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資料

劉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陽郡高平(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東漢末年名士,漢室宗親,漢末羣雄之一。他身長八尺餘,姿貌溫厚偉壯,少時知名於世,與七位賢士同號爲“八俊”。爲大將軍何進闢爲掾,出任北軍中候。後代王睿爲荊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爲輔。李傕等入長安,劉表遣使奉貢。李傕任命劉表爲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以爲己援。

在荊州期間,劉表恩威並着,招誘有方,萬里肅清,羣民悅服。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先殺孫堅,後又常抗曹操。然而劉表爲人性多疑忌,好於坐談,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後更寵溺後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權。劉表死後,蔡瑁等人廢長立幼,奉表次子劉琮爲主;曹操南征,劉琮舉州投降,荊州遂沒。

黨錮清流

劉表年輕時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他參加過太學生運動,被稱爲“八俊”之一(《張璠漢紀》曰:表與同郡人張隱、薛鬱、王訪、宣靖、公褚〔緒〕恭、劉祗、田林爲八交,或謂之八顧。《漢末名士錄》雲:表與汝南陳翔字仲麟、範滂字孟博、魯國孔昱字世元、勃海苑康字仲真、山陽檀敷字文友、張儉字符節、南陽岑晊字公孝爲八友。《後漢書》亦載表與同郡張儉等號爲“八顧”,又指與張儉、岑晊、陳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等稱爲“八及”。《三國演義》取後者)。劉表曾於黨錮時期與同郡張儉等受到訕議,被迫逃亡。*解除後劉表受大將軍何進闢爲掾,推薦再次入朝,出任北軍中候。

跨蹈漢南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荊州刺史王睿被孫堅所殺,董卓上書遣劉表繼任。由於通往荊州的道路被強盜和袁術堵擋,劉表無法直接上任,於是他匿名獨身赴荊州,方纔得以上任。其時山東兵鋒四起,江南宗賊大盛,劉表亦合軍兵屯於襄陽。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孫策之父孫堅因攻打荊州牧劉表而被劉表的部下黃祖埋伏所殺。司馬彪《戰略》載:劉表初在荊州之時,江南宗賊甚盛,袁術屯於魯陽,手下擁有所有南陽之衆。吳人蘇代爲長沙太守,貝羽爲華容長,各據民兵而於當地稱霸。劉表至荊州,單馬進入宜城,與延中廬縣人蒯良、蒯越、襄陽人蔡瑁等共謀大略。劉表問道:“此間宗賊甚盛,羣衆不附,袁術因而取亂,禍事如今已至了啊!我希望在這裡徵兵,但恐其不能聚集,有何對策?”蒯良道:“羣衆不附的原因,是出於仁之不足,羣衆依附而不能興治的原因,是出於義之不足;如果仁義之道能行,則百姓來歸如水勢之向下,何必擔憂來者之不從而要問興兵之策呢?”劉表又問蒯越,蒯越道:“治平者以仁義爲先,治亂者以權謀爲先。兵不在多,在能得其人。袁術爲人勇而無斷,蘇代、貝羽皆一勇之武夫,不足爲慮。宗賊首領多貪暴,爲其屬下所憂。我手下有一些平日具備修養的人,若遣去示之以利,宗賊首領必定持衆而來。使君便誅其無道者,再撫而用其衆。如此一州之人,都樂於留守此州,得知使君爲人有德,必定扶老攜弱而至。然後兵集衆附,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袁術等人雖至,亦無所能爲了。”劉表嘆道:“子柔(蒯良字)之言,可以說是雍季之論。異度(蒯越字)之計,可以說是臼犯之謀。”便使蒯越遣人往誘宗賊,來者五十五人(《後漢書》載十五人),皆斬之。並襲取其衆,或即授以部曲。唯有江夏賊張虎、陳生擁衆據守襄陽,劉表乃使蒯越與龐季單騎往說降之,於是江南悉平。劉表自此理兵襄陽,以觀時變。

劉表在荊州穩定了境內的局勢,誅殺了當地的豪強後,又收復了襄陽,同時有效地抵擋了江南孫氏的進攻,結果孫堅與劉表對戰時被流矢所殺。

保守故土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董卓被殺,其餘部李傕、郭汜進據長安,想結連劉表爲外援,便以朝廷命詔封劉表爲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於是劉表在荊州八郡營造了一個相對中原來說比較安全的割據勢力。許多士民在當時都逃離中原,而選擇前往荊州避難,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諸葛亮。

公元193年(初平四年),劉表斷掉了袁術的糧道,使其無法再盤踞南陽,迫使他往兗豫方向出走,間接促成了袁術與曹操的匡亭之戰。此舉不但徹底除去袁術覬覦荊州的野心,更借曹操軍的力量削弱袁術勢力,使其更加遠離荊州,減少了對荊州威脅,也鞏固了自己在荊州的統治權。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劉表雖遣使奉貢,但卻北與袁紹相結。治中鄧羲勸諫劉表,劉表不聽,答曰:“對內,我沒有對朝貢之事上失責;對外,我亦沒有違背盟主,這纔是當今天下的達義之道。怎麼只有你老是在怪我呢?”鄧羲不滿,於是辭疾而退,終劉表之世不爲其仕。

當時驃騎將軍張濟自關中出走南陽,因糧盡而攻打南陽郡的穰城,卻因中飛矢而死,其侄張繡於是收兵而退出穰城。荊州官員知道後皆向劉表祝賀。劉表卻說:“張濟因窮途末路而來,我作爲主人卻如此無禮,這並非我的本意,故我只受弔唁而不受祝賀。“之後,劉表又派人招誘張濟的餘部,其衆聞訊而大喜,盡皆服從。劉表於是安排張繡屯兵於宛城,成爲劉表在北方的藩屬勢力,替他抵禦外敵。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長沙太守張羨率零陵、桂陽三郡叛逆劉表,劉表遣兵攻圍,連年不下。後張羨病死,長沙人又立其子張懌爲主,於是劉表攻下張懌,廣開土地,南收零陵、桂陽,北據漢川,坐擁數千裡疆域,帶甲兵十餘萬。初時,荊州之地,賊衆擾民,互相煽動生事,使得荊州處處沸蕩動亂。劉表作爲荊州牧,卻能招誘有方,威懷兼治,令一些賊黨豪強亦可以爲其所用,於是萬里肅清,羣民悅服。另一方面,從關西、兗州、豫州而來,要投靠荊州的學者有上千人之多,劉表對他們都能加以安慰賑贍,學者們受到資助,都能得到保護。

在平定荊南之後,劉表與交州牧張津之間漸生仇隙。在建安四年至八年間(199-203年),交州牧張津對劉表連年用兵。然而交州兵微將寡,故即與劉表作戰經年仍是徒勞無功。直至建安八年(203年),張津被部下殺害,劉表爲染指交州,便旋即派遣屬下賴恭出任交州刺史,希望搶先在朝廷任命官員前佔有交州。同時,他又任命部屬吳巨爲蒼梧太守,以接替剛病故的史璜。另一方面,以曹操爲首的漢廷則拜交趾太守士燮爲“綏南中郎將,董督(交州)七郡,領交阯太守如故”,旨在抗衡劉表在交州的勢力。

最初,荊州之地,人情好擾,加上四周因戰亂而駭震,賊衆又互相煽動生事,使得荊州處處沸蕩動亂。及至劉表作爲荊州牧,卻能招誘有方,威懷兼洽,令境內的賊黨豪強亦可以爲其效用。荊州從此萬里肅清,羣民悅服。另一方面,從關西、兗州、豫州來投靠荊州的學者又有上千人之多,劉表對他們都能加以安撫賑贍,學者們受到資助,亦能得到保護。由於荊州境內界羣寇已被肅清,劉表於是開立學官,博求儒士,又命綦毋闓、宋忠等學者撰寫《五經章句》,並稱之爲後定。劉表在任內,愛民養士,從容自保。

坐觀成敗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劉表與張繡合擊曹操,雙方互有勝負。其後曹操與袁紹相持於官渡,據守南陽的張繡接受謀士賈詡的建議,向曹操請降,劉表從此失去了對南陽郡的影響力。接着,袁紹又遣人求助於劉表,劉表向來使許諾,卻又不正式派遣軍隊助戰,亦不肯協援曹操,只希望自保於(長)江、漢(水)之間,以觀天下之變。

從事中郎韓嵩、別駕劉先向劉表說:“豪傑並爭,兩雄相持,天下之所重,只在於將軍。將軍若是希望於亂世有所作爲,便應乘天下方亂而起事;如若不然,則應選擇一個能夠領導天下的人而相從。將軍現在坐擁十萬之衆,而只是安坐而觀望。所謂見賢而不能助(指曹操),請和而不能得(指袁紹),如此兩家必將歸怨於將軍,將軍也不可能繼續從容自立了。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賢俊皆向而歸之,其勢必能滅袁紹,然後必定帶兵南向以擊江漢,恐怕將軍也不能抵禦其大軍。所以我爲將軍計算了,不如舉州依附曹公,曹公必然會重待將軍;如此便可以長享福祚,子孫晏然,這纔是真正的萬全之策。”蒯越亦以此勸劉表,可是劉表狐疑不決,便派遣韓嵩往見曹操,以觀虛實。韓嵩從許都回來後,指出曹操威德並立,是真正的明主,便勸劉表遣子入質。劉表卻因而懷疑韓嵩反爲曹操做事,大爲憤怒,要殺韓嵩,然而當問及韓嵩之隨行者時,得知韓嵩只是說出肺腑之言,並無他意,方纔沒殺韓嵩,但仍將他囚禁起來。從這件事可以反映出劉表雖然外貌儒雅,然而心裡卻頗爲多疑。

第一百八十九章前往洛陽第一百八十章一戰定之(十一)第八十四章郭圖捱打第二十六章大亂伊始第七十二章潁川才俊第一百六十七章廣宗之戰(九)(求收藏)第三百零二章上下齊心第一百二十四章復得陽翟第三十七章魏莊之戰第五十四章各方算計第二百三十章攘外安內(五)第五十二章大戰紛起第二十三章突襲陽關(四)第一百章齊奔長社(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六章直搗石門第六十九章形意熊形第三百零四章示威江夏(上)第一百六十章廣宗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九章字曰文長第五十三章朝堂爭鬥第二百零七章辭官歸鄉第七十二章潁川才俊第一百九十八章紛紛就任第一百六十八章廣宗之戰(十)(求收藏)第三十七章魏莊之戰第八十一章齊聚陽關(下)第二百零九章中平三年第六十八章閒練形意第二十四章突襲陽關(五)第九十一章陳留典韋(求收藏)第二十一章突襲陽關(二)第二百六十一章酸棗會盟(三)第十四章天下大勢第五十一章襲營大勝第二百三十七章秘往洛陽第一百六十四章廣宗之戰(六)(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玉璽之爭第一百三十四章明勁階段第二百二十一章校尉之爭第二百四十章偷樑換柱第二百八十一章曲終人散第三百零九章文遠之謀第三十三章陽翟攻陷(完)第五十八章小試火計第七十五章汝南大亂(下)第二百六十二章劉表入荊第七章陽翟偶遇第三章黃忠求醫第一百七十四章一戰定之(五)(求收藏)第三百零八章消極應對第一百二十四章復得陽翟第二百九十一章調和失敗第一百八十五章一戰定之(終)第三百零三章主動出擊第五十四章各方算計第一百一十二章長社之戰(下)第二百一十一章太公兵法第六十四章宛城攻略第一百八十二章一戰定之(十三)第一百五十一章宛城城破第二百九十九章長安亂局第二百九十五章攻城掠地第二百四十三章呂布生怨第二百四十五章呂布弒父第二百八十七章戰前算計第十三章太平道人第一百三十三章波連設伏(續)第六十四章宛城攻略第十九章黃巾起義第二百四十一章偷樑換柱(續)第八十二章暫投袁術第二百四十三章呂布生怨第四十二章張角拒封第八十一章齊聚陽關(下)第一百八十八章魏莊比武第二百章走馬上林苑第二百八十二章諸侯紛爭第三十章陽翟攻陷(二)第六十四章宛城攻略第一百二十九章陽翟慶功第一百二十八章波才之死(下)第一百七十二章一戰定之(三)(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九章進軍方向第四章魏氏水車第三百零八章消極應對第二百五十九章酸棗會盟(一)第二百零三章滅蝗之後第二百三十一章攘外安內(完)第一百七十七章一戰定之(八)(求收藏)第三百零八章消極應對第五十七章攻城開始第六十章樂極生悲第二百五十七章曹操矯詔東漢的官職表第二百八十四章各有算計第二百八十四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九章廣宗之戰(一)第八章潁川學院第二百八十九章猛虎之殉(續)第二百四十七章呂布投董
第一百八十九章前往洛陽第一百八十章一戰定之(十一)第八十四章郭圖捱打第二十六章大亂伊始第七十二章潁川才俊第一百六十七章廣宗之戰(九)(求收藏)第三百零二章上下齊心第一百二十四章復得陽翟第三十七章魏莊之戰第五十四章各方算計第二百三十章攘外安內(五)第五十二章大戰紛起第二十三章突襲陽關(四)第一百章齊奔長社(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六章直搗石門第六十九章形意熊形第三百零四章示威江夏(上)第一百六十章廣宗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九章字曰文長第五十三章朝堂爭鬥第二百零七章辭官歸鄉第七十二章潁川才俊第一百九十八章紛紛就任第一百六十八章廣宗之戰(十)(求收藏)第三十七章魏莊之戰第八十一章齊聚陽關(下)第二百零九章中平三年第六十八章閒練形意第二十四章突襲陽關(五)第九十一章陳留典韋(求收藏)第二十一章突襲陽關(二)第二百六十一章酸棗會盟(三)第十四章天下大勢第五十一章襲營大勝第二百三十七章秘往洛陽第一百六十四章廣宗之戰(六)(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三章玉璽之爭第一百三十四章明勁階段第二百二十一章校尉之爭第二百四十章偷樑換柱第二百八十一章曲終人散第三百零九章文遠之謀第三十三章陽翟攻陷(完)第五十八章小試火計第七十五章汝南大亂(下)第二百六十二章劉表入荊第七章陽翟偶遇第三章黃忠求醫第一百七十四章一戰定之(五)(求收藏)第三百零八章消極應對第一百二十四章復得陽翟第二百九十一章調和失敗第一百八十五章一戰定之(終)第三百零三章主動出擊第五十四章各方算計第一百一十二章長社之戰(下)第二百一十一章太公兵法第六十四章宛城攻略第一百八十二章一戰定之(十三)第一百五十一章宛城城破第二百九十九章長安亂局第二百九十五章攻城掠地第二百四十三章呂布生怨第二百四十五章呂布弒父第二百八十七章戰前算計第十三章太平道人第一百三十三章波連設伏(續)第六十四章宛城攻略第十九章黃巾起義第二百四十一章偷樑換柱(續)第八十二章暫投袁術第二百四十三章呂布生怨第四十二章張角拒封第八十一章齊聚陽關(下)第一百八十八章魏莊比武第二百章走馬上林苑第二百八十二章諸侯紛爭第三十章陽翟攻陷(二)第六十四章宛城攻略第一百二十九章陽翟慶功第一百二十八章波才之死(下)第一百七十二章一戰定之(三)(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九章進軍方向第四章魏氏水車第三百零八章消極應對第二百五十九章酸棗會盟(一)第二百零三章滅蝗之後第二百三十一章攘外安內(完)第一百七十七章一戰定之(八)(求收藏)第三百零八章消極應對第五十七章攻城開始第六十章樂極生悲第二百五十七章曹操矯詔東漢的官職表第二百八十四章各有算計第二百八十四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九章廣宗之戰(一)第八章潁川學院第二百八十九章猛虎之殉(續)第二百四十七章呂布投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