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場合,吳桐自然不會讓自己掉鏈子,調整了下話筒,吳桐當即沉聲開口:“可控核聚變領域,大家都是我的前輩,可控核聚變的優勢,我只在這裡簡單爲大家闡述,拋磚引玉。”這是她對在做聚變人,孜孜不倦努力,爲了國內聚變事業進步的尊重。
對於業界先行者,吳桐歷來,都是報以尊重敬重的態度,她的進步和研發,很多不乏都是建立在先輩們奠定的基礎上。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告訴我們,哪怕只有一點點質量,只要引發原子核級別的反應,瞬間就能釋放出巨大能量。因爲儘管質量只有一克,但乘以光速的平方,能量就非常巨大。這就是太陽可以穩定燃燒幾十億年的原理,也是浩瀚宇宙中大部分恆星發光發熱的原因。
核聚變則具有固有安全性,即永遠都是安全的。
根據核聚變的原理,首先是要把氫的同位素氘和氚加熱到上億度,這要保持住非常難,但要停下來很容易。而它的產物只有氦氣和中子——氦氣本來就是乾淨的,而中子我們用水就可以將其吸收,其能量會讓水變成蒸氣,用來發電。
所以,核聚變設施不釋放二氧化碳,也沒有長壽命放射性元素,是甚至可以建在城市中心,清潔且高性價比的優勢能源。
作爲聚變人,大家種太陽,最重要的另一個因素,肯定是核聚變的另一個優勢是資源無限。
一升海水可以提取0.03克氘,釋放的能量高於340升汽油燃燒產生的能量,全世界海水裡有40萬噸氘——可供人類使用100億年,比太陽和地球的壽命都長。
而且,核聚變電站對資源的消耗非常低,功率密度又很高。一個聚變電站一年只需要用150公斤的重水和150公斤的鋰,而一個100萬千瓦的煤電站一年要燒200萬噸煤,一個裂變電站一年需要30噸鈾。
清潔廉價無污染,充沛源源不斷的能源,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夙願,對於氫的可控核聚變研究,人類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征程,在實現可控核聚變的方案中,磁約束被認爲是最適合解決能源問題的途徑。
可控核聚變技術不僅是人類先進技術的搖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能真正體現人類命運休慼相關。也是我們,必須去突破的技術難關!”
“目前國內,大家的研究,主要以磁約束慣性約束,託卡馬克爲主,本次金烏工程,不準備走常規路線,當然,仿星器裝置,各位前輩應該也不陌生!”
“凌雲?” “德意志的WEGA?螺旋石X——7?”頓時,兩道聲音幾乎同時響起來,是華南研究所的萬院士和西南研究所的賀院士。
作爲聚變領域的帶頭羊,他們對國內外聚變領域的信息,可以說是瞭如指掌。吳桐提起仿星器裝置,他們頓時就反應過來,這也是與會衆人慢半拍後,信息敏銳,根底紮實的衆人同樣的反應。
只是,好好地成熟經驗託卡馬克不去走,反倒去摸索算是冷門的仿星器裝置,這就是年輕學者做項目的通病,想一出是一出嗎?國家也要拿這諾大的工程陪個娃娃玩嗎?凌雲當年的失敗,上面已經忘卻了?
有那性情急躁的,已經忍不住就要脫口而出,只是被身邊還算理智敏感的同伴阻攔,但是室內此刻,盡皆一片寂靜,近乎質問的目光,再次聚集到吳桐身上。若是不能給他們足夠立足的理由,不能說服他們,恐怕項目就到此爲止了,他們絕對不會陪着年輕人胡鬧,拿他們一生夙願追求開玩笑!
“我知道,託卡馬克裝置對大家來說,這是研究日久的主流,大家對我有質疑,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大家作爲聚變人,仿星器裝置的優越性,諸位前輩應該都清楚的!或者我不禮貌的問大家一句,大家對託卡馬克裝置,有成功走下去,示範堆點火的完善可能嗎?”
這個問題的拋出,現場更加寂靜了。專業的事情,其實還是專業的人更明白。雖然國內外不乏對ITRE的吹捧,國內也不乏有諸多媒體對EAST的每一次成果的歡呼雀躍,花好朵好,似乎可控核聚變實現真正掌控就在眼前···
但是,真正從事於這一領域工作的諸位院士學者,則是相對要謹慎的多。
因爲很多東西,在外行看來或許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但對於內行而言,甚至連階段性的成果都不能算的。他們甚至早就不發有人悲哀感嘆,多少年還是在以秒做單位的託卡馬克裝置,可能是一條無法走通的絕路。
“吳總更看好仿星器裝置?”沉寂了好一會兒,西南研究院的賀院士率先開口,他得了老師隱晦提醒,本次聚變項目負責人可能會超出他的預料,但是,老師點明他,要相信上面,不會在這樣嚴肅的事情上面開玩笑,必要時,務必要代表支持上面的決策。
直至現在,他纔算真正明白,老師的點撥究竟爲何,一則是項目負責人,超出常人所料,二則是,上面支持立項的工程選擇,再次超出他們的預料範圍。竟然要放棄多年耕耘的託卡馬克裝置,改換仿星器裝置!
這也就是代表着,上面放棄了對之前諾大的科研投注,不惜沉沒成本!能讓上面這樣不惜代價支持,是不是,上面也更看好仿星器裝置?或者說是更看好提出這種提議的吳桐呢?那麼,能讓上面這樣傾力支持,吳總所代表的份量,可能比他想象中的還要重!
是以,賀院士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已然帶上了敬稱。把吳桐,放在與他們同等的位置。本身,吳桐雖然年輕,但是的確是與他們位置平等,今年新晉增選的科學院院士,說句不客氣的,吳桐在數學界的份量,比他們都更加重。
不只是賀院士想到了這點兒,嗅覺靈敏,反應快的,這會兒,心裡都不約而同有了類似的思量,熟識的幾位大拿,目光互相交匯,轉而又把探尋的目光再次聚攏在吳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