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宣揚

丘穆陵戈的問題解決了,而崔驤也能接受治中從事史這一職位,處在盛樂的四人也便去把酒言歡,爲二人祝賀去了。

此次,朔州的人員調動,也便僅剩下一個暫代別駕從事史的王慧龍,一旦王慧龍就位,劉盛的這匹馬車,也將開始高速運轉,哪怕,在劉盛心中,王慧龍理政是迫不得已的。

五原郡內五原縣,縣內有一座巨大的糧倉,這糧倉門口被長孫奇牢牢的把守着。

他,好似習慣了長孫奇這個名字,在軍中,他從不以長孫頹來自稱。

前面,王慧龍來此視察,他擡步上前迎接,面對王慧龍,他不敢大意,他是知道其人的,畢竟,就是他老爹長孫嵩向拓跋燾告崔浩的狀,說是崔浩誇讚南方人,也就有貶低他們的意思,所以,王慧龍和他還算是有間接的過節!

“王使君!”心中擔心王慧龍會因爲老爹而牽扯到他,長孫奇僅是稱呼了一聲,也沒有說其他的話。至於爲什麼不稱呼王慧龍郎君而是使君,是因爲他知道王慧龍早晚會在劉盛這裡當職。

“長孫都將!”走上前來的王慧龍見長孫奇對他扶胸施禮,也還了一禮,擡頭說道:“近日以來,吾聽聞國主要遷民於此,且數目甚大,吾觀朔州糧秣已是不多,料想將軍會取此地之糧以供民食,因此前來糧倉看看有粟幾何,不知都將可否通融?”

“料想?”長孫奇皺了皺眉,說道:“此地糧倉乃五原之重地,奇受將軍之命,嚴守於此,可不敢擅自做主,不知使君可有將軍手諭?”

見長孫奇一臉嚴肅,公事公辦的模樣,王慧龍眼睛一眯,很乾脆的說道:“無有,這樣吧,既然都將不肯通融,那都將可否自己去盤查一番,再告知慧龍?”

“這......”長孫奇猶豫了下,擡頭望了眼王慧龍,見其不像是開玩笑,也便點了點頭:“也好,那吾便代使君走一遭,另,奇受命於此,纔不能讓使君入內,還望使君莫要怪罪!”

王慧龍拱了拱手:“都將職責所在,慧龍焉能氣惱?若氣之,和那小人又有何區別吶?都將自去便是,自去便是!”

“嗯,還請使君稍待片刻!”長孫奇點了點頭,也拱手說道,下一刻,便要命人開倉。可就在這時,一陣噠噠噠的馬蹄聲傳來。

衆人看去,卻是奔來六騎,最前面的一位是他們守城的士卒,其後,是一個侯人,再其後,是四名護衛。

“王使君就在前方!”

“哪位?”

“長孫都將身旁的就是!”領頭的守門卒遙指王慧龍,對那侯人說道。

“多謝阿郎!”

“皆爲將軍效命,區區小事,不足掛齒!既然我已帶到,也便回去了!”疾馳中,護衛不待侯人說話,便將馬頭調轉而去。

那侯人回頭看了一眼,也便作罷,朝着王慧龍狂奔而來,不待至前,便大聲呼喝:“王慧龍王使君,將軍有令,即刻前往狄那,面見將軍!”

“王慧龍王使君,將軍急召,即刻前往狄那,面見將軍!”

“王慧龍王使君,將軍急召,即刻前往狄那,面見將軍!”

三聲過後,侯人至前,極其利索的翻身下馬,舉着一卷書帛來到王慧龍的身前一步,對其說道:“王使君,將軍急召!令您即刻前往狄那面見!”

說着,侯人將書帛奉上。

“有勞阿郎了!”王慧龍一邊說着,一邊將書帛接了過來。

“嘿嘿!”靦腆的侯人面對王慧龍的道謝說不出來話,僅是傻笑兩聲。

待王慧龍將書帛看完,便擡頭問道:“阿郎可知將軍如此急召我回狄那,所爲何事啊?”

“回使君,阿奴不知!”侯人搖了搖頭!

王慧龍看了看書帛,輕嘆一聲,轉過身,對長孫奇說道:“長孫都將,將軍急召,我須得去往狄那一場,但我之所言,還望都將放在心上,莫要到時將軍令下,我輩卻出了岔子!”

長孫奇聞言,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王慧龍擡頭看了看已經昏暗的天際,他知道,今天他是去不了,也便對長孫奇說道:“如此,五原便依仗都將了,待得明日一早,我便動身前往狄那,就此告辭!”

“使君慢走!”長孫奇引言。

————————————————

第二日,日出時分,雍州之地,平陽郡的楊縣被強人所據,這一個消息,傳的沸沸揚揚。

本來,信的人還不是很多,畢竟這裡的強人,已經被刺史壟斷了,即便有新來的,那也會被刺史拉攏,如果拉攏不成,那結果也就不言而喻,所以說,對他們來講,強人佔據楊縣,那是一個大玩笑。

但是,這話出自從楊縣逃出來的縣尉之口,那就不得不讓人深信不疑了,他們現在都想看看雍州刺史葛那面對這些強人,到底會如何做?

楊縣內,這一大早,城頭上便忙碌不堪,而城中,則是靜悄悄的一片,哪怕劉勢已經張榜安民,但效果卻微乎其微,那些百姓不信啊,畢竟他們不是身着鎧甲的甲士,而是和他們一樣穿着的人。

雖然說這個時代的人很害怕那些當兵的,但當他們和這些沒着鎧甲的人一對比,那還是那些兵家比較讓人信服,起碼人家可以保證是朝廷的人。

而你們吶?誰知道是不是比當兵的還壞?

他們不敢賭,因爲輸了,就是性命不保。

城頭上,劉勢遠觀城外,經過一夜的發酵,劉勢認爲雍州刺史葛那一定知道他們佔據了楊縣,今日,或許就是他們攻打楊縣的時候。

劉勢的猜測,並沒有錯。

此時,永安郡鄔城,這裡是永安郡最靠近北方政治中心的地方,葛那將州所設在了這裡。此時,刺史府中,葛那正在調兵遣將。

昨夜裡他得聞楊縣出現了叛亂,他的第一個想法卻是,是不是老虎山的人反了?可現實告訴他,不是,而是另一夥強人。

“昨夜裡,雍州大人令茂眷承、屋引啓各出兵一統發往楊縣,於楊縣城北十里處札寨,可現今,那二人竟毫無動作,大人,可要催促一番?”葛那的屬僚覷將着葛那。

這屬僚口中的茂眷承前文說過,他是平陽郡的郡守,而屋引啓,則是永安郡的郡守了,和茂眷承一樣,都是出自鮮卑內入七十五姓,但他是倒數三的屋引部落,單名一個啓字。

也不知是不是同爲七十五姓都有一個尿性,他和茂眷承的想法竟是一致,再得到葛那的命令後,爲防自己的部下遭到損失,他就想讓茂眷承先行,他隨後再到,而茂眷承本來就是你們不出兵我也不出兵的打算,見葛那和屋引啓都沒出兵,他自然也不會出兵了。

就這樣,一夜過去了,二人也就是將兵馬集合了起來,其他的動作,一概沒有,這讓葛那心中有些不痛快了。

“哼!”

但見葛那冷哼一聲,對屬僚說道:“這二人,乃是在等我出兵啊!”

“那大人,我等可要出兵?”屬僚小心問道!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強人不除,我寢食難安啊,未眠夜長夢多,那便隨了他們的願,讓葛戾帶兵一統,先行楊縣!”葛那有些無奈,雖然他知道,他只要催上那麼幾次,茂眷承和屋引啓一定會出兵。

但這對葛那來說,卻會耽擱了時間,而耽擱了時間,就會耽擱他賺錢,如果他賺不到錢,那就沒辦法供養他的私兵,倘若私兵沒有飯吃,那一定會逃,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他的私兵沒了。

所以,葛那不得不妥協,畢竟,他需要二人的兵馬來除賊,不然,僅憑他的人馬,也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了。

永安郡,塢城外,葛那的族侄葛戾騎着高頭大馬,帶着一千五百人朝永安城奔去,這讓看見的人都在暗自猜測,這是刺史大人去平反了,至於方向爲什麼是永安郡的郡城永安城?

那這就不得不說葛那是怕死的,以往的刺史,要麼在首都,要麼選一個郡當做州治,而州城,自然就是郡城。

這就好比咱們有三十六個省,省內有很多市,咱們可以把市理解爲郡,把省理解爲州,那市長就是郡守,而高官就是刺史。

比如江蘇的省會南京,他有高官也有市長,而這裡,也一樣,如果刺史選了一個郡治,那這裡既有刺史也有郡守。

但是吧,葛那與常人不同,他見這裡和胡夏眥鄰,心裡就不安,選州治的時候,他第一個排除的就是平陽郡。

爲什麼吶?因爲能打平陽郡的有兩個國家,更不安全,所以,他將目標投向了永安郡,可是永安城,他也覺得不安全,他就想啊,我得靠近都城一點,到時候胡夏打來了,我也好逃跑啊!

於是,葛那就把州治選在了塢城,而他的擔憂,也是他養私兵的根本原因。

葛戾出發了,再途徑永安城的時候,將屋引啓的兵馬一同帶了出來,就此,三千人馬浩浩蕩蕩的開赴楊縣,這個時候日頭已經當空而照,用我們的話來說,那就是太陽已經曬屁股了,已經十點多了。

但是吧,這麼長的時間,還不足以讓楊縣南方的茂眷承得到消息,但楊縣的劉勢他們,卻聽到了些風吹草動,這主要是,劉勢的探子們,騎得都是上肥馬,那速度,自然是快的。

城頭上,劉勢正盯着一卷書帛看,那臉上的喜色是怎麼也遮蓋不了的。

李書城急匆匆的從城下趕來,他無視劉勢的面容,嚴肅的抱拳作輯:“六叔,探子來報,永安城有三千甲兵向我楊縣奔來,目下,半個時辰就會抵城,若我所料不差,其一定會將北門作爲主攻之處,書城斗膽,還望六叔重點防備北門!”

“不用了!”劉勢揮了揮手。

“啊?”劉勢的話李書城大吃一驚,不用了?什麼不用了?六叔是放棄抵抗了嗎?

李書城胡思亂想之際,六叔朝衆人笑道:“阿盛已傳來此詔,我輩無憂矣,反而是那雍州刺史,倒是要給我們一個交代!如若不然,我定叫他知曉我劉勢的厲害!”

“???”李書城聽的一頭霧水,問道:“郎主說了甚麼,竟能讓我輩如此?”

劉勢笑了笑,沒有答話,雙手插袖,緩步下了城樓,這讓李書城不禁搖了搖頭。

不久,劉勢又登上成來,只不過手裡多了三份書帛,李書城見狀,連忙圍了過來,欲要相問,可劉勢卻未曾理他,而是朝四處看了看,待看到石永壽和郭詔的時候,他便朝石永壽和郭詔揮了揮手,那二人一看劉勢在召喚,就屁顛屁顛的趕了過來。

“六叔!書城!”

“六叔!書城!”

二人拱手一輯,立定不言!

“你二人各帶一隊人馬,分別前往永安郡的郡守府和平陽郡的郡守府,將此書帛交與他們,誰人去永安郡,可再勞累一些,去塢城送上一份!”說着,劉勢將三份書帛交與二人手中!

二人雖然有些疑惑劉勢爲何如此,但也沒敢相問,僅是拱手稱是。

“另外,你們途中,務必要將此事宣揚出去,就說,我輩乃是奉永安公麾下朔州侯的指令,前來雍州收取糧秣及驢者,可不曾想,竟是遇到了匪徒,奪了我輩絹帛萬匹,而這些匪徒便是楊縣地界的人,因此,我等只好將楊縣圍城,爲防朔州侯親自來查,還望雍州及永安、平陽二郡的郡守前來相助,務必要查出這絹帛到了何處!如若不然,朔州侯怪罪下來,誰也承擔不起!”

劉勢說着,還開心的撫了撫須。

“如此說,當真可解我等之圍?”李書城疑惑。

“自然,倘若雍州刺史消息靈通的話,一定會得知國主下詔遷民朔州!”劉勢胸有成竹的說道!

“那若是不知道吶?”李書城又問了這麼一句。

“若不知道?那不還有着永安公的名頭嗎?”劉勢笑得更燦爛了。

“永安公?他遠在朝堂,安能幫得我等?”石永壽傻乎乎的問道。

“你這奴子,永安啊!永安郡公的封地,便是這永安郡,若那郡守知道了,一定不敢亂動!”李書城沒好氣的說道。

“哦,原來如此!”石永壽恍然。

“好了,二位莫要耽擱了,快啓程吧!”

“是,六叔!”二人拱了拱手,轉身而去......

第二百二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主在洗澡(弱弱的說一句,求票)第三十九章,劉盛禮祭第一百五十四章 北上第六章 還欠東風第二百五十八章 拓跋情意劉盛知感謝!!第二百二十五章 庫仁直襲中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遇第二十三章,打火第一百九十四章 睡個妃子壓壓驚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騎過長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一百八十八章 議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騎過長城第一百二十一章,作秀第二十七章,齊鼓進第二十七章,齊鼓進第五十八章,師在天地前第一百六十六章 武威公主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副令全軍奪帥第二十四章,館驛第一百一十一章,柔然至漠南第二百九十一章 夜襲第四十五章 三長制第二十八章,至漠南百萬字了!第八章,鐵面將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頭子不好惹第二百九十九章 決戰—奈何第一百五十九章 崔子林一封歉/感謝書(月總結)第二百二十一章 你咋不上天吶?第三百零二章 決戰6君臣鬩牆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十一章,初見木蘭不知名第五十六章,繼位第一百三十九章 衝陣第一百零七章,柔然南遷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堂繼位宋文帝第一百九十章 飛奴第七十三章,上上之頭第一百一十五章,戰第四十三章,伯鴨,回戌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檀城前亂軍心第九十章,戰前—糧第五章 七尺男兒長孫頹第三百零七章 決戰10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戰正酣玄甲援第二百零九章 兵發盛樂第二百零八章 憑君莫話封侯事第二十章,庫司第二十九章,人間煉獄第二十三章,打火第二百二十二章 二選一,沒得選第一百六十九章 落地成冰第九章 羅潔第四十六章,長孫奇開三石第二十四章 有心人劉盛第一百七十八章 二鍋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此替爺徵第二百七十六章 棋子、棋盤第五章 七尺男兒長孫頹第二百六十二章 拓跋燾:我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功第四十九章,遇楚河第三章,少年郎第十六章,督護副將第三十一章 楊縣之變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專業人士第十章,大周村互市第二百一十八章 娘子軍第二十一章 劉盛的戰略合作伙伴第十三章,父死子替,兄終弟及第五章 七尺男兒長孫頹第二百零一章 雨騎第八十一章,賬內女伶第一百五十一章 仙第八十六章,戰前—坑道第八十六章,戰前—坑道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騎過長城第三十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六十七章,邑落主楚河第一百八十七章 朝第二百二十一章 你咋不上天吶?第一百零五章,以勢壓人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三百零七章 決戰10第一百六十八章 村民劫匪第一百七十五章 殿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副令全軍奪帥第一百一十二章,先鋒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拓跋情意劉盛知第五十章,狠話揭謎底第六十三章,營戶鎮戶非軍戶第二百九十九章 決戰—奈何第二百六十九章 朔州伯有怨言第二百七十章 事後
第二百二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主在洗澡(弱弱的說一句,求票)第三十九章,劉盛禮祭第一百五十四章 北上第六章 還欠東風第二百五十八章 拓跋情意劉盛知感謝!!第二百二十五章 庫仁直襲中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遇第二十三章,打火第一百九十四章 睡個妃子壓壓驚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騎過長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一百八十八章 議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騎過長城第一百二十一章,作秀第二十七章,齊鼓進第二十七章,齊鼓進第五十八章,師在天地前第一百六十六章 武威公主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副令全軍奪帥第二十四章,館驛第一百一十一章,柔然至漠南第二百九十一章 夜襲第四十五章 三長制第二十八章,至漠南百萬字了!第八章,鐵面將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頭子不好惹第二百九十九章 決戰—奈何第一百五十九章 崔子林一封歉/感謝書(月總結)第二百二十一章 你咋不上天吶?第三百零二章 決戰6君臣鬩牆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十一章,初見木蘭不知名第五十六章,繼位第一百三十九章 衝陣第一百零七章,柔然南遷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堂繼位宋文帝第一百九十章 飛奴第七十三章,上上之頭第一百一十五章,戰第四十三章,伯鴨,回戌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檀城前亂軍心第九十章,戰前—糧第五章 七尺男兒長孫頹第三百零七章 決戰10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戰正酣玄甲援第二百零九章 兵發盛樂第二百零八章 憑君莫話封侯事第二十章,庫司第二十九章,人間煉獄第二十三章,打火第二百二十二章 二選一,沒得選第一百六十九章 落地成冰第九章 羅潔第四十六章,長孫奇開三石第二十四章 有心人劉盛第一百七十八章 二鍋頭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此替爺徵第二百七十六章 棋子、棋盤第五章 七尺男兒長孫頹第二百六十二章 拓跋燾:我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功第四十九章,遇楚河第三章,少年郎第十六章,督護副將第三十一章 楊縣之變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非專業人士第十章,大周村互市第二百一十八章 娘子軍第二十一章 劉盛的戰略合作伙伴第十三章,父死子替,兄終弟及第五章 七尺男兒長孫頹第二百零一章 雨騎第八十一章,賬內女伶第一百五十一章 仙第八十六章,戰前—坑道第八十六章,戰前—坑道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騎過長城第三十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六十七章,邑落主楚河第一百八十七章 朝第二百二十一章 你咋不上天吶?第一百零五章,以勢壓人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三百零七章 決戰10第一百六十八章 村民劫匪第一百七十五章 殿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副令全軍奪帥第一百一十二章,先鋒軍第二百五十八章 拓跋情意劉盛知第五十章,狠話揭謎底第六十三章,營戶鎮戶非軍戶第二百九十九章 決戰—奈何第二百六十九章 朔州伯有怨言第二百七十章 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