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的考察調研,透露給蔡晉很多隱秘的消息。
這一次上面,對於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的扶持力度,將是前所未有的強大。
遠超曾經對芯片領域、新能源汽車領域、石墨烯等的扶持。
除了數額巨大的直接補貼之外,還有退稅、銀行貸款、上市融資等多方面的扶持。
甚至於,還有人才的支援與扶持!
可以說,新興產業、高新技術將是接下來的風口,力圖以這些手段,扶持一大批企業,即可以帶動產業結構的優化提升,也可以帶動高薪崗位的增加,以及帶動經濟的發展。
雖然,C919國產大飛機,才首架交付沒多久,但是上面卻在推動着,促進着C919、C929、C939等國產大飛機的產能,意圖用五年時間,讓國產大飛機的產能提升到500架。
而要知道,全球飛機制造商雙雄空客、波音每年產能,也就是在800架左右。
如今,C919國產大飛機的產能,也無非只有年產25架。
可想而知,這裡面要下的力氣有多大。
不僅僅是總裝廠的擴大,還得相應的承包商、供應商跟得上。
航空只是一個領域,還有涉及到多達二十多個領域。
至於原本的關於傳統制造業的扶持,將只侷限在西部和東北部,從而配合着中低端製造業往中西部、東北部的遷移。
不過,這一些對於蔡晉而言,其實直接關係並不大。
未來科技集團本身就擁有着海量的現金儲備,說實在的根本就用不着貸款,之所以集團本身有些貸款,無非是幾大銀行求爺爺告奶奶,求着貸款,勉勉強強才幫忙性質貸款一些。
之前就是如此殘酷,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小微企業需要資金想要從銀行貸款,那難度不是一般大,求爺爺告奶奶都很難貸款到。而大企業,特別是不怎麼需要貸款的企業,銀行反而求上門來貸款。
這裡面,一方面是銀行每年、每月都有貸款指標,另一方面則是銀行需要控制風險,貸款給小微企業,風險實在太大了,很容易產生壞賬。
而貸款給大企業,風險就小得多了。
但是這麼做,往往也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那就是哪個大企業擺爛,壞賬就有可能是大面積。
比如,曾經的許老闆的兩萬億負債中,銀行就有四五千億!
再比如,曾經差點引爆地方債城投債的茅臺市的近兩百億,竟然逼得銀行將貸款期限調整爲20年,前10年僅付利息不還本,後10年分期還本。
而那時候,全國城投平臺公司總負債超過65萬億,相當於每個人平均負債4.6萬元,而這裡面可是有很大部分,來自於銀行貸款。
未來科技集團不需要貸款,也不需要退稅之類的扶持,不然的話按照之前的優惠政策,未來科技集團一年都不需要交多少錢,也不至於成爲現在全國僅次於中國菸草公司的第二大納稅大戶。
至於人才扶持,也不需要。
擁有着金手指,蔡晉現在掌握着大量的技術。
相反在他的幫助下,閩商正在急劇擴大着、壯大着。
很多閩商,從事着新材料新技術行業,可能做的只是一個小細分領域,工廠也不大,但是往往產值都是數以千萬計,利潤也是極爲可觀。
這一點,從全省率先淘汰中低端製造業,但是生產總值卻不降反升,已經殺到了全國第五,僅次於粵省、蘇省、魯省和浙省!
而且隨着海西經濟區發展真正落實和進入深水區,使得閩省發展沒了後顧之憂,如同被解開了緊箍咒一般,未來發展還有大有可爲。
當然,全省再怎麼發展,頂多也就邁過10萬億人民幣這個大關。
不是因爲不努力,也不是因爲其他的。
而是因爲地形地貌的限制。
閩省素來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山多地少,山地丘陵地形爲主,平原面積狹小,不利於種植業,同時也不利於城市化發展,也不利於工業發展。
能夠發展的城市,無非就那麼幾個,能夠發展的地,無非就巴掌大。
送走考察調研團,蔡晉也就沒有再關注考察調研團了。
這個考察調研團,可不僅僅來未來科技集團,未來科技集團只是他們的第一站,他們會進行全國的考察調研,進行全國摸底,從而更好的制定政策。
這一天,蔡晉不得不離開一趟,啓程前往京城。
卻是接下來要在京城隆重舉行表彰大會,畢竟中國載人登陸火星這一壯舉,再怎麼着重評價都不爲過,不管是對中國航天,還是對世界航天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里程碑,有着卓越的貢獻。
也因此,這一次表彰大會,隆重程度甚至超過了當初的神舟五號首次載人航天圓滿成功表彰大會。
這一次表彰大會,最爲突出的,毫無疑問是執行任務的乘員!
自從迴歸地球之後,這些人的事蹟,已經傳遍整個世界,成了全世界的航天英雄,被無數人崇拜、敬仰。
就如同當初阿波羅11號的乘員一般。
只不過,這段時間乘員們,都在接受着醫療檢查以及健康恢復,整體上都比較低調,除了國家權威媒體能夠採訪到他們,其他媒體連見到他們的面都見不到。
可是一次航天里程碑,作出貢獻的可不僅僅是航天員,而是有着一大批單位,以及一批優秀的技術人才。
所以和之前首次載人登月表彰大會一樣,這次不但會表彰航天員,同樣也會表彰參與工程的單位以及傑出個人。
而這裡面,怎麼也繞不開未來科技集團。
說實在的,蔡晉是不怎麼在意這樣的一份證書。
不過這裡面,代表着國家的意志,是來自國家的肯定,屬於榮譽。
當蔡晉抵達京城,就被安排釣魚臺國賓館。
蔡晉還是第一次來到這裡,看着古香古色的建築,讓人有一種沉積在歷史的漩渦之中,這裡中式建築的對稱之美可以說展現的淋漓盡致。
上一次載人登月表彰大會,蔡晉是一大早抵達京城,然後從機場直接奔赴會場。
而這一次,他是提前一天抵達,便安排在這個賓館。
由此可見,上面對於此次表彰大會規格之高!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蔡晉走進自己的房間。
一進入房間,蔡晉就看到傳統的中式風格傢俱,一看就是純手工打造的,就這些中式風格傢俱,恐怕都價格不菲。
不過這裡,普通人一輩子都進來不了一次。
能夠被安排住在這裡,要麼是重要人物,要麼是超級富豪。
第二天一大早,蔡晉吃完早餐,便坐上了專門安排好的車輛,出發前往會場。
今天會場,顯得莊嚴肅穆。
長長的紅地毯,站得筆直的標兵,已經進行安保措施的武警戰士。
莊嚴肅穆,又有喜慶。
進入會場,就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第一排座位,這個位置有寫着他的名字。
稍微瞥了一眼,此次表彰大會,前來參加的人恐怕數以千計,規模比上次載人登月表彰大會還要大、還要隆重。
大概距離會議還有十分鐘,已經有工作人員提醒着衆人,各自坐回座位,蔡晉在自己座位做好。
隨着表彰大會時間臨近,歡快的迎接禮樂響起,衆人鼓掌歡迎。
正如之前載人登月表彰大會一樣,領導在發表致辭的時候,對於這一次載人登陸火星給予極高的評價,對於大無畏精神的航天員、各個航天單位等給予極高的肯定。
最先受到表彰的,是載人登陸火星的乘員。
除了‘航天英雄’稱號之外,還有‘航天功勳獎章’和證書’,以及紀念章,這個紀念章可以說參與這一次載人登陸火星工程表現出色的人,都會擁有紀念章,用於紀念這第一次載人登陸火星。
至於‘航天英雄’稱號,這是目前中國航天最高榮譽稱號,只有極具里程碑、表現出色的纔有可能獲得。
兩者的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語。
隨後,就是表彰其他表現突出的代表人物,有指揮中心的,有地勤人員的,有作出重大貢獻單位與個人。
蔡晉前後上去一次,一次是表彰他個人的,一次是表彰集團的。
畢竟這裡面的航天飛機,可是蔡晉搞出來的。
怎麼也繞不開他。
表彰大會結束後,則是舉行國宴。
國宴,這可是最高級別的宴會,絕大部分的人,一輩子都參加不了一次國宴。
國宴並不鋪張浪費,但是卻每道菜都做得很精緻。
松鼠鱖魚、獅子頭、開水白菜、文思豆腐、佛跳牆等等。
五花八門的菜色,各菜系分門別類,每道菜各有各的講究,各有各的特色。
國宴菜博採國內各菜系之衆長,按“以味爲核心,以養爲目的”的要求,上及宮廷餚饌譜錄,下采民間風味小吃,外涉世界各國名菜,內及國內八大菜系,廣採博取,擷英集精,形成獨具特色的系列菜系,突出體現了現代飲食“三低一高”的要求。口味中西結合,科學合理配膳,注重保健養生之功效。國宴菜被稱爲“堂菜”,是國宴菜的一個重要代表,其特點是:用料珍貴,選料精細;以味爲本,鮮鹹爲主;刀工嚴謹,調味細膩;質地軟嫩,色澤素淡;點綴得體,造型典雅。“堂菜”具有“清淡鮮嫩,形美色絕”的獨特風格,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枝奇葩。
其他人在這種場合難免會矜持,放不開手腳。
蔡晉就不一樣了,大口大口的吃喝着。
當然,國宴不但是在一起吃飯,也會安排一些文藝節目。
哪怕他是跟領導同一桌,也無所顧忌。
國宴持續一個小時出頭,就結束了。
蔡晉再次回到了賓館房間,他這一次來京城,可不僅僅是參加表彰大會,他還有其他事。
此時,一份加密好的文件,已經發到了蔡晉的郵箱。
蔡晉將文件下載下來,輸入了複雜的密碼之後,解開文件,便開始看了起來。
這份文件,是關於月球探測科研的文件報告,以及關於火星探測科研的文件報告。
相比而言,月球的這份文件報告,更加的詳細。
畢竟月球上已經建立了首個月球永久性科考站,也有一些科研人員長期在月球工作,對於月球的瞭解,顯然遠遠超過了火星。
蔡晉率先看的是月球。
月球上的大氣極爲稀薄,約爲地球上的一萬億分之一,這等於說,月球表面實際上沒有空氣。
這就讓隕石落在月球,是與地球大爲不同。
地球因爲有着大氣層保護,使得小行星落下時會因爲摩擦產生高溫,很多都會焚燒掉。但是月球不會,小行星落下損耗是很小的。
也因此,月球上有一個個隕石坑。
而其中最大的隕石坑是月球南極-艾託肯盆地,這個盆地直徑大約2414.01公里,深度8.05公里,乃是一顆小行星在月球南半球與其相撞形成了這個巨大的隕石坑。
而整個月球的隕石坑高達30萬個!
除了這些大大小小的隕石坑之外,那些保存完好的隕石,就很有開採的價值,因爲這裡面很有可能蘊含着稀有金屬或者地球所不知曉的金屬。
比如這裡面,就發現了一種散發藍色金屬光澤的金屬,這種藍色金屬密度大,硬度高,韌性等其他金屬性能,比任何頂級鋼材,都要好太多太多了!
而且熔點極高!
蔡晉看到這裡,就知道了,這種散發藍色金屬光澤的金屬,就是他關注的藍金!
這種藍金,並非是月球固有的金屬,根據初步研究,極有可能來自於天外隕石。
“有意思,一個隕石坑,大約可以開採1000萬噸藍金!”蔡晉看到這裡,摸了摸下巴。
若是可以的話,他想搞到這個隕石坑的開採權,這樣的話,這些藍金就可以在他手中發揮出最大的效果。
不然的話,藍金的研究,就得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
畢竟現在,冶煉金屬最高溫度,都遠遠無法將藍金融化,更不要說,以藍金爲基礎形成克羅合金了。
不是他小覷現在的那些材料專家,而是因爲本身研究探索,就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