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園,一個旅行團幾十人參觀動物園。
家長帶着小孩在裡面四處參觀,看到很多沒有見過的動物。
獅子,長頸鹿,大象,飼養員們在現場配合觀衆,讓動物們表演各種動作。
外面的大人小孩都看的非常開心。
一個勁的想上去與這些動物們來個親密的互動,但是被大人制止了。
讓小孩這樣直接去觸摸這些動物,長頸鹿,大象,河馬等動物,擔心會有寄生蟲到身上。
所以很多人看一下就走了。
或者有許多人在現場會聽到現場的飼養員給大家講解一些動物的具體情況。
在白虎園裡,飼養員給大家講解白虎的情況。
第一隻野生白化孟加拉虎於1951年在印度被當地的一位土王摩訶拉伽(意即“偉大的國王”)馬爾坦德•辛格發現,當時馬爾坦德正在打獵。
小白虎被發現時只有9個月大。馬爾坦德把這隻特別的小虎帶回王宮,併爲它取名爲“莫罕”,意即“令人迷惑者”。
自此之後,也有一些在野外目擊白虎的報告,以及傳說,但無一獲得證實。
世界上現有的幾百只白虎全都是它的子孫。孟加拉白虎是世界一級保護動物,是印度國寶,世界上僅存白虎210只左右。
20世紀70年代發現一隻公白虎後,其被引入動物園繁殖,一般孟加拉白虎出生3年後才能成年。
各國動物園生存數量也極其有限。白虎非常稀有,由於缺少保護色,白虎在自然界非常難存活,在野外已經滅絕。
白虎非常稀有,每隻價值數百萬美元。
小孩聽完鼓掌說:“爸爸,我長大了買幾隻送給你。”
爸爸開心的說:“好啊,我等着,不要搗亂,繼續聽叔叔介紹,要有禮貌。”
白化孟加拉虎是孟加拉虎的一種變種。
由於基因突變,導致孟加拉虎原本橙黃色底黑色條紋的毛髮轉變成白底黑紋。
孟加拉白虎是孟加拉虎的一個變種,顏色與普通孟加拉虎不同,有粉紅色的鼻子,白到奶油色的皮毛,有黑色、灰色或巧克力色的條紋。
白虎的眼睛通常是藍色的,但可能是綠色或琥珀色。
野生白虎極爲罕見,幾乎見不到。雄性孟加拉虎從頭至尾平均身長2.9米,孟加拉虎體重180-389千克;雌性略小,測得身長2.6米,體重110-190千克。
在歷史中,中國、韓國、尼泊爾及一些東南亞國家的文獻也有記載關於白虎的文字。
在中國,白虎更成爲了一種神物,唯有當帝王具備德政或是天下太平的時候纔會出現,所以中國大陸動物園都很熱衷於繁育白虎等“吉祥異獸”。在四象中,白虎和青龍對應,是代表西方的靈獸。
孟加拉白虎經常被誤解成患上白化症,其實不然。真正患上白化症的老虎身上不會有條紋。而孟加拉白虎有正常的黑色或深褐色的條紋。白虎之所以有白底的毛髮是由於基因突變。突變後的基因是隱性的,即使父母雙方都帶有白色隱性等位基因,也只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可以生下白老虎,白老虎因爲太顯眼,在野外很難生存。
已知只有孟加拉虎擁有上述的隱性基因,但許多人工飼養的白虎都是孟加拉虎和東北虎的混種。
由於基因庫有限,一對白虎交配產下的後代往往有許多健康問題,如斜視症、較弱的抵抗力等。
大家聽完又趕往下一個園區,這個園區是猴子,看到裡面很多隻猴子在哪裡休息。
大家就到飼養員旁邊聽他介紹猴子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