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妙覺庵

中元十三年的夏.『.然而,在大舟山腳下的竹林與庵堂間,一切卻又顯得如此寧謐。

黃昏時的太陽,已然消耗盡了所有的熱力,淡金色的夕陽,斜斜地鋪散於不遠處的那一大片竹林,似爲那一層翠碧,塗抹上了些許金粉。

襄垣杜氏的四郎君——杜驍騎的庶四子——杜光武,站在竹林外,望着眼前那兩扇緊閉的門扉,神情有些恍惚。

他從沒想過,有朝一日,他會來到這裡,確切地說,是來到一座尼庵之前。

這並非他的本意,而是東陵先生的那封信指引着他前來的。

在東陵野老的贈言中,不僅指明瞭讓他來到這大舟山下的妙覺庵,且還指明瞭他必須要找到的人——一個法號叫做絕慧的比丘尼。

“大舟山下,妙覺庵中;有比丘尼,法號覺慧。知君之事,識君之母;君之來處,盡在此中。”

那贈言中便是如是說的。

那贈言最後還有一語,“君非李氏所出。君之生母,另有其人。”

杜光武怔然立在妙覺庵的大門前,面色麻木,似一尊泥塑的雕像。

李氏,並非他的生母。

拿到贈言的那天,他腦海中翻來覆去的,唯有這句話。

他已經不大記得是如何回到自己開的那間水鋪的,他只記得,在的那一瞬間,許許多多模糊而又遙遠的記憶,倏然便涌入了他的腦海,幾乎令他失了神。

事實上,在很小的時候,他也曾經以爲,他的生母另有其人。

在他的記憶中,有一個面貌普通卻又極其溫柔的女子,總愛穿着一身綠月白的衣裙,陪伴在他的身邊。

她有一雙很軟很軟的手,總是輕柔地撫着他的頂,牽着小小的他的手,或是拍着他的肩背,哄他入睡。

記憶中那隻掌心裡溫柔的熱度,曾無數次安撫了夢裡的他,又無數次在夢醒之後,令他陷入一種近乎於自責的痛苦中,無法自拔。尤其是在面對“庶母”李氏冰冷的面容時,他總會覺得,自己所做的那個夢,其實是在心底深處對李氏有所不滿,是一種大不孝。

懷着這種既矛盾又痛苦的心情,他侍母至孝,從不違逆李氏,無論是李氏的打罵還是冷待,他總是心甘情願地承受。甚至,就連李氏揹着他悄悄給嫡母遞消息的事情,他也一併忍受了下來。

他總以爲,身爲庶母,爲了能在杜家那深深的宅院裡存活下去,李氏不得不如此。他更以爲,李氏就算待他再不好,那也是在表面,而在心底深處,她一定是很這個兒子的。

至於那個時常出現在夢中的溫柔形象,在見到東陵先生的信之前,他一直以爲,那是他被打壓得太狠之後而生出的臆想。

直到,他拿到了東陵先生的贈言。

在反覆讀了那贈言不下百遍之後,他終於開始相信,他記憶中莫名多出來的那個的女子,其實,是真實存在的。

那個女子,也許……便是他真正的生母罷。

他攥着那封信,獨自坐在逼仄而狹窄的水鋪後院,不知道自己枯坐了多久。

當他回過神來時,他拿信的手已經僵硬得無法屈伸,每一根骨節都像是被千斤巨石碾過,那種脹痛與酸澀,比握槍突刺千下還要嚴重。

在那一刻,他飛快地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必須去一趟大舟山。

李氏的冷漠與刻薄,還有她時那種深入骨髓的怨恨,他曾經選擇視而不見,亦選擇了一忍再忍。

而彼時,他卻是連一刻都忍不下去了。

就算是庶子,就算出身卑微,身爲母親,對自己身上掉下來的骨肉,怎麼可能會有那樣的眼神?又怎麼可能用那樣惡毒的態度,去壓迫自己的孩子,甚至幾度欲出手加害?

那是一個母親能忍下心做出來的事麼?

在狹小的水鋪後院,杜光武幾乎是咬着牙用盡了所有的力量,才走出了那一方專屬於他的天地。

而在走出後院之後,他便已經失去了回府見李氏的勇氣。

他是直接從水鋪出城的。

出城前,他只叫人傳了個口信回去,尋了個最常見的“田獵”藉口,便離開了。

盤費衣物以及馬匹,還有出入各郡縣的路牌,他早就在水鋪備得齊全。

在上馬的那一刻,他甚至覺得,他其實早就在盼着這一天了。

離開杜氏,離開那個冰冷的家,離開那個永遠冷冷地的李氏,以及根本對他不屑一顧的父親,還有那些視他如雜草總要時不時踩他一腳的所謂兄弟姊妹們。

那個地方,他已經一息也呆不下去了。

他快馬加鞭離開了上京,一路曉行夜宿,不上十日,便來到了目的地,也就是他此刻正站着的地方——大舟山。

大舟山,地處上京與大都之間的允州境內,雖不算荒涼,卻也並不熱鬧。因山上皆是黃石,寸草不生,很難有“靠山吃山”之便,故大舟山下只住了稀稀落落的五六十民戶,合成了一個相對鬆散的村莊,就叫大舟莊。而妙覺庵,便在離大舟莊約三四里地的山陰處,庵**奉的乃是觀音大士。

杜光武握了握汗溼的掌心,回四顧。

曠野的風吹過竹林,沙沙作響,眼前的門扉顯得有些陳舊,經年累月的風吹雨打,那門上的朱漆剝落了幾處,門楣上的匾額卻還光亮,顯是有人經常擦洗。

寧靜安詳,與世無爭。

這所庵堂隱在羣山的懷抱中,如避世的隱士,不爲人知。

“吱啞”一聲,面前的門扇忽然開啓,將杜光武的心神也拉回到了此刻。

他後退一步,凝目卻見開門的是個中年女尼,因微有些背光,杜光武並她的長相,唯覺這女尼身上似是有一種很溫和的氣息,即便不言不語,那種溫和的感覺,亦撲面而來。

他凝了凝神,向着女尼打了個揖手,恭聲道:“見過比丘尼,僕是來尋人的。”

或許是一路趕來太過疲累,也或許是等待了太久,讓他失去了耐心,他沒有多做客套,開口便直入主題。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495章 皆是色第379章 景獨好第181章 林間語第101章 暈青瓷第478章 互爲證第699章 玉瑟花第323章 樹梢風第617章 逢水榭第832章 因何返第402章 蘇長齡第784章 雪湯飲第173章 粉雲低第942章 萬壽宴第二百八十四章 月華綢第912章 請獻計第812章 下神壇第478章 互爲證第893章 迷心術第815章 珍寶坊第881章 忽疾墜第015章 黃柏紙第477章 香助興第365章 愁色濃第574章 護不得第849章 辯方向第941章 請一戰第949章 衣華裳第747章 石榴箋第504章 論嫁娶第022章 桃花訊第178章 編尺素第309章 榆樹巷第957章 紅鯉珮第354章 忽有疾第224章 假亦真第710章 提不動第859章 顧家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蓬萊閣第136章 兼濟名第739章 卻輕嗔第512章 臨瀑影第873章 嗅松香第495章 皆是色第834章 且着棋第682章 憶青衿第925章 幾時回第661章 東風樓第1038章 忽憶舊第711章 薛白衣第422章 灰衣女第072章 丹青客第578章 如潑婦第804章 請撫琴第731章 皆有疾第369章 金四局第879章 朱漆門第082章 斜月墜第413章 入艙來第533章 柳下問第549章 虛實間第051章 趙姬瑩第005章 薛二郎第424章 足如雪第652章 中路院第709章 非友也第三百五十九章 至友愛第112章 臨絕豔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高僧第545章 垂冪籬第866章 撫梅簪第079章 暫借刀第761章 波如鏡第497章 樹下人第1000章 結同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月華綢第673章 紀朝宗第673章 紀朝宗第898章 雨成勢第127章 蒼涼意第809章 非要挾第892章 掃落英第788章 通光殿第296章 吾信她第682章 憶青衿第664章 兔兒燈第974章 再訊問第047章 亂雲飛第611章 尚主例第618章 杜容華第912章 請獻計第393章 折梅蕊第122章 渺無痕第483章 將靜修第730章 漸模糊第487章 庶冒士第018章 先攻心第925章 幾時回第326章 桓子澄第163章 潑茶香第301章 潑茶香
第495章 皆是色第379章 景獨好第181章 林間語第101章 暈青瓷第478章 互爲證第699章 玉瑟花第323章 樹梢風第617章 逢水榭第832章 因何返第402章 蘇長齡第784章 雪湯飲第173章 粉雲低第942章 萬壽宴第二百八十四章 月華綢第912章 請獻計第812章 下神壇第478章 互爲證第893章 迷心術第815章 珍寶坊第881章 忽疾墜第015章 黃柏紙第477章 香助興第365章 愁色濃第574章 護不得第849章 辯方向第941章 請一戰第949章 衣華裳第747章 石榴箋第504章 論嫁娶第022章 桃花訊第178章 編尺素第309章 榆樹巷第957章 紅鯉珮第354章 忽有疾第224章 假亦真第710章 提不動第859章 顧家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蓬萊閣第136章 兼濟名第739章 卻輕嗔第512章 臨瀑影第873章 嗅松香第495章 皆是色第834章 且着棋第682章 憶青衿第925章 幾時回第661章 東風樓第1038章 忽憶舊第711章 薛白衣第422章 灰衣女第072章 丹青客第578章 如潑婦第804章 請撫琴第731章 皆有疾第369章 金四局第879章 朱漆門第082章 斜月墜第413章 入艙來第533章 柳下問第549章 虛實間第051章 趙姬瑩第005章 薛二郎第424章 足如雪第652章 中路院第709章 非友也第三百五十九章 至友愛第112章 臨絕豔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高僧第545章 垂冪籬第866章 撫梅簪第079章 暫借刀第761章 波如鏡第497章 樹下人第1000章 結同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月華綢第673章 紀朝宗第673章 紀朝宗第898章 雨成勢第127章 蒼涼意第809章 非要挾第892章 掃落英第788章 通光殿第296章 吾信她第682章 憶青衿第664章 兔兒燈第974章 再訊問第047章 亂雲飛第611章 尚主例第618章 杜容華第912章 請獻計第393章 折梅蕊第122章 渺無痕第483章 將靜修第730章 漸模糊第487章 庶冒士第018章 先攻心第925章 幾時回第326章 桓子澄第163章 潑茶香第301章 潑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