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首戰告捷

第一更,求粉紅……聽說五郎回來了,孃兒幾個都面露喜色,忙穿鞋下地往外走。出了穿堂,就看見五郎抱着個包袱,正從大門口走進來。連守信和趙氏一人也抱了一個包袱,跟在後面。

顯然五郎這是剛下車。

衆人就將五郎迎進前廳,又將魯先生也請了過來。大家還沒坐定,張氏早就將五郎拉在身邊,問寒問暖。

“娘,你看我這不都挺好的。”五郎對張氏的問話,都一一答了,最後才笑着道。

去了縣城十幾天,五郎和離開的時候並沒有什麼變化,看上去反而更精神了一些。

張氏聽五郎這麼說,又將五郎上上下下端詳了又端詳,這纔算放了心。

大家這才問起五郎縣試的情況。

“考過了,考了六十九名。”五郎就告訴大家,“出的試題都不難,都是先生講過的。……就是考場裡一開始不大習慣,不過很快也就適應了。”

縣試由本縣的知縣主考,考試分五場,第一場爲正場,第二場成爲招復,又叫做初復,第三場爲再復,第四場和第五場都叫做連復。能否參加下一場考試,要看上一場考試的成績。

錦陽縣的縣試考場規矩極爲嚴格,但是試題卻相對簡單。這次是從《四書》和《孝敬》中出題目作文,又考了試貼詩,再者就是從《聖諭廣訓》中摘選了百餘字的斷落,讓考生默寫。

縣試是早上天沒亮就進考場,到傍晚才能出來。吃喝拉撒都在考場裡,這需要考生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尤其是要坐得住,靜得下心。

五郎年紀雖不算大,心智卻極堅韌,雖是第一次進場。卻能很快地適應,五場考下來,被取中了六十九名。

據五郎說,這次錦陽縣的縣試總共取中了一百一十五人。五郎的成績算是居於中游。取中的這些人已經被登名造冊。名冊被送往儒學署,同時申報給遼東府,這也叫做匯送。

只有在匯送名單上的學子,纔有資格參加遼東府舉辦的府試。

府試定在四月份舉行,如果考過了府試,就取得了童生資格,可以接下來參加院試。通過了院試。才能取得生員的資格,可以入官學學習,並有資格參加鄉試。

成爲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纔算是初步邁入了士的階層,可以被稱爲老爺了。

五郎能通過縣試,自然是可喜可賀,但長遠來看。這只是漫漫長路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

即便如此,初戰告捷,也能讓一家人爲此歡喜、雀躍了。

“幼恆哥考了第幾名?”連蔓兒就問五郎。

“幼恆哥考的比我好。”五郎就道。“他考了第七名。”

“哥,幼恆哥沒和你一起回來?”連蔓兒又問。

“沒,他要留在縣城住兩天再回來。”五郎答道。

“王太醫家,還有宋家老夫人那,你都去拜了沒?”連守信就問五郎。

“都拜過了。”五郎就道,這兩家待他都極好,還都給了他回禮,這其中,宋家給的回禮又比王家的要厚。

將宋家和王家給的回禮都拿出來,給張氏和連守信看了。五郎又說起取中後拜會知縣,又結實了多少同案的少年等,聽得連守信和張氏臉上都笑開了花。

談笑了一會,魯先生就和五郎去了書房,小七也跟了去,他們要重新品評品評五郎應試的文章和試貼詩。

“晚上咱得給我哥接風。慶祝我哥考過了縣試。”連蔓兒就提議道。

“這個應該。”連守信和張氏都點頭,“他三伯孃,晚上你們一家都過來。”

連守信去抓了一隻雞來殺,準備晚上給五郎燉了吃,張氏也帶着連枝兒和連蔓兒一起,開始準備飯菜,趙氏和連葉兒也都留下來幫忙。

“再把家興他們一家都叫來。”張氏正打算打發人去給鎮上送信,吳家已經得了消息,吳家興先送了肉和酒過來,緊接着王氏就帶着吳家玉來了,也要幫張氏料理飯菜。

晚上這一頓的豐盛、熱鬧就不必說了,吃過了飯,大家並沒有立刻散去,將盤碗交給大梁子媳婦收拾、洗刷,張氏等人就回後院來,都脫鞋上炕,喝茶嘮嗑。

“五郎這孩子,從小就懂事,比一般人靈。這以後啊,出息大着那。”吳王氏就道。

“那個科舉哪那麼好考那。”張氏倒是比較淡然,“這孩子愛念書,以前是耽誤了。現在家裡有這個條件,他能唸到哪就供他念到哪。”

說了一會五郎,話題就又轉到別的上頭。

“最近太倉那邊來信了沒?”吳王氏就問張氏。

“剛又來封信。這不是要到清明瞭嗎,說是繼祖和他媳婦要回來上墳,提前告訴我們一聲。”張氏就道。

“就繼祖他們兩口子來?”吳王氏就問,“你們大當家的做官,動不了地方。你們二當家的,還有那幾個孩子,都不回來上墳?”

“這大老遠的,來回折騰,”張氏就道,“繼祖不是長房長孫嗎,就他們兩口子來,都代表了。”

“他爺這個信,沒有以前勤了。太倉那邊的事,也不大說。老多的事,老趙家知道,我們都不知道。”張氏就問吳王氏,“最近,太倉那邊又傳過來啥消息沒?”

“也沒啥大消息,就是你們那兩股,在太倉這日子過的,挺興頭的。”吳王氏就壓低了聲音對張氏道,“說是知縣都沒有你們縣丞大老爺興頭。你們二當家的頭上沒有官帽子,在太倉卻是除了縣丞、知縣,就是他,什麼都管,……什麼錢都敢收、敢花……”

張氏半晌無語。

“老爺子還說跟過去,要好好看着他們。這。咋就成這樣了,這到時候不得是禍啊?”張氏皺眉道。

“聽說二姨夫好像打年前,身子就不大好。說是很少出門露面。”吳王氏就道,“想管。怕也管不住。”

兩個人都嘆了一會氣,默契地沒有提連老爺子和平嫂的那樁事。

“對了,有個喜信兒。”也許是覺得氣氛有些沉默,吳王氏立刻轉了話題。“聽從太倉的老客說,那個王七好像懷上身子了。”

“這可是好事。”張氏果然跟着高興起來,“三郎他們兩口子,過的不挺好的嗎?”

“聽說是挺和睦的。三郎算是掉福窩裡了,聽說在店裡,也不讓他幹啥活,那個王七可稀罕他了。”吳王氏說着。就笑了起來。

“三郎那孩子,沒說兒,和人。”張氏就道,“他爹和他孃的那些壞毛病,他一點也沒沾上,挺好的孩子。”

沒說兒,和人,是三十里營子的莊戶人家常說的鄉村土語。大概的意思就是性子隨和,不挑剔。

“好人有福報,就是這個話吧。”吳王氏就點頭道。

等將客人都送走了。只剩下自家人,就都聚到後院上房東屋裡。

五郎的幾個包袱已經送了過來,張氏正一個個將包袱打開來收拾。

沒人在身邊照顧,不過五郎的包袱裡衣裳等物都疊放的整整齊齊。除了帶去的厚衣裳,要收起來,還有就是宋家和王家給的回禮。

宋家和王家都送了筆錠如意的銀錁子,還有筆墨,宋家還額外送了兩個上好的尺頭。連蔓兒一一看了,就都記在人情來往的賬目上,然後就將東西都收了起來。

五郎又拿出一個包袱。將他給家人帶回來的禮物一一拿了出來。

裡面是一匣子縣城桂芳齋的點心,一盒鵝蛋粉並一隻珠釵,兩方帕子,兩隻新巧的珠花,一包新茶,兩個一套“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泥人,

五郎很貼心,大家就都笑着將自己的禮物收了。

五郎又拿出一個小包,遞給連蔓兒。

連蔓兒將包打開,見裡面一個荷包裝着兩個銀錁子,是連蔓兒給五郎做急用的,原封不動。另外是幾串銅錢和碎銀子,是這次五郎花剩下的銀錢。

“哥,咋剩下這老些錢啊?”連蔓兒就問,看剩下的銀錢數目,五郎太節省了。

五郎就將他在縣裡的花銷,大致說了一遍。

“……拜會知縣,還有大傢伙去喝茶、多花了些,要不然,三兩銀子就足夠用了。”五郎說道。那個意思是說,這還比原計劃多花了錢。

“那這些不用錢?”連蔓兒指着五郎給她們買回來的禮物,就張氏的那盒和鵝蛋粉和珠釵,就不便宜。

“我不還支了工錢嗎,一直沒花。”五郎就笑道。

夜色降臨,張氏就點上了燈,一家人在燈下說話。原本不好在衆人面前問的話,現在可以問了。

“到宋家,見着連花兒沒?”張氏就問。

“見着了。”五郎說着話,就微微皺了皺眉,“挺親熱的,讓人不大習慣。”

連蔓兒點了點頭,不用五郎細說,她也能猜到是怎樣的情形。五郎不習慣也很正常,原本連正眼都不看你的人,突然就五弟、五弟地叫,好像關係多親密似的。而其實雙方都知道不是那麼回事,換誰都會覺得彆扭。

“哥,你看她在宋家的日子,過的咋樣?”連蔓兒忍不住八卦地問了一句。

“也就那樣吧。”五郎想了想,就道。

雖然這句話含義豐富,但是就不能多說兩句嗎,還真是一點八卦精神也沒有,連蔓兒腹誹道。

“大姑到我住的地方找我了。”五郎突然又道……先送上一更,求粉紅。

晚上會有二更。rq

第738章 時機第760章 添妝(二)第558章 周氏和古氏第939章 千里爲媒第266章 玉米第101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833章 盤當鋪第549章 鄰里第395章 分玉米第456章 攀親戚第241章 鬥爭的藝術第348章 年歲的印記第741章 動來人第759章 添妝第402章 大興土木第146章 打臉第991章 千鈞一髮第943章 分歧第772章 擔憂與歡喜第14章 大腳和小腳第459章 疑點重重第928章 巧遇第79章 覺醒的包子第365章 巧遇第818章 敘舊第737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696章 求助第236章 抓豬羔第924章 重陽(二)第390章 買山地第34章 打擊第937章 兄弟第403章 抽水馬桶第486章 誰是吃貨第268章 同情心不能隨便用第443章 驚聞第552章 相爭第481章 騾馬興旺第410章 上眼藥第472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160章 一段過往的秘密第423章 包子磕牙第968章 成長第553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720章 說情第97章 相看第639章 生變第219章 休媳第788章 左右爲難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678章 連蔓兒妙手醫病第747章 團圓第795章 心願第981章 聰明的決定第744章 命第968章 成長第920章 微露意第400章 御賜第1013章 商議第273章 喜上加喜第55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335章 心思第156章 豆芽風波第957章 駁斥第668章 好事還是壞事第396章 中秋第566章 理論第718章 婚期第803章 赴宴第349章 蘸醬菜第619章 心涼第28章 箭如虹第811章 不消停第42章 祖孫第638章 抉擇第724章 一意孤行第820章 餃子餡第198章 婆媳鬥第668章 好事還是壞事第599章 試探第69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26章 人上人第586章 熟人第660章 定親酒第151章 酒宴第58章 釀酒第887章 深意第114章 白契與紅契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752章 葫蘆第113章 買地的是誰第214章 過年第195章 孝心第178章 以退爲進第823章 財富來第656章 歸家第231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459章 疑點重重第740章 鬥不休第645章 耨耨
第738章 時機第760章 添妝(二)第558章 周氏和古氏第939章 千里爲媒第266章 玉米第101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833章 盤當鋪第549章 鄰里第395章 分玉米第456章 攀親戚第241章 鬥爭的藝術第348章 年歲的印記第741章 動來人第759章 添妝第402章 大興土木第146章 打臉第991章 千鈞一髮第943章 分歧第772章 擔憂與歡喜第14章 大腳和小腳第459章 疑點重重第928章 巧遇第79章 覺醒的包子第365章 巧遇第818章 敘舊第737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696章 求助第236章 抓豬羔第924章 重陽(二)第390章 買山地第34章 打擊第937章 兄弟第403章 抽水馬桶第486章 誰是吃貨第268章 同情心不能隨便用第443章 驚聞第552章 相爭第481章 騾馬興旺第410章 上眼藥第472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160章 一段過往的秘密第423章 包子磕牙第968章 成長第553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720章 說情第97章 相看第639章 生變第219章 休媳第788章 左右爲難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678章 連蔓兒妙手醫病第747章 團圓第795章 心願第981章 聰明的決定第744章 命第968章 成長第920章 微露意第400章 御賜第1013章 商議第273章 喜上加喜第55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335章 心思第156章 豆芽風波第957章 駁斥第668章 好事還是壞事第396章 中秋第566章 理論第718章 婚期第803章 赴宴第349章 蘸醬菜第619章 心涼第28章 箭如虹第811章 不消停第42章 祖孫第638章 抉擇第724章 一意孤行第820章 餃子餡第198章 婆媳鬥第668章 好事還是壞事第599章 試探第69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26章 人上人第586章 熟人第660章 定親酒第151章 酒宴第58章 釀酒第887章 深意第114章 白契與紅契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752章 葫蘆第113章 買地的是誰第214章 過年第195章 孝心第178章 以退爲進第823章 財富來第656章 歸家第231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459章 疑點重重第740章 鬥不休第645章 耨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