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回京

夕陽拉長了人們的身影,官道上,一隊長長的車隊分外的引人注意,打頭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漢子,後面跟着幾個說說笑笑的年輕人,最打眼的是其中還有一個俊俏女子,在後面就是排成一字長龍的十幾輛馬車,後面跟着的,是一身青衣家丁打扮的人騎馬在最後。

前面騎馬的那幾個人雖然都穿着普通的文士長袍,但是各個手中都提着一把兵器,那爲首的中年人和年長些的年輕人提把大刀,而剩下的四個年輕人,一個腰間佩劍,一個提着一把金光閃閃的方天畫戟,一個提雙錘,還有一個虎頭鉤鐮槍,就是那女子,手中也卷着一圈盤蛇軟鞭,再看看那身不菲的衣着,路過的行人們心中都暗道:這又不知道是哪家的權貴啊。

正一行人正是那李淵一家,走在往長安去的官道上。

時間一晃,離着李淵到太原已經六年過去了,六年的時間,足夠李冰從一個幼童變成一個少年。這六年的時間裡發生的事情也不少,其中最顯眼的一點,就是楊廣成功的搬到了太子楊勇,如願以償的登上了太子之位。

李淵這次去長安述職,估計要在長安待半年左右,而李淵一家又離開長安好多年,對長安的親人、朋友甚是想念,索性全家都一起回長安暫住一陣子。

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終於在今日的日落時分,遙遙的看見了長安城的城樓。

“爹,你快看啊,是長安誒,我們終於回到長安了,一路騎馬累死我了!”李秀寧皺着眉頭抱怨道,卻是忘記當初是誰放着舒適的馬車不坐,非得要在路上騎馬的。

李元吉則興奮的一抽馬屁股,馬嘶叫一聲飛奔了起來,李元吉邊縱馬飛奔邊興奮的大喊:“哈哈,長安,我李元吉又回來了,哈哈!”

衆人看着十歲的李元吉一陣發瘋,都是一臉的無奈。

李冰看着那愈來愈清晰的城牆,心中也是一陣跳:“長安城,我李冰終於還是回來了!”

一路快馬加鞭的進了城,來到李冰曾經生活了八年的朱雀街唐國公府,大家都興奮的各自回到各自原先的住處佈置起來,那一夜就在大家的興奮中過去了。

第二日,休息了一晚的李淵先去覲見了皇上,然後到了吏部述職,而李冰等人則是忙着滿大街的串門,去找那些闊別六年未見的小朋友們敘敘感情,這一天在這忙碌中又過去了。李冰這一天過的很快樂,除了在知道高雨琴已經嫁到冀州去的消息時稍稍的有些失落外,但是他還是很快的調整了自己的心態,經過這麼多年的磨礪,他終於成熟了起來,他知道,在他心裡對待高雨琴的那種感情只是一種對隔壁女孩的親情而已。

第三日一大早下朝後,身爲楊堅外甥的李淵攜全家進宮覲見楊堅,顯然今天楊堅的心情很不錯,所以在見到李冰等人的時候也是滿心的歡喜,他知道自己這幾個外孫從小就聰穎有才幹,尤其是老二和老三,老二精明幹練,而老三滿肚文采,小小年紀就寫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絕句來。

今日恰逢三年一度的軍中比武盛會的總決賽,正好李淵一家子在,楊堅心情也很好,就特變恩准了李淵一家陪楊堅前去觀看。李淵全家急忙謝恩,於是在宮中陪着楊堅用過午膳後,就跟着楊堅一道乘車來到宮外軍營裡的校場上。

等楊堅在觀摩臺上擺好的龍椅上坐定,一個將軍模樣的人就宣佈比賽開始,而李淵等人由於皇上的特許,得以坐在觀摩臺上觀看。這樣的場合,太子楊廣怎麼可能會缺席,在見到楊廣時,李淵客氣的與楊廣寒暄了幾句,畢竟雙方還是表兄弟的關係,雖然心中都對對方有隙,但是臉上還是一臉熱情的笑容,彷彿二人之間從來都沒有什麼過節似的。

“場下旌旗招展,彩旗飄飄,在皇帝陛下的英明領導下,他們掉皮掉肉不掉隊,流血流汗不流淚,他們任頭顱高昂,任熱血澎湃,任汗水揮灑,任身形挺拔,他們在大隋的土地上回蕩着洪亮的口號,氣衝雲天,讓多天的辛勤化作無盡的動力,勇往直前。這是一支有着宏偉目標的軍隊,一個有着堅定信念的軍隊,一個團結一心情繫彼此的軍隊,一個活力四射、才華出衆的軍隊……”旁邊,某大隋著名主持人正在侃侃而談:

“場中央的校場上搭起了一個大大的比武臺,現在上面正站着八個人,正是這次進入決賽的八名選手,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宇文成都(下面粉絲的歡呼聲一片)、路人甲、路人乙……”

在舉行完抽籤儀式後,比武正式開始,在一陣你來我往的拳打腳踢後,終於有了四個人進了最後的較量。

李元吉對着李冰說道:“真是無聊啊,一幫花拳繡腿~”由於李元吉並沒有可以壓制住自己的聲音,又正好趕上一片安靜的時候,他的聲音便被春風從上到下的在校場上傳了個遍。

一陣兇狠的目光刷的一下集中到了李冰這裡,李冰只感覺到後背火辣辣的,不用說也知道是李淵投射過來的責備的眼神。爲什麼都看着我啊,李冰一臉的苦笑,回過頭去,發現李元吉正襟危坐着,彷彿什麼事都沒有的樣子,只是在大家沒注意的時候,朝他做了個鬼臉,李冰無奈的想到,這李元吉是跟他學壞了,連他都開始坑開了。

其實李淵心中也知道怎麼回事,但是挨着楊堅的面子,只能惡狠狠的看着李冰,心中也是一陣發苦,好不容易等到李冰長大了,不再惹事了,剛消停會,李元吉又成了第二個李冰,哎,李淵心裡一聲嘆息。

“冰兒,爲何如此說話啊,你有什麼想法不成?”楊堅雖然這麼說,但是臉上依舊帶着笑,似乎一點也沒生氣的樣子。

李冰只得硬着頭皮起身走到楊堅座前跪下說道:“回皇上外公的話,外孫以爲,除了那宇文將軍外,其餘的人皆算不得高手,若是我大隋軍中只有這等人,那我大隋的軍隊危矣!外孫少年曾隨高人習武,對武藝也頗有見解,除宇文將軍那七人外,皆非大將之才,就是那宇文將軍,也只是空有一身蠻力罷了!”李冰開始的時候還能恭敬的說着話,結果說着說着,紈絝的性子犯了,順口就把實話說了出來,剛纔他聽到介紹,知道了那個武功最高的就是那個號稱大隋第一勇士的被他揍過的宇文成都。

楊堅一直都很喜歡李冰,因爲從小的時候開始李冰在他面前就不像別人那樣戰戰兢兢,而是有什麼說什麼的直脾氣,今天初見李冰的時候,李冰因爲年紀的長大而對楊堅說話時不再那麼什麼都不顧及,讓楊堅覺得很遺憾,但是聽見李冰剛纔先是中規中矩的說話,結果說着說着又順出了實話,他才覺得原來的那個外孫又回來了,當下也不着惱,只是捻着鬍子微微的笑。而且那個皇上外公的稱呼也只有李冰一個人這麼叫他,讓他覺得很親切。

“好個猖狂的娃娃,難道我大隋的男兒在你面前都不堪一擊不成!”一聲洪亮的聲音傳來,李冰忙回頭看去,只見由校場上上來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將軍,穿着整齊的披掛,長長的白鬍子,雖然年紀似乎有些大了,但是卻看起來很精神,兩隻眼睛放出精光,手中提着兩根鍍金有些彎曲的長棍,一步一步走上臺來。

到了臺前,先是單膝跪下給楊堅見禮:“臣弟楊林拜見皇兄!”楊堅收手在空中虛扶:“靠山王免禮!”

“靠山王楊林?”李冰這才知道面着這個看起來很精神的老頭是誰,原來就是大隋第一名將老靠山王,他一生憑手中的兩根水火囚龍棒替大隋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大隋有一半的江山都是他帶着人打下來的,但是楊林此人毫無野心,只是一心一意的保衛着大隋,一直在登州戍邊,兢兢業業的守護着大隋的邊疆,現在軍中的那些老將領,包括宇文述都是楊林曾經的手下。他一生沒有王府,沒有家眷和子嗣,手底下只有被稱爲十二太保的十二個乾兒子,可以說,楊林把他的一聲都奉獻給了大隋朝的保衛事業。

楊林起身後,笑着上下打量着李冰:“這就是傳言中的那個唐國公李淵府上的李三郎吧!剛纔老夫聽得你的豪言壯語,似乎對這些大隋好男兒都不屑一顧啊,小小的年紀,可不要眼高於頂哦!”

李冰雖然心裡對楊林這位老人還是充滿佩服的,但是聽見他質疑自己的能力,不由得還是撅嘴不服氣的說道:“是不是眼高於頂,試一試不就知道了,在我看來,宇文成都那大隋第一不過徒有其名而已!”

楊林也來了興致,傳聞中立志做紈絝的李家三郎年紀不大,口氣倒是不小啊,他笑笑說道:“小小年紀有何本事,口氣倒是不小啊,那宇文成都的本事老夫也是見識過,要是老夫再年輕二十歲,還能與他較量一番,現在啊,老嘍,你這娃娃卻說他名不副實,難道你比他還厲害不成!”

“何止是我,就連我四弟都比他強!”李冰驕傲的說道。

“哦?”不止是楊林驚奇了,就連一旁的楊堅都很驚奇,宇文成都的本事他是知道,武功很高,力氣也大,於是他不禁好笑的說道:“要不你就跟他比一場吧,不用你打贏他,只要你能和他打平,朕就封你爲侯!”言下之意,還是不相信李冰能打得過宇文成都。

李冰大喜,當下問道:“皇帝外公你此話可當真!”

“朕一言九鼎,君無戲言,你放心了吧!”楊堅好笑的看着自己這個外孫。

“那外孫就多謝皇上外公賜侯了!”李冰胸有成竹的說道,“只是我的兵器併爲隨身攜帶,外公請先稍等片刻,待我回去取了兵器來,再與那宇文成都一戰!”

楊堅允了。

今日小爆發,第三章奉上~值此情人節之際,祝天下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呃,順便說下,小妖同學現在正單身,有意的給兩張推薦票票吧:~

四百三十三章 被矚目的劉黑闥二百六十章 劍拔弩張第152章 崔鎮堡山城之戰三百零九章 進宮李淵的決定二百九十七章 稱帝前的密謀四百二十一章 車中春光四百五十六章 李建成自刎四百一十八章 各自的動作三百一十八章 脫困四百三十二章 風聲走漏第24章 薛義第81章 決戰突厥牙帳之巔(二)三百四十六章 李秀寧三百八十九章 思念三百零四章 關於陰飛雪後宮資格的家庭會議二百七十四章 李密出征洛陽第89章 小三成年了第199章 折服羅鬆第104章 前往涿郡第137章 立威(二)三百六十三章 雄闊海終中計第216章 夜襲洛交城第133章 郊外春色四百五十四章 李冰出手四百二十三章 杜伏威到來與李世民正面碰撞的導火線二百八十章 李家哥倆出征夜會宇文瓊若第9章 旖旎第184章 秦瓊叛出三百八十三章 李秀寧的婚事四百零六章 宇文瓊若終進宮第214章 潛伏的棋子,羅鬆準備戰楊林第2章 定親三百一十一章 宇文瓊若三百六十九章 相聚李淵出擊三百八十六章 返京三百五十一章 柴紹也來插一腿第99章 議事第156章 羅成發難,小三暴怒第90章 小三開府第199章 折服羅鬆第227章 李秀寧的深情,處羅出師受挫第37章 翠秀樓四百四十一章 李孝恭帶來的驚喜西南定第77章 拉攏第66章 張沁瑤千里走單騎第129章 蕭詩筠背後的危機第50章 蕭詩筠的麻煩(一)第139章 護短二百五十九章 和李世民的第一次交鋒三百四十五章 歸來第183章 再見秦瓊第215章 戰中瑣事第76章 劉成風來了四百五十三章 羅成之死第67章 打劫歸來第43章 比武四百二十九章 柴紹之死第10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第101章 打……打劫四百章 雷霆之夜第70章 九原城之戰(一)三百九十五章 家宴二百七十九章 朝堂之上四百五十九章 早朝下詔三百九十五章 家宴第239章 新的一天(二)三百八十二章 李元吉之死的背後三百一十一章 宇文瓊若二百七十九章 朝堂之上三百七十三章 掃蕩三百一十二章 宇文瓊若二第163章 城內激戰第184章 秦瓊叛出四百三十章 柴紹被殺之後三百九十章 博陵世家的血夜第236章 進駐長安四百一十八章 各自的動作三百一十六章 擊潰竇建德軍四百四十四章 李建成的謀劃三百六十八章 合兵一處二百九十一章 李密的末日二百六十三章 楊昭稱帝李淵拜相三百五十三章 武士彠有請二百九十章 追捕李密二百九十三章 回京三百零六章 囂張李瑗二百五十八章 李世民上門第151章 分兵第232章 陰世師的死心眼第233章 二百三十四章第113章 錘與錘,對對碰四百三十三章 被矚目的劉黑闥二百四十六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第154章 滅敵三百一十五章 遭遇竇建德軍第54章 朝堂之上第50章 蕭詩筠的麻煩(一)第193章 楊廣發難,李家造反的藉口(五)第23章 衝突第52章 蕭詩筠的麻煩(三)
四百三十三章 被矚目的劉黑闥二百六十章 劍拔弩張第152章 崔鎮堡山城之戰三百零九章 進宮李淵的決定二百九十七章 稱帝前的密謀四百二十一章 車中春光四百五十六章 李建成自刎四百一十八章 各自的動作三百一十八章 脫困四百三十二章 風聲走漏第24章 薛義第81章 決戰突厥牙帳之巔(二)三百四十六章 李秀寧三百八十九章 思念三百零四章 關於陰飛雪後宮資格的家庭會議二百七十四章 李密出征洛陽第89章 小三成年了第199章 折服羅鬆第104章 前往涿郡第137章 立威(二)三百六十三章 雄闊海終中計第216章 夜襲洛交城第133章 郊外春色四百五十四章 李冰出手四百二十三章 杜伏威到來與李世民正面碰撞的導火線二百八十章 李家哥倆出征夜會宇文瓊若第9章 旖旎第184章 秦瓊叛出三百八十三章 李秀寧的婚事四百零六章 宇文瓊若終進宮第214章 潛伏的棋子,羅鬆準備戰楊林第2章 定親三百一十一章 宇文瓊若三百六十九章 相聚李淵出擊三百八十六章 返京三百五十一章 柴紹也來插一腿第99章 議事第156章 羅成發難,小三暴怒第90章 小三開府第199章 折服羅鬆第227章 李秀寧的深情,處羅出師受挫第37章 翠秀樓四百四十一章 李孝恭帶來的驚喜西南定第77章 拉攏第66章 張沁瑤千里走單騎第129章 蕭詩筠背後的危機第50章 蕭詩筠的麻煩(一)第139章 護短二百五十九章 和李世民的第一次交鋒三百四十五章 歸來第183章 再見秦瓊第215章 戰中瑣事第76章 劉成風來了四百五十三章 羅成之死第67章 打劫歸來第43章 比武四百二十九章 柴紹之死第10章 不教胡馬度陰山第101章 打……打劫四百章 雷霆之夜第70章 九原城之戰(一)三百九十五章 家宴二百七十九章 朝堂之上四百五十九章 早朝下詔三百九十五章 家宴第239章 新的一天(二)三百八十二章 李元吉之死的背後三百一十一章 宇文瓊若二百七十九章 朝堂之上三百七十三章 掃蕩三百一十二章 宇文瓊若二第163章 城內激戰第184章 秦瓊叛出四百三十章 柴紹被殺之後三百九十章 博陵世家的血夜第236章 進駐長安四百一十八章 各自的動作三百一十六章 擊潰竇建德軍四百四十四章 李建成的謀劃三百六十八章 合兵一處二百九十一章 李密的末日二百六十三章 楊昭稱帝李淵拜相三百五十三章 武士彠有請二百九十章 追捕李密二百九十三章 回京三百零六章 囂張李瑗二百五十八章 李世民上門第151章 分兵第232章 陰世師的死心眼第233章 二百三十四章第113章 錘與錘,對對碰四百三十三章 被矚目的劉黑闥二百四十六章 四個女人一臺戲第154章 滅敵三百一十五章 遭遇竇建德軍第54章 朝堂之上第50章 蕭詩筠的麻煩(一)第193章 楊廣發難,李家造反的藉口(五)第23章 衝突第52章 蕭詩筠的麻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