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封地在涇陽,可說實話,夏鴻升並沒有怎麼去涇陽縣城裡面轉過幾次。
涇陽集就在莊子上,裡面的東西比涇陽縣城可齊全的多。
必要去縣城的採買,亦不須夏鴻升去費心,更不須他親自去。
若是有一些相關的事物,也張縣令到夏鴻升的府上拜見去,斷沒有夏鴻升去找他的道理。
偶有幾次夏鴻升自己去涇陽縣衙,也是坐着馬車匆匆到了縣衙,說完事情又坐着馬車匆匆離去。
反而沒有怎麼去細細看過涇陽縣城。
所以,也才驚訝於涇陽縣城的變化。
縣城裡面的道路竟然已經全都變成了水泥路了,路邊也規整了許多。經過坊市的時候,竟然恍惚好似又看到了另外一個涇陽集。
“這涇陽變化可真不小。”夏鴻升說道。
聽見夏鴻升的話,齊勇在身後說道:“公子,自打您受封來了涇陽之後,在莊子上又是弄這,又是弄那,這人的眼可都明着吶,看着咱們莊子上的情形,於是也跟着做。還有這路,自從咱莊子上全修了水泥路之後,涇陽就也開始修路了。還是公子說的,涇陽縣修水泥路,水泥廠只收一個成本,一枚銅錢都不多掙的。這麼一來,自然變化很大。”
經齊勇這麼一說,夏鴻升就想起來了,那還是他剛受封到了涇陽,修了涇陽集和通往長安的水泥道的時候的事情。當時他還對李世民說了要想富先修路的話,還分析了一番,後來李世民就叫涇陽縣修路。夏鴻升爲了支持涇陽修路,於是以成本價將水泥賣給涇陽縣。
這麼一想,竟然已經過去四年了。
夏鴻升於是乾脆也不再騎馬,翻身從馬上跳了下來,齊勇於是也立刻翻身下馬,將兩匹馬都牽着,跟着夏鴻升走路起來,往縣衙過去。
夏鴻升一路邊走邊看,左轉右拐的,看到涇陽現成裡面的變化,心中很是高興。
一直在涇陽縣城裡面轉悠了將近一個時辰,看了許多地方,夏鴻升這才慢吞吞的到了涇陽縣衙外面。
縣令站在門口等着,一看見夏鴻升,就立刻上前行禮迎接。
“人都來了?”張縣令行禮問安之後,夏鴻升問道。
張縣令點了點頭,答道:“回稟夏侯,本縣當中的各大商戶鄉紳,俱都已經收到了侯爺的請帖,今日也都已經到了縣衙之中,久候多時了。”
夏鴻升卻並不急於進去,只是笑着又問道:“裡面那些人當中,商戶幾何,鄉紳幾何?”
“回侯爺,商戶有十數人,都是本縣最大的一些商戶。”張縣令對夏鴻升說道:“鄉紳有五六個,都是此間之大族,還有一個”
張縣令頓了頓,又說道:“是夔國公的本家親戚”
夏鴻升點了點頭:“哦,進去吧。”
三人一道進去了涇陽縣衙,到了後面,進入堂中之後,果然就見裡面坐滿了人。
這些都是涇陽縣的大商賈和鄉紳地主。他們要麼是在涇陽縣本地有不少產業,要麼是在長安有生意做。總而言之,這幫子人就是涇陽縣這個地界裡面的百姓裡面,或是財富,或是社會地位,處於最頂層的那些了,也都是在涇陽縣之中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了。
只是眼下這十數個人坐在那裡,臉上的表情卻顯得有些揣揣不安。自然也有人面無神色,無波無瀾,就只是靜靜的端坐着。
那臉上有些惴惴不安的多是商賈,而那些面無波動靜靜坐着的,必是鄉紳。
蓋因商人究竟還是地位不足,因而心中底氣也就不足。而這些鄉紳們,哪一個沒有一些背景的?
見二人進來,衆人就都站起了身來,向張縣令行禮。
“誒!莫要同我行禮,諸位且來拜見侯爺。”張縣令讓開了身子,將夏鴻升介紹給了衆人,說道:“此乃大唐涇陽縣侯夏侯爺,還不快來拜見!”
衆人看看夏鴻升,頓時一驚,連忙過來躬身行禮拜見。
“諸位不必多禮。”夏鴻升擺了擺手:“請坐。”
衆人坐下之後,當即便有一老者又站起身來,對夏鴻升復又行了一禮,笑道:“呵呵,老朽劉泰拜見侯爺。侯爺之名,老朽早已是如雷灌耳。侯爺文武雙全,文有才名冠絕天下,格物之道猶如神技。所做之詩歌長短句皆爲天下文士所推崇,開文壇之新風。武有建軍校,破突厥,蕩滅倭國之功,天下而皆知。又在涇陽築書院,不問尊卑苦寒,一律皆許入學,盡授格物之道。老朽慕名已經,今日終得有幸能一睹侯爺之風采,着實足慰平生了!”
夏鴻升可沒有被這一同馬屁給拍暈。想到他的名字叫劉泰?心中就立刻明白了。這恐怕便是張縣令方纔所說的夔國公之本家親戚。看他年紀,比劉弘基要大不少,只怕家族之中,還是劉弘基的長輩。
他先開了口說話,再看看其他人看他時候的神色,夏鴻升就就你知道的太多了這羣人是推舉了他來領頭了。
夏鴻升哪裡會不明白這些人的小心思。無非就是擔心夏鴻升壓榨他們罷了。
於是夏鴻升笑了起來,擺了擺手,說道:“老先生謬讚了,些許虛名而已,不足一提。”
“卻不知道,今日侯爺召集吾等前來,可是有何吩咐?”那劉泰又問道。
夏鴻升擡手示意,請他坐下來,然後掃視了一圈諸人,又笑着說道:“今日本侯召集諸位前來,的確是有幾件事情,須同諸位相商啊。”
堂中諸人相視一眼,然後又紛紛看向了夏鴻升,等他繼續說下去。
夏鴻升又笑了一笑,說道:“方纔劉老先生也說了,本侯在涇陽築書院,不問尊卑苦寒,一律皆許入學,盡授格物之道。其實,本侯書院中所授,並非只有格物之道。只是以格物爲主罷了。其他儒墨縱橫等諸子學問,書院中皆有所授。格物之道,本侯親自教授,而儒有當世之大儒顏相時蓋文達于志寧等諸位先生,墨有當今墨家鉅子及墨家傳人,縱橫有莒國公之傳人凡此種種,涇陽書院之中百家爭鳴,實乃學問之聖地,亦是本侯所做之事中,最令本侯高興的事情。本侯素來有一志向,欲爲往聖繼絕學。今日召集諸位前來,正爲此事。”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