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朱純並非科班出身,他來宣府這十四年的時間裡,多數以作畫爲生,但是也不是一無是處,吃着朝廷的俸祿,啥都不幹。

他對宣府足夠的瞭解,對馬市也足夠的瞭解。

但是上次他抓了一個奸細,得了一塊功賞牌後,他就攬下了營建宣府貢市的活兒。

這個活兒很難嗎?其實不難,因爲大皇帝建立貢市,實在是衆望所歸之事。

「近聞北虜進貢多挾馬入邊私市,市者得之,皆以歸勢家,因取厚利,厚利之下,商民必趨之若鶩,遠近商賈,多以鐵貨與虜交易,村市居民,亦相率犯禁。」

宣府的百姓想要貢市、宣府的勢要豪右之家想要貢市、韃靼人想要貢市,幾乎所有人都想要貢市。

私市私集,是在宣府貢市設立之前,就已經極其普遍的現象了,而且藉着互市的名義,在山外九州,大肆劫掠的馬匪可不再少數。

這種亂象,他幾次上書朝廷,卻始終沒有迴應,一來,他的奏疏不受重視,二來,大明如此強大,些許蟊賊耳,不值一提。

土木堡之變以來,他的奏疏得到了極大的重視,而且推進速度極快。

大皇帝送來了三十萬枚馬價銀,作爲貢市第一次交易資金,要求不少於五萬匹能用之戰馬。

宣府方面立刻投入了約五萬的民夫,在安定門的賈家營,開始營造貢市圍城,相繼建成了鎮朔樓、清遠樓等樓宇,負責管理兩個互市。

賈家營的地理位置極爲特殊,是一個盆地,四面環山,卻是四通八達,當初也先派遣了阿噶多爾濟,意圖進攻賈家營,希望能夠牽制宣府主力,爲攻打萬全城做掩護。

可惜的是,阿噶多爾濟發揮了韃靼人的優良傳統,望風而逃。

而此時的賈家營因爲營建,起了一個圍十里的小城營堡,雖然是互市,但是有着極其濃郁的軍堡風格,比如有跑馬道,也有三層的甕城。

正統五年,宣化城開始包磚,宣府自此成爲了磚城,而這次營建賈家營貢市,不過花費了不到三萬塊銀元,就建成了。

大明銀元,比京師貴多了,一塊能當三塊花,草原人對這種銀幣頗爲追捧。

當然城內主要是以貢市爲主。

韃靼人、兀良哈人都可以驅趕牲畜來到宣府貢市,獲得大明的銀幣,然後用銀幣換取生活所必須要用的鐵鍋、鹽巴等物。

在某種程度上,朱純認爲大明的銀幣,更像是一種不容易僞造、製作精美的鹽引,大明給銀幣獲得馬匹,而大明的商賈,將貨物運到宣府,用大明的貨物,將大明的銀幣換到內地。

這不就是翻版的鹽引嗎?

但是他很快就知道自己錯的離譜。

一般等價物的貨幣和邊鎮糧草、淮南鹽息息相關的鹽引,完全不同。

首先,就是大明準備了作爲交換的鹽巴、茶葉、鐵鍋、農具、馬鐵鐵等物,全都滯銷了。

這幫韃靼的臺吉、奴酋帶走了大明的銀幣,留下了他們的牲畜,卻沒有帶走大明準備的貨物、物資,生活必需品。

因爲臺吉和奴酋們,認爲大明想要賺兩次,第一次是低價收購牲畜,第二次是高價販售貨物。

朱純看着那些瘦骨嶙峋的牧民,就是嘆息。

天地良心!

這些貨物已經非常便宜了,至少宣府什麼價格,貢市就是什麼價格。

朱純已經被罵的狗血淋頭了,說朱純是韃靼人的奸細!

宣府雖然談不上缺少這些東西,但是也並不寬裕,結果都被拿去販賣,這不是裡通韃靼嗎?

這不得把朱純辦個通賊的罪?不送去太醫院,觀察觀察這位官老爺到底是不是韃靼人的奸細?

朱純頂着巨大的壓力,將這些草原急缺的物資,從宣府運到賈家營的目的,自然是爲了吸引草原人把馬匹送到貢市來。

可惜,草原人的臺吉和奴酋,似乎不懂竭澤而漁則無魚的道理。

百姓對那些閃着光的銀幣,根本沒什麼感觸,他們看到了那些鐵鍋、茶葉、鹽巴的眼睛纔是亮的。

于謙的說法是對的,永樂年間,草原人生計困難,不僅僅是大明的攻伐,其中也有大明製成永樂通寶,被草原人用牲畜換取。

導致了草原上生活崩潰了。

朱純指着那些拉着銀幣走了的臺吉和奴酋,還有那些看着鹽巴和鐵鍋眷眷不捨的牧民,最後還是放下了手。

那些拉到賈家營的物資,再送回宣府撲買就是,宣府也不寬裕,也不都是什麼時令之物。

但是那些走投無路的草原百姓們呢?

他將所有的見聞寫到了奏疏之中:「韃靼控弦十餘萬,多畜貨貝,稍厭兵,乃徙幕東方,若以物換物,則日滋月息,即令韃靼、吉囊等部落,衆三四十萬。」

「然草原競奢之風甚囂,徒慕金銀之物,捨本逐末,盛耶?衰耶!」

朱純十分肯定,韃靼王、臺吉、奴酋的只帶走銀幣,不帶走物資的做法不對。

按照大皇帝的財經事務理論,貨幣分爲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而銀幣的使用價值近乎等於零,而其本身充當的就是交換價值,這些是決定了銀幣成爲一般等價物的原因。

這不交換的銀幣,就像是沒有農夫耕種的土地一樣,一文不值。

把銀幣拿走,然後屯在部落裡,等到白毛風來的時候,既不能買煤生火,更不能購置布絹遮風,沒有鐵鍋他們只能用皮兜着水煮食,沒有鹽巴他們會虛弱無力。

朱純纔會說,捨本逐末,盛耶?衰耶!

朱純的想法,從邏輯上講,完全是對的,他的道理也是絲毫沒有問題的。

就像聖賢書上那些勸人向善的道理,的確正確,但是現實總是如此的荒誕,永樂年間的悲劇,似乎要在景泰年間,再次上演。

舉着聖賢書做事,一事無成,這個道理朱純早就明白了,現在理解更加深刻了幾分。

朱純站在鎮虜樓上,看着那些百姓,越想越難受,奏疏是寫給皇帝的,那自然是溫文爾雅,但是在賈家營互市,他就完全沒必要遮遮掩掩。

他對着那羣離開的臺吉和奴酋,破口大罵:“真不是東西,簡直就是土匪!比土匪還不如呢!哪怕是去青樓呢,多少花點!”

“花不了多少錢!帶回去點鹽巴和鐵鍋,哪怕是帶點毛氈、麻繩也行啊!”

“還讓人家老百姓念你們好,就一句話,呸!噁心!”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彼唯有見於近而無見於遠,有察於寡而無察於多,端推此輩!”

到底是讀書人,最後文縐縐的罵了幾句,開始調撥物資回宣府,韃靼人不要有的是人要,大軍正在前線恢復集寧周圍的生產生活,需要的物料更多。

而此時的官山議事臺再次迎來了黎明的曙光,于謙在巨大的議事臺上,迎着紫氣東來,打了一套五禽戲,行雲流水,最後慢慢收尾。

最近於謙的身體越來越好了,說話中氣十足,而且不用走到哪裡,都帶着口罩。

于謙的身體,是被累垮的,這是毫無疑問的。

人最怕的不是遇到了問題,也不是怕沒有辦法解決,而是有辦法,卻因爲種種原因,無法解決。

于謙最近很少消耗心力去思考過去那些夙夜哀嘆之事,大明皇帝是個能拿主意的人,即便是有些小的誤差也無妨,都是可以糾正的。

“於少保,徵虜將軍請少保前往議事廳,將領們都到了。”一個校尉拿着一把方巾,遞給了于謙。

于謙拿過了方巾,擦了擦汗,走進了議事臺的正殿,現在掛牌前軍都指揮司的牌額,有陛下御筆親書的「聳峙嚴疆」四個大字。

“參見於少保!”諸多軍將拱手見禮。

于謙笑着說道:“大家都請坐,不必如此拘謹,大軍還沒打算進軍河套,並非戰時會議。”

于謙對這種尊敬依舊不是很習慣。

他在正統十三年以前,只不過是地方巡撫,和石亨噴來噴去,差點惹來殺身之禍。

正統十四年八月十五日之前,他也只是大明的一個普通侍郎,在朝中甚至連稱一聲明公的資格都沒有。

那時候兵部尚書是鄺埜。

坊間多有流傳,土木堡之變,是于謙爲首的一干臣子們的陰謀,他們陰謀的剋扣了大明京營的糧草,才導致了土木堡之變的大潰敗,藉機上位。

想想那在通州的八百萬石糧草,這個陰謀論,倒是頗爲站得住根腳,雖然土木堡大潰敗,是因爲沒有水源,是因爲貿然移營。

但是誰在乎呢?大家只想知道自己想要的那個答案罷了。

按照誰獲利最大,陰謀的發動者是誰的道理,這種傳聞的指向,應該是當今陛下才對,畢竟陛下獲利最大。

但是散播流言的傢伙,清楚的知道一個事實,罵于謙幾句無所謂,他們不敢往陛下腦袋頭上扣屎盆子,因爲陛下真的會請他們去太醫院坐一坐,然後問問他們背後是誰。

于謙很想問一句,自己何德何能呢?

他一個兵部左侍郎,去規劃陰謀,顛覆大明皇帝親征事務,那太看得起他了。

正如現在,將士們如此的尊重他,何德何能呢?

他也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感覺。

于謙經常和陛下論政,除了勸陛下仁恕之道以外,于謙也在努力地學習,當然不是學釣魚,那老釣不到,全靠水猴子掛鉤的釣魚法,是不值得學習的。

于謙要學那些洞若觀火的遠見。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陛下的確是肉食者,但是陛下身後就是懸崖,他不得不遠見。

那些遠見,于謙每次都要認真領悟,總是頗有收穫。

陛下身後有高人啊,百尺那麼高。

他要對得起所有軍士,對他的尊重。

于謙笑着說道:“武清侯,我需要抽調五百天子親徒的掌令官,恢復集寧地區的生產。”

石亨坐在了主位,他是超品侯爵,自然不需要對於謙行禮,但是一聽於謙要五百個掌令官,立刻就惱火了!

真好意思開口,一張嘴就是五百陛下親自教諭掌令官!他怎麼不去搶呢?!

“於少保,不是咱老石扣門,也不是咱老石不尊陛下將令,五百掌令官?你還不如把十二團營整個拆了去好了!”

“陛下一共就給了咱老石五百三十二名掌令官,你一下子要走五百,不行,絕對不行!沒門,想都別想!”

陛下親自教諭的掌令官,那是大軍軍紀的保障,這要是直接抽走五百掌令官,大軍到了河套,就會變成惡犬出籠,把整個河套折騰的不知道什麼樣才肯罷休。

軍紀一旦敗壞,想要恢復,除非打碎了重建,否則就只會一直敗壞下去。

于謙也不惱火,他笑呵呵的說道:“十月份新的掌令官就到了,咱們至少要修整三個月,安定了集寧地區之後,纔會攻伐河套地區,正好趕上趟兒。”

“我這裡又陛下的敕諭,武清侯要不要看看。”

石亨認真的思考了片刻,一看陛下的敕諭,他也沒辦法,于謙說的是實情。

他點頭說道:“十月份的新掌令官能到的話,借你五百也無妨。”

“不過於少保,在山外九州、京畿,五百掌令官,那至少能掌三千里,三萬甲了,這就是至少三十六萬戶,集寧滿打滿算不過五萬戶,一百個掌令官足矣了。”

于謙笑着說道:“畢竟是再復之地,多是生民。”

“五百掌令官也不夠,但是十二團營,只有五百掌令官了,我還需要至少一萬兵馬,配合這五百掌令官,否則掌令官宣諭,也不太安全。”

石亨眉頭緊皺,最後還是點頭說道:“那好吧,於少保,需要什麼儘管說。”

于謙左右看了看說道:“就平日裡十二團營如何拉練,就如何做就夠了,只要大軍還在,過了最開始這段躁動時間,就不會有事了。”

石亨眉頭緊皺的說道:“於少保打算怎麼做?”

于謙笑着搖頭說道:“這東西武清侯真的要學嗎?安民之道,可是大道之行,若是武清侯要學,就跟着於某看幾天,也不難。”

石亨猛地打了個哆嗦,連連擺手說道:“還是不學了,於少保竭力施爲就是,我還是帶兵打仗的好。”

“你們,其他人,也不好去瞎打聽,聽到了沒有?”

諸將領大聲的喊道:“謹遵將軍將令!”

石亨爲什麼這麼大的反應?

其實也簡單,自古將領,掌兵不掌財。

掌兵又掌財的在大漢,那叫豪強,在大唐那叫藩鎮,在五代十國,那叫軍頭。

石亨發現自己差點就咬了陛下下的餌,差點着了皇帝的道兒!幸好閃的快。

“那就謝過武清侯了。”于謙點頭。

石亨對着東方大聲的說道:“爲陛下盡忠竭能!”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十三章 拿去!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十二章 吊!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688章 康國公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十三章 拿去!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就是酷吏!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寫在朱祁鎮死後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五百七十六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十二章 吊!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688章 康國公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817章 京宣馳道的若干問題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