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的最後,劉總也代表大家作了表態。
那就是大家都很看好東歐市場,認爲柳布利諾大市場是非常適合進駐的。
等返回國內後,他們就會盡快統計第一批要來俄羅斯發展的協會會員單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過來經商。
條件什麼的都不用談了,唯一的要求就是給他們留出來兩個完整的區,也就是兩百個鋪位,以便大家可以抱團經營,形成規模優勢。
這個條件問題不大,張光明當場就做了承諾。
正事談完後,大家還意猶未盡,打算一起乘車再過去新太陽市場那邊看看。
在路上時,劉總委婉地向張光明表示,不知道新太陽集團的老闆,也就是米哈尹爾議長能否抽出一點時間。
大家也想見見這位真正的BOSS。
要是米哈尹爾議長能夠像張光明一樣,給大家做出一些承諾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那樣的話,大家就再也沒有什麼後顧之憂,可以過來全力發展了。
說到底,還是張光明說話分量不夠啊……
同樣的話,要是換了米哈尹爾議長親自來說,那對大家來說就是一個定心丸。
因爲對於那樣的大人物來說,在公衆場合做出的承諾,哪怕是口頭的,一般情況下也不會食言!
對於劉總的這個要求,張光明不敢擅自定奪,只是謹慎地表示會向老闆請示一下,看能不能抽出時間來。
他可是知道王業平時有多忙的。
開玩笑,那樣的級別,平時接觸處理的都是國家大事。
怎麼會有時間來見一個什麼商務考察團?
所以,張光明並沒有報什麼希望。
同樣,劉總他們雖然很想見一見“傳說”中的那個巨年輕的新晉寡頭兼政壇新星,但其實心裡也多多少少明白,希望不大。
中間隔着的層級太多了,人家未必有興趣見自己這些小人物。
如果不是有打算來這邊發展,劉總他們也未必會知道米哈尹爾這個人,畢竟不是一個國家的,那年頭消息又比較閉塞,不瞭解纔是正常的。
但正因爲他們要來俄羅斯發展,所以提前打聽了一下。
結果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
這個新太陽集團的老闆,目前在俄羅斯那知名度絕對是直追克宮那位!
尤其是最近兩個月,先是晉升爲杜馬副議長,然後又接管尤科斯集團,風頭一時無兩!
更離譜的是,米哈尹爾今年好像才二十出頭……
這樣的年齡,這樣的身家地位,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個了吧!
所以,他們提出想要見見米哈尹爾,除了是想要得到這位大人物的親口承諾外,也未嘗沒有好奇的心理。
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能在這樣的年齡,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說實話,能得到米哈尹爾的“接見”,這以後說出去也是值得吹噓一番的……
…………
王業接到張光明的電話時,正在杜馬支持經濟委員會的日常會議。
聽到張光明在電話裡小心翼翼地把事情講了一遍,最後又特意補充說一切看米哈尹爾先生的時間安排,商務考察團那邊的事情差不多已經確定了,見不見都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
王業略微考慮了一下,隨手招來尹蓮娜,問了一下這兩天的行程安排。
然後爽快地對張光明說道:“這樣,今天下午四點之後我有空閒,你安排一下,在小鷹賓館的大宴會廳,我設宴招待一下他們。遠來是客嘛,別人過來我們這裡做生意捧場,那我們也要盡到地主之誼,招待好客人。”
其實要是什麼棒子國或者越難來的考察團,那王業壓根就懶得理會了。
主要這是國內來的“老鄉”啊,心理上天然就有親近感,王業才這樣熱情的。
張光明喜出望外,他本來是沒有報什麼希望的,沒想到王業這麼好說話,就連忙說道:“那太好了!老闆您放心,我馬上就去安排。”
放下電話後,王業繼續把精力放在經濟委員會的日常會議上。
這次會議討論的議題,是關於莫斯科的房價問題。
雖然這幾年俄羅斯整體經濟發展並不怎麼樣,但莫斯科的房價卻走在了世界前列。
就拿王業以前租住過的那個公寓來說,當時的均價已經超過兩千美刀每平了,那還是兩年前的事情了。
這兩年房價還一直在漲,那個公寓的房價估計已經超過三千美刀了……
一方面的突飛勐進的房價,另一方面是普通民衆的工資停滯不前。
甚至因爲高物價,導致工資都不夠普通家庭的日常開銷。
所以就有委員提出了,高房價的出現,對於國家來說,到底是利還是弊,需不需要控制一下莫斯科以及彼得堡的房價。
之所以把這兩個城市單獨拿出來說,也是因爲這兩個城市幾乎就是俄羅斯的代名詞了。
在2003年時,莫斯科的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一千萬,加上流動人口,達到了驚人的一千三百萬左右!
彼得堡人口是五百萬左右。
兩個城市加起來,接近兩千萬的人口。
別忘了,全俄人口也才一點三億!
基本上這兩個城市,尤其是莫斯科,就能代表整個俄羅斯了。
而且房價瘋漲,也只是在這兩個城市發生的事情,在偏遠地區那些小城市,完全不存在這種情況。
連人都沒幾個,而且家家都有自己的房子住,更是沒有什麼新的流動人口過來,那房價自然也不可能漲的。
所以,王業他們討論的問題核心,就是莫斯科的房價!
…………
“我統計了一下,今年以來,正在發售的新房均價已經達到兩千三百美刀了。
而莫斯科的平均工資,則只有三百美刀。
這意味着一個普通人,不吃不喝工作五十年,才能買一套八十平左右的房屋。
基本就等於說,普通人完全承擔不起如此高昂的房價了。
尤其是那些外地過來莫斯科讀書的大學畢業生,他們是購房的主力。
但以他們畢業後的工資來看,完全沒有希望買得起新房。
這也是爲什麼這幾年,我們的大學生流失特別嚴重的因素之一!”
那名委員滿臉憤慨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