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劉盛欲要分殘羹

不提蘇興挖渠之事,便說狄那城中,今日一早便有兩架馬車駛入府衙,這是真的兩架馬車,車是,人也是。

府中,王慧龍居左,崔驤居右。

“主上,這三長制實在有違大魏之制,還望主上三思而後行啊!”崔驤有些擔憂的說道。

此話方將說罷,那王慧龍就騰地一下站起身來。

“是啊,將軍,元龍兄所言甚是,將軍將這三長一立,那宗主何存?酋長何在呀?”

王慧龍攤了攤手,繼續說道:“將軍,不說滿朝貂蟬是否會因我等有違大魏制度而向我等發難,便說那些因將軍此爲而蒙受損失的宗主們,其屆時是否會與我等難堪?將軍可曾想過?”

“是啊主上!”崔驤附和着。

聽二人說了半天,上方的劉盛終於動了動身子,下一刻的他,卻僅是換了個姿勢。

咚咚咚~

他修長的手指擊打在扶手上發出輕微的響動,擡眼望了望二人,又將雙目微閉,王慧龍和崔驤的來意他早已知曉,但他還沒想好怎麼去向他二人訴說,他動身子,只不過是他坐久了......

半響,劉盛長出一口氣,望向二人,開口說道:“此事,我已知曉,且容我考慮考慮!”

“啊?考慮?”

“還考慮?”

王慧龍和崔驤有些無語。

考慮考慮?

考慮啥了?

您倒是說啊?

別我們說什麼,您就嗯嗯嗯,公之言,甚有理,我考慮考慮的啊......

王慧龍瞪大了眼睛,朝崔驤看了一眼,隨後面帶嚴肅的朝劉盛拱了拱手:“將軍!此事萬萬不可耽擱啊!”

被王慧龍瞧了一眼的崔驤自然也明白其中的意思,也上前說道:“是啊主上,此事宜早不宜遲,倘若遷延日久,此事定會被朝廷發現,到那時,主上當如何自處?我朔州的弟兄,又當如何自處啊?”

劉盛搖了搖手,苦笑道:“好好好,我今日便把話給你們說明白了。”

說着,朝二人瞥了一眼,堂下的二人此時正是鼓眼瞪睛,好似劉盛不將話說明白就不罷休的模樣。

“呃.......呵.......”劉盛乾笑一聲,沒好氣的說道:“你們且先入座吧!”

說着,劉盛朝他們伸了伸手。

堂下的二人見狀,不但沒有領命,反而前將一步,異口同聲的說道:“還請將軍/主上儘早做出決斷!”

啪~

劉盛猛的拍了下扶手,鏘然起身,冷着臉望向二人:“這三長制,與我輩有利,且利甚多,爾等看不到嗎?”

劉盛一邊說着,一邊向二人走來。

王慧龍和崔驤聽到這話身子不禁頓了頓。

“呃......”

“這......”

王慧龍與崔驤相視一眼,但見王慧龍點了點頭,擡步說道:“將軍,此事雖然對我朔州有利,但對將軍而言,卻有害呀!還望將軍三思!”

正在向他們走來的劉盛沒有說話,待至其身旁,看了看崔驤,又看了看王慧龍。

“哎!”他長嘆一聲,拍了拍王慧龍的肩膀,開口說道:“二公之言,我又何嘗不知吶?可朔州已是滿目瘡痍,我等若是還按照朝廷的意思去辦事,這朔州的民生,不知要到何時才能恢復了!”

劉盛說着說着,不禁又嘆了口氣。

“可這.......”崔驤身子一挺,伸手欲言,可話纔出口,便被劉盛打斷了,但見劉盛擡手說道:“好了,元龍啊,此事我已思慮良久,若朝廷當真怪罪下來,我自有辦法,君等,還是莫要再言了!”

劉盛言罷,崔驤和王慧龍都有些沉默了。

朔州的情況他們清楚,原本的居民早已是跑得跑、逃得逃,就剩下小貓兩三隻還有世代遊牧的部落了,要是按照朝廷所置的宗主督護制來監管,那民生的恢復當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哎!”

見二人有些沉默,劉盛搖了搖頭,將手背在身後,緩步來至堂口,崔驤和王慧龍見狀,也連忙跟了上來,但劉盛卻沒有理會他們,他將頭擡起,望向遠方。

“一戰養三年?”

“呵,三年啊,太久了,我等不了!”劉盛心中呢喃着。

他很清楚三長制的頒發,會觸及朝廷和宗主的利益,說不好,還會引起衆怒,但他真的等不了了。

可能有人會說,一戰養三年?鬧吶?

呵呵,這還真不是鬧!

在漢家做主的時候,戰爭一起,農民便要服兵役,這會導致良田荒蕪,現在雖然說北地是胡人當家,漢人不用從軍的,但他的戰爭,也將會是良田荒蕪。

因爲胡人,是殘暴的,是會搶掠的,其所過之處,無不刮地三尺,哪怕是魏主拓跋燾,他也不敢保證自己的部隊沒有這樣的。

所以,這個時候的百姓們,一旦聽到些風吹草動,那都是卷席而逃。

像拓跋嗣伐孝南宋的時候,那裡的百姓就是逃的逃,跑的跑,等拓跋嗣拿下了三州之地吧,他就傻眼了。

嗯,人沒了.......

可能有些人會發現,從拓跋嗣拿下河南地之後,北魏就從未動過兵戈了。

那麼,爲什麼吶?

很顯然,他就是因爲三州沒人了,他需要人,他需要消化這三州之地,他需要恢復這裡的民生。

所以,北魏纔會在打下河南地之後就從未動過兵戈。

是他們不想嗎?

不!

不是!

他們很想,但他們不能!

這不只是消化三州之地的原因,還有兵員、糧草的考慮。

在這個醫療條件、以及農業不發達的時代,兵員受傷是難好的,戰爭過後農民的逃竄會讓田地荒蕪,他是無糧的。

但大批存在的難民,你得去賑災,不然,不僅沒人會來這裡定居還可能會引起國內大亂,所以,想要三州恢復,你就得去賑災。

可這戰爭剛過,北魏那有什麼餘糧吶?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北魏過的很辛苦。

而那段時間,正好是拓跋嗣臥病,拓跋燾當太子處理政事的時候,拓跋燾經歷過這種事情,自然知道其中的艱辛,所以他一介胡人,才能說出:“財,國之本也”的話。

他吶,也付諸了行動,讓宮中的人節儉節儉再節儉,甚至自己也跟着節儉了。

這是窮過啊......

當然,他的窮,和我們的窮不一樣,他畢竟是皇帝,窮不了多久,也就是兩年吧,也就是現在,三州之地勉強恢復了些民生,他也算是脫離了三州之地的制約。

以此來看,一戰養三年,這不是說說而已。

但劉盛他等不了三年,甚至他連一年都等不了,可朔州的情況卻不允許,因爲它和大戰後的三州一般,沒人。

那麼沒人怎麼辦?

只能頒政策了!

嗯,惠民政策吸引難民來定居,這是最好的辦法,這也是歷朝歷代所實行的,但人來了,你還得有政策去恢復民生。

對於皇帝來說,他什麼都能做,但劉盛不行,他不是皇帝,有些事情,不是他能夠去做的,做了,那就有可能掉腦袋,這三長制就是。

那麼,其中的道理,劉盛不知道嗎?他不清楚嗎?

不!

他知道,他很清楚!他也不傻!

這是他從拓跋燾答應移民的時候就謀劃好的,不然他也不會在前段時間將朔州所有的宗主都清除了一遍,哪怕你是無辜的,他也要殺,爲的,就是這三長制!

當然,三長制,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要儘快恢復朔州的民生,爲他參與到接下來的大時代而做準備。

這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他不想因爲朔州的民生而錯過!

但崔驤和王慧龍不是他肚子裡的蛔蟲,也不是穿越過來的,自然不清楚之後的事情,他們只知道這三長制的影響太大了,大到拓跋燾即便知道其中的好處他都不敢去做的地步。

爲什麼拓跋燾不敢吶?

這主要是北魏的宗主督護制才施行不久,他還得依賴各地的宗主去維護地方,一旦這些宗主不幹了,那北魏也將陷入各地戰亂的局面,這會讓北魏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改革嘛!向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須得緩緩推進,慢慢弱化宗主的權益。

孝文帝吧,屬實是個鐵憨憨,雖然他積極漢化值得我們表揚,但他操着過急的改革,也葬送了北魏。

起因嗎,就是他自認爲那個時候宗主的影響力已經很小了,但事實上,宗主豪強的權力,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邊鎮。

那麼邊鎮是什麼地方?

自拓跋燾設鎮之後,邊鎮就不再設州郡,而是以鎮、戍領民,號爲鎮民,主要是鮮卑拓跋部民,地位較高,隨着北魏疆域的擴大,又強制漢族及其它族的大族豪強、部落酋帥徙邊。

也就是說邊鎮是日後軍事豪強滋生的地方,也是誕生關隴集團的地方,孝文帝的漢化、遷都、三長中央集權制無疑損害了這些地方豪強的利益,這些豪強自然是不會同意的,至此,歷史上的六鎮之亂也就誕生了,既六鎮起義。

所以說三長制,真的不適合這個時代,起碼百年內都不適合。

雖然現在的邊鎮,還沒有關隴集團,還沒有那麼多的宗主豪強,但少數的宗主豪強也會讓劉盛陷入一個非常難堪的局面。

崔驤和王慧龍多聰明啊?自然看得很透徹,要不然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來勸說劉盛了,哪怕爲此會惡了劉盛,他們也要勸說,他們所圖的,只是劉盛的安危罷了!

“將軍!”

“主上!”

憂心忡忡的二人看着望天發呆的劉盛,又忍不住的想要勸說。

劉盛望天長嘆一聲,轉過身來,細細的看了眼崔驤和王慧龍。

“慧龍、元龍!”

劉盛喚了二人一句,又忍不住的嘆息,“哎!二公之言,我亦知曉,可爲了朔州,我不得不如此啊!”

“哦?”王慧龍眉頭一皺,伸手問道:“將軍何出此言呀?我朔州,無須將軍冒此風險啊?”

劉盛搖了搖頭,問道:“國君前些日子徵調兵馬欲要北伐之事,你可知曉?”

“嗯!”王慧龍沉思了一下,“略有耳聞!”

伸手問道:“可此事,與我朔州有何干系?”

劉盛沒有回答,轉身望向天空,看着飛過的大雕,低聲問道:“倘若我說,此戰過後,我大魏五年內都是兵戈不絕,爾等信否?”

“什麼?”

“怎會?”

“大戰方去,國君怎會再起兵戈?”

“是啊,主上,連年征戰與國不利,國君自當明白,又豈會做此糊塗事?”

劉盛笑了笑,:“那我朔州大戰方休,國君又爲何起兵伐柔呀?”

“呃......這.......”崔驤有些啞口無言。

但另一邊的王慧龍卻不是如此,只見他擡步說道:“將軍,依慧龍拙見,柔然趁太宗駕崩,國君新繼之時發兵,定是想要看看我大魏的新國君是何模樣,強則退之、弱則攻之。”

“想來,國君也正是有這樣的想法,這才下令伐柔。”

“哼!”劉盛冷不丁的發出一聲冷笑,淡然說道:“國君可不是這麼想的,而是覺得有柔然在側會牽制我大魏大量的兵力,這會使他抽不出兵力去攻打其他國家啊!”

“伐柔,哼!”劉盛冷哼一聲,轉過身來,冷笑道:“伐柔之後,便是胡夏,你,信是不信?”

王慧龍見劉盛如此篤定,心中也不由得打起鼓來,小心問道:“將軍,據我所知,國君敢在此時伐柔,乃是我大魏已修養生息近兩年之久。”

“這兩年,我大魏的糧秣、兵甲足矣讓國君動此兵戈,但此戰過後,想來國庫也必將大損,再徵胡夏?這.......”

“怕是不會吧?”

“哼,不會?”劉盛嘴角一撇:“怎麼不會?國庫不足,天下足否?”

“嘶~取天下之糧?”王慧龍不禁倒吸一口涼氣,眼睛瞪的老大。

“這......這可是.......”

啪啪啪~

王慧龍的話還沒說完,劉盛就在他肩旁上拍了三下。

“五年內,大魏徵戰不休,倘若你我要爭取高位,明年,最遲明年,定要將朔州的人馬強大起來,可人馬的強大,需要我朔州的百姓豐衣足食,如此,纔可保我後方無憂!”

說罷,劉盛雙手背後,“這三長制,吾定要執行,唯有如此,我等明年才能上得戰場獲取戰功,慧龍南下之日,也就不遠了!”

王慧龍和崔驤聽此一番話,就知道他們勸不動劉盛了,自古利益燻人心,他們也是人,自然不能免俗,劉盛升官,他們也勢必會水漲船高,這麼想着,也就不再勸說劉盛,但其心思,依舊活動着。

崔驤吶,是在想着如果這三長制被朝廷知道了,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

而王慧龍則是想着劉盛說的真實性,不是他不相信劉盛,而是劉盛說的話,真的是太不能讓人相信了。

畢竟,自古以來,大戰方休,再起兵戈的事,往往會被冠爲昏君,雖然這個時候的北魏已經修養生息了兩年,國庫能讓他北伐柔然,但連年征戰肯定是不夠的。

但他突然想到各地的庫存,又否決了這個想法,因爲各地的庫存取出,北魏是有資本大戰幾次的,可連年征戰?

這可能嗎?

王慧龍不禁朝劉盛覷將一眼。

而劉盛吶,也正想着拓跋燾還會不會按照歷史的走向去走?想了想胡人的習氣,劉盛便放心了。

因爲兩年不打架,對胡人來說這是非常難得的,不打架就代表他們沒有額外的收入,沒有額外的收入他們就會過得很艱難,所以戰爭,對他們來說,是早已望眼欲穿的事,哪怕拓跋燾不下令去打,他們也會找藉口發兵的。

想想接下來的三年,是奠基南北霸主根基的時間,劉盛就心潮澎湃,他認爲這是他的時機,他要想有所作爲,就不該等,也不能等,他必然要從其中分上那麼一杯羹。

哪怕是殘羹,他也得去......

第二百七十七章 六叔之言第三百零五章 決戰9第二百三十章 六處戰場腹背敵(求訂閱、求票票!)第二百六十三章 魏軍襲來第二百零三章 打得蓋吳叫爸爸第一百零七章,柔然南遷第一百九十九章 執魏第一百三十九章 衝陣第十七章 雍州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盛的人才!!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主在洗澡(弱弱的說一句,求票)第二十四章,館驛第二百六十章 大檀又欲急速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一百七十四章 唐和欲回第一百五十四章 北上第二百零七章 夜襲雲中第三章,少年郎第一百五十三章 病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傻子第二十七章 劉盛第一將,畏將軍如虎王慧龍事蹟第一百四十章 滿陣皆敵第二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章 長孫奇?北平王的兒子?第五章,部族制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漠將軍—陳白第八十八章,戰前—糧缺第二百四十四章 入得狄那全旭危第二十三章,打火第二百八十四章 當不負你第八十章,褲褶第四十八章,北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火來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五十六章,繼位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主在洗澡(弱弱的說一句,求票)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婚妻不是十三歲?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現第五十三章,鎧甲入庫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三十四章 劉盛的對策第八十九章,戰前—索糧第八十九章,戰前—索糧第八十四章,陳白第二百八十六章 今沃陽事在我第三章 長孫奇?北平王的兒子?第三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不救援兵誓不還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五章,新兵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優伶嚇吳提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六十三章,營戶鎮戶非軍戶第一百五十章 柔然使者第一百九十一章 內侍第二十二章,戰場之令第二十一章,瘋者第七十章,尤該、赤猷第八章,鐵面將軍第六十三章,營戶鎮戶非軍戶第四十八章 劉盛欲要除宗主第九十二章,戰前—問策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書十二卷(萬字求票)第三十七章,祭祀處第一百一十九章,白鷺第五十一章,入落第三十六,拓拔粟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傻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平城七線第十九章,人如榛櫸第一百九十九章 執魏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二百三十章 六處戰場腹背敵(求訂閱、求票票!)百萬字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決戰—奈何第一百零三章,都坐第二百六十三章 魏軍襲來第六十七章,邑落主楚河第二百零七章 夜襲雲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唐和第二百八十八章 柔然進軍第四十九章,遇楚河第八十九章,戰前—索糧第二百零二章 禮不下庶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議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六十二章 拓跋燾:我來了第三十七章花木蘭第三百一十章 西秦第二百五十八章 拓跋情意劉盛知第十五章,鐵血隊第二百一十七章 漢民入軍第四十六章,長孫奇開三石第二百九十章 死士毀轒轀第三百零六章 決9第四十七章 朔州事
第二百七十七章 六叔之言第三百零五章 決戰9第二百三十章 六處戰場腹背敵(求訂閱、求票票!)第二百六十三章 魏軍襲來第二百零三章 打得蓋吳叫爸爸第一百零七章,柔然南遷第一百九十九章 執魏第一百三十九章 衝陣第十七章 雍州第二百七十三章 劉盛的人才!!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主在洗澡(弱弱的說一句,求票)第二十四章,館驛第二百六十章 大檀又欲急速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一百七十四章 唐和欲回第一百五十四章 北上第二百零七章 夜襲雲中第三章,少年郎第一百五十三章 病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傻子第二十七章 劉盛第一將,畏將軍如虎王慧龍事蹟第一百四十章 滿陣皆敵第二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三章 長孫奇?北平王的兒子?第五章,部族制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漠將軍—陳白第八十八章,戰前—糧缺第二百四十四章 入得狄那全旭危第二十三章,打火第二百八十四章 當不負你第八十章,褲褶第四十八章,北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火來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五十六章,繼位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主在洗澡(弱弱的說一句,求票)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婚妻不是十三歲?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現第五十三章,鎧甲入庫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三十四章 劉盛的對策第八十九章,戰前—索糧第八十九章,戰前—索糧第八十四章,陳白第二百八十六章 今沃陽事在我第三章 長孫奇?北平王的兒子?第三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不救援兵誓不還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五章,新兵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優伶嚇吳提第八十五章,盛樂之謀—掘(各種求!)第六十三章,營戶鎮戶非軍戶第一百五十章 柔然使者第一百九十一章 內侍第二十二章,戰場之令第二十一章,瘋者第七十章,尤該、赤猷第八章,鐵面將軍第六十三章,營戶鎮戶非軍戶第四十八章 劉盛欲要除宗主第九十二章,戰前—問策第二百一十一章 軍書十二卷(萬字求票)第三十七章,祭祀處第一百一十九章,白鷺第五十一章,入落第三十六,拓拔粟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傻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平城七線第十九章,人如榛櫸第一百九十九章 執魏第二百五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二百三十章 六處戰場腹背敵(求訂閱、求票票!)百萬字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決戰—奈何第一百零三章,都坐第二百六十三章 魏軍襲來第六十七章,邑落主楚河第二百零七章 夜襲雲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唐和第二百八十八章 柔然進軍第四十九章,遇楚河第八十九章,戰前—索糧第二百零二章 禮不下庶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議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六十二章 拓跋燾:我來了第三十七章花木蘭第三百一十章 西秦第二百五十八章 拓跋情意劉盛知第十五章,鐵血隊第二百一十七章 漢民入軍第四十六章,長孫奇開三石第二百九十章 死士毀轒轀第三百零六章 決9第四十七章 朔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