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天朝五銖

願隨明公之言,如雷一般映入耳簾,這時候,劉盛才恍然發覺,他不知何時,已被人敬稱爲明公了,心情又是激動,又是複雜。

他激動的是,明公,這個詞,是被人所接受統治的代表性稱呼,而複雜的則是這話傳出去後,對部落一向保持離散政策拓跋家會當如何?

劉盛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了,那些百姓熾熱且崇拜的目光,讓他突然覺得,他應該這麼做!

“諸君!”

劉盛雙手按伏,欲將百姓呼聲叫停,但百姓們一聽劉盛呼喊,反而叫的更加大聲了。

“我等,願隨明公!”

衆人直喊的臉紅脖子粗。

“諸君!”

“諸君!”

劉盛大喝兩聲,隨後,不顧百姓的叫喊,大聲說道:“諸君,且聽我言!且聽我言!”

“明公.....”

“明公.....”

“明公.....”

“且聽我言!”

雖然百姓與劉盛的叫喊混淆在一起,但諸位百姓的目光卻始終在劉盛身上,見其伸手按伏,嘴中說着什麼,爲了想聽清楚,他們不約而同的停止了叫喊。

下方爲之一靜!

劉盛笑了笑,一個箭步跨上案几,“諸君今來,吾甚榮幸,既諸君願與盛共建此等朔州,那盛也自當不會寒了諸君之心。”

“今日,君等皆在,庫司賈令君也已至此,那盛本欲日後再行之事,便告與諸君吧!”

言罷,劉盛沉吟了下,隨後朝賈虔招了招手。

賈虔至前,劉盛蹲下身子,小聲問道:“那銅錢,可能鑄否?”

賈虔看了眼周圍,小聲回道:“可鑄!”

“嗯!”聞言,劉盛點了點頭,站起身來,面朝大夥。

“各位村民父老,爾等既然不願取我絹帛,那盛以幣代之,可否?”

“啊?以幣代之?何意?”

“以幣代之?”

“以幣代之?”

生活在北朝的漢人幾乎快習慣了北魏的以物易物,畢竟北魏貨幣經濟落後,實行是粟帛交換,長久沒用過的貨幣的他們,被劉盛突然提出幣之一字,不禁愣了下。

之後,衆人不禁又想到。

這不給糧秣改給錢幣了?那朔州大人的錢幣夠嗎?又是何幣吶?

衆人腦子裡登時閃過幾種貨幣,有前秦的,有晉朝的,不一而足。

嗯,北魏的貨幣經濟落後,和這種類繁多的貨幣是有着極大的關係,畢竟,一個國家充斥着五六種貨幣,駁雜且價值不等,同樣的貨幣,在不同的人手裡的價值也不同。

就好比什麼日元、港元、韓元之類的流通在一個國內,不管什麼貨幣,一塊錢,那就是一塊錢,不管你是港元還是日元還是其他什麼的。

這麼一來,那貨幣系統就亂了,因爲韓元一塊錢......或者說,緬甸幣一塊錢......像這樣的貨幣,就屬於虛錢,甚至可以說是假錢了。

而當官的就是用這樣的一塊錢買了百姓們的東西,然後百姓再拿着這樣的虛錢去買東西,但那價值,就是緬甸幣,而不是我國幣的價值了。

當然,這麼講可能有點誇張,畢竟比列太大了,我幣一塊錢就好比幾十上百了,而這個時代的貨幣比列上下浮動也就在十左右,但意思還是那個意思。

所以,貨幣,就是很多人不願意碰的了。

但現在對於朱曾他們來說,這貨幣就相當於劉盛白送的,不管是緬甸幣也好,韓元也罷,那總歸是錢,從蘇興口中得知劉盛也不好過的他們,自然是想着能給劉盛省點就省點。

於是,朱曾上前,朝劉盛作輯一禮,:“明公,您下令水曹挖掘溝渠,乃是爲我等黎民着想,我輩出力也是應當的,怎敢勞明公之財也?”

“是啊,明公,我輩初來此地,您便分良田,救粥飯,對我等已是莫大的仁慈,我輩爲明公出些苦力,也是應當的!”

“對,我等爲明公出些苦力,自是應當的!”

“明公之德,無以爲報,某隻有一身力氣可爲明公效勞,還望明公莫要勞我朔州之財了!”

“明公.....”

“明公.....”

百姓一人一言,無不表達着肺腑之心。

劉盛心中暖暖的,會心一笑,開口說道:“諸君真誠與我,我自當回以真誠,盛雖年幼,但亦知生活之艱苦,諸君還是莫要再言了!”

擺了擺手,又道:“且,這幣,非是此前之幣,而是我欲要鑄我朔州之幣也,僅我朔州使用之幣,用此幣,我朔州各地庫司之物,諸君皆可購得!!”

“啊?明公要鑄幣?”朱曾有些吃驚。

“明公鑄幣?”

“明公鑄幣?”

下方的百姓聽聞也是登時一愣。

這貨幣,又要多出一個朔州幣了嗎?

衆人一下子對劉盛的感官降低了些許,在他們的想法裡,鑄造貨幣的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那是來禍害他們的。

但轉念一想,這貨幣哪怕是再不值錢,那劉盛也是說了,用這個可以在庫司買東西,即便是十枚數十枚才能購得一件,那也是白得不是?

這麼一想,衆人心裡也就平衡了。

人羣裡走出一人,小心的將朱曾拉回了人羣,下一刻,衆人圍在一起一番議論。

劉盛見狀,也未阻止,下了案几也便靜坐等待着。

約是盞茶時間,那人羣散開了,朱曾又被衆人給推了出來。

“呃......”

走上前來的朱曾有些躊躇,猶猶豫豫的。

劉盛笑道:“阿翁不妨直言,吾非惡人矣!!”

“.......”朱曾一陣沉默。

誰也不會說自己是惡人啊?

低了低頭,小聲說道:“呃......明公......方纔我輩商議了一番,既然明公決意如此,我輩便按明公之意便是!”

說罷,朱曾這小老頭偷偷的瞄了眼劉盛。

劉盛一看這小模樣,再聯想北魏的情況,自是知曉他們是何意了。

擡首望向衆人,這些來自五胡四海的難民,或是奴僕,一片苦哈哈的模樣。

“與初來相比,這些人,算是有點生氣了!”

劉盛微點着頭,當初迫切需要人口的他一聽難民來了,他就迫不及待的去看了,他見過這些百姓剛來的模樣。

那時候的他們,真的是蓬頭垢面,步履蹣跚,很多人一幅行將就木的模樣,而現在,他們雖然不是油光滿面卻也是乾淨利索,已經略有精神面貌了。

可即便如此,劉盛也不禁嘆了口氣。

他在可惜,可惜那些沒能堅持走到朔州的,路上死了多少人,又有哪些人在半路逃走,或是被迫害,劉盛不是很清楚,但他知道,十萬民衆,所到者,僅有十之七八,有二萬餘衆不知所蹤。

這消失的人口,到底是死了,還是逃了,劉盛沒去深究過,畢竟人已經沒了,你還能如何吶?也只有爲其哀嘆一聲:“你不來我朔州,是你們沒福氣了!”

念罷,劉盛搖了搖頭,對賈虔道:“明德,我此前欲鑄之幣可有隨身?”

賈虔聞言,連忙起身,朝袖子裡掏了掏,摸來摸去,摸了有一會,好似從咯吱窩裡摸到什麼東西一般,面色一喜,抓了出來。

“生怕主上問起,明德每日皆有隨身!”說着,賈虔將東西亮了出來,並湊向劉盛。

隨着賈虔的接近,劉盛頓時聞到一股異味,扇了扇鼻子,朝異味看去,最終,目光落在的賈虔的手中。

這是帶着一股子味道的小荷包。

‘又是一個不經常洗澡的人啊!’劉盛搖了搖頭,對賈虔道:“分與衆人觀之,莫要來了!”

說罷,連忙將頭扭了過去。

賈虔見之,頓生冏樣,劉盛的嫌棄他又不是看不到,看了眼手裡的荷包:“哎!”搖了搖頭,走向衆人。

衆人不明,見其來此,連忙作輯:“賈使君!”

“賈使君!”

“賈使君!”

“......”

“諸位不必多禮,快快請起!”賈虔至前,擡起手來回禮,那荷包正對着小老頭朱曾。

本欲起身的小老頭朱曾突然一愣。:“這,這是甚麼味道?怎如此,如此腥臭?”

“阿翁,賈使君手裡的物件好腥臭啊!”一旁的少年口無遮攔,對朱曾小聲說道。

朱曾聞言,連忙朝賈虔覷將一眼,見其無有異樣,才低下頭對少年道:“莫要多言!”

說罷,便直起了身,少年癟了癟嘴,也不再言語,只是看向賈虔的目光有些嫌棄。

賈虔不知,拆開荷包,將裡面的銅錢取出:“諸君,此幣,便是我朔州之貨幣了!”捏起一枚五銖,朝上揚了揚手。

衆人目光隨之上移,唯獨少年與朱曾撇開了頭。

賈虔捏着錢幣,邁着悠哉步伐朝衆人走來,三五人與其一枚,直至手中錢幣剩餘兩三枚這纔回返。

此時,拿到貨幣的人身邊都圍上了百姓,他們三五一羣,對着五銖左看看右瞧瞧的,時不時的指指點點。

聽着衆人對錢幣的議論聲,賈虔很是愜意,可這愜意並未持續多久,就在他路過幾位大漢之時,就聽人羣裡面人有人說道:“此幣與彼之貨幣相比,卻是精美許多啊!”

這是一位頗有長見的人說的,聽此讚揚,賈虔忍不住的看了一眼。

“甚麼精美?”有一大漢未聽清,對那人問道。

“這字,這銅!”捏着貨幣的人將其朝上,指着五銖上的字體。

那問話的人看了一會,撓了撓頭,有些尷尬的說道:“吾看不出如何精美,此幣在吾之眼與彼之貨幣別無二致啊!”

“也不對!”

說着,這人朝前湊了湊,鼻子吸了吸,:“這貨幣的味道不同!”

“啊?”

捏着貨幣的人眨了眨眼,朝手裡的貨幣看了看,情不禁的湊到鼻尖聞了聞,這一聞,登時一愣:“咦,還真是不同啊!”忍不住的點了點頭。

可隨後眉頭一皺,:“不對,這味道,怎如此熟悉?”

說着,那人朝自己腋下聞了聞,這一聞,登時露出恍然之色。

“我道是甚,原來是吾腋下之味啊!”大漢忍不住的笑道,還有些心喜這錢幣的味道和他腋下的味道一樣吶。

衆人聞之,皆是吁了一聲。

有一漢子說道:“你這奴子,你那可是狐臭,這錢幣,這......這......”說着,大漢不禁一愣,回想起那錢幣的味道.....呃,還真是如此!!

念及於此,衆人不禁面面相窺。

怎這錢幣是帶着狐臭的?

“咳咳!”賈虔尷尬的咳嗽了兩聲,夾了夾咯吱窩,狠狠的瞪了眼那幾個人。

那幾人聽聞賈虔的咳嗽,連忙轉顧,見其夾了夾咯吱窩,又朝他們挖了幾眼,登時就想起來,這特麼的是從賈使君腋下掏出來的啊?

衆人眼睛一瞪。

壞事了壞事了,這要被賈使君記恨了。

想到這裡,衆人對視一眼,下一刻。

“哎呀,我就說這味道怎這般好聞,原是如此啊!”反應極快的漢子連忙大聲叫道。

衆人一聽,立即領會。

“是啊是啊,這味道,竟是這般好,我得多嗅一下,不然,下回可就不知要到何時才能嗅到了!”

“是極是極,我也要聞下!”

這幾人一邊說着,一邊往人堆裡走,一雙眼睛時不時的偷瞄一眼賈虔。

坐在案几前的劉盛笑了笑,連忙招朝後招手。

一位甲士連忙上前,“將軍!”

劉盛腦袋一側,指着那幾人,對其笑道:“你去尋那幾位丈夫,問其可願爲我效力!”

甲士望了眼那一頭扎進人堆的人才,“這幾位丈夫也無異與常人之能啊,將軍怎會看上他們?”

甲士眼中有着濃濃的疑惑,但並不敢問劉盛,因爲這不是他該問的,對劉盛俯身稱了聲是,也便去做他的事情去了。

“人才啊!”

甲士方走,劉盛便忍住不的讚歎一聲,像這種會見風使舵的人,總是讓他欣賞的,因爲聰明啊!

這時候,賈虔面色微紅的回來了,劉盛問道:“如何?衆人可有怨言?”

賈虔搖了搖頭:“未曾聽聞!”

“嗯,那便好!”劉盛點了點頭。

遂即,看向下方的人羣,他們無不在觀看着那平平無奇的五銖,這五銖,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和其他的五銖一模一樣,當然,文字肯定不同,因爲這是寫着天朝五銖的銅錢。

劉盛並未以朝代或地名而命名,直接以天朝做其名,也就是天朝五銖了。

雖然說私自鑄幣是不對的,對百姓也是有傷害的,但劉盛心裡並沒有絲毫的罪惡感,因爲鑄幣這件事情,他非做不可。

因爲一個體系,勢必要有統一的文字,統一的語言,以及統一的貨幣,只有這樣,這個體系才能發展壯大,也既是秦始皇的書同文,車同軌了。

當然,文字一說,他現在是不敢奢望的,唯有用時間來同化,但語言和貨幣,卻是他可以現下施行與朔州的。

可能有人會說,現在的貨幣那麼多,幹嘛不用?反而要自己冒着風險去鑄幣吶?

這主要是劉盛有兩個想法,其一,這可以算是他留人的一種手段,既是,我這裡幹嘛都是發錢,但這錢出了朔州別人不認的,你也只有在我這裡買東西。

嗯,這是劉盛留人的一種手段。

這其二嗎,是他不想朔州的百姓們以後還要揹着絹帛上街置換東西,那樣無疑會增加百姓們的負擔,帶着荷包、帶着小巧的貨幣來買東西他不香嗎?

嗯對劉盛來說,香,它肯定香,一來嘛,這讓百姓間的物品流通會加快,會節省出很多時間來。

這二來嘛,咳咳!就是滿足他的惡趣味了。

21世紀不是經常有人說:“你家是開銀行的啊?”

那麼這在這裡,他就可以說:“對啊,我家開銀行的,還兼職印鈔吶,你要看看不?來來來,我帶你轉轉......”

“………”

嗯,不差錢!豪!!!

這是真的不差錢了,畢竟貨幣都是他造的,還不是想造多少造多少啊?

當然,這也只是他臆想一下罷了,如果他真敢造出很多,那勢必會讓貨幣不值錢。

這不是劉盛想要的,雖然現在這個貨幣還真不怎麼值錢,但他將這貨幣命名爲‘天朝五銖’,那野心,自然也不會小了,他要的是這貨幣,將流通於整個天朝。

爲此,鑄幣的鐘官、審銅的的辨銅,刻範的技巧,那是被劉盛一日三回的囑咐,要辨銅挑選好銅,讓刻範把模雕琢精細,讓鍾官不要馬虎,勢必要將這貨幣造的精美。

而現在,這精美的天朝五銖,將會提前面世,劉盛的計劃,也因此將會提前.......

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漠將軍—陳白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雨將至第五章 七尺男兒長孫頹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府第八十六章,戰前—坑道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三十四章 劉盛的對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陣第八章 劉潔第二章第一百九十八章 萬字大章表歉意第二百五十六章 龍驤將軍步六孤第六十三章,營戶鎮戶非軍戶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功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火四起長城危第一百五十七章 平城七線第九十一章,戰前—祭酒第三十五章,六爻第一百六十九章 落地成冰第十四章,獨孤幢第二百九十章 死士毀轒轀第一百九十一章 內侍第二百八十六章 今沃陽事在我第一百四十章 滿陣皆敵第二百三十七章 此戰封王鼓士氣第七十六章,優伶(求推薦票)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魏可以無公主!第七十一章,辱漢當辱我第二百六十一章 似攜飛星縱夜航第二百七十六章 棋子、棋盤第四十七章,商隊欲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色向旗令軍行第一百四十章 滿陣皆敵第九十五章,戰前—連坐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心思第一百三十章 戌城之危第一百二十七章,五石散(感謝煒哥不在的月票)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八十三章,仲夏六月初五第二十五章 別架從事史第四十一章,劉盛點兵第十九章 蘇安第十九章,人如榛櫸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城器械第五十六章,繼位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檀欲撤白道城第七十三章,上上之頭第三十七章第一百七十章 情報第三十一章 楊縣之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仙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漠將軍—陳白第四十五章,新兵至第一百五十八章 館驛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俠韓毅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色向旗令軍行第一百三十九章 衝陣第一百二十五章,膨脹(感謝問道礁石的月票)第一百零六章,呼盧喝雉第二百一十四章 屠刀欲懸頂第四十六章,長孫奇開三石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一百章,天變?變天?第二百三十九章 魏主破陣追窮寇感謝從我稚嫩之時陪伴至今的諸君!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頭子不好惹第一百零四章,李容仁第七十五章,授旗第七十七章,角抵戲第一百三十章 戌城之危第十九章 蘇安第十章,大周村互市第五十一章,入落第二百三十五章 玄甲衝陣破大檀第三百零三章 決戰7第一百零七章,柔然南遷第一百一十六章,再戰(求首訂)第一百五十八章 館驛第二百五十七章 不救援兵誓不還感謝!!第一百零一章,雲動第九章,大周村第三十四章,欲祭祀第九十九章,烏雲遮天第二百三十六章 狄那欲戰魏主現第五十六章 取而代之第二百二十七章 此非人也第二百三十一章 敗退狄那全旭勇第三百零七章 決戰10第一百八十二章 士、陳嵐第八十一章,賬內女伶第二百一十四章 屠刀欲懸頂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色向旗令軍行第一百一十九章,白鷺第三十章 劉勢欲奪楊縣第七章 拓跋回宮
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漠將軍—陳白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雨將至第五章 七尺男兒長孫頹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府第八十六章,戰前—坑道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三十四章 劉盛的對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八陣第八章 劉潔第二章第一百九十八章 萬字大章表歉意第二百五十六章 龍驤將軍步六孤第六十三章,營戶鎮戶非軍戶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功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火四起長城危第一百五十七章 平城七線第九十一章,戰前—祭酒第三十五章,六爻第一百六十九章 落地成冰第十四章,獨孤幢第二百九十章 死士毀轒轀第一百九十一章 內侍第二百八十六章 今沃陽事在我第一百四十章 滿陣皆敵第二百三十七章 此戰封王鼓士氣第七十六章,優伶(求推薦票)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魏可以無公主!第七十一章,辱漢當辱我第二百六十一章 似攜飛星縱夜航第二百七十六章 棋子、棋盤第四十七章,商隊欲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色向旗令軍行第一百四十章 滿陣皆敵第九十五章,戰前—連坐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心思第一百三十章 戌城之危第一百二十七章,五石散(感謝煒哥不在的月票)第十三章 李書城第八十三章,仲夏六月初五第二十五章 別架從事史第四十一章,劉盛點兵第十九章 蘇安第十九章,人如榛櫸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城器械第五十六章,繼位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檀欲撤白道城第七十三章,上上之頭第三十七章第一百七十章 情報第三十一章 楊縣之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仙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漠將軍—陳白第四十五章,新兵至第一百五十八章 館驛第一百八十四章 回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俠韓毅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色向旗令軍行第一百三十九章 衝陣第一百二十五章,膨脹(感謝問道礁石的月票)第一百零六章,呼盧喝雉第二百一十四章 屠刀欲懸頂第四十六章,長孫奇開三石第一百六十三章 刺客第一百章,天變?變天?第二百三十九章 魏主破陣追窮寇感謝從我稚嫩之時陪伴至今的諸君!第十五章 傻子一樣的做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頭子不好惹第一百零四章,李容仁第七十五章,授旗第七十七章,角抵戲第一百三十章 戌城之危第十九章 蘇安第十章,大周村互市第五十一章,入落第二百三十五章 玄甲衝陣破大檀第三百零三章 決戰7第一百零七章,柔然南遷第一百一十六章,再戰(求首訂)第一百五十八章 館驛第二百五十七章 不救援兵誓不還感謝!!第一百零一章,雲動第九章,大周村第三十四章,欲祭祀第九十九章,烏雲遮天第二百三十六章 狄那欲戰魏主現第五十六章 取而代之第二百二十七章 此非人也第二百三十一章 敗退狄那全旭勇第三百零七章 決戰10第一百八十二章 士、陳嵐第八十一章,賬內女伶第二百一十四章 屠刀欲懸頂第一百三十三章 五色向旗令軍行第一百一十九章,白鷺第三十章 劉勢欲奪楊縣第七章 拓跋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