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棋子、棋盤

“將軍?”女郎再次喚言。

可陳白卻是眉頭一皺,心中下意識的就想拒絕,畢竟,他此來只爲解劉盛之危,他是去打仗的,誰會打仗還帶着個病秧子吶?

可再看了看懷中的女郎,他心中又是猶豫了。

畢竟女郎如此虛弱,在他想來,若他不管,定是一個身死道消的結果。

而且這女郎先前還能行走,是因他從此路過才致其倒地,他若不管,他良心上也過不去。

但他要管的話,也不好處理,一時之間,陳白有些爲難。

而那女郎見陳白如此,便要掙扎着起來,可方一動身,腦袋一歪,便昏厥了過去。

“哎,娘子!娘子!”

陳白見女郎身子一軟,不由得緊了下手臂,喚道幾聲。

“娘子,醒醒,娘子!”

“哎,這可如何是好?”

見喚不醒女郎,陳白無奈嘆息一聲,擡頭環視,見諸位丈夫早已將他人扶起,唯剩他懷中之人了。

“阿兄!刀子阿兄!”

噠噠噠~

“阿兄!”

沃陽城內奔出一騎,對着陳白遙遙呼喊,待其來至身前,面帶笑意的對陳白拱手言道:“阿兄,你可算來了,我在此已等候多時了!”

見其人,陳白笑道:“路上爲諸位丈夫置辦甲冑,因此耽擱了些時辰,三郎不是在平城爲郎主蓄養飛奴嗎?怎來此沃陽城了?”

三郎,就是那留着八字鬍的阿三,也就是爲劉盛蓄養飛奴的主事人。(詳見第一百九十章飛奴)

此前劉盛問他:“阿三,你想去中道生活嗎?”

當時,阿三是很猶豫的,可和家裡人商量過後,家人都說劉盛待他們不薄,現今郎主有事,他理應相幫,於是,他也便隨劉盛來了朔州。

大檀未來雲中之時,阿三正在中道負責飛奴的試程,待其來回一趟,再次回返中道之時,也就是大檀攻入雲中的時候,因柔然兵禍已至,使得他們不敢冒入雲中,唯有在狄那城中待着了。

日前,六叔來信,說是陳白會到此處,若他有飛奴可用,便給劉盛書信一封,以得現今之戰局,於是,他便時常來城門處查看,看陳白有沒有到。

但他一副漢人面孔,可沒少讓胡人盤查,好在,他騎着獨孤家的戰馬,身上也有着劉盛的書帛,這才一直相安無事。

若是沒有這些,他阿三肯定被啃的骨頭都不剩了,這使得阿三在沃陽城中時刻如履薄冰,生怕這些蠻子不顧一切的來掠奪。

現今,二刀子陳白到了,他心中總算是鬆了口氣,身子好似放鬆一般,對陳白笑道:“阿兄有所不知,我等所蓄養飛奴已成,現今正於試飛之中,哎,說起此事,我等真是有苦難言啊!”

阿三搖了搖頭,見路旁還有百姓以及散兵,便對陳白說道:“阿兄,此地不是談話之處,且隨我入城再言!”

“這?”

陳白看了看懷中的女郎,有些猶豫,遂即,輕嘆一聲:“罷罷罷,且先帶你入城,若我離去,便託阿三照顧與你,也算抵我之過了!”

想罷,陳白轉過身來,對衆人喝道:“衆人上馬,隨三郎入城!”

“是,阿兄!”

衆人抱拳喝言,遂即,翻身上馬,等待入城。

陳白見此,對阿三說道:“還請三郎引路!”

“好,諸君,隨我來!”

說罷,阿三打馬,在前方引路,待得衆人行至城門,約有十數甲士將他們攔下。

一位兵長模樣的人對陳白問道:“爾等如此之衆,是爲何人部曲?”

卻是兵長見陳白他們人數足有一幢之人,遠非散兵可比的,故此一問。

面對兵長的問話,一衆丈夫眉頭緊皺,情不禁的看向陳白。

而陳白則是從腰側摘下一枚令牌,隨手拋向兵長。

那兵長見陳白從腰側取出一物,好似是一枚令牌,讓他心中一凜就待細看,可還不待他做何,那陳白就已將那物向他拋來。

心中有着些許猜想的兵長,連忙將其快速接住,又極爲快速的攤開一看,頓時面色一變。

隨即,如同變臉一般,對陳白笑嘻嘻的說道:“我道此衆是誰,原是獨孤部的阿幹。”

說罷,又對陳白扶胸施禮:“軍下見過幢主,此前不知是幢主親來,還望勿怪!”

兵長一邊說着,一邊便將令牌捧給陳白,那兵長手上的令牌,赫然可見獨孤二字,這令牌,是劉盛給陳白的幢主令。

“不知者不怪,我部可入內了?”陳白冷問。

“幢主請!”兵長將令牌高捧!

“如此,多謝兵長了!”

陳白一手抓過令牌,對兵長道謝一聲,也便帶着五百丈夫策馬入城。

與此同時,南朝境內,劉義隆又開始了他的下一步動作。

這一日,劉義隆與太極殿上臨朝。

朝議不久,劉義隆就開口說道:“這幾日以來,吾思來想去,以爲諸公於國家社稷有功,對於有功者,理當封賞!”

百官聞言,面目相窺,更有數位心思反轉。

這前幾日才百官升官二等,今日又封?難不成,是皇上默認了咱們的行爲?

這是徐羨之他們的想法。

但劉義隆卻不曾理會他們,對小黃門言道一聲:“且去宣詔!”

“是,至尊!”

小黃門俯身應命,來至殿中,大聲唱喝,而其喝詞,讓徐羨之更加篤定了。

只聞小黃門喝道:“……特進司空徐羨之爲司徒,封南平郡公,食邑四千戶!”

“.......中書令傅亮......加封開府儀同三司......”

得聞此言,傅亮與徐羨之心中一喜,不禁對望一眼,可這一眼,兩人都有些尷尬。

原來,傅亮和徐羨之此前同爲四大顧命大臣,關係是相當好的,可自從謀害了被罷黜爲營陽王的劉義符之後,兩人之間就有了隔閡。

至於什麼隔閡,咱們前文也說過,當時傅亮率領百官迎接劉義隆的時候,蔡廓也一同前往。

但他們到了尋陽的時候,蔡廊遇上了疾病不能前進,而傅亮則堅持要繼續趕路,於是,他就到蔡廊那裡告別。

可當時的蔡廓對他說了這麼一番話:“營陽王在吳地,應該豐厚的加以供奉,若其一旦發生不幸,你們諸位則有殺主的名聲,那麼,你們想在世上立足,還有可能嗎?”

傅亮乍一聽聞心中有些驚慌,因爲蔡廊的這一番話並非無的放矢,因爲他傅亮早就已經和徐羨之商量害死少帝了,並且,已經付諸行動。

可隨後,傅亮發現,這還真如蔡廊所言,劉義符一旦身死,他們一定會背上殺主的名聲。

於是,傅亮急忙馳馬傳信給徐羨之,讓其停止行動,可等他的信到的時候,那徐羨之已經把劉義符殺害。

傅亮得知後,情急之下,對其怒斥書信一封。

而徐羨之看到此信,勃然大怒,咒罵傅亮:“與人共同謀劃,怎麼才轉過背去,你就把惡名推給別人?你傅亮當不爲人子!”

說完此話,徐羨之就覺得他傅亮背信棄義,非可共謀者,而傅亮也覺得他徐羨之有問題。

所以,之前迎劉義隆入建康的時候,徐羨之來找他談話他都不怎麼搭理。

可現今他們的官位不降反升,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在他們想法裡,這是劉義隆在向他們表明不想再追究此事的訊息。

於是,兩人心中的那點小隔應也消去不少。

“.......王弘......進位司空......”

就在二人相視一笑的時候,小黃門又宣詔了,可這個詔書,卻讓隔閡稍去的二人眉頭一皺,臉色陰晴不定,如毒蛇一般看了眼王弘。

至於二人爲何如此,這就不得不說這王弘本人了。

原來,這王弘是琅玡臨沂人,說到琅玡臨沂,很多人都知道這裡有一個很牛逼的家族,他叫琅玡王氏。

有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詞中的王,指的就是他琅玡王氏。

那麼琅玡王氏到底有多牛逼?

六個字:“王與馬共天下!”這是東晉時代的局勢。

王,琅玡王氏,馬,東晉皇室司馬家。

而他王弘,正是琅玡王氏中人,其字休元。

那麼說到這裡,咱們還得提一個人。

劉義隆的心腹之臣----王曇首!

爲什麼提到他吶?

因爲王弘正是王曇首的大哥,而王曇首,也是琅玡王氏人,他排行老四,是家中的四郎。

而傅亮和徐羨之吶?相對於王弘,他們可就是出身貧微了。

他們之所以能出頭,全託兩個人所賜,而這兩個人就是被稱爲東晉門閥政治的掘墓者,前者孫恩、後者劉裕。

孫恩與劉裕都是出身微末之輩,而東晉的政治是家族門閥政治,中央皇家也只管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說白了,就是圈地,那個家族圈的地,那個家族說了算,那這些個家族還不得使勁圈地?也就是我們說的土地兼併了。

他們圈山,山不可伐,圈水,水不可漁,圈地,地不可耕,唯有爲奴爲婢成爲包蔭戶纔可!

而孫恩的起義也是這種政治下的必然產物,可以說,孫恩的起義打破了這種政治,無論他是否有意,他都將無數家族擊毀。

那麼咱們再觀劉裕,出身貧微的他是反對王與馬共天下的,在他與孫恩的對決中,兩人藉助這場戰亂清掃了無數小家族,也使得大家族受到了重創。

而這,恰恰纔是劉裕在竄晉稱宋之後能發起集權中央、抑制豪強兼併、實施土斷的根本原因。

劉裕之所以重視寒門,是因爲他是從士族豪強挾主專橫中走過來的,對於此事,他能不嚴加防範嗎?史書記載劉裕有多項功勞,但劉裕並沒有那麼偉大。

他整頓吏治、振興教育、策試諸州郡秀才、舉善旌賢,他的本意是要以寒門均衡士族。

而傅亮和徐羨之等,就是其中的產物,可以說,傅亮、徐羨之,從跟着劉裕開始,就已經站在士族的對立面了。

而他們的對立面,最大的boss就是琅玡王氏。

因此,對於劉義隆任命王弘爲司空,二人多少是有些不舒服的。

反觀王弘,卻是露出了一絲笑容。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劉義隆所在的荊州能頻降祥瑞,就是琅玡王氏在出力,他們是想復辟‘王與馬共天下’之局。

縱觀劉義隆的荊州心腹,琅玡王氏之人最多,這是因爲琅玡王氏已經對他劉義隆壓寶了,所以他劉義隆才能如此順利的被選擇爲大宋國主。

可能有人不信,那咱們再來說一人。

被劉義隆說想當宋昌第二的王華,他也是琅玡王氏中人,而王華本人,也的確是想當宋昌第二的,當時的劉義隆是看出了些苗頭,這纔對其怒斥。

可以說,南朝的政變,始終有着琅玡王氏的影子,包括劉義符,歸根到底,這還是一場寒門與士族的博弈。

而他劉義隆就是一枚棋子,但此後因有着老爹打下的基礎(寒門),從而升級成棋盤,制約着宗室、寒門、士族,可直到最終他也沒能變成下棋者。

若不是這些掣肘,他劉義隆說不定還真能北伐成功!

“.......檀道濟......進號徵北將軍......”

“.......謝晦......進號衛將軍,加授散騎常侍,進爵建平郡公,食邑四千戶!”

殿中的小黃門仍在宣詔,這一通唸叨下來,足足十數位官位上升者,可百官各有心思。

待得小黃門念罷,劉義隆朝某處看了一眼。

隨着他的目光,百官中站出來一人,對於此人,咱們姑且稱他爲有關部門吧。

但見這有關部門對劉義隆大拜說道:“陛下,這幾日以來,臣每每有疏上奏,但爲之奈何,陛下不在華林園中,以致於臣有疏不可奏,不知今日,陛下是否移駕華林園?”

說罷,有關部門擡起頭來,目光卻不敢直視劉義隆。

他這個人吧,其實就是劉義隆的託,而華林園,是南朝宋慣例聽取訴訟的地方。

只見劉義隆笑了笑:“我對於政務刑法不熟悉,可以如以往一般,仍請徐司徒(徐羨之)、王司空(王弘)二公主持!”

“陛下?”有關部門故作驚異。

“速去擬詔!”

劉義隆揮了揮手,隨後,又極爲快速的開口說道:“令,封王曇首爲侍中、拜右衛將軍,王華爲侍中、封驍騎將軍,朱容子爲右軍將軍,到彥之爲中領軍,諸公若無他事,便各自散去吧,退朝!”

言罷,劉義隆揮袖離去,讓得百官面目相窺,可劉義隆已走,他們即便有話,也徒之奈何了,唯有散朝離去。

此次的朝議,可以說他劉義隆的謀劃已完成大半,但他還得如履薄冰,因爲這是政治鬥爭,容不得他疏忽大意......

第七十一章,辱漢當辱我第七十八章,相撲第三十六,拓拔粟第二百零九章 兵發盛樂第九十章,戰前—糧第二百九十三章第四十章第二百二十章 槍打露頭鳥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府第四十四章,尉遲侯頭第三十四章 劉盛的對策第一百一十六章,再戰(求首訂)第一百七十三章 過分嗎?第六十九章,’持節雲中’第三章,少年郎第三十六章第七十六章,優伶(求推薦票)第五十九章,歃血爲盟,執牛耳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功第一百六十二章 善無城內一遊俠第二百二十二章 二選一,沒得選第二百八十三章 狄那第一百七十四章 唐和欲回第一百九十九章 執魏第八十章,褲褶第二百五十九章 玄甲渡河中溪水第七十四章,欲蓋彌彰組大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全旭何狀醫官難第四章 劉盛欲收朔州權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二十章 賈虔第二百三十三章 邪異阿虎金火罐第二百八十三章 狄那第七十四章,欲蓋彌彰組大軍第九章,大周村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石、弩手!攻第二百九十九章 決戰—奈何第六十二章,俠以武犯禁(此章可跳)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賞?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8第二十二章 劉盛事蹟萬人傳第八章 劉潔第五章,部族制第三十五章 宣揚第九十八章,軍法—連坐第二百九十八章 決戰2第一百八十三章 何意?第一百二十七章,五石散(感謝煒哥不在的月票)第四十三章 鐵血長城第二十五章 別架從事史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色向旗令軍行第一百一十三章,粟田迎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九章,大周村第九十三章,戰前—家屬營第八十章,褲褶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傻子第五十一章,入落第五十八章,師在天地前第一百五十四章 北上第二十七章,齊鼓進第一百五十四章 北上第四十七章 朔州事第三十一章,戰事已定第二十章 賈虔第一百五十六章 關隘第二百九十一章 夜襲第十三章,父死子替,兄終弟及第一百五十八章 館驛第十七章,明光鎧第十五章,鐵血隊第十二章,北魏故都盛樂第四十四章,尉遲侯頭第五十一章,入落第一百九十四章 睡個妃子壓壓驚第一百九十七章 再見便是相許(強行送女主,不知寫的尷尬不?)第一百零六章,呼盧喝雉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檀欲撤白道城第四十九章,遇楚河第一百九十二章 摸進椒房宮第九十七章,戰前—軍令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二百九十二章 言逃者死第四章,怒斬縣令第一百九十八章 萬字大章表歉意第二百三十九章 魏主破陣追窮寇第一百零五章,以勢壓人第一百二十三章,柔然可汗至漠南第一百五十二章 罷兵言和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頭子不好惹第三十七章第一百零三章,都坐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有嚎叫得以生(百鐵別打我)第四十八章 劉盛欲要除宗主第四章 劉盛欲收朔州權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俠韓毅第九十章,戰前—糧第八十七章,戰前—入軍第五十章 我之朔州
第七十一章,辱漢當辱我第七十八章,相撲第三十六,拓拔粟第二百零九章 兵發盛樂第九十章,戰前—糧第二百九十三章第四十章第二百二十章 槍打露頭鳥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府第四十四章,尉遲侯頭第三十四章 劉盛的對策第一百一十六章,再戰(求首訂)第一百七十三章 過分嗎?第六十九章,’持節雲中’第三章,少年郎第三十六章第七十六章,優伶(求推薦票)第五十九章,歃血爲盟,執牛耳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功第一百六十二章 善無城內一遊俠第二百二十二章 二選一,沒得選第二百八十三章 狄那第一百七十四章 唐和欲回第一百九十九章 執魏第八十章,褲褶第二百五十九章 玄甲渡河中溪水第七十四章,欲蓋彌彰組大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全旭何狀醫官難第四章 劉盛欲收朔州權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二十章 賈虔第二百三十三章 邪異阿虎金火罐第二百八十三章 狄那第七十四章,欲蓋彌彰組大軍第九章,大周村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石、弩手!攻第二百九十九章 決戰—奈何第六十二章,俠以武犯禁(此章可跳)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賞?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8第二十二章 劉盛事蹟萬人傳第八章 劉潔第五章,部族制第三十五章 宣揚第九十八章,軍法—連坐第二百九十八章 決戰2第一百八十三章 何意?第一百二十七章,五石散(感謝煒哥不在的月票)第四十三章 鐵血長城第二十五章 別架從事史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色向旗令軍行第一百一十三章,粟田迎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九章,大周村第九十三章,戰前—家屬營第八十章,褲褶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傻子第五十一章,入落第五十八章,師在天地前第一百五十四章 北上第二十七章,齊鼓進第一百五十四章 北上第四十七章 朔州事第三十一章,戰事已定第二十章 賈虔第一百五十六章 關隘第二百九十一章 夜襲第十三章,父死子替,兄終弟及第一百五十八章 館驛第十七章,明光鎧第十五章,鐵血隊第十二章,北魏故都盛樂第四十四章,尉遲侯頭第五十一章,入落第一百九十四章 睡個妃子壓壓驚第一百九十七章 再見便是相許(強行送女主,不知寫的尷尬不?)第一百零六章,呼盧喝雉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檀欲撤白道城第四十九章,遇楚河第一百九十二章 摸進椒房宮第九十七章,戰前—軍令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二百九十二章 言逃者死第四章,怒斬縣令第一百九十八章 萬字大章表歉意第二百三十九章 魏主破陣追窮寇第一百零五章,以勢壓人第一百二十三章,柔然可汗至漠南第一百五十二章 罷兵言和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頭子不好惹第三十七章第一百零三章,都坐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有嚎叫得以生(百鐵別打我)第四十八章 劉盛欲要除宗主第四章 劉盛欲收朔州權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俠韓毅第九十章,戰前—糧第八十七章,戰前—入軍第五十章 我之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