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子欲辦報(第三更,爲盟主搖搖搖頭加更,加第三更!)

南京紫禁城,乾清宮。

朱慈烺單獨召見了禮部左侍郎文安之。

由於現在劉宗周接任了內閣首輔,雖然還掛着禮部尚書的頭銜,但已經不怎麼主持部堂事。如今禮部真正的一把手卻是朱慈烺特意從夷陵徵召而來的文安之。

文安之的忠心沒有任何問題,能力也是出奇的高,剛剛出任禮部左侍郎幾個月就把部堂事主持的井井有條。

當然禮部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個清閒衙門,可供文安之施展拳腳的地方有限。

故而此次朱慈烺特地準備將一件事交給文安之去辦。

朱慈烺想要做的就是辦報。

大明雖然已經有了邸報,但這種官方邸報的內容太過單一,基本都是君王發佈了什麼政令,再就是一些人事任免。

朱慈烺想要辦的是類似於後世的報紙。

既有天下大事,也有娛樂版塊。

朱慈烺辦報的目的是進行輿論宣傳,矛頭自然是直指滿清。

事實上文藝隊編演劇目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進行輿論宣傳。只是這樣宣傳的擴散程度有限,畢竟劇目表演不是電影,不能進行無限制的複製擴張,在某段時間內只能在特定地區表演。

而報紙就不一樣了。如今活字印刷術十分普及,只要定好內容隨時排印。印好的報紙可以在朝廷控制區的每一處府縣售賣,讓百姓們認識到清軍的殘暴,以及漢奸的可恨。

從技術上實現辦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識字率。

大明不比後世,識字率很低,基本上一個村子裡除了個別的人讀過書,其餘都是文盲。

府縣裡的情況相對好很多,即便普通百姓沒有讀過書,但多少也認識幾個字。

可此時的大明是個十分徹底的農耕社會。縣以下鄉村人口比縣城、州城、府城裡的人口多的多。

朱慈烺要辦報就不得不考慮這個現實的問題。

朱慈烺的想法是通過辦夜校來教村民識字。

一個村子裡總有識字的人,甚至有可能有個把秀才。

可以由這些人出任講師,教村民識字。

其實這有點類似於明代的社學。只不過社學是教小孩子的,而夜校是教成人的。

朱慈烺不需要這些村民都能熟讀四書五經,只需要他們能夠識字,這個難度並不高。

當然要做到這點必須要把裡甲制恢復起來。

裡甲制是用來管理戶籍的制度。

明初規定一百一十戶爲一里,其中抽出十戶爲里長,其餘一百戶分爲十甲,每甲之中又抽一人爲甲首。

不論是里長還是甲首都是輪流擔任的,理論上講十年應該輪流一遍。

里長、甲首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統計所屬人戶丁口、田產及其變化,以及賦稅徵收,徭役攤派。

在裡甲制度的基礎上編制黃冊、魚鱗圖冊。

有明一朝,皇權是不下縣的。

官府對基層的統治便依靠這些里長甲首。

可惜萬曆一條鞭法後,保甲制替代裡甲制,官府對基層的掌控進一步減弱,近乎失去控制。這纔是明末逃籍,乃至造反情況屢屢發生真正的原因。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崇禎末年所用的黃冊、魚鱗圖冊還是萬曆年間實行一條鞭法時造制的早已經失真。可各級官府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是改個年份照用不誤。

如此一來朝廷便成了瞎子聾子,毫無動員能力可言。

朱慈烺想要恢復裡甲制,不光是爲了讓里長甲首幫忙辦夜校,更是爲了國家動員力的長遠考慮。

畢竟國與國之間打仗打到最後比拼的是動員力,一個沒有動員力的國家僅靠精兵策略是不可能取勝的。

朱慈烺將自己的想法向文安之簡述之後,文安之沉思片刻恭敬道:“陛下聖明,裡甲制實乃大明固本之國策。然自萬曆年間以來趨於廢弛,要想恢復並不容易,但必須去做。”

文安之並不直接負責這塊的工作,故而也只能給出一些個人建議。還得朱慈烺乾綱獨斷,將具體的工作分配下去,協調戶部、工部等部門,將裡甲制度恢復起來。

任何制度都有他的利弊。就拿裡甲制來說,在明中前期還是能夠較好的完成使命的。其後期的崩壞廢弛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不能僅僅歸咎於制度本身。那樣是不客觀的。

至少在朱慈烺看來,裡甲制比保甲制更適合朝廷的統治。因爲有過長期成功的經驗,恢復起來也更容易。

而如果要重建立一套新的基層管理制度,需要花費探索的時間恐怕是恢復裡甲制度的十數倍。

現在的問題是沒有那個時間。

別說十幾年,就是兩三年朱慈烺也等不起。

滿清的軍事實力還是很強的,如果李自成不爭氣頂不住,那麼最快三個月滿清就會掉過頭來對付大明。

朱慈烺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益。

“具體的事宜朕會斟酌,文愛卿需要做的是考慮這報紙怎麼辦。”

扯出去那麼遠總歸還是要回歸眼下論題。

朱慈烺決定將辦報這件事放在禮部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一來禮部最適合做這件事,二來他要藉此好好考察一番文安之隨機應變的能力。

畢竟在這個時空,除了朱慈烺沒有人見到過後世的報紙。

如果能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辦出一份漂亮的報紙,足以證明其能力卓然。

“臣定當盡心竭力不負陛下期望。”

文安之趕忙拱了拱手應下。

“文愛卿便依着朕方纔說的先擬一個章程出來,朕看過若是沒有問題,便依着這個章程先做個初稿出來。”

朱慈烺對於報紙還是很期待的。

任何時候掌握了筆桿子就掌握了話語權。

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天下時事又何嘗不是。

要想對抗滿清,光是依靠軍事是不行的,還得在輿論宣傳、經濟封鎖等方面多着力下力。

這麼多事情,頭緒萬千,僅靠朱慈烺一人當然無法辦好。好在現在有了文安之這樣的能臣,一些具體的事宜朱慈烺便可以安心的放權給他去辦了。

...

...

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萊水師的缺陷(第三更,月票五百票加更!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四章 子午谷與五丈原第三百一十二章 羣臣逼婚(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七章 朕想聽聽你的意見第五十六章 德州血戰(二)第四百四十章 兩難第一百零一章 軍校衆生相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智取勝(第二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恩斷義絕(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七章 兵分三路,大舉伐明第五百一十六章 插着大明軍旗的地方便是大明第五百三十七章 關中光復,姜壤反正第四十章 降臣的自我修養第二百七十九章 陛下神武!(第一更!)第七十章 何騰蛟與左良玉第二十六章 欲謀擁立第七十八章 敲打鄭家第二百七十八章 炮灰(第三更,月票五百票加更!)第六十七章 棱堡第八十八章 李香君拒侯方域第一百二十八章 夜襲敵營(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襲建昌城第四百三十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一百七十三章 滅閹黨,清君側(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三章 種土豆,不納糧!(第二更!)第三百二十章 內廠急奏(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一章 此非真倭也第五十九章 天下棋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朕有一個大膽的計劃(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二更!)第四百二十章 范文程起復第三百零二章 這波不虧(第二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通賊(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五章 改造衝車(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二百二十八章 封侯(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零一章 萬縣百姓有活路了(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局中局(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三百五十一章 屯兵保寧州(第一更!)第三十一章 招降德州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網第三百二十六章 破敵(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二章 朕有一個大膽的計劃(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明正典刑第五百一十五章 重設東江鎮第三百四十一章 空城計(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寧波水寨,大戰在即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裂(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六十四章 騎兵追擊(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張獻忠之死(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心理博弈(第一更!)第二百章 誘敵深入(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五章 重設東江鎮第五十六章 德州血戰(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也配稱國使?(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六章 北山隘口第三百四十四章 生死存亡一線間(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姜瓖降清第四百六十二章 助餉第四百六十二章 助餉第五十八章 清軍退兵第一百零九章 神策軍抵濟南第六十六章 覈驗首級第五百三十三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三十九章 張獻忠暴怒(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疫第六十六章 覈驗首級第三百零六章 騎牆的鄭芝龍(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滇馬第三百六十章 張可望遁走魏城(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子大婚(第二更!)第二百四十六章 備戰伐明(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視察龍江船廠(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零四章 收穫土豆,收穫希望(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氣節(第三更,爲盟主一袖乾坤後援會加更,加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局中局(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零四章 收穫土豆,收穫希望(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八章 以國法殺之第五百一十章 朝廷需有威信在第五百零九章 齊城的條件第二十七章 龍江船廠第一百九十章 一箭定乾坤(第三更,月票六百票加更!)第八十三章 剃髮圈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造孽第四百八十四章 叛亂平息第二百一十五章 巡按御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四百零三章 土豆在四川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債(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成都第一百九十二章 前有盧建鬥,後有高英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六十八章 俸祿問題(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零七章 一樁買賣第三百四十四章 生死存亡一線間(第一更!)
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萊水師的缺陷(第三更,月票五百票加更!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四章 子午谷與五丈原第三百一十二章 羣臣逼婚(第二更!)第五百一十七章 朕想聽聽你的意見第五十六章 德州血戰(二)第四百四十章 兩難第一百零一章 軍校衆生相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智取勝(第二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恩斷義絕(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七章 兵分三路,大舉伐明第五百一十六章 插着大明軍旗的地方便是大明第五百三十七章 關中光復,姜壤反正第四十章 降臣的自我修養第二百七十九章 陛下神武!(第一更!)第七十章 何騰蛟與左良玉第二十六章 欲謀擁立第七十八章 敲打鄭家第二百七十八章 炮灰(第三更,月票五百票加更!)第六十七章 棱堡第八十八章 李香君拒侯方域第一百二十八章 夜襲敵營(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襲建昌城第四百三十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一百七十三章 滅閹黨,清君側(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三章 種土豆,不納糧!(第二更!)第三百二十章 內廠急奏(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一章 此非真倭也第五十九章 天下棋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朕有一個大膽的計劃(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二更!)第四百二十章 范文程起復第三百零二章 這波不虧(第二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通賊(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五章 改造衝車(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二百二十八章 封侯(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零一章 萬縣百姓有活路了(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局中局(第二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三百五十一章 屯兵保寧州(第一更!)第三十一章 招降德州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網第三百二十六章 破敵(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二章 朕有一個大膽的計劃(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明正典刑第五百一十五章 重設東江鎮第三百四十一章 空城計(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寧波水寨,大戰在即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裂(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六十四章 騎兵追擊(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張獻忠之死(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心理博弈(第一更!)第二百章 誘敵深入(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五章 重設東江鎮第五十六章 德州血戰(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也配稱國使?(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六章 北山隘口第三百四十四章 生死存亡一線間(第一更!)第一百零三章 姜瓖降清第四百六十二章 助餉第四百六十二章 助餉第五十八章 清軍退兵第一百零九章 神策軍抵濟南第六十六章 覈驗首級第五百三十三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三十九章 張獻忠暴怒(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疫第六十六章 覈驗首級第三百零六章 騎牆的鄭芝龍(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滇馬第三百六十章 張可望遁走魏城(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子大婚(第二更!)第二百四十六章 備戰伐明(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四百一十六章 潛伏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視察龍江船廠(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零四章 收穫土豆,收穫希望(第二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氣節(第三更,爲盟主一袖乾坤後援會加更,加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局中局(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零四章 收穫土豆,收穫希望(第二更!)第五百一十八章 以國法殺之第五百一十章 朝廷需有威信在第五百零九章 齊城的條件第二十七章 龍江船廠第一百九十章 一箭定乾坤(第三更,月票六百票加更!)第八十三章 剃髮圈地第四百三十七章 造孽第四百八十四章 叛亂平息第二百一十五章 巡按御史(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三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四百零三章 土豆在四川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債(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成都第一百九十二章 前有盧建鬥,後有高英吾(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六十八章 俸祿問題(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零七章 一樁買賣第三百四十四章 生死存亡一線間(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