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兩軍對峙,雙方實力懸殊之多,簡直是一邊倒。
因爲遼軍此次是大軍壓境,把宋軍駐紮的營寨圍得水泄不通。
雙方喊聲震天,蕭殺一片。
孟良、焦贊二位將軍緊皺眉頭,一時間也傻了眼。
“老孟,怎麼一下來了這麼多遼軍?要不要馬上去稟報楊元帥?”焦讚道。
“看來這次遼寧是有備而來,傾巢而出,估計是打算一鼓作氣,攻過黃河天險,真是狼子野心,快叫人快馬加鞭,把詳情告訴楊元帥。”孟良愁苦道。
“好。”焦贊立馬喊來一個士兵,把事情交代了一下,讓其變裝逃出包圍,把消息傳達給楊元帥。
士兵領命而去,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在營寨中,王蓋幾人看着這驚人的一幕,身臨其境,感受着這空前的氣魄。
兩軍對壘,這可是隻有古代才能看到的場景,此時他們的害怕一掃而空,竟多出了一股豪氣沖天,想要拔刀參與其中。
王蓋腦海中終於有了一個主意,或許可以讓他們逃出昇天。
“我有一個辦法,你們要不要試試?”王蓋扭頭對衆人說道。
“什麼辦法?說來聽聽。”李仁和道。
“對,大家再參考一下。”姚紅道。
王蓋手指前方的緊張形勢,說道:“這不就是一個很大的機會嘛,兩軍交戰,肯定死傷無數,待到鷸蚌相爭時……”
文宇航搶答道:“咱們就漁翁得利。”
“不錯,正是這個理。”王蓋道。
“我明白了,你是想等雙方火拼後,咱們再把剩下的解決掉,然後就能離開這裡了。”李仁和激動道。
“嗯。”王蓋點頭。
“可是遼軍勢強,宋軍可能一擊潰敗,到頭來起不到如期的效果。”李仁和擔憂道。
“無妨,咱們幫宋軍一下不就行了,只要能夠消滅遼軍,那宋軍也就所剩無幾了,到時候他們還不是任咱們拿捏。
”王蓋微微笑道。
“對呀,這個注意不錯,我贊成。”姚紅興奮道。
“但是師父,遼軍起碼有十萬,我看宋軍也就三四萬人,就是咱們加入也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總不能咱們也跟着去拼殺吧。”文宇航道。
“傻徒兒,這你就不懂了吧,人數不多也能打勝仗,只要有好的計謀就行。”王蓋指了指文宇航的腦門說道。
“師父教訓的是,徒兒明白了。”文宇航低頭道,顯得很委屈。
王蓋微笑搖頭,文宇航拜他爲師多日,他除了傳授《純陽玄功》,還沒有教授其他東西,看來以後要多費點心了。
“你們在這裡等着,我去跟孟良、焦贊說說去。”王蓋道。
“那你小心點。”姚紅關心道。
王蓋轉身去寨門處,這時幾個士兵見王蓋走來,舉起長矛就喊道:“別過來,再走一步就殺了你。”
“大家別衝動,我給來幫助你們的,我有辦法打敗遼軍。”王蓋舉起手來喊道。
“我呸,就憑你,別癡人說夢了,有沒有孟將軍和焦將軍在哪裡還能輪到你。”士兵不屑道。
孟良、焦贊也注意到了這裡的情況,回頭看來,二人就是眉頭一皺,焦贊大喊道:“小子,誰讓你跑出來的,快給我蹲下,不然我用大錘敲爛你的腦袋。”
“二位將軍息怒,我是來幫助你們的。”王蓋停下腳步說道,他可不敢再向前走了,焦贊手中的兩根大鐵錘可不是鬧着玩的,萬一掄過來,那丫的一下就會被砸成肉泥。
“你幫助我們?”焦贊滿臉不信,“我看你說想趁機逃走纔對,看我先殺了你祭旗。”
“慢着,讓他過來說說,反正他也耍不出什麼花招。”孟良攔着焦贊,說道:“咱們現在是困獸之鬥,不能放棄一絲希望。”
“那行。”焦贊點頭,“那你過來吧,要是說不出辦法,我就砸死你。”
王蓋走過去,沒有靠近焦贊,生怕那傢伙發瘋,真的用大鐵錘給他一下子了。王蓋對孟良說
道:“孟將軍,現在的形勢不用我說你也清楚,反正怎麼都是死,不如讓我試試,或許還有活命的機會。”
“你先說說你的辦法吧。”孟良沒有直接選擇相信王蓋,而是打算先聽聽王蓋的計劃。
王蓋微微一笑,還是孟良心思縝密,比那焦贊厲害了不少。“敵衆我寡,如果直接對戰,咱們沒有一點勝算,但現在對方沒有完全摸清咱們的情況,趁此機會可以製造出大動作,讓他們誤認爲咱們並不是那麼弱,不敢強攻,然後在去大大方方叫戰,嚇唬他們一下。”
王蓋故意停頓了一下,看向孟良,等待着對方的答覆。
孟良點頭,“理是這麼一個理,但對方會相信嗎?”
“一會兒大場面出來後,容不得他們不信。”王蓋道。
“那然後呢?”孟良問道。光嚇唬他們不行啊,起碼要把他們擊退,最好是大敗對方。
王蓋神秘一笑,指着營帳外的地勢說道:“孟將軍對咱們佔據的這個高崗怎麼看?”
原來宋軍就駐紮在一個高崗上面,地勢陡峭,向四周有一個很大的坡度,絕對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並且可以利用這一點計劃出很多制敵的策略。
孟良並不傻,他眼睛一亮,就是已經明白了王蓋的意思,然後前後想了一下,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計劃,如果實施成功,那遼軍將大敗。
“好,就依你所說的去辦,我現在給你兵權,隨時可以調兵遣將,配合你行動。”孟良當即拍板道。
“老孟,你這就相信他了?別被他給騙了。”焦讚道。
孟良搖頭,“非常時期就要有非常謀略,行事要大膽,不可畏手畏腳,成敗在此一舉,這些遼狗燒殺搶掠,早就該受到懲罰了,咱們就是拼死,也要讓他們知道,咱們大宋朝不是好欺負的,依舊可以痛擊他們。”
“說得好,不愧是楊家將領,在下佩服。”王蓋聞言不由得佩服,此番言論浩然正氣,爲國爲民,不失民族大義。
“好,就這麼辦了。”焦贊同意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