 送別時趙雲踏歌第104章 荀家到真定第9章 常山軍火燒連營第121章 抵達邪馬臺第44章 荀採第125章 邪馬臺來歷第60章 姑臧城外,休屠之澤第81章 來訪鮮卑的高句麗人第16章 憋屈盧植陷囹圄第13章 中條山反派聚會第181章 剿沙匪牛刀小試第242章 突破境界有頭緒第128章 劍舞選才第192章 袁軍軍議第82章 江夏蠻巫師?第46章 求才若渴第172章 拈花微笑達摩現第53章 桂陽趙範第83章 陰謀,又見陰謀第5章 黃巾試探盡折戟第92章 秘密武器的威力第5章 荀家姑爺第175章 佔區經濟大建設第34章 北去親滅魔第25章 買一送一,山賊團滅第49章 交惡袁家第25章 趙雲要當駙馬都尉?第115章 一本小說一部經書第52章 孟德的請求第254章 滅晁家大宗師成第175章 絞肉機第21章 九原呂奉先第1章 封賞風波第11章 爲賺人抄桃花源第254章 滅晁家大宗師成第38章 兵變番禺城第127章 陳叔侄漠北遇險第142章 憋屈甄家第179章 突發事件,袁術殘廢第224章 吳郡世家有詰難第47章 震懾第61章 徐庶之謀,一舉平亂第83章 曲終人散仍有餘波第36章 優待蠻人,不是讓他們騎在頭上第247章 拖劉備袁紹下水第29章 初至江陵第60章 姑臧城外,休屠之澤第167章 趙子龍在此第132章 拳打張翼德第77章 袁紹的野望第99章 好奇心害死貓第129章 大營攻防戰第99章 子龍迴歸萬事諧第171章 演武堂滅,講經堂出第66章 計除水匪第48章 收泰山賊第51章 捨得,頓悟,罐頭,水軍第84章 大人夏俊夏侯生第51章 捨得,頓悟,罐頭,水軍第171章 老泰山?第127章 酒敬鄉鄰第27章 二次廷議第78章 孟德的抉擇第27章 趙張分家?第46章 許子遠論兵第17章 荀文若大戰潁川第46章 趙子龍哪兒去了第210章 詰屈聱牙盡腐儒第213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64章 活捉習鈞第253章 廢功散經脈全封
第77章 袁紹的野望第156章 議分家趙風背鍋第152章 道門應該走出去第174章 打死那些龜孫兒第13章 趙雲練兵第175章 絞肉機第124章 顧三公子巧裝神第173章 又見霹靂炮第82章 趙家宋家同根生第91章 主動出擊第165章 破合圍荀諶分兵第26章 如何處理俘虜第3章 暗流洶涌雒陽城第180章 大草原上魔蹤匿第6章 雞猴一起殺第14章 泰山壓頂成飛灰第202章 黃承彥前來助興第153章 我愛羊羊羊愛我第148章 被俘虜的海東青第40章 該殺則殺,三老照殺不誤第10章 趙孟其人第145章 謀兩縣荀諶顯能第91章 主動出擊第89章 蹇碩東征第1章 封賞風波第186章 兩個三苗秘雲布第109章 正直無私數田豐第11章 劉玄德兵進中南第6章 收土地政令遭拒第197章 送別時趙雲踏歌第104章 荀家到真定第9章 常山軍火燒連營第121章 抵達邪馬臺第44章 荀採第125章 邪馬臺來歷第60章 姑臧城外,休屠之澤第81章 來訪鮮卑的高句麗人第16章 憋屈盧植陷囹圄第13章 中條山反派聚會第181章 剿沙匪牛刀小試第242章 突破境界有頭緒第128章 劍舞選才第192章 袁軍軍議第82章 江夏蠻巫師?第46章 求才若渴第172章 拈花微笑達摩現第53章 桂陽趙範第83章 陰謀,又見陰謀第5章 黃巾試探盡折戟第92章 秘密武器的威力第5章 荀家姑爺第175章 佔區經濟大建設第34章 北去親滅魔第25章 買一送一,山賊團滅第49章 交惡袁家第25章 趙雲要當駙馬都尉?第115章 一本小說一部經書第52章 孟德的請求第254章 滅晁家大宗師成第175章 絞肉機第21章 九原呂奉先第1章 封賞風波第11章 爲賺人抄桃花源第254章 滅晁家大宗師成第38章 兵變番禺城第127章 陳叔侄漠北遇險第142章 憋屈甄家第179章 突發事件,袁術殘廢第224章 吳郡世家有詰難第47章 震懾第61章 徐庶之謀,一舉平亂第83章 曲終人散仍有餘波第36章 優待蠻人,不是讓他們騎在頭上第247章 拖劉備袁紹下水第29章 初至江陵第60章 姑臧城外,休屠之澤第167章 趙子龍在此第132章 拳打張翼德第77章 袁紹的野望第99章 好奇心害死貓第129章 大營攻防戰第99章 子龍迴歸萬事諧第171章 演武堂滅,講經堂出第66章 計除水匪第48章 收泰山賊第51章 捨得,頓悟,罐頭,水軍第84章 大人夏俊夏侯生第51章 捨得,頓悟,罐頭,水軍第171章 老泰山?第127章 酒敬鄉鄰第27章 二次廷議第78章 孟德的抉擇第27章 趙張分家?第46章 許子遠論兵第17章 荀文若大戰潁川第46章 趙子龍哪兒去了第210章 詰屈聱牙盡腐儒第213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64章 活捉習鈞第253章 廢功散經脈全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