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袁耀大膽直接的問話,孫策感到驚訝的看了這個小胖子一眼。
心想:“這個袁耀看來成長的很快啊!前年初見他之時,還基本上只是個整日只想着風花雪月的紈絝公子。
這纔多大功夫,就能獨當一面了。世家培養子弟的手段,果然不可小視。不過也是,要是誰都能有他那樣的機會去實踐各方面的政務,想來只要不是太笨太懶的人,也不會差的太遠吧。”
就是那個二弟孫權,聽張昭來信說也是進步神速,基本上能處理府衙中的各項事務了。
不過如今伱想要打我軍的主意,本將也只好無恥一回了。”
看着袁耀那有些緊張等待答覆的神色,孫策瞭然一笑:“廣德,伱不提到長安,爲兄倒是險些忘記了。上回爲兄送到壽春的那件璽印,伱可曾帶來歸還於我。
反正伱們拿着也沒用,不如送還爲兄,讓爲兄去上繳朝廷,好換個大些的將軍噹噹。還璽有功,說不定皇帝還能封爲兄一個侯爺呢。嘿嘿!”
孫策卻是存了一個以進爲退的心思。袁耀用與一種怪異的眼神看了一眼孫策。
低聲鄭重的問道:“伯符兄長只是想做將軍嗎?若是伱願永遠效忠我父親。以兄長的本事,不要說將軍,將來就是封王拜相做個大司馬大將軍也未必不能!兄長伱可願意!”
雖然袁耀的話中沒有說出袁術要稱帝的語句,但其中的意思已經十分明白。此時船上的三人。都不是一般人,自然都明白其中的意思。孫策與周瑜的眼睛都是一眨不眨的看着袁耀。
以袁耀年方十七的年齡來討論這樣的問題,未免有些突兀。但是年紀較大的孫策與周瑜也不過只有二十一。
有一句話說的好,這個世界的未來就是那幫孫子的。而已經成功打下了半個揚州的青年將軍孫策、周瑜。與本就是袁術繼承人的袁耀自然是有資格來論這天下未來了。
如果孫策答應效忠袁術。也就代表着會支持日後會接任的袁耀。有了孫策這一支強兵的支持,袁耀的將來必然會有一個穩定的前程。
坐穩皇帝的位置並不是夢想,有志不必在年高。皇帝的夢想也是應該從小抓起的。但是孫策卻知道,就算把袁耀捧了帝位,不過只是在中國歷史上多出一個仲家國來。
袁耀並不具備一代明主的潛質,只能是更多一個貪圖享受皇帝而已。只看袁術的所爲,就可以知道,一旦袁家真得稱帝成功。大漢只能是在懸崖的邊緣上掉的更快一些。
那樣在百年後的亂華時期。人口更少,戰力更加疲弱的漢族真得有可能被亡族滅種。這是孫策決不允許發生的。
看了眼中帶着渴望的袁耀半晌,孫策同樣肅然道:“真若有那日,本將自然會遵左將軍的號令!此事。尚需從長計議!
好了,咱們出來轉了一上上午,也該回程了。”
孫策沒有直接拒絕,也沒有答應袁耀,讓袁耀的心中更多了幾分不痛快。但他的眼角卻看到周瑜的眼中卻是有一絲對自己的欣賞。
暗想:“看來這個公瑾兄反而更有可能支持我們父子。也許是伯符沒有表態,他這個兄弟也不好說話吧!”
既然孫策說到時會遵從左將軍的號令。那也可以理解成一種潛在支持了,總比反對要好的多。
話不投機幾人之間都陷入了沉默,只是各自看着戰船轉向回航。
回程的船速卻是不慢。在有些沉悶的氣氛中,緩緩向着岸邊的碼頭上靠去。還沒有停穩。卻意外的發現此刻碼頭上居然站滿了人。
不但有幾個留守城中的將校,連平時整日呆在醫護營中。忙着鑽研醫術的華陀也趕來了。
如今華陀培養出來的徒弟徒孫越來越多,手藝也都是越來越熟練。加上孫策上次差點出意外,華陀聽了後怕不已。如今他自己通常都是坐鎮孫策的中軍,很少再隨其他軍出征了。
看到碼頭上的衆人都是一副的焦急之色,孫策與周瑜對望一眼,都是感到有些疑惑。這是出什麼大事了?還留守中軍的將領們基本上到齊了。
大船的跳板纔剛剛搭上碼頭,只見一個信使模樣的士卒,就已衝了上來。周瑜正想開喝止,那士卒卻是繞過了兩人,向着一邊發呆的袁耀奔去。
“公子!左將軍有六百里加急信件給伱,我軍前線發生大疫,無數將士已經病倒。將軍令伱在江東就地徵召能治瘟疫的郎中,不惜一切代價,就是派人強擄也要將郎中火速送往前線!
還有,屬下,屬下來之前,我軍與徐州已經停戰。可是不久就聽說劉備的大軍已經潰散了,應是他的軍中同樣發生了嚴重的疫病,纔會崩潰如此!”
信使飛快的說完,本有些楞神的袁耀,卻剛剛反應過來。
大驚失色道:“伱說什麼?大疫!父親,左將軍他如何了?這下糟糕了!”
軍中大疫對於一支大軍來說,意味着什麼,接受過軍事教導的袁耀當然明白。有些驚慌的轉頭。
看向孫策與周瑜叫道:“兩位兄長,此次伱們定要幫小弟!”
早已聽到信使的稟報,孫策毫不猶豫的說道:“廣德放心,爲兄定會全力調集醫生,郎中去救治大軍的。唉,此次怕是要天下大亂了,希望還能多救些人回來!”
周瑜也應道:“此事事關重大,我們周家也會全力支持左將軍。”
袁耀當即大喜,舒縣周家可是當地大族,實力雄厚,有周家的加入,不論是財力還是人力都是很好的支持。
而自從孫策當上了廬江太守,又開始江東之戰後,周家上下再沒有反對周瑜全力支持孫策的聲音。每個人都看到了孫策的實力,憑孫策的勢力發展形勢,將來的周瑜至少也能做個一郡太守。
已經能看到回報的周家族長與長者們,又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發展家族勢力的機會。
必竟周家如今出外做官的人裡,最高的也只是周瑜的叔父周尚,僅僅做了一年的丹陽太守。而劉繇來了之後,更重用於家,樊家等投靠了他的世家。周尚的太守之位自然不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