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使團覲見

bookmark

太和殿廣場。

多魯爾、巴忽等東察合臺汗國和帖木兒帝國使團覲見正統帝的人員跟在一名內侍的身後,步履匆匆地在廣場中央的走廊上行進。

跟在多魯爾身後的娜爾莎悄悄地打量着四周那些站得筆挺、神情嚴肅的文武百官,她對眼前的一幕感到非常驚訝,雖然廣場上密密麻麻立着衆多官員但現場卻鴉雀無聲,呈現出一種異樣的沉寂。

據娜爾莎所知,能出現在太和殿廣場的都是大明五品以上的官員,五品以下的官員根本沒有資格進入太和殿廣場。

以前娜爾莎只是聽說大明人口衆多,如今從廣場上的數千名官員上她真正意識到了大明人口之多已經超出了她的想象。

太和殿作爲大明從事重要活動的殿閣,自然建造得氣勢雄渾,金碧輝煌,娜爾莎禁不住擡頭仰望着這座龐大的建築,她還是第一次見到規模如此大的殿閣。

“好美得西域女子!”娜爾莎一行人進入太和殿後,立在走道兩側的文武大員靜靜地立在那裡,沒人扭頭望向進來的人,只有當多魯爾和巴忽等人走到他們前方後纔會用眼角的餘光去掃一下,望見沒有戴着面紗的娜爾莎後紛紛眼前一亮,心中暗道了一聲。

雖然衆人心中對東察合臺汗國和帖木兒帝國的使團非常感興趣,可誰敢在正統帝面前失儀在太和殿胡亂張望?

娜爾莎知道,大殿裡的這些官員都是大明的高官顯貴,裡面的人她認識一些,都是去四方會館給她捧場的客人,無不是手握實權的大員,現在一個個神情嚴肅地立在那裡連大氣都不敢喘。

當來到殿前時,娜爾莎的眼前頓時就是一亮,她注意到了立在右側勳貴前列的李雲天。

由於李雲天位於大明勳貴之首,前方只站幾名上了年紀的皇族親王、郡王,故而年紀輕輕的他在大殿上特別顯眼。

娜爾莎與李雲天在魯有餘孫子的百日宴上接觸過一次,當時李雲天給她的感覺非常親和,使得娜爾莎並沒有覺得李雲天是大明堂堂的忠武王,而更像是一名風度翩翩的儒雅公子哥。

可如今在這太和殿上,娜爾莎才真正意識到了李雲天在大明地位的尊貴,她曾經在四方會館見到的那些位高權重的權貴與其相比可謂差之遠矣。

“稟皇上,東察合臺汗國和西察合臺汗國使者帶到。”在前方領路的內侍在殿前向正統帝一躬身,然後躬身倒退着離去。

“小國使臣叩見大明皇帝陛下!”隨後,多魯爾和巴忽領着各自的隨員跪在了殿前,向正統帝下跪行禮,操着生硬的關西方言說道。

“平身!”正統帝見狀右手虛空一擡,有模有樣地說道,“兩國距離大明千里之遙,爾等一路行至於此想必吃了不少苦頭,朕會讓有司獎賞於爾。”

“皇帝陛下,這是本國大汗給皇帝陛下的國書,請皇帝陛下御覽。”多魯爾和巴忽等人起身後,立在他身後的娜爾莎走上前一步,把手裡捧着的國書雙手舉着嬌聲向正統帝說道。

直到這個時候,娜爾莎才注意到大明的皇帝果然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十來歲孩子,由於事先已經被告知了上朝時的規矩,因此娜爾莎進殿後並沒有擡頭看向前方,只是左右掃視着,這還是她第一次見到大明的皇帝。

“呈上來。”正統帝聞言有些詫異地望了一眼娜爾莎,沒想到這個西域女子的江南話講得如此地道,隨後向宋大山微微頷首,宋大山於是吩咐殿前立着的內侍。

“皇帝陛下,小國大汗也給皇帝陛下寫了國書,請御覽。”這時,立在巴忽身後的一名粗壯隨從也高舉着手裡的國書上前奏稟,一口生硬的關西話,單論語言方面比娜爾莎差遠了。

正統帝點了一下頭,宋大山就讓人把東察合臺汗國和帖木兒帝國的國書拿了上來,然後展開抑揚頓挫地宣讀了起來。

其實,輔政大臣和五府都督、六部堂官早已經知道這兩份國書的內容,其中東察合臺汗國自然是請求大明出兵救援,委婉地指出帖木兒帝國野心勃勃,一旦拿下東察合臺汗國下一步就會威脅到大明。

而帖木兒帝國的國書先是回顧了帖木兒帝國自開國大汗帖木兒與明太祖之間的“君臣之誼”,然後表示他們攻打東察合臺汗國只是想將分裂的東、西察合臺汗國統一起來,對大明是一如既往地敬畏。

趁着宋大山讀那兩份國書的時候,娜爾莎悄悄地瞟了李雲天一眼,只見李雲天神情嚴肅地立在那裡,顯得不怒而威,與那晚的親和判若兩人。

娜爾莎知道李雲天是她所遇到的最強的一個對手,竟然能做到喜怒不形於色的目的,實在是令她有些不甘心,在第一次與李雲天交手就被李雲天來了一個下馬威,在林馨的告誡下不敢輕舉妄動。

“忠武王,你如何看待此事?”就在娜爾莎望着李雲天出神的時候,宋大山已然讀完了兩份國書,正統帝現在年幼自然不清楚該如何抉擇,於是開口問向了李雲天,這是他在朝堂之上最爲信賴的人。

聽聞此言,滿朝文武頓時望向了李雲天,雖然宣德帝給正統帝安排好了輔政大臣,但大家都知道正統帝在這種軍政大事上肯定會率先徵求李雲天的意見,誰讓李雲天不僅是大明的忠武王還是正統帝的老師,有足夠的資格排在那些輔政大臣之前來回答正統帝的疑問。

娜爾莎再度被眼前的一幕震驚了,她知道被正統帝第一個詢問的人肯定是大明最具權威的人,萬萬沒有想到這個人竟然會是李雲天,李雲天在那些朝廷權貴面前也太年輕了點兒。

此時此刻,娜爾莎纔算真真正正地意識到了李雲天在大明究竟多有權勢,連正統帝都如此信賴和器重他那麼大明還有誰能掠起鋒芒呢?

隨後,娜爾莎心中就是感到一陣欣喜,這樣說來如果李雲天支持出兵支援東察合臺汗國的話,那麼大明十有八九就會出兵。

“皇上,臣有些事情尚不明瞭,希望兩國使者能給臣解惑。”在衆人關切的注視下,李雲天向正統帝一躬身後沉聲說道。

“忠武王有話儘可直言。”正統帝聞言向李雲天點了一下頭,示意李雲天可以詢問多魯爾和巴忽等人。

“你能告訴本王,這次你們西察合臺集結了多少兵力攻打東察合臺?”李雲天向正統帝一躬身,然後走上前不動聲色地問向了帖木兒帝國那名呈上了國書的粗壯隨從,反正巴忽也聽不懂他的話。

“稟王爺,小國國小勢微,雖舉全國之力但兵力也就近十萬而已,不能與大明相比。”粗壯隨從聞言先是向李雲天一躬身,然後與巴忽低聲交談了幾句,開口向李雲天說道。

“告訴本王,你們東察合臺有多少兵力?”李雲天瞅了一眼粗壯隨從,然後走到了娜爾莎面前,開口沉聲問道。

“近四十萬。”娜爾莎本想壓低兵力的數額以免引發大明的警惕,可當她注意到神色嚴肅的李雲天時不由得改變了主意,叫聲說道,“不過,本國的兵力主要分佈在三個區域,西察合臺這次出人意料地派遣重兵進攻,我國一時無法抵禦,唯有向後退防。”

李雲天既然知道帖木兒帝國是大明的威脅那麼很顯然已經蒐集到了很多帖木兒帝國的情報,那麼東察合臺汗國的情報肯定也有很多,所以她還不如實話實說。

聽聞此言,大殿上有一陣小小的騷動,帖木兒帝國只用了十萬不到的兵力就打得擁有四十萬兵力的東察合臺節節敗退,這帖木兒帝國士兵的戰鬥力也太過強悍了一些。

“本王知道,你們東察合臺的兵力分爲三部分,即亦力把裡的本部,有兵力十八萬,以及葉爾羌部十萬,吐魯番部十二萬!”李雲天聞言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看來娜爾莎很聰明跟她說了實話,於是望着娜爾莎說道,“不知道本王說的是否正確!”

“確實如此。”娜爾莎的雙目閃過一絲震驚的神色,萬萬沒想到李雲天對東察合臺的兵力情況如此清楚,於是按捺住心中的震驚向李雲天點了一下頭,看來李雲天早已經在收集東察合臺汗國的情報。

“你,沒有對本王說實話。”隨後,李雲天轉向了巴忽,面色猛然一沉,冷冷地說道,“據本王所知,你們西察合臺汗國疆域遼闊,人口衆多,無論是地域還是人口都與大明相差無幾,可以集結百萬兵力,不知本王是否說錯?”

巴忽聽不懂李雲天的話,不過從李雲天的神色和語氣上他意識到事情好像有些不妙,連忙望向了身旁的那名粗壯隨從。

粗壯隨從的臉色已經變得有些難看,低聲向巴忽翻譯了李雲天的話,這使得巴忽的神色頓時變得慌亂起來。

帖木兒帝國距離大明路途遙遠,再加上旅途不宜,因此大明根本就不清楚帖木兒帝國的情形纔對,可李雲天卻對帖木兒帝國的境況好像知之甚詳,這令巴忽一時間亂了陣腳,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李雲天的問話。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也被李雲天的話給驚呆了,相互間不由得詫異地對視了一眼,誰也想不到帖木兒帝國的國力竟然會如此強盛,竟然足以與大明匹敵。

娜爾莎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心中暗自感到慶幸,看來李雲天對帖木兒帝國和東察合臺汗國的事情瞭如指掌,幸好她先前說了實話,否則被李雲天當堂揭穿謊言的話場面會顯得頗爲尷尬。

第986章 故人依舊第275章 針鋒相對第973章 夜探大牢第31章 甕中捉鱉第1392章 提親第1453章 大戰序幕第896章 審時度勢第23章 心理戰第1135章 談判第110章 開業儀式第177章 明新館第114章 鴻鵠之志第768章 泣血控訴第1274章 蛇之七寸第1222章 登門求助第30章 步步爲營第18章 心存忌憚第243章 另有隱情第1230章 內有隱情第893章 據理力爭第936章 虛與委蛇第869章 微服私訪第513章 軟硬兼施第983章 西域寶刀第432章 五味雜陳第1340章 如實相告第74章 理清頭緒第1235章 層層深入第670章 求助第1214章 疏言十事第950章 疑心重重第200章 無心之舉第581章 震怒第1336章 各懷心事第259章 反客爲主第184章 驚天內幕第674章 無還手之力第1386章 詔書抵達第463章 信口開河第17章 泛舟暢談第106章 入族譜第720章 備戰第267章 神奇的勝利第41章 心照不宣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1081章 幡然醒悟第1278章 浮出水面第1399章 百般抵賴第560章 四兩撥千斤第737章 凱旋第1442章 回京第1439章 法蘭西王國...第1308章 查明真身第257章 以禮相待第1362章 安心合作第1037章 委以重任第38章 分析厲害第171章 針鋒相對第1157章 戳穿謊言第987章 京城急報第861章 愛才之心第960章 借曲言情第70章 走訪第422章 走私商第437章 賑濟第1127章 勸降第955章 別無選擇第755章 心神不寧第1184章 順應民心第1170章 當局者迷第1291章 用心良苦第1232章 弄巧成拙第1103章 栽贓陷害第381章 整編新軍第932章 各自安撫第652章 妓生獻藝第1112章 關鍵援兵第952章 潰不成軍第1258章 故布迷局第123章 亡羊補牢第302章 宣德帝的煩惱第763章 受制於人第134章 雷霆一擊第491章 坐山觀虎鬥第333章 平叛方針第1070章 仇恨第871章 背了黑鍋第453章 絕佳中間人第1159章 羣起而動第561章 有緣人第88章 繞不開的姻緣第80章 規劃第353章 攻城第1340章 如實相告第1250章 夜會老友第70章 走訪第1172章 醉翁之意第1108章 援軍趕至第318章 頤指氣使第1188章 各持己見
第986章 故人依舊第275章 針鋒相對第973章 夜探大牢第31章 甕中捉鱉第1392章 提親第1453章 大戰序幕第896章 審時度勢第23章 心理戰第1135章 談判第110章 開業儀式第177章 明新館第114章 鴻鵠之志第768章 泣血控訴第1274章 蛇之七寸第1222章 登門求助第30章 步步爲營第18章 心存忌憚第243章 另有隱情第1230章 內有隱情第893章 據理力爭第936章 虛與委蛇第869章 微服私訪第513章 軟硬兼施第983章 西域寶刀第432章 五味雜陳第1340章 如實相告第74章 理清頭緒第1235章 層層深入第670章 求助第1214章 疏言十事第950章 疑心重重第200章 無心之舉第581章 震怒第1336章 各懷心事第259章 反客爲主第184章 驚天內幕第674章 無還手之力第1386章 詔書抵達第463章 信口開河第17章 泛舟暢談第106章 入族譜第720章 備戰第267章 神奇的勝利第41章 心照不宣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1081章 幡然醒悟第1278章 浮出水面第1399章 百般抵賴第560章 四兩撥千斤第737章 凱旋第1442章 回京第1439章 法蘭西王國...第1308章 查明真身第257章 以禮相待第1362章 安心合作第1037章 委以重任第38章 分析厲害第171章 針鋒相對第1157章 戳穿謊言第987章 京城急報第861章 愛才之心第960章 借曲言情第70章 走訪第422章 走私商第437章 賑濟第1127章 勸降第955章 別無選擇第755章 心神不寧第1184章 順應民心第1170章 當局者迷第1291章 用心良苦第1232章 弄巧成拙第1103章 栽贓陷害第381章 整編新軍第932章 各自安撫第652章 妓生獻藝第1112章 關鍵援兵第952章 潰不成軍第1258章 故布迷局第123章 亡羊補牢第302章 宣德帝的煩惱第763章 受制於人第134章 雷霆一擊第491章 坐山觀虎鬥第333章 平叛方針第1070章 仇恨第871章 背了黑鍋第453章 絕佳中間人第1159章 羣起而動第561章 有緣人第88章 繞不開的姻緣第80章 規劃第353章 攻城第1340章 如實相告第1250章 夜會老友第70章 走訪第1172章 醉翁之意第1108章 援軍趕至第318章 頤指氣使第1188章 各持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