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文.“在林清霞給斯皮爾伯格講完八百壯士和楊慧敏之後,早就站在一旁,也跟着聽的入神了的喬峰忽然接話道:“斯蒂文,既然你對那段史實如此感興趣,不知是否願意拍攝一部與此有關的影片來讓世界人民知道這段承載了中國人太多太多悲痛的史實呢?“
“哦,喬先生,如果有機會的話我當然願意了.“斯皮爾伯格看向喬峰說道.
“只是...“
“只是什麼?“見斯皮爾伯格面露難色,喬峰急忙問道.
“林小姐已經演過了,我不習慣重複別人拍過的東西.“斯皮爾伯格解釋道:“而且,我手裡有部講述猶太人大屠殺的故事正在找人執導,也沒有太多的時間.“
猶太人大屠殺?
喬峰心頭一動,他貌似知道斯皮爾伯格說的是哪個故事了.如果沒有意外的應該就是很有名的,或許說是關於猶太人大屠殺最有名的一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講的是一個德國人叫辛德勒的在二戰時期傾家蕩產救下了上千名猶太人的故事.
據喬峰所知,辛德勒的名單原著小說是在幾年前的82年發表的,原時空一經發表就被席恩堡隨即買下版權,並且交給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就是希望他有一天會去執導這部電影.
可是斯皮爾伯格卻擔心自己無法把這個故事講得公正,因爲他自己就是猶太人,他害怕自己代入太多的主觀情緒.
然後斯皮爾伯格就找到了同爲大導演的馬丁斯科塞斯,結果馬丁斯科塞斯卻拒絕了,因爲他也有自己的顧慮,他認爲自己並不能像一個猶太籍導演那樣把這份工作做好.
之後斯皮爾伯格又找上了羅曼波蘭斯基,結果這位因爲與13歲的薩曼塔·蓋默發生性關係,犯下性騷擾女童罪而被美國通緝的大導演也拒絕了.
不是因爲他沒辦法入境美國,更不是因爲他覺得這個故事不好,而是他認爲自己還沒有做好拍攝這樣題材影片的準備.
因爲羅曼波蘭斯基是輕身經歷過猶太人大屠殺的,在他還是孩童的時候恰好就是二戰猶太人被種族屠殺的時候.在清算之日逃脫的時候,他已經生活在克拉科夫猶太區直到8歲。後來他的母親死在了奧斯威辛集中營。
由於主題過於私人化,加上因爲童年的親身經歷,讓他感覺自己至今還沒有準備好面對這一題材,所以羅曼波蘭斯基也拒絕了.不過在十年之後,羅曼波蘭斯基終於準備好了,拍攝了同樣是關於猶太人大屠殺的經典電影的鋼琴師.
斯皮爾伯格還找過比利·懷爾德,只是同樣被拒絕了,因爲這位兩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大拿說自己早就退休了,退休了就要過退休的生活,堅決不再重新出山了.
所以,如果喬峰所猜不錯的話,到目前爲止辛德勒的名單還在籌備找導演的階段,那斯皮爾伯格說的沒時間就是他找的託詞.
不過,就算是這樣喬峰卻不能點出來,不然不但彼此難堪,還會斷了讓斯皮爾伯格執導的可能.
“斯蒂文,我想找你執導的不是八百壯士這個事件,而是另外一個故事.“喬峰沒有在有沒有時間這個上面糾纏,而是準備拿故事來說動斯皮爾伯格.
“哦,另外的故事?“斯皮爾伯格再次露出感興趣的表情.
“對,另外的故事.“喬峰點頭,面色沉重的說:“二戰時期,我們中國受到了曰本的侵略,曰本在中國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剛纔林小姐說的八百壯士的故事只是曰本在中國大地上所犯罪行的開端.“
“開端?“斯皮爾伯格詫異的挑眉.
“沒錯,只是開端.“喬峰點頭繼續說道:“在淞滬會戰之後,國民政府選擇了撤退,很快,當時中國的首都南京陷落,隨後佔領南京的曰本軍隊在南京展開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多大三十萬甚至更多的無辜百姓和放下武器的軍人遭到了屠殺,婦女遭到姦淫.那些曰本人連嬰兒都不曾放過.“
“喬先生,你說的這個都是真實的嗎?“雖然知道一些曰本在中國屠殺的行徑,但是一個城市三十萬的無辜百姓,婦女兒童遭到屠殺,姦淫,這樣的事實還是讓斯皮爾伯格極爲的震驚和不敢相信.
“當然,南京大屠殺留下很多的史料,其中很多都是外國有人,記者在南京的親眼所見,親身經歷,而我所說的這個故事就是一位美國友人在自己日記中所記載的她的親身經歷.“喬峰點頭.
“是誰,這位美國人還活着嗎?“斯皮爾伯格正色問道.
一箇中國人講的和一個美國人講的那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中國人可能因爲主觀的因素添加許多個人的看法和評判,可是一個不是中國公民的美國人,那他所講的肯定會比中國人講的更加的公正一點,這是必然的.
“不在了,這位美國友人在1941年就因爲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在公寓自殺了.“喬峰搖頭說道:“不知斯蒂文你是否聽說過魏特琳日記?“
“沒聽過.“斯皮爾伯格仔細想了下發現對這個名字沒有一點印象.
“魏特琳日記就是我說的美國友人所寫的日記,記載的就是當時她的親身經歷.明妮·魏特琳就是我說的那位美國友人,中國名華羣,她是一位美國傳教士.
1919年魏特琳應聘中國南京金陵女子大學,掌管校務,籌建新校園,並鼓勵學生走出象牙塔,獻身社會,爲窮苦四鄰服務,譬如爲鄰居婦女開課講授衛生知識,每週兩次爲校園四周的貧民看病等,發揚光大了金女大校訓———厚生精神。
魏特琳還利用休假到歐、美進修學習,把丹麥、荷蘭的成人教育推廣到中國,對中國女子教育功不可沒。
從1937年8月12日開始,到1940年4月,魏特琳幾乎每天都堅持寫日記,並每月定期將其郵寄給美國好友,以便她們更好地瞭解中國時事。當時在美國的好友認爲魏特琳的日記很有價值,於是將它寄給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同學》發表。在前兩年,人們在整理傳教士檔案資料時,發現了魏特琳日記原稿。
日記裡記載了魏特琳在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幫助收容婦女難民的那些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