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光刻機
島國。
江戶。
島國並沒有明確的首都概念,屬於是政權流竄到哪裡,哪裡就是政治中心。
此時此刻,康尼公司,幾個高層匯聚在會議室裡面,一個眉頭緊皺,臉色都很不好看。
過了好一會兒,坐在上首的董事長富山弘子開口問道:“實驗室那邊出結果了嗎?”
他的眼神陰翳,把技術部長高田五和看得冷汗直冒,戰戰兢兢地說道:“實驗結果出來了,好消息是機械剝離法生產效率低,無法工業化量產,只能製備微米大小的石墨烯,這不足以動搖硅基芯片在半導體產業裡的地位。”
很顯然,這一套說辭並不能讓富山弘子滿意,他眉頭緊鎖,問道:“那壞消息呢?”
高田五和嘆了口氣,說道:“以石墨烯晶圓製作出來的芯片,其性能至少是硅基芯片的十倍,而功耗反而更低,更要命的是,石墨烯晶圓對光刻機的要求不是很高。”
富山弘子往後一仰,整個人靠在椅子上,閉着眼睛說:“如此說來,一旦石墨烯完成量產,就意味着硅晶圓只能退出歷史舞臺了?”
十倍的性能差距,更低的能耗,代表着兩款材料之間,存在着無法抹平的技術代差。
這對康尼公司而言,可以說是要了老命了。
畢竟島國在半導體產業的半壁江山,此時就握在了康尼的手裡,因爲此時的康尼,是光刻機產業的絕對霸主。
至於現在的ASML公司,在光刻機行業裡還是臭弟弟一個,微不足道。
也正因爲如此,石墨烯這顆大雷,現在落在了康尼的身上,導致康尼的市值大跌,整個半導體產業更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作爲既得利益者,最害怕的就是“革新”乃至“革命”。
雖說技術的進步,是文明發展的必然,可歷史的一粒塵埃,落在自己的身上,那也是如泰山之重!
現在,這座山就壓在富山弘子身上。
四月份的中海,陰雨綿綿,如同李易文此刻的心情。
“聽你老丈人說,你打算幹康尼?”
“沒有啊。”
“你不是要搞光刻機嗎?”
“是有這麼回事兒,不過我的對手其實不是康尼,它只是運氣不好,擋着我的路了。”
“……”
陸逸明的回答,讓李易文十分無語。
在他看來,這話簡直狂得沒邊了。
然而對陸逸明來說,這卻是說的大實話。
日後功成名就的ASML,還只是飛利浦旗下的一家合資小公司。
全司上下算上老闆31位員工,只能擠在飛利浦總部旁臨時搭起的板房裡辦公。
一出門就能看到板房旁邊一隻巨大的垃圾桶。出門銷售,也只能頂着母公司的名義,在對手的映襯下,顯得弱小、可憐,又無助。
而在那個芯片製程還停留在微米的時代,能做光刻機的企業,少說也有數十家,偏偏只有康尼,憑藉着相機時代的積累,在那個島國半導體產業全面崛起的年代,成爲當之無愧的巨頭。
短短四年,當時的康尼就將昔日光刻機大國漂亮國拉下馬,與舊王者GCA平起平坐,拿下三成市場份額。手裡幾家大客戶英特爾、IBM、AMD、德州儀器,每天排隊堵在康尼門口等待最新產品下線的熱情,與夏國日後眼巴巴等着ASML送EUV光刻機交貨的迫切並無二致。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曾經的新王,變成了如今的舊王,在這新老交替的關鍵節點上,誰能踏着舊日王者的屍骨崛起,誰就能夠佔據王位,成爲新的霸主。
面對着馬上就要江河日下的康尼,陸逸明作爲重生者,豈能沒有狠狠踩過去上幾腳的野心?
雖然搞不懂光刻機,但是李易文卻知道康尼是搞光學的。他憂心忡忡地說道:“我們國內在光學領域,基本上沒什麼建樹吧?伱要知道,歐美列強的光學專業,基本上十七世紀時就開始伴隨着天文學發展了,相比之下,我們差了幾百年的功課呢,想要奮起直追,談何容易?”
李易文說的是大實話。
荷蘭的李普塞在1608年發明了第一架望遠鏡。
開普勒於1611年發表了他的著作《折光學》,提出照度定律,還設計了幾種新型的望遠鏡。
到了十七世紀下半葉,牛頓和惠更斯等人更是把幾何光學推進到了波動光學時代。
1672年牛頓完成了著名的三棱鏡色散試驗,隨後於公元1704年出版的《光學》,提出了光是微粒流的理論。
很多聞名遐邇的光學公司,都是傳承悠久,比如享譽世界的德意志蔡司集團,就成立於1846年,而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作爲德意志的光學巨頭,也是世界光學儀器設備巨頭的蔡司,幾乎壟斷了全球市場。
哪怕是島國這個光學領域的後學末進,在1917年的時候,也已經成立了島國光學工業株式會社成立,這便是康尼的前身。
相比之下,夏國無論是知識積累,行業基礎,還是人才基數,都遠遠無法與這些光學領域的傳統豪強一爭高下。
問題和困難基本上就擺在了明面上,想要超越對手幾百年的先發優勢,就意味着必須至少拿出對等的代價和成本,纔有可能抹平彼此間的巨大差距,這不是拍拍腦門,喊幾句口號就能實現的。
不過,這些問題陸逸明也早就已經想到了。畢竟如果這件事情這麼容易做到的話,也不至於幾十年之後全產業鏈優勢的情況下都搞了不出來了。
而相比較於後世的千難萬險,眼下卻是一個奮起直追甚至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
“正因爲難,所以纔要追趕,現在不追,以後就算想追也沒機會了。”
夏國的半導體企業想買一臺ASML的光刻機有多艱難?
那甚至都不是多花錢的事情了,而是對方根本不賣給你,就算賣,也是用極高的價格,賣給你落後幾代的產品,並且還延遲發貨。
你付了全款,兩三年之後都不一定能夠拿到貨,就這樣你還別嗶嗶,否則不賣給你了。
陸逸明自認爲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被這麼欺負,他無論如何都忍不了。
所以與其到時候低聲下氣的求人,不如現在多花點錢,把麻煩扼殺在萌芽之中,反正錢賺了不就是用來花的嗎?
李易文不懂光刻機,但是他覺得這種只掌握在發達國家手裡面的東西必然是頂級的高科技,因此陸逸明的舉動在他看來是無比瘋狂的。
他用調侃的語氣說:“現在全世界有光刻機的國家,比有火箭的國家都少吧?要不咱造個火箭玩玩得了?反正都是花錢,造個火箭哪怕砰了也能聽個響。”
陸逸明笑道:“其實,幾十納米時代的光刻機,門檻並不高。你看啊,只有三十一人的ASML都能輕易入局這個行業,連設計芯片的英特爾也可以自己做出幾臺嚐嚐鮮,就知道難度高不到哪裡去了,左右不過是把買回來的高價零件拼拼湊湊,堆出一臺難度比起照相機高深些許的設備罷了。”
“作爲半導體行業‘皇冠上的明珠’,光刻機的本質其實與投影儀加照相機差不多,以光爲刀,將設計好的電路圖投射到硅片之上。你看,這是不是很簡單?”
李易文聽完這話,擰緊的雙眉鬆開了些許,但還是顧慮重重:“就算這樣,專業壁壘也不是那麼好突破吧?”
該說不說,李易文不是重生者,也不是什麼優渥環境裡面培養出來的商業精英,格局自然大不到哪裡去。而他現在所擁有的這一切,都只不過是陸逸明在帶着他跑,他現在站立的是一個原本不屬於他的高度。所以,他自己做決定的時候,都是摳摳搜搜的,一點也不大氣。
眼下的光刻機市場,基本上就是島國對陣歐美。
以美利堅爲首的半導體聯盟,靠的是產業鏈一起發力,來自各個國家的材料和零部件,整合在一起,做出最強的產品出來。
而島國的技術路線,則是康尼的發展模式,所有零件和技術全部自己搞定,就像蘋果公司那樣,芯片、操作系統大包大攬,隨便拿出幾塊鏡片,雖不見得能吊打德意志的光學巨頭蔡司,但應付當時的芯片製程卻是綽綽有餘的。
現在陸逸明要搞光刻機,等同於宣告自己要拳打歐美,腳踢島國,硬生生的從這些老前輩身上啃下一塊肉來。
可這談何容易?
李易文說:“好吧,那我們退一萬步說啊,你這光刻機,就算弄出來了,又能賣給誰呢?歐美說是自由市場,其實自由個鬼,他們的半導體產業根本不可能採購你的光刻機。至於島國,人家是正兒八經的計劃經濟,咱們根本過不了產經聯那一關。”
陸逸明說道:“其實說實在話啊,就是因爲考慮到你說的這些東西,所以我才決心要把我們自己的光刻機做出來,不管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而且現在所付出的代價,是往後的日子裡最低的,以後的代價會越來越大,有可能大到舉全國之力都沒用的地步。到那時候我們只能投降。”
“至於賣給誰這個問題,那就更容易解決了。我投資了那麼多芯片公司半導體公司,他們都要用的啊。而且我跟你說,現在是市場需求擺在這裡,根本就不是賣給誰的問題,只要造出來根本不愁賣。那什麼中芯國際,對吧,不知道多少公司現在嗷嗷叫着想要光刻機。”
李易文看陸逸明說得眉飛色舞,卻感覺到無比蛋疼。他實在是不明白,眼下以陸逸明的手段和機會,賺錢的項目多如牛毛,假以時日超越比爾·蓋茨成爲世界首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爲什麼陸逸明卻把寶貴的時間和機會浪費在這種難度超高、成功概率極低、並且小衆冷門到即便成功了似乎也賺不到多少錢的項目上。
陸逸明話鋒一轉,對李易文說:“你聽說過摩爾定律沒有?”
李易文很乾脆地說:“沒有。大哥,我學金融的,金融裡面可沒這東西。”
陸逸明說:“所謂的摩爾定律,就是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所提出的產業規範——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量每隔18至24個月就會增加一倍。而每一次製程前進,也會帶來一次芯片性能性能的飛躍。這既是對芯片設計的要求,同時也是在要求光刻機必須領先設計環節一步,交付出相應規格的設備來。”
李易文對此卻產生了疑惑:“這些我都明白,可和你要造光刻機有什麼關係呢?”
陸逸明說:“造芯也好,造光刻機也好,關卡等級其實是指數級別增加的,上世紀90年代,光刻機的光源波長被卡死在193nm,成爲了擺在全產業面前的一道難關。”
“你知道的,雕刻東西,花樣要精細,刀尖就得鋒利,但是要如何把193nm的光波再“磨”細呢?現在全世界大半個半導體業界都參與進來,分兩隊人馬躍躍欲試。”
“康尼等島國一系的半導體公司主張用在前代技術的基礎上,採用157nm的F2激光,走穩健道路。而新生的EUVLLC聯盟,則押注更激進的極紫外技術,用僅有十幾納米的極紫外光,刻十納米以下的芯片製程。”
說到這裡,陸逸明語氣稍頓,喝了一口茶,接着說道:“但技術都已經走到這地步,不管哪一種方法,做起來其實都不容易。這是一個關鍵的技術發展節點,更是新王和舊王彼此間的路線之爭,同時也是我們唯一能夠入局的機會。”
最後,陸逸明的目光變得堅定起來,語氣鏗鏘:“一旦島國和歐美決出勝負,往後的二三十年裡,就沒有我們夏國什麼事了。”
李易文不是重生者,所以他“小富即安”,一切求穩。但是陸逸明知道,現在如果求穩,以後在半導體產業裡,就只能跪着和列強說話了。甚至如果跪的姿勢不夠標準,連說話的資格都未必有。
就在這個時候,桌子上的手機響起了鈴聲,陸逸明一接聽,就聽出了李秋的聲音。
“陸總,幸不辱命,官司贏了。”
陸逸明笑道:“好啊,在別人的地盤打別人的臉,爽不爽?”
李秋大笑道:“那可太爽了,你沒來真可惜,那些老白皮一個個全部司馬臉,還想狡辯,說什麼拋開事實不談,我們派人過去就是想偷他們歐羅巴的科技。”
“行了行了,看了熱鬧就夠了,人呢?帶回來了沒有?”
陸逸明說的是古立志。
本來對於古立志陸逸明是不想管的,畢竟兩人沒有任何關係不說,古立志還差點壞了墨心科技的好事。
而且,這麼大的人了,必須要承擔自己的選擇所造成的後果,他這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的結果。
但是,於克保卻不忍心這樣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年輕人因爲誤入歧途而毀了一生,於是請求陸逸明把他帶回來。
實際上,官司打完,證明古立志不是小偷之後,監獄就把他給放掉了。
但是在歐羅巴,古立志肯定沒什麼去處,不會有學校收他,他只能漂泊。在那種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估計什麼時候死了沒人知道。
李秋說:“帶回來了,等我們下了飛機讓他去見你?”
陸逸明趕緊說:“別,我不想看到他,你把他送到中海交大去吧,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中海交大在這件事情上面也是名聲掃地,成了被教育圈子集體嘲諷的對象,還被貼上了賣國賊的標籤。
瞭解事情來龍去脈的人,都會感覺到無比唏噓。原本石墨烯這個震驚世界的大發現,榮譽至少有一半是歸於中海交大的,但是中海交大卻硬要去舔老外的屁股,硬生生把自己給舔成了笑話。
可以預見的是,古立志就算是回到中海交大,中海交大也一定會在第一時間把黑鍋扣在他身上,領處分開除什麼的都不會讓人感覺到驚訝。
陸逸明不關心這些,把他帶回國都算是仁至義盡了。
李秋彙報完這一次的歐羅巴之行,剛準備掛電話,陸逸明卻是想起了一個事情,說道:“對了,你幫我拉個人過來。”
李秋笑道:“陸總,這事兒你難道不應該找獵頭公司嗎?你找我幹啥?”
陸逸明說:“這件事很重要,許勝不許敗,交給別人我不放心。”
聽陸逸明這麼說,李秋的表情頓時就嚴肅起來,說道:“好吧,你想挖誰?”
陸逸明說:“我要你挖的人叫林本堅,他是TSM一名員工,無論什麼代價,你把人給我帶回來。”
頓了頓,他又說:“活的。”
之所以不找獵頭公司,就是擔心獵頭公司的人泄露風聲,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擔心獵頭公司爲了他們自己的利益瞎搞。
反倒是交給李秋,陸逸明就放心了許多,畢竟彼此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
李秋這個人做事,合不合法且不提,就兩個字——靠譜!
見陸逸明對這個叫做林本堅的人這麼上心,李秋也不敢怠慢,畢竟能夠讓亞洲首富說出“不論什麼代價”這樣的話來,就足以說明這個叫做林本堅的人確實無比牛逼了。
“行,我知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