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背景

從王小明從京城回到nc市之後,他馬上召開了大可公司的高層會議,不管是莫斯科的何東還是王家的宋巧鳳和鄒援朝都趕回來參與。王小明親自主持了這次會議,他的議題只有一個,大可公司將加快對國有企業的收購行爲。

其實從大可公司在h省c市收購的那幾家工廠開始,這幾天對國有企業有收購行爲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對nc市原重型機械廠的三十億收購,這在全國來說都稱得大手筆。可是現在王小明覺得還原原不夠,他要求大可公司下屬的所有的分公司命中全部的空閒資金,全力以赴的進行收購行爲。

由於王小明的投資決策從來就沒有失敗過,而且這次他的投資意向就連大可公司的顧問楊小坎也是非常支持王小明的決議。他對世界經濟,特別是中國的宏觀經濟頗有研究,連他都舉雙手,其他人就更沒有話說了。

而王小明爲了讓收購進行得更加專業,他決定成立一家專業的收購公司,由楊小坎任執行總裁,而資金則由王小明以及大可公司的高層集資,成立一家由王小明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現在大可公司能參加這次高層會議的,少的都有五千萬以上的身家,而像周敏、鄒援朝等一直就跟隨王小明的元老,身家早就過了億。而且這次王小明是有多少錢就收多少錢,而與會的高層又對王小明特別的信用,可以說幾乎都把自己所有的資金全部又投到了這家新成立的專業投資公司來。他們是有股票的賣股票,有房產的賣房產,特別是北京辦事處楊鑫磊和餘樑,他們不但是把自己所有的錢全部投了進來,而且由於王小明這次是來者不拒,他們甚至還在銀行貸款和向親戚朋友借款來投資。

王小明由楊小坎投資的期.貨一次性就給他帶來了過五十億的回報,再加上原來的股票認購證和那些可以說得上是原始股票的股票,現在王小明除了不向銀行貸款之外,他能拿得出來的現金足有一百多億,再加上公司的這次高層的投資,這家新成立的大可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資就達了一百五十億人民幣。其中王小明一個人就投資一百二十七億五千萬,佔百分之八十五的股份。而其他人從百分之零點五到百分之一不等,這其中還包括楊小坎,雖然他只投資了幾千萬,可是王小明卻讓他佔了百分之二的股份。至於周敏,由於她此時還在休假當中,但是王小明相信她一定會像鄒援朝那樣全力以赴的支持自己,所以雖然她的資金沒到位,可也像鄒援朝那樣給她留了一點五的股份。

一百五十億在二十一世紀都是.一筆鉅額資金,何況是在九十年代中期?何況在楊小坎的操作下,這一百五十億絕對可以當成三百億,甚至是四百五十億來使用。而在這個時期,資產上億的國有企業就已經算是大型企業,像nc市重機廠那樣的大型企業畢竟不多,而且以朱的調控,像那樣的企業暫時也要起到社會保障的作用,在沒有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之前,像那些大型企業並不會隨意就出賣給私營企業。

所以大可投資公司完全可以.同時收購十家以上的國有企業,並且對它們進行重組,並且在適當的時機上市。如果這些操作全部能順利進行,那大可金融投資公司將會以比滾雪球還要快的度快壯大。可是這裡最關鍵的一步是最後的上市,前面的事情都好辦,只要有錢,再跟企業當地的政府搞好關係,只要把國有企業的工人能安置得像模似樣,那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而最後一步就像政策,而現在王小明恰恰就有這.樣的政策,只要是大可金融投資公司下屬的子公司重組上市,一般都不會有遇到什麼麻煩。再說了,那些原來的國有企業曾經都輝煌過,再經過楊小坎這位經濟大師的一番改造,可是說是脫胎換骨,不需要造做假賬就能正常盈利,就算是上市,也不會惡意圈錢,只是快的增加資本,使王小明的一百五十億快的變成二百五十億、三百五十億、五百五十億……

雖然大可金融投資公司現在的規模異常宏大,可.是這家母公司卻一直沒有上市,所以不管下屬的子公司如何上市,但卻都在王小明的絕對控股之下。而大可金融投資公司現在比大可公司還要有知名度,楊小坎的一言一行甚至都能影響到股市的漲跌。而這一切卻讓有些人很是不以爲然,特別是吳清源,他本來就想着要對付王小明,可是沒想到,現在王小明手底下的公司規模卻是越來越大。大可金融投資公司就像一個專業的公司上市制造機,先是收購國有企業,再從中選擇優秀的企業進行重組,新組成一個公司,然後馬上上市,等到股票漲到一定的程度時,就連股票和公司一起轉賣,而那時公司的價格已經是當時購買時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

吳清源自從化肥生產線以及想要私自調離nc市.的主要領導的事敗露之後,他的外貿公司就會關閉,最後廉價處理掉,而且還讓他把那兩條化肥生產線的利潤幾乎全部吐了出來。但是吳清源卻一點也不擔心,不說他以前賺的足夠他花十輩子,而且就算是外貿公司被關張,但是他還控制着一些極度賺錢的行當。雖然不能像現在大可金融投資這樣比印錢還要快,但是他需要投資的資金不需要王小明這麼多啊。

吳清源的這個.行當就是走私,據統計,九十年代中國進口汽車的七成是走私進來的。而他除了走私汽車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行業產品。以前他有自己的外貿公司,要做走私的事很方便,他那時從國內接到的單子價格就比國際市場要高出不知道多少,而且再加上很多東西他根本就不繳稅,所以他的利潤就更是驚人。

比如那兩條生產線,看起來他的成本好像要兩億美元,可如果要扣掉了關稅呢?那省下來的可又是一個鉅額數字。所以雖然吳清源看似把利潤全部吐了出來,但如果要扣掉他逃避的關稅的話,那他賺到的還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現在吳清源看到王小明的大可金融投資公司控制着一家接一家的子公司上市,說不眼紅那是假的。要知道公司一旦上市,那市值馬上將會翻上好幾番,有時碰到行情好,甚至還會翻上幾十番。

但是吳清源卻沒有像楊小坎這樣即對經濟非常有研究,而又對實際操作非常有經驗的好幫手。所以就算他可以收購國有企業,但是收購到後之後卻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他一開始覺得王小明賺的錢實在太容易,也曾經試着收購過一家企業,可是收購到手之後,他除了讓原來的企業該怎麼經營還是怎麼經營這外,就想不出再好的辦法,他接好沒兩個月就虧了好幾百萬,最後沒辦法只好又轉賣給大可金融投資公司。

所以吳清源第一次切實體會到人才的可貴,以前他做生產憑的都是人脈和後臺,可是現在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王小明收購公司——重組——上市——脫手或套取現金。然後十個億的投資半年時間就能在股票上回收二十億、三十億甚至更多的億。而這些回報只不過是出售了原來公司的二三成,甚至是一成左右的股票就達到了。

可是吳清源找了不少人,但卻沒有一個能讓他滿意,要知道操作一家公司上市可是一套複雜繁瑣的程序,稍微有些差錯,就會前功盡棄。由於王小明的本錢厚,他可以一次收購十家甚至是二十家企業,然後再對這些企業進行重組,就像是回收二手電腦一樣,一次回收幾十臺二手電腦,然後再從中尋找有用的配件,重新搭配合理配置成新的電腦。而楊小坎充當的就是這樣的電腦組裝大師,他能從那麼些破舊不堪的二手電腦裡尋找最好的電腦配件,然後再組裝成能使用的新電腦。

吳清源看過楊小坎操作的案例,那是越看心裡越高興啊,楊小坎的手法簡直就像一名藝術家那樣,極具欣賞價值。所以他現在只認準一個人,那就是楊小坎。他現在真昌有點嫉妒王小明瞭,他的助手周敏,自己一見鍾情,他的顧問,現在看來簡直比印鈔廠的那些印鈔機還要厲害。

但是吳清源與楊小坎接觸過幾次之後,對方竟然連面都不見自己,這不由讓他大爲光火。他知道現在自己必須要低調,可是時不待我,對中央政策的把握,他雖然沒有王小明重生那樣的經歷,可是他家也有位中央級領導人,所以他也知道現在對國有企業的收購是最好的時機。這樣的機會說是千載難逢那絕對不算爲過,所以他對於楊小坎的看重那更是日復一日的增加。要知道楊小坎在王小明那裡一天,就會給王小明增加不積壓物資多少財富,而相比之下,自己就要與損失這麼多財富,這讓吳清源如何想得通?

對於楊小坎,吳清源使用的招數還是那麼幾招。這次大可金融投資公司的總部設在了北京,這就讓吳清源更好操作,他在北京的影響力絕對要過在J省。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楊小坎竟然軟硬不吃,現在竟然連見他一面都不行。

可就在吳清源要向人打招呼準備對大可金融投資公司準備動手之際,他卻得到別人的提示,現在這家大可投資公司並不是隨便就能動的。吳清源是知道王小明的背景的,在下面的省市裡可能還有些能量,但要說在天子腳下嘛,那就是一個草根。可是沒想到,他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

第271章 形式第370章 集資第337章 大尾巴狼第404章 釜底抽薪第16章 利潤第38章 開會第234章 貼心第7章 同桌第343章 隨時第408章 股份第389章 過好年第128章 大年第142章 代言第75章 照顧第325章 發展第105章 大棚第248章 家長第293章 外語?第388章 好過年第412章 打賞第51章 回去第30章 電話第36章 開店第49章 批發第54章 批發第380章 轉意?第329章 大學第125章 壓力第409章 分配第258章 認親第211章 退路第226章 金剛第278章 機遇第255章 認祖第162章 先進第58章 模具第181章 列車第332章 不行第10章 吃肉第397章 重視第272章 老總第30章 電話第403章 滅頂之災第63章 左右第215章 考察第323章 兒子第124章 品牌第173章 暗訪第239章 羈押第298章 影響第333章 和談第230章 本土第290章 想法第257章 教育第26章 回家第365章 迷糊第254章 名字第98章 體檢第236章 牌局第233章 還鄉第283章 相親第39章 收錢第302章 酒店第48章 倉庫第412章 打賞第11章 獎勵第142章 代言第334章 鬥毆第335章 情怯第383章 臨時第181章 列車第61章 生產第189章 談話第413章 矚目第244章 拒絕第53章 招牌第21章 創業第354章 軟肋第191章 輔導第38章 開會第381章 參觀第369章 投資第164章 購車第269章 比較第38章 開會第276章 走讀第170章 爭論第162章 先進第102章 融洽第270章 項目第157章 能力第265章 回報第406章 渠道和手段第375章 出名第351章 盟友第418章 忘年交第391章 大有可爲第271章 形式第328章 志願第31章 消息
第271章 形式第370章 集資第337章 大尾巴狼第404章 釜底抽薪第16章 利潤第38章 開會第234章 貼心第7章 同桌第343章 隨時第408章 股份第389章 過好年第128章 大年第142章 代言第75章 照顧第325章 發展第105章 大棚第248章 家長第293章 外語?第388章 好過年第412章 打賞第51章 回去第30章 電話第36章 開店第49章 批發第54章 批發第380章 轉意?第329章 大學第125章 壓力第409章 分配第258章 認親第211章 退路第226章 金剛第278章 機遇第255章 認祖第162章 先進第58章 模具第181章 列車第332章 不行第10章 吃肉第397章 重視第272章 老總第30章 電話第403章 滅頂之災第63章 左右第215章 考察第323章 兒子第124章 品牌第173章 暗訪第239章 羈押第298章 影響第333章 和談第230章 本土第290章 想法第257章 教育第26章 回家第365章 迷糊第254章 名字第98章 體檢第236章 牌局第233章 還鄉第283章 相親第39章 收錢第302章 酒店第48章 倉庫第412章 打賞第11章 獎勵第142章 代言第334章 鬥毆第335章 情怯第383章 臨時第181章 列車第61章 生產第189章 談話第413章 矚目第244章 拒絕第53章 招牌第21章 創業第354章 軟肋第191章 輔導第38章 開會第381章 參觀第369章 投資第164章 購車第269章 比較第38章 開會第276章 走讀第170章 爭論第162章 先進第102章 融洽第270章 項目第157章 能力第265章 回報第406章 渠道和手段第375章 出名第351章 盟友第418章 忘年交第391章 大有可爲第271章 形式第328章 志願第31章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