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關中行

大梁民間關於《希聲譜》的傳說層出不窮,直到現在,文笙也搞不清楚它是如何誕生,又爲什麼會真真假假,殘譜殘篇散落得到處都是。

若是天下間無人蔘得破也到罷了,現在稍微消息靈通點的人士都聽說了,《希聲譜》中果然蘊含着強大的力量,而且能不能掌握它,好像並不取決於本人實力如何,更看重於機緣。

君不見有一個名叫顧文笙的女子,年紀輕輕,學琴不過幾年,在玄音閣只能算個新生,因爲參透了《希聲譜》,便一下子聲名鵲起,成了離水方面樂師第一人,甚至隱隱有與譚老國師分庭抗禮之勢。

這等撞大運的事情,最是令天下人趨之若鶩。

從各地傳回來的消息看,李承運不得不感慨一句:全都瘋了!

短短几天,大梁不知有多少人聞風而動,往出事的地方聚集,熱鬧程度還要超過當年奉京因玄音閣破格招收弟子時的盛況。

這次曝出來的地方大致是關中一帶,那附近雖在大梁朝廷手裡,局勢卻十分複雜。

往小了說,關中通往江北,現在是朝廷軍與南崇對峙的前線,突然去了這麼多人,其中還有不少是背景深厚的樂師,兩邊的統帥估計都很頭疼。

若是涉及的範``圍再大一大,說不定會影響到李承運管轄下的鄴州。

正因爲這個,文笙從李承運那裡一聽說事關《希聲譜》,就打算立刻出發。

“既然譚家人已經趕去。應該是消息比較可靠,離水離關中太遠了,就算星夜往那邊趕也不知還來不來得及。”

紀南棠有些擔心:“你小心事情有詐。”

此次《希聲譜》出現的地方頗爲微妙。再加上消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傳開,好像生怕去的人少了,不夠熱鬧。

可想而知,當文笙在關中被人認出來,她會立刻成爲漩渦的中心。

文笙不是沒想過這個可能,但《希聲譜》對她而言實在太重要了。

當日令首陽喪命的《希聲譜》共有九篇,文笙學會了其中六首曲子。還差三首沒有學到。

每多學一首曲子,便意味着她的實力有了巨大的提升。

所以哪怕關中的這本《希聲譜》有一點真實存在的可能,她都得去看看。

“我會格外小心。到了先看看情況,不急着出頭。”

李承運問道:“你準備走水路還是走陸路?”

“水路吧。”

“我給你多安排幾個幫手。”李承運說這話也頗有底氣,他現在家底雖然薄,但還真是招攬到了不少能人。

“那到不用。國公爺和紀將軍身邊也需有人保護。我和十三去就行了。”

李承運乍聽這話神情有些古怪,隨即失笑:“也好,你們兩個到關中既可以掩人耳目,做什麼也方便。你急着走,我就不叫他來叮囑了,南棠去安排一下,幫我給他捎句話,叫他保護好顧姑娘。出了事我唯他是問。”

紀南棠笑笑應了。

李承運想想,又笑罵了一聲:“這小子。這等好事都能落在他頭上,真是有運道。”

紀南棠沒有接話,起身衝李承運施了一禮,準備告退。

他也聽出來了,李承運這話對王十三非但沒有瞧不起的意思,還隱隱透着親近,李承運是個重情意的人,王十三甘願奇險跑到於泉把他救出來,他可是牢牢記着呢。

當然更多的還是對文笙的看重。

文笙也跟着站起身,笑着回了一句:“不及國公爺氣運沖天。”

果然李承運哈哈大笑,拿手點了點她:“你呀!”然後蜷曲的四根手指向外揮了揮,“快去快回。”

其實紀南棠這裡真沒什麼好安排調度的,本來叫親兵去和李曹說一聲,叫他準備船隻和水手就可以了,但李承運既然說了,加上他也確實很重視文笙此行,竟真的親自走了一趟。

還按照李承運的吩咐,向王十三傳了話。

王十三喜從天降,樂得嘴都閉不攏了,連聲道:“哎呀能有什麼事,有事也不怕,放心吧,我肯定保護好她。”

文笙收拾好出行的包裹,與衆人告別上了船。

王十三亦步亦趨跟在一旁,美得幾乎哼起小調來。

一直到船隻出了離水港,離開了衆人視線,王十三才反應過來,問文笙道:“咱們這是做什麼去?爲什麼走得這麼急?”

文笙便將《希聲譜》的事說了說,她選擇走海上,既是因爲海路順暢,剛打完仗,由此一路向南都在自己人的控制之下,再者,也有養精蓄銳之意。

兩批水手輪換着掌舵划船,這船晝夜不停,不到兩日就到了於泉港。

停泊之後駐紮在於泉的紀家軍幫着準備了馬匹,文笙和王十三乘快馬抄近路直插鄴州。

這時候就顯露出之前坐船的好處了,兩個人也不打尖住店,足足飛馳兩天兩夜,一味換乘馬匹趕路,文笙竟然堅持下來了。

到最後文笙幾乎在馬上睡着,王十三怕她掉下來,自後面抱住她,兩人共乘一匹馬,只將馬兒累得口吐白沫,才趕在天明時分進到了關中。

到達目的地了。

關中地勢總體而言十分平坦,僅有的幾處山嶺都臨近江北,有一座湖,文笙和王十三都曾去過,是當年他們一起截殺鳳嵩川的天女湖。

文笙對關中大平原的印象,也多來自那一次的見聞。

單憑那點兒瞭解,要應對此次的事情顯然不夠,兩人短暫休息之後,文笙便把大權交給了王十三。

王十三先弄來了一輛馬車,載着文笙趕往關中重鎮樂城。

越接近樂城。越能感覺出有異。

往來車馬很多,明顯能看出來,其中有些大有來頭。車伕侍從很多都是江湖人充當,不經意間便會顯露出一兩手絕技。

王十三這時候也不着急了,沒辦法,根據他們得到的消息,只知道那東西出現在關中,範圍這麼大,註定搶佔不了先機。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後面,看能不能撿到便宜。

現在看這趨勢,他們還屬於來得早的那一波。

走在路上。每隔一會兒就會有人來尋辭搭訕,應付了幾回之後,王十三恍然:“奶奶的,原來他們也不知道目標在哪。老子還傻乎乎哪人多往哪走。合着這就是一羣亂糟糟的沒頭蒼蠅啊。”

文笙在車裡低聲道:“不急,總會露出端倪的。”

她這半天一直簾子縫隙向外觀察,這次來關中的若有一千人,其中至少九百往上是聽說過她的,不然也不會突然對《希聲譜》爆發出這麼大的熱忱。

文笙若不想麻煩纏身,就必須得低調行事。

等進了城才發現,像樣的客棧全都住滿了。

能爲《希聲譜》吸引而來的,大多有些身份。不是樂師,也是一方大豪。要不就直接是權貴世家,不會吝嗇區區住店的銀兩。

王十三在城裡走馬觀花,悄聲同車裡的文笙嘀嘀咕咕:“你看那邊的車伕,腰上掛了把彎劍,那人是不二劍宗的,姓齊,我和他打過些交道,咱們躲遠點兒,別叫他看到。”

文笙奇道:“他見過你颳了鬍子的模樣?”

“也是,我把這茬兒忘了。”王十三立刻由鬼鬼祟祟恢復了坦然。

文笙有些好笑,問道:“爲什麼叫不二劍宗,是關中本地的幫派麼?”

王十三對大梁江湖上的勢力不說了如指掌,起碼也能說出大半,道:“是關中的。宗門在南湖道,離這裡上百里地呢。爲什麼叫不二劍宗,”王十三摸了摸下巴,假意思索:“可能是因爲叫不三不四都很難聽吧。”

文笙“噗”地笑出聲來。

此刻樂城聚集的江湖人不少,轉眼工夫王十三又認出了一位故人:“這個是烈火堂的,我還在江北的時候,他跟着他們堂主去投靠王光濟,不過他們堂主名聲實在太臭了,王光濟沒敢收留,這小子特別擅長拍馬屁,所以我對他有些印象。”

文笙聞絃歌而知雅意,不用問,這肯定是當時把十三爺拍得挺舒服。

江湖對她而言幾乎是另一個世界,卻是十三的一部分,決定在一起就不能排斥它,其實憑心而論,對於十三的江湖,她還挺好奇的。

“王光濟還會嫌棄別人名聲臭,怎麼個臭法?”

王十三猶豫了一下,他覺着這些事對文笙講,有些髒了她的耳朵,不過文笙都問了,他要不說,搞不好會有什麼不好的事發生。

“就是殺兄佔嫂,他的堂主之位就是這麼搶回來的。”

文笙沒有作聲。

王十三複又解釋:“江湖中人義氣爲先,他做了這樣的事就是犯了大忌,沒有人願意與他結交。”

文笙嘆了口氣:“那他的嫂嫂……”

王十三已經預感到文笙要生氣,猶豫了一下道:“聽說不堪其辱,後來尋了短見,死了。”

文笙冷冷地道:“那你幫我看一看,這個烈火堂堂主在不在樂城。”

王十三嚇了一跳,道:“姑奶奶,你要做什麼?想殺他我去好了,哪用髒了你的手。”

文笙這才放緩了語氣:“你方纔所說若是真的,我絕不容他活在世上繼續害人。十三,推己及人,若這樣的慘事發生在我們的親人身上,亦或是就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你會如何?”

王十三勃然大怒:“那必須得將他挫骨揚灰。”

文笙嘆道:“只要爲民除害,叫他不能再害人就可以了。現在是亂世,我們有能力就多管一管不平事。這也是我不願看到國公爺向朝廷稱臣的原因,但願天下平定之後,世人不管本事大小,有錢沒錢,都一樣受律法的約束。那纔是我心中的盛世啊。”

王十三連連點頭,突道:“那你這個大樂師豈不是沒有了用武之地?”

文笙笑了一聲:“我無所謂,打打殺殺非我所願,《希聲譜》本不以攻擊見長,我覺着剩下那三篇也應該是這樣。到是你,武功再高也沒用,就可以散功了。”

“啊?那需要多久?”

“不好說,也許五六十年,也許一二百年,也許更久。”

王十三激靈靈打了個寒顫,道:“你說笑吧。”

“呵呵。”說到散功的事,文笙確實是在開玩笑。

樂城雖然不小,一下子涌入了這麼多人,難免有些吃不消,各路人馬很難相互間全都客客氣氣,不時有爭執衝突發生。

王十三就看到了好幾起。

www тTk án ℃O

一動了手,就算不認識人,只看武功招數,他差不多也能認出門派來。

“這些人都是吃飽了撐得吧。”

有工夫打架,不趕緊尋找《希聲譜》的線索,王十三老大看不慣,和文笙抱怨。

文笙也在想,到底應該從何處入手。

譚家人得到的消息應該更爲詳盡,否則不會出動這麼多人。按出發的時間推算,譚五先生一行早已經到了關中,他們現在何處?

還有一點叫文笙百思不得其解,譚家手裡也有好幾篇《希聲譜》了,若是連那些都參不透,他們應該知道,拿到全本對他們來說,也是毫無意義。

上次還只是首陽一個,這次卻如此興師動衆,難道針對的是自己?怕自己拿到《希聲譜》變得更強?

還是有什麼別的原因?

文笙半天無語,王十三有些擔心,探頭到車內瞧了瞧,突地一笑,道:“別愁了,還是用我的辦法吧。”

王十三的辦法很簡單,在過去也不止一次用過。

每一個地方都有幫派,有個風吹草動,這些地頭蛇就會立刻知道。樂城王十三來過,對本地的幫派還隱約有點印象,只是那是兩三年前的事,在這個風險這麼大的行當裡,兩三年夠換七八個首領了。

他想來想去,還是覺着應該去碰碰運氣。

如果遇上不識趣的,十三爺一頓老拳,教教他如何識趣就是了。

他沒有同文笙細說,牽着拉車的馬往城南而去,邊走邊四下打量。

就在這時,他突然聽到遠處裡不知誰叫了一聲:“顧文笙在浦川出現了!”

就這一聲喊,整條街上都隨之靜了靜。(。)

第54章 鄉下戲班第190章 另一條路第61章 青泥山雨季第191章 江北賊第317章 瘋狂第223章 心底的惡魔第468章 天女湖的星空番外明日真經那點兒事第280章 第一天第209章 十甲誕生第43章 前程第145章 接師父第539章 回京決戰第423章 現身第286章 退讓第356章 借路紅月村第162章 逍遙侯第98章 敗露第265章 鳥官人皇第545章 皇宮第453章 老鷹和小雞第15章 “請”出去第372章 禪離的勸告第66章 絃斷人亡第372章 禪離的勸告第22章 雲鷺送信第184章 街戰第93章 西山夜宴第509章 醒酒藥第165章 計從何出第119章 .特別關照第158章 裡外不是人第434章 勝利!第480章 奉京事變第377章 熱第407章 備戰上元節第289章 長亭送別第253章 怎麼又是你?第424章 反客爲主第510章 其實我是臥底第537章 兩國爭端第192章 內訌第384章 高人第216章 《採荇》到底有多強?第448章 三個騙子第36章 傷心枕上雨第470章 病中的煩惱第207章 軟柿子第496章 譚家隱第180章 王光濟的謀算第354章 兩人世界之 山野生活第25章 最後一面第545章 皇宮第300章 烈焰焚城第212章 紀大將軍第493章 備戰第542章 問罪第62章 山外來客第179章 裝糊塗第214章 左右采之第342章 全靠演技第218章 遠方來信第234章 夜遊第532章 孤身探谷第514章 蠱惑第400章 過大年第138章 善後事宜第15章 “請”出去第103章 孤雲坊第486章 離京第351章 抹黑他第176章 憋屈的王十三第509章 醒酒藥第43章 前程第75章 羽音社集會第507章 將行第240章 沖沖衝!第538章 戰後構想第329章 王十三的小秘密第398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13章 君子約定第69章 古琴名家厲建章第152章 一師難求第380章 刺吳第84章 自悟第339章 單刀赴會第269章 李承運的新差事第95章 譚令蕙第465章 算學、天文和術數第371章 禪離的秘密第533章 深入虎穴第381章 白忙第329章 王十三的小秘密第110章 技驚四座第33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60章 《連枝》第116章 大教訓第163章 攤上大事了第32章 畫中人第537章 兩國爭端
第54章 鄉下戲班第190章 另一條路第61章 青泥山雨季第191章 江北賊第317章 瘋狂第223章 心底的惡魔第468章 天女湖的星空番外明日真經那點兒事第280章 第一天第209章 十甲誕生第43章 前程第145章 接師父第539章 回京決戰第423章 現身第286章 退讓第356章 借路紅月村第162章 逍遙侯第98章 敗露第265章 鳥官人皇第545章 皇宮第453章 老鷹和小雞第15章 “請”出去第372章 禪離的勸告第66章 絃斷人亡第372章 禪離的勸告第22章 雲鷺送信第184章 街戰第93章 西山夜宴第509章 醒酒藥第165章 計從何出第119章 .特別關照第158章 裡外不是人第434章 勝利!第480章 奉京事變第377章 熱第407章 備戰上元節第289章 長亭送別第253章 怎麼又是你?第424章 反客爲主第510章 其實我是臥底第537章 兩國爭端第192章 內訌第384章 高人第216章 《採荇》到底有多強?第448章 三個騙子第36章 傷心枕上雨第470章 病中的煩惱第207章 軟柿子第496章 譚家隱第180章 王光濟的謀算第354章 兩人世界之 山野生活第25章 最後一面第545章 皇宮第300章 烈焰焚城第212章 紀大將軍第493章 備戰第542章 問罪第62章 山外來客第179章 裝糊塗第214章 左右采之第342章 全靠演技第218章 遠方來信第234章 夜遊第532章 孤身探谷第514章 蠱惑第400章 過大年第138章 善後事宜第15章 “請”出去第103章 孤雲坊第486章 離京第351章 抹黑他第176章 憋屈的王十三第509章 醒酒藥第43章 前程第75章 羽音社集會第507章 將行第240章 沖沖衝!第538章 戰後構想第329章 王十三的小秘密第398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13章 君子約定第69章 古琴名家厲建章第152章 一師難求第380章 刺吳第84章 自悟第339章 單刀赴會第269章 李承運的新差事第95章 譚令蕙第465章 算學、天文和術數第371章 禪離的秘密第533章 深入虎穴第381章 白忙第329章 王十三的小秘密第110章 技驚四座第33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60章 《連枝》第116章 大教訓第163章 攤上大事了第32章 畫中人第537章 兩國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