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滾滾紅塵,因果糾纏

“報,前方是將公嶺、古樓坵,我們所在的地方是下西嶺,往右走是三扒塘,往左是上西嶺。直走過將公嶺與古樓坵是後蜂嶺,將公嶺上有一座將公廟,廟中香火不盛,但這廟存在的時間已經有二百餘年。”

這個帶人到外面打探消息的是鍾情,因爲易言有吩咐過,廟宇道觀這些信息一定要打聽的仔細。

他的身上已經銘刻了第四道符印,這第四道符印並不是什麼新的符印,而是將‘攝陽化精符’加強了而已,之前的攝陽化精符只不過是最簡單也最核心的部分,現在是在其基礎上添加。

煞兵的成長方向與他們的符主的修行方式與所會的主要法術密不可分,其中第一道符印大多是凝煞,雖然各個修行人銘刻的凝煞符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樣,凝煞符是爲了讓煞兵的肉身能夠更加的強健,而後才能夠承受得住各種讓煞兵滋生神通的符印。

一般來說,各個修行人只會讓他們的煞兵擁有一種神通,貴精而不貴多,因爲這些煞兵本身是不通修行人。

在易言看來,他們身上通過符印衍生出來的法術不叫神通,神通是指那些通過修行的方式,讓自身的肉身出現的獨特能力叫神通,如雙眼能夠看得更遠,能看隱遁於虛無的生靈,這便是神通。如雙耳能夠聽到凡人肉耳聽不到的東西,這就是神通。

那也不應該叫法術,因爲他們沒法,只有術。法術是指那些通過自身的念力在天地間構建出一種可以溝通、驅動天地之力的符印,配與咒,形成可改變天地之間某一物體現實形態力量的叫法術。

煞兵本身並不能理解法術,在易言看來,即使是他們出現了普通人所不能擁有的種種玄妙手段,也不能說他們擁有法術或神通,應該叫煞術。其實在煞兵之間,已經有了一些煞術、符術、法術、神通的各種叫法。

鍾情自銘刻第四道符印以來,立即感應到了自身的不同,甚至可以說是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如是說被銘上第三道符印時只是顯露出異常的話,感覺白天的時候有着絲絲熱量滲入身體內,一呼一吸之間都似有火噴涌,那麼現在他就是感覺自己在太陽光行走時,不但不會有一絲的炙熱感,反而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

而且他總覺得身自己的身上有着一種特別的力量在凝聚,讓他非常的難受,想要仔細的感應那力量在哪裡卻說不上來,今天他在外面大太陽下行走了那麼久時,這種感覺特別的明顯,所以他就用手中的長槍朝一塊岩石猛烈的刺了過去,他心中想着的是將那股讓他難受的力量感發泄出去,然而意想不到的世情發生了。

那塊巨石被他扎出了一個大洞,而他的木槍槍柄則在那一紮之中瞬間燃燒了起來,而槍頭則深深的刺入了石頭之中,以槍頭爲中心,巨石上佈滿了蛛網般的裂痕。

易言聽着鍾情的話,看着這個樣貌頗爲俊秀,適應能力強,靈機變動快的少年,心中卻在想着洪秀全他們現在會在哪裡。

李秀成已經被易言派出去聯繫洪秀全他們了,他要知道去哪裡與洪秀全會合,他在這廣西境內四處流竄已經快一個月了,還是沒能追上洪秀全他們的主力,清軍到是遇上了幾股,如果是小股的,那麼易言則會趁機打一場,權當練兵,而如果清軍太多,他則早早帶着人遁開。

他現在都不知道太平軍的主力到底在哪裡,只知道他們自出了永安城以來,並沒有打過什麼敗仗,而且,他帶着這一支明顯烙印上了太平天國印記的煞兵在這天地間四處遊走,並未受到滿清天地多大的壓制,這可見滿清天地的意志在這廣西非常的弱了,也可以間接的說明太平天國的意志還非常的強盛,足以庇護住易言。

易言點了點頭,揮手讓鍾情退下去。鍾情轉身離開走了幾步,又撓了撓那前額新長出來的頭髮,轉身朝易言看來,易言看到,笑問道:“怎麼,還有什麼事嗎?”

鍾情將他身上感覺有難受的異常出現,一槍扎進了石頭之中,並且木槍的槍柄燃燒了的事告訴了易言。

易言笑了笑告訴他這是開始出現煞術了,過幾天就習慣了,並讓他自己多使用,早點掌握使用的方法。

鍾情並不是第一個出現煞術的人,不過他卻是第一個來問易言的,到底他還是年紀小,並沒有什麼深沉的想法。其他的人則默默的琢磨着用法。

易言聽他這麼提醒,不由得想到了他們所使用的兵器上,那些都只是凡鐵凡木,根本就無法承受住他們身上凝聚的太陽精火。

他看着那幾個同樣出現了煞術的人,心想着他們必須要有能夠承受得起太陽精火威力的武器才行。

練器,易言並不會。

練法寶,同樣的有着一整套傳承,那些有名有姓的法寶,需要什麼材料,各材料各佔多少,有什麼火煉,用什麼水去粹,都有着講究。最後真正祭煉成法寶之時,銘刻什麼符印,怎麼個祭煉法,更是有着許多講究,這裡面的傳承極嚴,只要有一處不對,便會威力大減。

這些天來,那些原本是別的修士的煞兵,有近三十七位表示願意從此跟隨着他,成爲他的煞兵,易言來者不拒,只是問過他們原本的符主是誰之後,便爲他們銘刻了寧神符印和攝陽化精符印。他們的身上都是煞氣濃郁的,能夠受得起。

再加上在這大半個月以來流竄各地加入進來的人,總共有煞兵二百七十八人。其中只銘刻一道凝煞符的煞兵有一百八十九人,改投過來的煞兵三十七,隨着他一起突圍出來的煞兵有五十二人。

其中那一百八十九個新投來的人個個都是精壯,可是大多一個精壯投軍都是因爲家裡過不下去,拖家帶口的來。所以那些不能戰鬥的婦女老弱卻有了五百多位了。

加上那些還沒轉投到易言這裡來的別的修士的煞兵二百餘人,易言這一支軍隊總人數有一千餘人了。

易言本來對軍事一點也不精通,但是在永安城中那麼久了,雖然大多事數都有着上面安排好,如後勤糧草,兵器、衣服之類的東西,以前都有人安排着,易言只管帶着煞兵出去打仗就行了,但是看得多了,他也知道要注意的東西了。

男女分營,這是太平天國在金田起義時就定下來的,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戰鬥力。易言也將男女分開,婦女帶着小孩在後,煞兵在聚集在前。

易言想要儘早與洪秀全他們會合,也就是想要將這後勤的包袱都交出去。他現在最迫切的事就是這千餘人的吃飯問題。

這一帶沒有什麼人煙,僅有古樓坵旁邊有一個村子,名叫曾村。

難道要去搶那裡?

易言當然不想帶人去搶,他時常會想起被人間天庭抓去後生死不知的母親,如果母親還在家的話,遇上了自己這種人,那將是一場災難,所以他搶的都是那些人大地主。每一次衝入那些大地主的家裡,都能夠看到滿倉的糧食,可惜,他又帶不走多少,所以每走一個地方就要搶一回。

史書上記載無論哪朝哪代的亂時都會有着劫掠百姓的事發生,一城一城攻城拔寨爭霸天下還好些,那些起義初期的義兵都是如蝗蟲過境,漢末之黃巾,唐末之黃巢,明末李自成雖說過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的話,但是也不可避免的會常常出現殺民搶糧的事發生。

這並不是那些領導之人不想約束,而是無奈,正如現在的易言,他曾也想過那些想要爭奪天下的人爲什麼不約束兵士,爲什麼不注意自己的名聲。那是因爲他們做不到,那個時候,他們想的大概都是讓手下的兵去吃飽,過了眼前之劫再說。

“……你說的那個算什麼,將公廟裡的那位將公才厲害,他有一樣法寶可以裝一湖的水。小時候我聽奶奶講過,鎮子裡常有牛、豬不見了,遍尋不到,初時還以爲是賊,晚上就有年輕人在鎮子各處守着,你們知道最後看到了什麼嗎?”

“看到了什麼?”

“最後沒有看到人,但是卻有一隻螃蟹精,牛一樣大的螃蟹,乘一陣水氣來的,進入牛柵裡,三下兩下就把牛弄死了,然後雙鉗舉着牛離開了,一直走到了那個湖塘裡。”

“這個我也聽說過,後來是將公將那螃蟹精給捉了。”又一人說道。

“對,鎮上到處請人捉捉,道士來了不少,但是沒有一個能夠下水捉那螃蟹精,道士在的時候,那螃蟹精就不上來,道士不在,它就來了。後來有一個人進了鎮子,手中拿着一碗,碗裡是一碗的濁水,水中一隻螃蟹。他走到鎮子口,對一個人說螃蟹精已經被他捉了,讓大家不用擔心害怕了。後來,鎮上人去那湖邊看,那湖已經幹了。”

“怎麼知道那個人就是將公?”

“後來有人去過將公廟,那廟裡的神像就端着一隻碗的……”

“……”

易言聽到那邊的一羣婦女在講着這些,他心中一動,暗想:“如果那個將公是真的存在,他的那個碗一定可以裝下許多糧食,獲得糧食之後,全都可以裝進碗裡,不必像現在這般天天爲糧食發愁了。”

這念頭一閃而過,隨之他立即將這個念頭驅除,暗自嘲笑道:“原來我也已經變成了這種人。”

隨之他又想:“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因果纏身後的身不由己,爲了讓這些人能夠不散,能夠吃飽,我帶他們去搶掠。”

他回思着自己每一次搶掠的過程與心境,發現自己越來越平靜了,不再像第一次搶掠那般的心情沉重而糾結。

平靜是一種冷漠,也是一種沉淪。

“如果我現在放棄這一切,那麼在太平天國之中的因果將不復存在,可這樣真的能夠心清似風般不染塵埃嗎?”易言想了想,自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知道不能。

母親與弟弟需要救,如果母親與弟弟死了,那麼要爲母親和弟弟報仇。而且自己不能死,死了妹妹無人照顧,還有父親的死因沒能查清楚。對於父親的死,他的心中又有一些新的疑惑出現,但沒有時間去查明。

“而我,需要法力、神通的成長,才能去做好這些事。做好這些事後,我才能夠真正的去尋找那虛無的妙門,卻追尋那消失又永恆存在的大道。”

易言想到這裡,心中清明,擡頭看天色,朝身邊的人下令道:“去將公嶺。”

無論是朝光明的路行走還是走向黑暗,只有走過了才知道。而修行人,容不得猶豫與膽怯。

第33章 烏靈第30章 兩劍第91章 陰屍第176章 竹林魔琴第148章 八月鄉間情第24章 種蠱第208章 棄卒第158章 靈華山弟子第77章 道念所至便是天地第228章 兵器第204章 突圍第86章 紫荊燒碳客第22章 百辟院中的下人第166章 太陽精火第63章 元神蠱道第23章 劍芒第227章 破城,論煞與靈第67章 躲劫第30章 兩劍第171章 七宿揚名第2章 山廟第84章 半睡半醒夢不知第69章 少女天師第151章 卯日星君第114章 蜀山劍修第46章 火鬼第83章 苦婆之死第30章 兩劍第74章 三戰第92章 正是修行人第36章 請神第88章 脊銘天條似龍騰第67章 躲劫第221章 算計第5章 法師第37章 新生第196章 異哉毒花第12章 羅宵第172章 道不盡和道念第82章 天地劫火第183章 量天尺第164章 這個天地第100章 殺人者,江西易言第207章 因果第203章 第三道符印第202章 偷襲與反殺第33章 烏靈第227章 破城,論煞與靈第211章 元陽煞火手第17章 藏神第130章 追殺第30章 兩劍第80章 食鬼第78章 龜第80章 食鬼第1章 楔子第138章 土城話人間第216章 詐城第95章 國師第207章 因果第213章 木陽子心思第122章 光芒若洪流第42章 啓蒙第223章 赤血正紅旗第25章 鏡中人第96章 桂平城的意志第84章 半睡半醒夢不知第138章 土城話人間第64章 壇中困龜食陰煞第50章 殺局第39章 入城第19章 民謠第78章 龜第97章 手撫舊物思家歸第5章 法師第120章 斬龍第146章 武陵山中第14章 新寧第151章 卯日星君第203章 第三道符印第196章 異哉毒花第65章 魔眼第105章 妖之前庭第68章 祭眼第93章 桃花樹下有天師第6章 牧師第6章 牧師第7章 王肅第215章 向榮第30章 兩劍第125章 亂戰1第108章 玄龜盤樹觀雷霆第163章 今夜,他日第191章 心鬥第63章 元神蠱道第90章 截命第46章 火鬼第87章 夜半元神食命靈第174章 覆滅第173章 斧魔神將
第33章 烏靈第30章 兩劍第91章 陰屍第176章 竹林魔琴第148章 八月鄉間情第24章 種蠱第208章 棄卒第158章 靈華山弟子第77章 道念所至便是天地第228章 兵器第204章 突圍第86章 紫荊燒碳客第22章 百辟院中的下人第166章 太陽精火第63章 元神蠱道第23章 劍芒第227章 破城,論煞與靈第67章 躲劫第30章 兩劍第171章 七宿揚名第2章 山廟第84章 半睡半醒夢不知第69章 少女天師第151章 卯日星君第114章 蜀山劍修第46章 火鬼第83章 苦婆之死第30章 兩劍第74章 三戰第92章 正是修行人第36章 請神第88章 脊銘天條似龍騰第67章 躲劫第221章 算計第5章 法師第37章 新生第196章 異哉毒花第12章 羅宵第172章 道不盡和道念第82章 天地劫火第183章 量天尺第164章 這個天地第100章 殺人者,江西易言第207章 因果第203章 第三道符印第202章 偷襲與反殺第33章 烏靈第227章 破城,論煞與靈第211章 元陽煞火手第17章 藏神第130章 追殺第30章 兩劍第80章 食鬼第78章 龜第80章 食鬼第1章 楔子第138章 土城話人間第216章 詐城第95章 國師第207章 因果第213章 木陽子心思第122章 光芒若洪流第42章 啓蒙第223章 赤血正紅旗第25章 鏡中人第96章 桂平城的意志第84章 半睡半醒夢不知第138章 土城話人間第64章 壇中困龜食陰煞第50章 殺局第39章 入城第19章 民謠第78章 龜第97章 手撫舊物思家歸第5章 法師第120章 斬龍第146章 武陵山中第14章 新寧第151章 卯日星君第203章 第三道符印第196章 異哉毒花第65章 魔眼第105章 妖之前庭第68章 祭眼第93章 桃花樹下有天師第6章 牧師第6章 牧師第7章 王肅第215章 向榮第30章 兩劍第125章 亂戰1第108章 玄龜盤樹觀雷霆第163章 今夜,他日第191章 心鬥第63章 元神蠱道第90章 截命第46章 火鬼第87章 夜半元神食命靈第174章 覆滅第173章 斧魔神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