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朝廷要發檄文了

大晉427年九月二十五日,在大晉蒼龍城皇宮太源殿內,周太后一臉愁容的對大殿兩邊上百名朝廷大臣說道:“沒有想到前些日子,驃騎將軍李弘和驃騎將軍何光宗竟然雙雙敗於反賊張明奇之手,使得整個瓊州陷落,廉州看樣子也是凶多吉少,如今蘇州、杭州、浙州和福州,都已經出現了反賊張明奇的軍隊,各位愛卿,我們朝廷接下來應該如何應對?”

周太后現在對張明奇已經徹底的死心了,她好不容易派遣人與張明奇接上了頭,希望能把張明奇招安了,可是隨着張明奇的實力越來越強,張明奇的野心也越來越大,最終周太后所派遣接觸張明奇的那些人,都被張明奇秘密殺掉,至於張明奇爲什麼要偷摸的殺人,則是因爲張明奇手底下,有不少人都心存招安的念頭。

周太后說完之後,太源殿內頓時陷入了沉默之中,張明奇這個東南巨寇實在太厲害,打的驃騎將軍李弘和驃騎將軍何光宗丟盔棄甲,目前宿州和瓊州已經完全被張明奇的軍隊所攻佔,廉州也大半陷落,因爲大晉朝廷的軍隊已經放棄了廉州,所以廉州的陷落已是必然。

驃騎將軍李弘和驃騎將軍何光宗帶着殘餘的朝廷軍隊,則分散退到了蘇州、杭州、浙州和福州,不過這兩位驃騎將軍麾下的軍隊加起來只剩下不足五十萬了,這還包括蘇州、杭州、浙州、福州的廂軍和地方軍,而巨寇張明奇的軍隊,如今滾雪球一樣的擴充到了二百萬以上。

蘇州、杭州、浙州、福州,再加上宿州、瓊州和廉州,並稱爲大晉東南七州,是大晉朝廷賦稅的主要來源地,東南七州每年交給朝廷的賦稅,相當於整個朝廷賦稅的一半,甚至有時候達到了一大半。

現在宿州、瓊州和廉州已經被巨寇張明奇所佔領,如果蘇州、杭州、浙州和福州再陷落於張明奇之手,那麼大晉朝廷的財政很可能會崩潰,那樣的後果是朝廷的大佬們無法承受的。

可是面對擁兵已經超過二百萬的巨寇張明奇,朝廷卻幾乎到了無兵可派的地步,僅僅依靠驃騎將軍李弘和驃騎將軍何光宗所帶領的近五十萬軍隊,蘇州、杭州、浙州和福州是根本守不住的。

看到太源殿內上百名朝廷大臣都不出聲,大晉皇帝劉恆突然出聲說道:“各位愛卿,如今我們京城只剩下四十萬禁軍,可是這四十萬禁軍必須留守京城,廂軍的戰鬥力又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提升,是不是可以讓徵虜將軍劉基帶兵南下,去剿滅張明奇這個反賊?”

吏部太尉楊仲隨即就出列說道:“皇上萬萬不可,根據劉基送來的捷報,以及我們朝廷所確認的消息,劉基已經把西域第二強國高昌國打服了,高昌國原東方都督府轄區內的十二個行省和二十八個附屬國,都被高昌國割讓給了劉基,而在草原上,劉基又接連征服了党項族和樓煩族,如今劉基麾下的軍隊至少要超過二百萬,讓劉基領兵去東南幾州,雖然可算是驅虎吞狼,但很可能會讓劉基這隻老虎變的更強,要是劉基趁機把東南幾州給霸佔了,那麼局面將會更加糟糕!”

大晉皇帝劉恆皺眉說道:“不徵調劉基的軍隊南下平叛,那朝廷還有什麼選擇?總不能眼睜睜看着蘇州、杭州、浙州和福州也落入反賊張明奇的手中吧!”

周太后點了點頭說道:“皇上說的有理,既然衆位愛卿想不出其他辦法,那麼就只有讓徵虜將軍劉基領兵南下這一條路了,徵虜將軍劉基這次打敗高昌國,征服党項族和樓煩族,爲我們大晉擴地數千裡,可以說爲我們大晉立下了潑天的大功,哀家覺着可以晉升劉基爲車騎將軍,然後讓他領兵去剿滅了張明奇這個反賊。”

這時兵部太尉竇巖出列恭聲說道:“啓稟太后、皇上,反賊張明奇確實必須儘量剿滅,不然很可能會動搖了我們大晉的根本,派徵虜將軍劉基南下,也不無不可!這次劉基將軍打敗高昌國,又征服党項族和樓煩族,確實爲大晉立下了奇功,不過劉基將軍今年還不滿二十歲,兩個月前才晉升他爲徵虜將軍,這次不如賞賜劉基將軍一個爵位,以彰顯劉基將軍對大晉的功勞,如果劉基能剿滅反賊張明奇,再晉升他爲車騎將軍也不遲。”

周太后馬上贊同的說道:“竇太尉言之有理,那麼朝廷這次應該賞賜劉基一個什麼爵位呢?”

“臣認爲一個子爵應該是合適的!”兵部太尉竇巖沉聲說道。

大晉的爵位從低到高,分別是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和公爵,而這些爵位除了皇親國戚以及十三世家的子弟之外,大晉其他的人,是很難得到的,擁有了爵位,在大晉纔算是貴族。

周太后猶豫了一下,就點頭說道:“那就按竇太尉說的辦,賞賜劉基一個子爵的爵位。”

隨即兵部太尉竇巖又開口說道:“太后、皇上,劉基將軍雖然擁有着一支龐大的軍隊,不過他卻要防備草原各族的胡虜,還有高昌國,也許能帶到東南幾州平叛的軍隊,兵力上不會太多,所以臣建議莫不如直接向大晉各地發出檄文,徵召各地兵馬彙集於京城,共討反賊張明奇,這樣不但增強了平叛部隊的實力,各地應召而來的兵馬,還可以對劉基將軍進行牽制,不至於讓劉基在剿滅反賊張明奇之後,做出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兵部太尉竇巖這番建議,頓時讓太源殿內朝廷大臣們議論紛紛,當初大晉朝廷看到各地流寇的匪患越來越嚴重,而朝廷各地的廂軍卻對流寇的清剿非常不利,反而越清剿匪患越嚴重,於是大晉朝廷命令各地的州牧、太守、縣令,組建歸屬於州郡縣的地方軍,以剿滅各地的匪患,至於地方軍的軍費,則可以截留一部分當地的稅收。

如今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還真有不少地方官員,組建起來了一支不管是戰鬥力還是兵力,都十分可觀的軍隊,特別是在北方四州以及西南幾州,出現了好幾支兵力超過十萬的勢力,當然這些勢力,與劉基相比,可就小巫見大巫了。

周太后皺眉說道:“竇太尉,當初朝廷不是給驃騎將軍李弘和驃騎將軍何光宗徵調了不少各地的廂軍嘛,可是廂軍的戰鬥力實在是太讓朝廷難堪了。”

兵部太尉竇巖解釋說道:“啓稟太后,廂軍的戰鬥力弱,不代表各地的軍隊都弱,很多地方軍都可以算是強軍,反賊張明奇麾下軍隊的前身,也是一支地方軍。”

大晉皇帝劉恆插言說道:“竇太尉這個主意不錯,我大晉子民億兆,猛將帥纔不知有多少,如果能把這些猛將帥才聚集到一起,平定反賊張明奇,想必不會太困難,何況還有徵虜將軍劉基在其中。”

周太后仔細權衡了一下才說道:“那就以朝廷的名義,向大晉各地發出檄文,徵召各地兵馬來京城彙集,共同南下討伐反賊張明奇。”

早朝結束之後,兵部太尉竇巖、吏部太尉楊仲、禮部太尉王之煥、刑部太尉趙伯然、工部太尉孫明韜、戶部太尉鄭楷、兵部尚書韓仁吉、吏部尚書吳子豫、戶部尚書張順然、刑部尚書陳斯凱和驃騎將軍蕭素,這十一位大晉朝廷的重臣,並沒有各自回到自己的府邸,而是來到兵部衙門的一間書房內。

這十一位大晉朝廷的重臣,代表着大晉十一個最頂級的世家,而正在東南的驃騎將軍李弘和驃騎將軍何光宗,則代表着大晉十三個最頂級世家的另外兩家。

吏部太尉楊仲不解的對兵部太尉竇巖問道:“竇太尉,今日在朝會上,您向太后建議徵召各地兵馬,跟隨劉基一起去討伐反賊張明奇,到底是何用意?”

兵部太尉竇巖捋了捋鬍鬚說道:“老夫沒有其他的意思,徵召各地兵馬一起去東南,就是爲了防備劉基霸佔東南幾州,劉基麾下的勢力,實力增長的實在太快,而我們十三世家又一直沒有跟劉基搭上關係,所以不得不想辦法限制一下,畢竟我們十三世家在各地都有不少的佈置,這個時候也該爲朝廷出力了。”

吏部太尉楊仲眉頭皺的更緊了,“竇太尉,我們十三世家在各地的佈置,可是都花了大量的心血,如今那個張明奇,不但擁有了超過二百萬的軍隊,而且還籠絡了大量武藝高強之輩,要不是張明奇的軍隊裡面,突然冒出來了好幾位超級猛將,驃騎將軍李弘和驃騎將軍何光宗也不至於吃敗仗。”

兵部太尉竇巖嘆一口氣說道:“我們十三世家能有今天的榮華富貴,說到底是離不開大晉朝的,現在那個張明奇在東南幾州鬧的實在太厲害,要是不盡快將其剿滅,也許局面會發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諸位,如果大晉朝沒有了,那麼我們十三世家的榮華富貴,能不能保住可就難說了!”

禮部太尉王之煥點頭說道:“竇太尉說的有道理,我們十三世家已經與大晉朝榮辱與共,保住大晉朝,就是保住我們十三世家,老夫不相信一個取代大晉的王朝,還會給我們十三世家如此之高的地位,說不定大晉朝沒有了,我們十三世家也會跟着煙消雲散!我們王家這次會全力支持討伐反賊張明奇,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這十一位朝廷重臣,或者說十一個大晉最頂級的世家,很快就達成了一致,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儘快把張明奇剿滅,不能再讓張明奇動搖大晉朝的根本。

早朝結束之後,大晉皇帝劉恆跟着周太后一起返回了周太后所住的慈恩宮,劉恆有些激動的說道:“母后,這次十三世家好像真的要盡全力剿滅反賊張明奇了,所謂徵召各地的兵馬,大部分應該就是十三世家在各地控制的軍隊。”

周太后此時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原本十三世家還存着養賊自重的心思,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反賊張明奇的實力,出人意料的強悍,驃騎將軍李弘和驃騎將軍何光宗所帶領的軍隊,面對反賊張明奇,竟然紛紛落敗,十三世家當然要着急了,他們十三世家能有今天,依託的是大晉朝,要是大晉朝沒有了,他們十三世家又能算個什麼!”

大晉皇帝劉恆突然嘆了一口氣,黯然的說道:“可惜母后派的人,沒有把張明奇招安成功,要是朕的手中,能有張明奇的二百萬大軍,那麼竇巖他們,也就不敢再阻止朕親政了!”

周太后一揮手說道:“張明奇那個反賊,皇上以後就別惦記了,這個反賊的心裡,已經沒有了天地君親師,這次要是劉基能奉旨帶兵來京城,哀家倒是準備想辦法,爲皇上收一個肱骨之臣。”

劉恆猶豫了一下說道:“母后,劉基會帶兵前來京城嗎?”

“如果他能來京城,他纔是皇上的肱骨之臣,如果他不來,那麼我大晉的江山可就危險了,唉——”周太后說着說着,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劉基一定會來京城的,我們大晉立國四百餘年,是絕對不會在朕的手中亡掉!”

“但願劉基能來,蒼天保佑吧!”周太后慢聲細語的說道。

“母后,如果劉基帶兵來了京城,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招攬此人,他能讓高昌國割讓了十二個行省和二十八個附屬國,又征服了党項族和樓煩族,一旦朕能得到他的支持,我們母子也就不需要那麼顧忌十三世家了。”

“皇上放心,只要劉基能來京城,哀家準備把襄城公主嫁給劉基!”

“啊——母后,您要把姐姐嫁給劉基,這……這……”

“爲了大晉的江山,只能讓清玫做出犧牲了!”

第五百四十八章 喇嘛教的超級大紅包第五十六章 土匪強攻第五百六十三章 準確的預感第五百二十章 怪招再建功第三百九十三章 固執的樓煩大汗第四百八十九章 劉猛的怪招第二百三十四章 三個條件第五百三十四章 豐厚的嫁妝第八十章 流寇逃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會盟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兩份大禮包第五百六十一章 蒙汗藥又登場了第五百二十章 怪招再建功第二十二章 拐個缺心眼的猛將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宛國的謀劃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會盟 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系統出品的第一位文臣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補藥的又一處產地第一百六十二章 開啓系統的抽獎功能第四百四十一章 周太后的決斷第八十九章 昏迷過去的周蘭琪第五百九十七章 討伐破虜軍的聯盟第五百零五章 膨脹的野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回鶻人的事情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知節操爲何物第二百四十六章 逆天的功效第一百零五章 對劉基的誣告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網成擒第三百九十四章 樓煩族乞和第一百九十二章 同樣損失很慘的守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在西南五州的開門紅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埋伏第一百五十二章 樓煩騎兵的鉤索第六百一十章 一戰而下第十四章 統帥型武將第五百六十二章 篩選美女第六百四十二章 車師國投降第三百五十七章 十個族的胡人騎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十三世家的態度第二百零四章 上源城來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峙與抵達第二百五十章 突遇狼羣第三十八章 威虎寨的土匪第三百零六章 蒙汗藥第五百七十章 享用戰利品第四百九十二章 被拋棄的高昌國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日三連擊第四百九十四章 改變攻擊方向第一百一十八章 草原戰奴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統西域第二百八十章 墨溪大戰之生擒第五百零六章 草原上醞釀的陰謀第四百九十七章 開始找後路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日三連擊第二百四十四章 又是姐妹同收的節奏第一百零一章 周蘭琪的仰慕者第一百零四章 忘恩負義第一百二十六章 劫掠歸來的樓煩騎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系統救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又增添一位傀儡保鏢第一百零五章 對劉基的誣告第五百六十七章 東蠻兩大強族的戰爭第二十四章 遇到熟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被拋棄的高昌國第二百八十七章 準備去西域第二百四十八章 玳安郡的新太守第五百零五章 膨脹的野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突圍受阻第五百七十六章 戰場僵局第三章 第一位武將第一百九十四章 見死不救第六百二十四章 準備策反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切爲了靈魂值第六百零四章 處境堪憂的聯盟第三百二十一章 散佈謠言第七十四章 曲陽縣兵馬的潰敗第三百一十三章 新一輪的整編第四百六十三章 兩場大勝定乾坤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肆擴軍第八十七章 進入太守府的刺客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宛國的報酬第四百一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二十一章 被生擒的絕色美女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淮安城撤兵第五百六十二章 篩選美女第六百零四章 處境堪憂的聯盟第八十四章 太守的拖字訣第四百六十三章 兩場大勝定乾坤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婚第八十五章 又出現的流寇大軍第五百九十六章 魯國又蹦出來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服軟的銀鷹騎士團團長第一百零八章 長木槍大陣第五百七十四章 瓜分盛宴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統西域第二百二十六章 被流寇追兵盯上的劉猛第六百一十四章 竹槓敲的叮噹響第九十二章 長史趙策第三百五十七章 十個族的胡人騎兵
第五百四十八章 喇嘛教的超級大紅包第五十六章 土匪強攻第五百六十三章 準確的預感第五百二十章 怪招再建功第三百九十三章 固執的樓煩大汗第四百八十九章 劉猛的怪招第二百三十四章 三個條件第五百三十四章 豐厚的嫁妝第八十章 流寇逃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會盟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兩份大禮包第五百六十一章 蒙汗藥又登場了第五百二十章 怪招再建功第二十二章 拐個缺心眼的猛將第五百八十七章 大宛國的謀劃第三百八十八章 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會盟 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系統出品的第一位文臣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補藥的又一處產地第一百六十二章 開啓系統的抽獎功能第四百四十一章 周太后的決斷第八十九章 昏迷過去的周蘭琪第五百九十七章 討伐破虜軍的聯盟第五百零五章 膨脹的野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回鶻人的事情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知節操爲何物第二百四十六章 逆天的功效第一百零五章 對劉基的誣告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網成擒第三百九十四章 樓煩族乞和第一百九十二章 同樣損失很慘的守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在西南五州的開門紅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埋伏第一百五十二章 樓煩騎兵的鉤索第六百一十章 一戰而下第十四章 統帥型武將第五百六十二章 篩選美女第六百四十二章 車師國投降第三百五十七章 十個族的胡人騎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十三世家的態度第二百零四章 上源城來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峙與抵達第二百五十章 突遇狼羣第三十八章 威虎寨的土匪第三百零六章 蒙汗藥第五百七十章 享用戰利品第四百九十二章 被拋棄的高昌國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日三連擊第四百九十四章 改變攻擊方向第一百一十八章 草原戰奴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統西域第二百八十章 墨溪大戰之生擒第五百零六章 草原上醞釀的陰謀第四百九十七章 開始找後路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日三連擊第二百四十四章 又是姐妹同收的節奏第一百零一章 周蘭琪的仰慕者第一百零四章 忘恩負義第一百二十六章 劫掠歸來的樓煩騎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系統救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又增添一位傀儡保鏢第一百零五章 對劉基的誣告第五百六十七章 東蠻兩大強族的戰爭第二十四章 遇到熟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被拋棄的高昌國第二百八十七章 準備去西域第二百四十八章 玳安郡的新太守第五百零五章 膨脹的野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突圍受阻第五百七十六章 戰場僵局第三章 第一位武將第一百九十四章 見死不救第六百二十四章 準備策反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切爲了靈魂值第六百零四章 處境堪憂的聯盟第三百二十一章 散佈謠言第七十四章 曲陽縣兵馬的潰敗第三百一十三章 新一輪的整編第四百六十三章 兩場大勝定乾坤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肆擴軍第八十七章 進入太守府的刺客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宛國的報酬第四百一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二十一章 被生擒的絕色美女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淮安城撤兵第五百六十二章 篩選美女第六百零四章 處境堪憂的聯盟第八十四章 太守的拖字訣第四百六十三章 兩場大勝定乾坤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婚第八十五章 又出現的流寇大軍第五百九十六章 魯國又蹦出來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服軟的銀鷹騎士團團長第一百零八章 長木槍大陣第五百七十四章 瓜分盛宴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統西域第二百二十六章 被流寇追兵盯上的劉猛第六百一十四章 竹槓敲的叮噹響第九十二章 長史趙策第三百五十七章 十個族的胡人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