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琴焦尾

今日的曹昂心情不錯,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吹着小調,心裡簡直比署天喝了一大桶冰鎮可樂還快活,只因今日乃是屯騎營每月的歷假。曹昂高興的起了個大晚,直近午時方纔起來,起身後的曹昂心情和今日的天氣一樣舒暢大好,竟突發奇想來寫它幾篇名詞,像曹操,曹植一樣留文名與青史,可別看曹昂頗知歷史,但肚子裡的那點墨水實在有限,讓他寫首漢詞簡直就如殺了他一般,半天也沒憋出個屁來,最後只得悻悻的扔下筆硯,擡腳出去涼快去了。

坐在園中,一邊喝着川中進貢的香茶,一邊讀着《六韜》的曹昂當真是少有的舒坦,李女,徐女等人在園中不時的忙忙碌碌,爲幽靜的園中適當的點綴了一些勃勃生機。

正當曹昂享受着這少有的快慰之時,就有楊元跑來稟報:“大公子,幾位小公子來了。”曹昂聞言一愣,接着急忙起身道:“快回去,就說我不在!”

“大哥~”話音剛落,就聽園外傳來陣陣笑聲,並夾雜着一衆小子的叫喚,曹昂咧嘴苦笑,看來難得的假日就得這麼泡湯了。

只見三個少年興沖沖的跑入園中,前面的兩個便是曹丕和曹彰,至於他們身後的另外一個年紀頗大的少年,乃是曹操的養子曹真。昔日曹操與陳留起兵之時,曹真的父親秦邵爲其募兵聚衆,後因此爲人所害,曹操可憐秦真幼年喪父,隨即收養在身邊。待之如若己出。

曹昂看着前後走進的三個小子,嘴角不由的苦笑一下,自己在司空府已經待了數月,只要稍有閒暇,便會被曹丕和曹彰這兩個小子糾纏,其中苦楚實不足爲他人道。

“二弟,三弟,真弟,你們怎麼來了?”事已至此,曹昂也是好毫無辦法,就客觀方面來講,有時候,曹昂甚至覺得自己跟這兩個親弟比和夏侯淵練功還累。

“大哥,氣死我了!”只見曹丕一臉生氣的坐在凳上之上,細細長長的小眼中怒意連連,一旁的小曹彰也是頗爲不悅的站在一旁,神情似是也是不太高興。

“呵呵,二弟,何人把你惹成這樣?”曹丕惱怒的張了張口,但終究是沒有說下去,曹昂無奈的搖了搖頭,轉首對着身後的曹真問道:“真弟,到底是怎麼回事?”

曹真的年紀約有十三四歲,比曹丕大上一些,可能是因爲身爲過繼之子的緣故,曹真非常的懂事,對於讀書習武也是非常的用功,雖然只是粗粗的見過幾次面,但曹昂對於這位過繼的弟弟非常有好感。相比於一天活蹦亂跳,麻煩不斷的曹丕和曹彰,曹真倒是更能討得曹昂的喜歡。

“回兄長,適才我與兩位弟弟在南城大街上,偶然看中了一抹古琴,那琴絃清木彤,一望便知絕非凡品,卞夫人喜好音律,平日最好怡琴歌舞,兩位弟弟見那古琴似非凡品,欲重金購之,用以孝敬夫人,只是那持琴的女子性情剛折,說什麼也不肯將手中琴相讓,見弟弟執意要買,那女子竟然衝撞出來,還把丕弟..撞倒在街上...”

曹昂聞言不由莞爾,這兩個臭小子未免太霸道了些,這天底下的東西還有強買強賣的?唉,也是,他二人從小便是天之驕子,雖說曹操教子甚嚴,但二人也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從無人剛當面頂撞,今日曹丕更是在街上出醜,也難怪把二人氣成如此模樣。

曹昂搖頭無奈的笑笑,接着拍了拍曹丕的肩膀道:“唉,這纔多大點事,竟把你惱成這樣,不就是一張琴嗎,哪天大哥給你買它十張八張的便是。”

曹丕聞言猛然轉頭,一臉不甘的向着曹昂訴道:“大哥,你不知道,那張琴絕非俗品,只怕整個許都都找不出能夠與它相媲美的,普通凡品,我又何須這般着急買與母親,更何況....”曹丕說道這裡不由嘟嘴道:“那個女人膽大包天,竟敢冒犯本公子!這口氣我又怎麼能咽的下去!”

見曹丕如此,曹昂不由無奈一笑,這小子哪裡都好,只是這性格着實是有些....見曹丕一臉憤恨惱怒,曹昂心頭一轉道:“反正今日無事,我便隨他去尋尋那張琴便是,要不然這小子若是幹出什麼過格的事來,傳到父親那裡總是不好。”

想到此處,曹昂衝着曹丕微微笑道:“也罷,大哥今日便爲你討回個公道如何?走,咱們去南城找那女子說理去!”卻見一旁的楊元聞聽此語,急忙上前媚笑道:“區區小事,何勞二位公子,待小人領一對家丁前往,定將那賤人手到擒來...”在感到曹昂憤怒的目光之時,楊元的話便一點點的嚥下,再難說出分毫....

午後時分,許都城南依舊是熙熙攘攘,曹昂帶着幾個弟弟和一衆侍從在許都城內來來回回的尋找,許都城中極爲熱鬧。漢朝的兩都,洛陽,長安連遭董卓,李傕,郭汜之亂,損毀衰敗,氣勢大不如前。反倒是許都,以及河北的鄴城欣欣向榮,馬市,慄市,金市的建築皆頗有特色。只見平整寬闊的兩側鋪房林立,從綢食到茶釵幾乎無所不有。

曹昂正看的舒暢,便見曹丕猛然使勁拉了拉他的袖子,接着指着前面的一處商鋪角落道:“大哥!就是她!”曹昂聞言擡首望去,不由一陣驚愕,那是個女子?若不是曹丕事前所言,曹昂簡直以爲那就是個要飯的。

幾人走進到那女子跟前,只見她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着實是有些慘不忍睹。雖然亂世之中到處都是這般的可憐人,可是這樣的人在許都可謂少之又少,那女子似是已經睡着了,懷中緊緊的抱着一件灰黑色的東西,應該是曹丕所說的那張古琴,只是被那女子報的極緊,看不清其中形狀。

“喂,喂!起來,裝什麼睡!”只見曹丕一腳蹬在那女子肩膀之上,那女子頓時如驚弓之鳥一般,從睡夢中清醒,接着猛然擡起頭來,待看到曹丕之後,便見她瞬間將懷中之物抱的緊了一緊,口中驚慌道:“你這小孩怎麼這麼纏人,我都說了這琴我不賣!”

曹丕眼中瞬間閃出一絲狠厲,只見他冷冷然道:“賣?哼!本公子還不買了呢!楊元,給我搶過來!”身後的楊元聞言並沒有立刻動手,而是詢問的看向一旁的曹昂。

見曹昂輕輕搖首,楊元便急忙低頭,站在一旁無動於衷。曹丕說完話便負手而立,見楊元久久未曾動手,不由微怒,卻見曹昂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接着蹲下身衝着那乞丐女說道:“姑娘,看你的樣子似是不是許都之人啊?”

那女子輕輕的往後縮了一縮,手中的琴抱的更緊了。曹昂心中不由默然,“靠!我長的就那麼像壞人?”接着對那女子說道:“姑娘,說句實話吧。我看你身無長物,這琴對你來說着實是個累贅,你把它賣我,既能解你燃眉之急,又能隨了我弟弟的心願,你看如何?”

似是怕那女子不信,曹昂急忙又續道:“我出一百錢,如何?”那女子聞言只是使勁的搖首,道:“不賣!一千錢,一萬錢也不賣!”

“大膽!”曹丕忍了半天,此時終於是忍不住了,“你不賣!好,那我成全你!給我搶!”這回曹丕長了個心眼,不找楊元了,而是直接命令所有的侍從,這些人哪裡有楊元懂事去看曹昂的臉色,曹丕方一下令,便見一衆家丁如狼似虎的就欲撲而上。

那女子見狀,先是愣了一愣,接着便嗚嗚哭泣起來,抽泣道:“不要,不要!這焦尾琴是小姐留給我的唯一一件東西,我..我死也不給!”

“住手!”只聽一聲斷喝,衆人盡皆啞然,只見曹昂猛然起身,細細的打量着那女子手中古琴半晌,方纔緩緩開口言道:“姑娘,你適才所言可是‘焦尾琴’?”

那女子此時說不出話來,只是嗚嗚的抽泣,聞聽曹昂言語便輕輕的點了點頭,曹昂心頭一跳,接着心中瞬間開始轉起了千般念頭。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同時也有四大名琴。分別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以及蔡邕的焦尾。據說這焦尾未成琴之時,曾被放入火中竈膛,後蔡邕聽的火中木頭噼啪之聲翠耳,便急忙從火中將梧桐木取出,後上弦成琴,因其尾被燒燬,故稱之爲焦尾。

但曹昂此時想的卻是另外一件大事,蔡邕當初與洛陽因爲董卓所用,而不得王允向容,早已身死,那這焦尾琴理當由其後人保管,適才這女子有曾說“小姐”二字,莫非?

想到此處,曹昂急忙俯身問道:“你適才所說的小姐可是蔡邕之女蔡琰?”那女子聞言不由擡頭望向曹昂道:“你如何知道我家大人名諱?”

“果然如此!”曹昂心中暗道,看來蔡文姬定是以讓匈奴拿去,這侍女懷此焦尾琴孤身來奔許都,莫不是求救於曹操?

想到此處,只見曹昂低首微微笑道:“姑娘,實不相瞞,我乃是當朝司空大人之子曹昂,吾父曾與你家大人相熟,適才聽到焦尾琴名稱,故而有此一問。”那女子聞言頓時雙目一亮,急道:“你..你是曹司空的兒子?”見曹昂微微點了點頭,那女子急忙俯身拜倒在地:“小女子有事求見司空大人,求公子代爲引薦,若能得見司空大人,小女子願爲公子結草銜環。”.........

——————

司空府,書房——“啪!”只見書案上的一卷書簡被曹操狠狠的扔到地上,一旁的曹昂只是靜靜的矗立於旁,似乎毫無所動,而此時正跪與下首的那名乞丐女則是嚇得渾身一顫,雙目不由的緊張的看着盛怒以極的曹操。

“胡奴欺人太甚!”只見曹操狠狠的站起身來,事情果然如曹昂所想,兩年前李郭之亂,楊奉等人引南匈奴軍進入中原平亂,蔡家被襲,蔡琰被亂軍所俘,流落漠北,爲左賢王納爲的閼氏,至於這女子是昔日高陽鄉侯家僕的女兒,蔡琰的貼身丫鬟,蔡琰取其名爲玉兒,與自己的吻合爲‘琰玉’。

蔡琰被匈奴劫走後,玉兒想起蔡琰平日待自己宛如親妹,想到她獨身流落北原,時常抱着焦尾琴便獨自一人暗自神傷,後曹操奉迎天子名聲大振,玉兒尋思曹操與蔡邕有舊,說不定可救蔡琰回漢,便不辭辛苦,獨身一人從圉縣趕到許昌,希望能夠尋機面見曹操。

“請司空大人救我家小姐!”看着在地上不住扣首的玉兒,曹操心頭一軟,回憶起昔日洛陽自己得蔡邕指點文墨,亦師亦友,與蔡琰品古談文,引其爲知己,長嘆口氣道:“玉兒,你權且先下去休息,昭姬之事,孤自當救她回來,以慰伯喈公在天之靈。”

“多謝司空大人。”看着一臉淚水,慨然的玉兒,曹操不由額首讚道:“真乃忠義女子也,來人,帶她下去梳洗用食,好生照料,不得怠慢!”

待玉兒走後,曹操趴在案上,揉了揉微痛的額頭,接着撫mo着那張焦尾琴,面上若有懷思,那古琴造型古樸典雅,安十三絃,桐木香氣十足,琴身花紋斑駁,尾部呈現焦黑之色。半晌,曹操方纔轉首看曹昂道:“子修,這位玉兒姑娘暫時居與在你園中,你要好生安排,執以上賓之禮,勿要怠慢。”

“諾。父親放心。”曹昂對着曹操躬身應道,“只是,父親,若是玉兒姑娘問起孩兒,何時相救蔡大家,不知孩兒當如何說。”

“唉,你權且敷衍退塞即可。”曹操順口將皮球又給踢了回來,曹昂不由心中暗罵,但面上亦是恭禮慎重道:“諾。”

“唉,如今中土威勢漸弱,匈奴猖獗,恐非吉兆啊。”沉默了半晌,曹操方纔幽幽嘆道。曹昂聞言看了一臉深思的曹操一眼,不知在此時當不當開口,但權衡了一番利弊之後,曹昂終是緩緩出言道:“父親,孩兒以爲,如今關外胡人對於中土的威脅已非僅僅以‘兆勢’便可涵蓋。”

曹操聞言醒了醒神,轉首輕言道:“你指的可是匈奴,羌,氐,鮮卑等胡族。”曹昂心頭一穩道:“原來他知道。”

曹操緩緩的額首嘆道:“自武帝時伏匈奴以來,胡人便不斷向中原遷移,如今已是尾大不掉之勢,這孤如何不知,更何況....”曹操搖首又長嘆口氣道:“更何況,如今漢室傾頹,再難有昔日威壓之勢,長此以往,我中土再難有昔日震胡虜,掃邊疆之威了。”

曹昂聞言點了點頭道:“父親,其實孩兒覺得,長此以往,更大的禍患還在後面。如今我中土內亂不止,人丁不斷減少,而外族之人卻是日漸碩充盈實,長此以往,中土前景堪憂。”

曹操聞言沉默半晌後,眼中寒光漸漸暴漲,少時,便見曹操起身道:“只是現下還不是時候,子修,你且看看這個。”

曹昂急忙伸手接過曹操手中的木簡,細細看之,乃是淮南斥候所呈密函,上書袁術與壽春大興土木,築壇建宮,繡黃黑錦色服飾,着實有大不敬之意。曹昂看到此處,心中嘆道:“終於來了,袁術準備稱帝了!”

而那邊廂的曹操此時卻是望着窗外漸漸烏雲密佈的天空,雙目忽明忽暗,半晌,只見他的嘴角輕輕的掛起了一絲笑容,似嘲諷,似悲憐的道:“這天,要變了!”

第79章 南北亂起第33章 失望的歸程第149章 三雄相聚第60章 大興土木第52章 猛虎依舊是猛虎第21章 西北的十路聯盟第81章 大戰前的孫家第10章 每人一願第109章 曹昂大宴銅雀臺(三)第80章 分頭迎敵第104章 曹孫劉之事(二)第41章 了塵居,當真了塵?第29章 點將臺,子龍歸第13章 父子對論第45章 六藝之煉丹傑第84章 屯兵三江口第82章 家有喜事第7章 演戲第86章 三百家奴第7章 決議出兵第16章 郭嘉勸昂第35章 曹操斬使第17章 攻打袁術第37章 渭水之決第67章 孫策走,貂蟬來第104章 曹孫劉之事(二)第8章 一算劉備第83章 各顯神通第11章 屯騎校尉第14章 曹操之嘆第15章 王佐鬼才第11章 屯騎校尉第92章 曹操的胸襟第69章 江陵城,出現了神仙第74章 最後佈局第132章 鄧艾鬥劉第11章 趙雲子龍第69章 酣戰草原第108章 曹昂大宴銅雀臺(二)第135章 酣戰第133章 繞往成都第60章 收斂蔡氏的水軍第154章 老相識第92章 曹操的胸襟第63章 馬超之危第10章 每人一願第40章 甘寧爲輔第27章 曹昂劫營第12章 血戰徐州第55章 行至漠北第54章 越來越亂的荊州第88章 風雲將起第13章 父子對論第117章 西蜀之爭(二)第33章 先打再和第20章 張遼高順第41章 何爲野心第20章 曹衝演講第41章 了塵居,當真了塵?第2章 活了又要死?第38章 十面埋伏第8章 德陽殿第27章 渡江襲城第6章 決不能退第25章 捱了棍子第14章 洞房之夜第22章 人中呂布第19章 變亂爲治第37章 當投誰人第1章 中牟趣事第66章 曹彰夫妻第69章 江陵城,出現了神仙第81章 大戰前的孫家第51章 郭嘉看病第83章 曹操出兵長江第27章 馬騰之死第54章 目標朔方第103章 曹孫劉之事(一)第81章 終於結束第48章 喬裝入新野第13章 亂戰小結第41章 破兩人易第94章 雙雄的對決第14章 一琴焦尾第18章 龍隱軍中第36章 大戰,曹昂與馬超!第67章 大戰前曲第66章 曹彰夫妻第46章 蔡瑁之亂第4章 副相曹丕第85章 孫尚香的計劃第35章 曹操斬使第27章 終回許都第141章 戾氣第43章 挑撥荊州內亂第52章 奉孝罷官第7章 張繡賈詡第45章 六藝之煉丹傑第103章 曹孫劉之事(一)第69章 酣戰草原
第79章 南北亂起第33章 失望的歸程第149章 三雄相聚第60章 大興土木第52章 猛虎依舊是猛虎第21章 西北的十路聯盟第81章 大戰前的孫家第10章 每人一願第109章 曹昂大宴銅雀臺(三)第80章 分頭迎敵第104章 曹孫劉之事(二)第41章 了塵居,當真了塵?第29章 點將臺,子龍歸第13章 父子對論第45章 六藝之煉丹傑第84章 屯兵三江口第82章 家有喜事第7章 演戲第86章 三百家奴第7章 決議出兵第16章 郭嘉勸昂第35章 曹操斬使第17章 攻打袁術第37章 渭水之決第67章 孫策走,貂蟬來第104章 曹孫劉之事(二)第8章 一算劉備第83章 各顯神通第11章 屯騎校尉第14章 曹操之嘆第15章 王佐鬼才第11章 屯騎校尉第92章 曹操的胸襟第69章 江陵城,出現了神仙第74章 最後佈局第132章 鄧艾鬥劉第11章 趙雲子龍第69章 酣戰草原第108章 曹昂大宴銅雀臺(二)第135章 酣戰第133章 繞往成都第60章 收斂蔡氏的水軍第154章 老相識第92章 曹操的胸襟第63章 馬超之危第10章 每人一願第40章 甘寧爲輔第27章 曹昂劫營第12章 血戰徐州第55章 行至漠北第54章 越來越亂的荊州第88章 風雲將起第13章 父子對論第117章 西蜀之爭(二)第33章 先打再和第20章 張遼高順第41章 何爲野心第20章 曹衝演講第41章 了塵居,當真了塵?第2章 活了又要死?第38章 十面埋伏第8章 德陽殿第27章 渡江襲城第6章 決不能退第25章 捱了棍子第14章 洞房之夜第22章 人中呂布第19章 變亂爲治第37章 當投誰人第1章 中牟趣事第66章 曹彰夫妻第69章 江陵城,出現了神仙第81章 大戰前的孫家第51章 郭嘉看病第83章 曹操出兵長江第27章 馬騰之死第54章 目標朔方第103章 曹孫劉之事(一)第81章 終於結束第48章 喬裝入新野第13章 亂戰小結第41章 破兩人易第94章 雙雄的對決第14章 一琴焦尾第18章 龍隱軍中第36章 大戰,曹昂與馬超!第67章 大戰前曲第66章 曹彰夫妻第46章 蔡瑁之亂第4章 副相曹丕第85章 孫尚香的計劃第35章 曹操斬使第27章 終回許都第141章 戾氣第43章 挑撥荊州內亂第52章 奉孝罷官第7章 張繡賈詡第45章 六藝之煉丹傑第103章 曹孫劉之事(一)第69章 酣戰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