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8.19事件

俄羅斯在1990年6月12日宣佈主權獨立並此後限制了蘇聯法律,特別是關於財政和經濟的法律,在俄羅斯領土的適用,俄羅斯最高蘇維埃通過了與蘇聯法律衝突的法律。至此,蘇聯的局勢開始動盪不安起來。

1991年3月,戈爾巴喬夫出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當時蘇聯的環境極具困難。官僚腐敗現象極爲嚴重,官僚特權階層將大量的國有資產佔爲己有,他們希望共產黨的垮臺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劇變。於此同時,作爲另一個超級大國的美國,歷時將近20年通過和平演變方式,在蘇聯進行的一系列動作,也取得了較大的成果。

戈爾巴喬夫所面對的是一個動盪的世界和困難重重的國內環境,這就決定了戈爾巴喬夫受命之時,必須實行改革,以挽救蘇聯的命運。可是,戈爾巴喬夫的能力有限,缺乏一個大國領導人應有的膽略和能力,面對種種困難和壓力,他倉促應對,致使蘇聯在改革中出現種種失誤和錯誤的導向,以致整個國家危機驟增,秩序失控。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戈爾巴喬夫又在複雜的政治較量中節節敗退,主動放棄陣地,提出改革要從根本上“改造整個社會主義大廈”,改革的目的“是要使社會有質的更新”,就是要對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進行全面改造,改革的含義已經不是自我完善而是根本變更現存制度。

這種情況愈演愈烈,隨着事態的發展,到了八月十九日這一天,蘇共中的保守派以亞納耶夫爲首的一幫高級官員發動了一場政變,軟禁了當時正在黑海畔度假的爾巴喬夫,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欲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

自從與量子基金達成了合作協議後,美智子便與量子基金的金融操作人員進入了蘇聯。根據協議,按照陳兆軍的計劃開始在蘇聯金融市場上呼風喚雨起來。所有的操作人員都發現陳兆軍對蘇聯的金融形勢分析得很到位,特別是蘇聯爲了挽救市場,拋售黃金儲備,被英法聯手狙擊。當時,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蘇聯拋出如此大盤的黃金竟然會落到這樣一個下場。可是美智子非常堅定地按照陳兆軍的計劃執行着,她腦子裡已經形成了這樣的意識,再不可思議的事情到了陳兆軍這邊就變得理所應當起來。果然如陳兆軍所料,英法的聯合打壓行動,使得蘇聯的盧布貶值情況愈發嚴重。

量子基金的操盤手們發現,單是此次“兆軍房地產公司”對蘇聯拋售黃金救市的準確預測的這個消息,就使得量子基金與“兆軍房地產公司”在蘇聯金融市場上獲利頗豐。對此,詹姆斯.羅傑斯曾經在私下裡對自己的兒子路易評價着陳兆軍和美智子,用他的話來說,陳兆軍是個金融的天才,美智子則是一個狂熱的信徒,而路易則恰恰抓住了這一個狂熱的信徒,使得量子基金成爲了今年美國境內衆多基金中獲利最豐的基金之一。詹姆斯.羅傑斯很慶幸與陳兆軍達成了完全信任的協議,這才使得他們在此次黃金交易中沒有如同其他的集團一般,掉進了英法聯合設置的陷阱中。

緊接着,量子基金和美智子開始緊盯着1991年8月份,按照陳兆軍的預測,蘇聯將出現的巨大政治變革。對於這些金融投資家們來說,每次世界政體政治格局的改變,都是他們最好的獲利時機,只要把握住了這些時機,就不難從這些政體政治變革中找到最快捷的掙錢途徑。

隨着八月份的到來,美智子與量子基金的金融操作人員們都愈發緊張了起來,蘇聯每天的政治動向成爲了他們最爲關心的事。相比之下,陳兆軍倒輕鬆了許多,畢竟他知道這是大勢所趨。當然,陳兆軍對於安娜和那些與蘇聯軍方有關係的太子哥們都還是很關心的,如果在蘇聯解體的問題上,這些人的長輩們不能夠正確地站隊或者是出現了什麼偏差,很有可能會印象蘇聯整體政局的發展,陳兆軍當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

這一天,陳兆軍特意抽空宴請了安娜、劉駿和蘇聯的一幫太子哥們。席間陳兆軍分別與謝廖沙、葉戈爾和弗拉基米爾等有可能對此次事件造成影響的相關人員進行了短暫的秘密談話,內容無非就是一個,告訴他們,通過他們的影響力通知蘇聯相關軍方人員對未來蘇聯將出現的蘇聯政體政治格局的變革要把握好立場,不要站錯了隊伍。陳兆軍很坦率地告訴他們:你們蘇聯的那個亞納耶夫,不管他要搞什麼名堂,等待他的必將是失敗。如果站到了他的那一面,那麼後果將非常不堪。

聽了陳兆軍的話,所有的人都感覺到莫名其妙,可是陳兆軍的身份和地位使得他們不得不對此重視起來。於是,這個消息被通過各種渠道秘密反饋回了蘇聯。與之相關的各位家長們也都開始慎重考慮起這個問題來,對於蘇聯的政體政治局面誰也不清楚會是怎麼回事,但如果真的確如陳兆軍所分析的那樣,那麼現在由陳兆軍口中得到的這個情報,將至關重要。誰也不認爲陳兆軍會拿這件事情來開玩笑,但是在這些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誰也不敢確定時局究竟會走向哪個方向。

西羅諾夫畢竟是陳兆軍的老朋友,劉駿和安娜兩人與陳兆軍的關係又遠勝於其他人。這天晚宴後,陳兆軍特意留下了安娜和劉駿,對於這兩個朋友,陳兆軍覺得有必要說的,沒什麼可隱瞞的。於是,他直接告訴安娜:“安娜!我想,憑我跟劉駿的關係,你應該知道我不會害你們,也不會害了你外公!”

安娜和劉駿都感到莫名其妙,整個晚上,陳兆軍幾乎就沒有好好地吃過一口飯,不停叫人出去說話,每一個出去回來的人都沒法保持剛開始進行晚宴時候的心態,似乎陳兆軍跟他們說了一些什麼重要的事情。看來,現在終於輪到自己了。劉駿接過話頭,說道:“兆軍!咱們倆的關係,你也不用忌諱,該說什麼你就說什麼!我相信,你總不會坑我!”說着,劉駿按了一下正欲發話的安娜,他清楚,由自己開口說這個話,會比從安娜口裡說出來更具效率。

果然,陳兆軍輕輕地點點頭:“行!”說着,他轉頭告訴安娜:“安娜!你知道麼?你是我最好朋友的未婚妻,你外公又是我的老朋友,對你們蘇聯目前的情況,我進行了仔細的分析。我估計,用不了多久,大概會在八月份到九月份,你們蘇聯的政局將發生一次巨大的變化!或者說是政變!當然,這個事情現在下結論還爲時過早,但是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出現這種重大的變革是可以肯定的!”

看到陳兆軍那嚴肅的樣子,安娜不由地緊張了起來。她清楚陳兆軍與劉駿的關係,陳兆軍這樣跟她說法,說明事態的確非常嚴重了:“陳兆軍!你不要嚇我!到底出了什麼事?我當然知道你跟我外公和對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這些我們都放在心裡。讓我外公該怎麼辦,你說就是了!我會把你的意思轉達給我外公的!”

“如果我預計得沒錯!你們蘇聯將會發生一場政變!你們外公作爲蘇聯太平洋艦隊司令員,首當其衝將成爲雙方競相拉攏的對象!到那個時候,他一定要站好位置,堅持自己的立場。否則,一旦出了問題,將萬劫不復!淪爲階下囚,可能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更嚴重的就不用說了!”陳兆軍表情嚴肅地說出了這番話。

安娜一聽,臉都嚇白了,眼角的淚水都開始打轉了。她清楚,如果確如陳兆軍所料,那麼在站隊這個問題上,一旦站錯了,後果將是非常嚴重的:“陳兆軍!你趕快告訴我,到底我外公應該保持一個什麼樣的立場?”

陳兆軍見到安娜可憐兮兮的樣子,安慰着說道:“安娜!你別緊張!我告訴你一個原則,無論是政變,還是篡黨奪權,它都必須要有一個羣衆基礎和人們對這件事情的普遍認知度及支持度。我剛纔吃飯的時候,也跟其他的幾個人說過這個事情,只不過沒說那麼細而已。不過我想他們應該都能理解,你們蘇共中央主席戈爾巴喬夫畢竟在蘇聯的政壇上摸爬滾打了那麼多年,統治力和民衆支持水平都相當高,即便是他有可能出現一時失勢的局面。但是,絕對不會是不可挽回的!即便是不支持他,也一定不能站到他的對立面!”

陳兆軍的這番話讓安娜心中稍稍有底,起碼單從這個情報分析的角度來講,陳兆軍的話是合理的。安娜點點頭:“不光是我,外公也清楚,我們蘇聯這兩年的確是比較亂,很有可能會出事。他老人家一直都很小心地維持着他太平洋艦隊的穩定工作,我想,如果他站起來說話,整個太平洋艦隊還是會支持他的。你對蘇聯的這一番預測,我會盡快轉達給我外公!讓他小心就是了!”

看着安娜有恨不得現在就趕回蘇聯的意思,陳兆軍趕忙勸阻着:“安娜!這一段時間,我想你跟劉駿最好不要離開中國,等蘇聯的情況穩定下來再說!至於你外公那邊,最好可以通過太平洋艦隊的,你外公的參謀,用信函的方式將這些東西交代給你外公!畢竟,這些事情太駭人聽聞,一旦消息走漏,可能會掀起渲染大波,對誰都會有影響!”

劉駿當然相信陳兆軍所說的話,他也清楚萬一真如陳兆軍所料,那麼安娜回去將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於是,他勸說着安娜道:“沒錯!兆軍不會亂說的,你看看蘇聯那幫太子哥們,家裡能弄過來的人,恨不得都弄過中國來!他們就是擔心在蘇聯會有什麼問題發生。你放心,不管怎麼說,在中國還是安全的!不管怎麼樣,還有我和兆軍在這頂着,你外公那邊,就交代你外公派駐到萬寧的參謀帶着信函回去一趟就行了!你要真出了事,我怎麼受得了?”

劉駿這一番貼心的話語,讓安娜的心情頓時平靜了許多,她輕輕地點點頭:“好吧!我今晚就寫信!只不過,劉駿,我真的很擔心外公!”

“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外公好歹是太平洋艦隊海軍司令,只要他不隨便表態,不站錯隊,了不起是到時候不幹這個太平洋艦隊司令了。到時候到中國來,還愁不能吃香喝辣的?擔心什麼?”陳兆軍看着安娜楚楚可憐的樣子,勸解着說。

1991年8月19日這一天,一直關注着蘇聯政治格局的美智子和量子基金的一干金融操作人員們突然發現,一夜之間,蘇聯政壇劇變。蘇共中央總書記、最高蘇維埃主席戈爾巴喬夫竟然被副主席亞納耶夫等人軟禁了起來,陸陸續續地開始有軍隊開進了莫斯科,蘇聯金融市場一片混亂,盧布幣值一夜之間狂瀉不止。

這個消息,讓美智子和量子基金的所有人都興奮了起來,盼了這麼久,大豐收的時候終於來了。量子基金的具體金融操作人員們並不清楚公司的一干計劃,但是他們看着這個計劃正一步步地沿着非常賺錢的軌跡行進着。這會,所有的人不需要太過詳細地去計算,但是他們都知道,恐怕原始投入在此時此刻翻上幾番是可以肯定的了。當然,具體掙了多少錢,就不是他們該瞭解的了。此時此刻所有的人已經忙碌得沒有時間去計算在他們手上公司到底獲得了多少利潤,他們只能機械般地操作着賣出買進、買進賣出,誰都知道,這未來的一段時間,是誰也別想輕鬆了。

瞭解計劃的一干人都打心底佩服起公司高層制定的計劃來,美智子則又一次爲自己站到了正確的一方而感到欣慰。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她現在更輕鬆了起來,可以盤算盤算自己現在能不能排進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去了。

美智子的丈夫路易對料事如神的陳兆軍嘆爲天人,他很慶幸,美智子的這個老闆有如此敏銳的洞察力和市場分析水平。對於這一次的事,他不知道美智子能掙多少錢,也不清楚陳兆軍能掙多少錢,但是他知道,未來在羅傑斯家族裡,通過了這麼一次事件之後,他肯定能夠順利地排進順位繼承人之中。當然,至於排名排到多少還得看量子基金這回能賺到多少錢。

詹姆斯.羅傑斯在知道蘇聯政變這個消息之後,除了欣喜之外,更多的是驚歎!對於計劃書的細節他是非常瞭解的,他沒想到,這份計劃書竟然能夠細緻到如此驚人的程度,使得量子基金幾乎不用費什麼腦筋和心思,就可以很輕易地獲取大筆的利潤。不過有了這件事,他覺得陳兆軍更爲可怕了。他覺得量子基金不管是在未來的金融市場上,還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即便是不與這個人進行合作,也絕對不能成爲敵人!否則,可以想象,那後果就太可怕了!

蘇聯的一幫太子哥們那次宴會之後,所有的人都非常地重視,老早便將陳兆軍的提醒通報給了各自的家長。他們清楚,在政治風波中,堅持立場是非常關鍵的,否則一個不小心,誰也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當然,讓他們能夠有所持的,還有一個條件,就是蘇聯不少軍區方面,都有人在萬寧從事投資活動。整合這些人的實力,即便是在蘇聯也算是頗爲強悍的了。雖然陳兆軍沒有當衆宣佈這個消息,但他們相信,陳兆軍會將這個消息傳達給其他相關人。

當這幫太子哥們收到關於蘇聯政變的消息之後,都不由地驚歎了。他們雖然按照陳兆軍說的去提醒各自的家長,但是對於陳兆軍的話語還是持有半信半疑的態度。這次的政變完全印證了陳兆軍的話,誰敢相信,陳兆軍竟然能夠預料到遠在蘇聯的政治形勢。好在在萬寧,他們的投資建設,已經有相當成效了,相信未來的回報率將會讓他們滿意。所以他們覺得繼續呆在萬寧還是很明智的選擇。而有了這件事之後,這些人對萬寧的前景更爲看好,畢竟能夠看清局勢的人不多,而陳兆軍就是他們知道的一個。陳兆軍能夠特地去做這麼一個市長,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有了陳兆軍,萬寧將前途無量!跟着陳兆軍,自己當然也會錢途無量!

這幫蘇聯太子哥們的家長們非常驚訝地發現,自己子弟所傳遞回來的消息竟然與事實如此之吻合,亞納耶夫果然折騰起來了!克里姆林宮裡傳來了他的召集令,要求軍方支持他的政變行動。得到消息的這些大軍區司令員們不約而同地採用了觀望的態度,誰都不傻,明知道根據推測和彼此間消息的溝通,大家都清楚,亞納耶夫的政變行動必將流產。就算他取得了成功,於自己而言,無非就是不再擔任軍職,老老實實退休罷了。倘若真的支持了亞納耶夫,一旦他失勢,罷官免職恐怕是最好的後果,搞不好絞架就在等着自己。

西羅諾夫在收到參謀傳遞回來的信函之後,大吃一驚!對於陳兆軍的本事,他心中還是有點數,但他想不到,陳兆軍竟然敢對蘇聯政壇做出如此大膽的推測。不過,不管事件是否真如陳兆軍所推測,他都會選擇按照陳兆軍說的去做。他相信,於情於理,陳兆軍是不可能害自己的。爲了應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西羅諾夫悄悄地下令,整個太平洋艦隊所有艦船卸掉燃油,拆除燃料棒,所有武器彈藥全部入庫,除非艦隊司令部下達作戰命令,否則任何人不得爲艦船加註燃料,補充燃料棒,武器彈藥更是禁止出庫。

果然,在做完這些工作沒幾天,太平洋艦隊便接到了克里姆林宮的召集令,要求西羅諾夫的太平洋艦隊支持亞納耶夫的政變行動。由於準備工作充足,西羅諾夫很輕鬆地以太平洋艦隊目前的狀況,無法從事任何軍事行動爲由,站在了觀望的立場上。

對於此次變故,西羅諾夫很慶幸,由於有了陳兆軍的預先警報,太平洋艦隊對此次政變準備充足,屆時無論這次政變成敗與否,西羅諾夫自己都能很輕鬆地將自己放在一個有利的位置上。

這次由亞納耶夫所領導的一幫保守派高級官員發動的政變,在人民、軍隊和大多數蘇共黨員的聯合反對下,僅僅維持3天便宣告失敗。

陳兆軍的這次準確的預料讓所有人都不由地爲之驚歎,畢竟這次政變的聲勢浩大,短短的時間內便結束是所有人都無法意料的。對於陳兆軍不僅預料出蘇聯即將出現政治危機,還預料到了這次危機可能出現的結果,有了這兩點,對於陳兆軍這個人,不管是誰,都更信服了。量子基金方面對於陳兆軍自然是敬畏不已,思想和腳步力求緊隨陳兆軍。而蘇聯各大軍區的司令員、政治委員的有能量的高官們,只要收到陳兆軍消息的人,都對陳兆軍這個局外人佩服不已,併爲自己方面有人在陳兆軍的地盤萬寧擁有投資項目而慶幸不已。這次他們對於自己方面的子弟在萬寧投資行動的想法不再那麼保守了,而是十分看好萬寧的未來,鼓勵自己的子弟在那邊加大投資力度,儘量將所有的基礎都轉移到那邊去。

其實,這次政變完後,受到影響最大的當屬那幫蘇聯太子哥們了。在有了陳兆軍的警告之後,他們已經將能挪的資金都挪到了中國,從那架勢可以看出,短時間內他們是不準備再回到蘇聯了。畢竟蘇聯的局勢的動盪程度嚇人,鑑於普通羣衆對官僚腐敗現象的仇視程度,蘇聯政府不得不開始對這些進行整頓。而這幫太子哥們,沒一個是乾淨的,有了自己父輩的支持,能留在中國自然最好。至於對陳兆軍的看法,他們早已是根深蒂固地信任和佩服了,這次更是完全依靠他,自然必須拿出十二分地幹勁來投入到爲自己的未來鋪平道路的事業中去。

之後的一系列事情仍然按照歷史的脈搏跳動着,在政變結束後,雖然戈爾巴喬夫恢復了職務,但聯盟中央已經無法控制在平息政變的過程中大大加強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勢力。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下令宣佈蘇共爲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有了這些,陳兆軍已經可以徹底甩手不管蘇聯那邊的情況了,只等着幾個月之後的蘇聯解體。畢竟,這次能從蘇聯搞過來的東西都搞了,其他的要不是沒法搞,就是不划算沒必要。

最讓陳兆軍開心的,這次政變爲萬寧帶來了更多的各方面蘇聯技術、設備和人才,那幫蘇聯太子哥們比誰都積極,不管能不能搞的東西,他們都會進行嘗試。用他們的話來說,叫此時不搶,更待何時?不搶白不搶!他們知道,再回到蘇聯的機會不多了,努力爲自己爭取到更多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更多的蘇聯技術、設備和人才的加入,萬寧各方面的建設在速度和質量方面更是迅捷了。現在萬寧各方面的發展都按照陳兆軍預定的方向穩步而又快速地前進着,特別是在注入了這麼多新血之後。

讓陳兆軍感到欣慰的是,從蘇聯西伯利亞油田鋪設往中國的油氣管道已經鋪到了中國境內,有了管道這個基礎作保證,他已經不需要擔心會出現因爲蘇聯解體而導致投入蘇聯的財產被充公的局面。另外,與管道相互搭配的大連煉油廠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着,相信在管道鋪設過去之後就可以投入煉油生產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洞庫集訓第四十七章 歸途第二百五十章 報復的火焰第三十三章 特一團成立第七十五章 生活的發動機第七十七章 導火索第二百一十五章 廉政風暴第二百三十七章 碰釘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面子問題第四十六章 狙擊步槍第一百四十七章 圍捕“黑搶”-2第五十五章 特殊學生第九十四章 日本訪客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兆軍發怒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錢的大佬第五章 離開託兒所第一百四十四章 逆鱗第四十三章 新槍碰上的難題第二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七章 導火索第二百二十八章 採訪伊始第二百零三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一百一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方合作第二百四十四章 排除干擾第一百三十六章 陳兆廣遇險第五十七章 咱當兵的人第三百零二章 穿衣服的觀念第五十五章 特殊學生第二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汽車工業起步第一百二十八章 蝴蝶效應第十三章 排兵佈陣第二十三章 民兵訓練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查第一百二十七章 官與商第二百二十六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零五章 計劃出了問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決斷第二十八章 時刻準備着第九十七章 婚禮的準備第七十七章 導火索第二百一十六章 天更藍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一百一十一章美國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光明前途第一百八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二百三十七章 碰釘子第三十七章 大棚菜第二百三十三章 關注第二百二十三章 約會第五十七章 咱當兵的人第五十七章 咱當兵的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兆軍發怒第三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七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一十章 變更開戶行第七十三章 空中輕騎兵―2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球第七十六章 離家赴日第九章 1976年大事記-1第一百三十八章 轉變第一百四十一章 陳兆廣回家第二十三章 民兵訓練第二百六十八章 網絡警察第二十四章 03式突擊步槍第九十九章 圈地第七十六章 離家赴日第二百一十三章 競標第二百六十七章 機場第一百七十章 蘇聯真缺錢第二百零四章 高處不勝寒第三百零七章 穩定萬寧第二百九十章 後院起火第九十七章 婚禮的準備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第四十三章 新槍碰上的難題第二百七十三章 好事多磨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作談判第二百三十六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十五章 英雄第二百一十三章 競標第十章 1976大事記-2第二百四十四章 排除干擾第一百六十九章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二百四十六章 萬寧VCD第二百七十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價無市第二十五章 瘋狂的收集第八十八章 摩托車的故事第十七章 一個將軍的誕生第二百零三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一百八十三章 核潛艇歸航第二百二十五章 跟蹤第八十五章 政策和對策第九十七章 婚禮的準備第五十三章 快速長大第二百五十六章 黑金第三百零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一百七十九章 洞庫集訓第四十七章 歸途第二百五十章 報復的火焰第三十三章 特一團成立第七十五章 生活的發動機第七十七章 導火索第二百一十五章 廉政風暴第二百三十七章 碰釘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面子問題第四十六章 狙擊步槍第一百四十七章 圍捕“黑搶”-2第五十五章 特殊學生第九十四章 日本訪客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兆軍發怒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錢的大佬第五章 離開託兒所第一百四十四章 逆鱗第四十三章 新槍碰上的難題第二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七章 導火索第二百二十八章 採訪伊始第二百零三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一百一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方合作第二百四十四章 排除干擾第一百三十六章 陳兆廣遇險第五十七章 咱當兵的人第三百零二章 穿衣服的觀念第五十五章 特殊學生第二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汽車工業起步第一百二十八章 蝴蝶效應第十三章 排兵佈陣第二十三章 民兵訓練第一百三十二章 調查第一百二十七章 官與商第二百二十六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百零五章 計劃出了問題第一百二十六章 決斷第二十八章 時刻準備着第九十七章 婚禮的準備第七十七章 導火索第二百一十六章 天更藍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一百一十一章美國行第二百七十二章 光明前途第一百八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二百三十七章 碰釘子第三十七章 大棚菜第二百三十三章 關注第二百二十三章 約會第五十七章 咱當兵的人第五十七章 咱當兵的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二百五十九章 陳兆軍發怒第三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七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一十章 變更開戶行第七十三章 空中輕騎兵―2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球第七十六章 離家赴日第九章 1976年大事記-1第一百三十八章 轉變第一百四十一章 陳兆廣回家第二十三章 民兵訓練第二百六十八章 網絡警察第二十四章 03式突擊步槍第九十九章 圈地第七十六章 離家赴日第二百一十三章 競標第二百六十七章 機場第一百七十章 蘇聯真缺錢第二百零四章 高處不勝寒第三百零七章 穩定萬寧第二百九十章 後院起火第九十七章 婚禮的準備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第四十三章 新槍碰上的難題第二百七十三章 好事多磨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作談判第二百三十六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十五章 英雄第二百一十三章 競標第十章 1976大事記-2第二百四十四章 排除干擾第一百六十九章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二百四十六章 萬寧VCD第二百七十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價無市第二十五章 瘋狂的收集第八十八章 摩托車的故事第十七章 一個將軍的誕生第二百零三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一百八十三章 核潛艇歸航第二百二十五章 跟蹤第八十五章 政策和對策第九十七章 婚禮的準備第五十三章 快速長大第二百五十六章 黑金第三百零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