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楊子璐的心結

第侯元智沒有多長時間就告退,楊子璐也沒有挽留。看着侯元智離開的背影,楊子璐深感現在自己身邊沒有一個可以出謀劃策的。自己現在身邊只有侯元智、莽高、焦叔焉三人,其中侯元智目光不錯,原本也是可堪一用,但卻看不到自己爲什麼不出兵,到底是能力有限。

而莽高就真是‘莽’,更不用指望他了。焦叔焉好一點,但比只會衝鋒陷陣的莽高也就好一點,能夠對付一些小問題罷了。而且兩人都比不上侯元智,而這次連侯元智也看不出問題,更別說靠他們給自己出謀劃策了。想到這裡,楊子璐懷念子貢、後熊幾個謀士在自己身邊的曰子了。

其實楊子璐之所以還不出兵,那是因爲眼下特殊的情況。舒叔鬥他們顯然是忠心於東楚的,算起來是自己的敵人。但范蠡也不能夠算是‘敵人的敵人是朋友’,他也是自己的敵人。舒縣救,按道理來說是肯定要救的,如果被范蠡得到了舒縣後,要比舒叔鬥他們繼續掌控舒縣的後患要嚴重。

問題是楊子璐自己手頭上只有一千輕騎兵,如果去救舒縣。那以目前舒叔鬥拿出了全部的實力,舒叔鬥知道自己肯定掩飾不過的。如此一來,十之八九是會兵行險着。

楊子璐就算自保也頗爲困難,因爲楊子璐身邊只有一千輕騎兵用於保護自己的安全。但舒叔鬥他可不同,在城內他可以甕中捉鱉不說,而且兵力上也有四千多人還有幾千民夫,佔據絕對的主力位置。

但不救卻是會讓勾踐他坐大,再說救了後就算自己逃脫他們的暗殺,他們也會舉起反旗,讓矛盾提前激發,這可不是楊子璐想見到的。

按照楊子璐的計劃,在解決了楚國和勾踐後,經過一年到兩年的準備,讓公子食將東楚禪讓給自己。當然了,東楚國內肯定有人不服了,但這個時候自己也可以集中兵力平定東楚的內亂。

而現在矛盾提前爆發,楊子璐雖然有把握平定,畢竟提前爆發,也讓石乞他們措手不及,沒有辦法串通在一起。但到時候最大的問題反而不是石乞他們這些作亂的東楚士兵。而是楚國,因爲東楚作亂,自然就牽制了楊子璐的兵力,也就給了楚國喘息的時間。而越國也不差,越國也有了渾水摸魚的機會。到時候,楊子璐可是完全沒有把握掌控局勢,局勢到底失控到什麼程度,楊子璐也說不準。

而且說不得這場混亂的時間持續得太長,讓楚惠王得以緩過這一口氣後,還有時間騰出手來,解決了秦國的進攻。楚國在沒有了秦國的牽制,他就有足夠的兵力和楊子璐再次開戰,收復失地。而那個時候楊子璐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解決了石乞、勾踐他們沒有。

楊子璐現在真的陷入了兩難中,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

“主上!都陳求見!”

“都陳?不見!”楊子璐皺了皺眉頭,有些不滿的說道。

“諾!”士兵應了一聲就退下去,但沒有多久時間,士兵的聲音再次響起,只是這次多了幾分無奈。“主上,都陳說是送藥來解開主上的心結!”

“心結?”楊子璐聽到都陳這個名字,本來剛準備說不見,但聽了後面的話,楊子璐有些明悟了。楊子璐摸了摸嘴脣上的鬍鬚,沉默了半響,說道:“讓他來見寡人吧!”

“諾!”士兵在門外應了一聲。

沒有過多長的時間,都陳推開房門,走入房間,對楊子璐行禮道:“臣都陳,見過主上!”

“行了,別廢話。你說說寡人是什麼心病!說錯了,自己去領軍棍去!”楊子璐頗爲不耐煩的說道。楊子璐雖然同意接見都陳,但並非是真的相信都陳,只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態,不過如果都陳是浪費自己的時間,楊子璐可不介意讓都陳作爲沙包,讓自己發泄一番。

都陳聞言依舊保持着從容不迫的樣子,因爲臉容的關係,露出一個比哭好不了多少的微笑,說道:“主上可是爲救還是不救舒縣而煩惱呢?”

楊子璐聞言,露出一抹驚歎之色,楊子璐並沒有問都陳,自己爲什麼會因爲救不救舒縣而煩。都陳能夠說得出這話,已經知道都陳想到了其中的緣故。

楊子璐沉吟片刻,疑惑的問道:“緣由大概你也明白了,但寡人奇怪,爲什麼你明白寡人爲此事而煩惱呢?如果你猜錯了,恐怕就惡了在寡人心目中的形象,對你曰後的升遷有不少的影響,難道你不怕嗎?”

都陳坦言道:“現在已經快中午了,但主上依舊還沒有出兵。這其中的緣故,所疑慮的事情自然只有關於舒縣的事情了。但這個臣還不敢確定,所以讓士兵稟報的時候,只是先用上尋常求見詞語,但主上不見,臣就有七八分把握,主上是爲舒縣之事而煩惱。於是就有了第二翻求見,在得知主上肯接見臣,臣心就有九分把握了!”

說到這裡都陳頓了頓,接着說道:“當然也有可能主上疑慮的是其他事情,但凡是都要冒險,只是看這個險值不值得冒罷了!而在臣看來這個險值得,因爲臣的心很大,郡守雖然很好,但臣更想成爲主上的股肱。”

楊子璐意味深長的看了都陳一眼,道:“心很大是好事,但別太大就好了。”

楊子璐說罷,不給都陳解釋的時間,接着說道:“好了,你給寡人說說你解決眼下難題的辦法!”

都陳聞言,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通過了楊子璐的考驗。都陳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舒縣等地愛國者,不過就是舒縣舒叔鬥及潛縣縣令、桐邑邑宰等人罷了,加上他們的親信最多不過十人!其他人要麼意志不堅定,要麼就是牆頭草。只有主上除了他們幾人即可!”

楊子璐聞言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問道:“如何除?”

都陳早有準備,楊子璐話音剛落,他便開口說道:“主上先前往六縣,六縣縣令還準備依靠主上擊退越軍,再加上並不知道主上已經知道了他們的事情,定然不作提防。主上先是以集結兵馬救援舒縣爲由,讓六縣縣令蓋印,調集各地兵馬及其主官而來,桐邑邑宰見是六縣縣令蓋印了,定然不會疑惑。等到了六縣,或者主上另外指定的調集地方後。主上完全可以用犒賞之名,設宴宴請諸將。在宴席上以潛縣縣令和桐邑邑宰及其親信私通越國爲名,將之斬殺。再派快馬感到潛縣和桐邑,斬殺他們殘餘親信!”

楊子璐遲疑了下,問道:“軍中將領恐怕會有疑慮。”

“疑慮而已!只有主上快刀斬亂麻即可!”都陳說道。

楊子璐聞言,摸了摸鬍鬚,過了片刻點點頭說道:“嗯,這個辦法不錯,但舒叔鬥那裡呢?寡人總不能以他私通越國唯有吧?這也太過牽強了,而不需要多長時間,只有他知道了潛縣縣令和桐邑邑宰的死,他肯定已經知道了寡人知道了他們的事情,必定會迅速作亂。”

都陳從容道:“只有主上假裝重視,那舒叔鬥一心作亂,定然會非常關心主上的傷勢。正所謂,關心則亂。只有解除了越軍的圍困,舒叔鬥一定會迅速趕到軍營中探望主上。這個時候主上只有注意隔離舒叔鬥和其他將領接觸即可,到了大帳中,主上大可以用一個抱病而亡之名來到掩飾。就算其他將領疑惑,到了這個時候他們恐怕也明白主上發現了舒叔鬥等人的所作所爲。主上不提,他們也明白主上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之意,那裡還會將這事情鬧大呢?”

楊子璐聞言,一拍手掌,讚道:“好!都陳,只有解決了勾踐,寡人就任命你爲廬江郡郡守!”

楊子璐見都陳皺了皺眉頭,安撫道:“雖然是廬江郡郡守,但寡人這樣安排並非是沒有重視到你的才能。而是廬江郡非常重要,是寡人對付越國的重要後方,交給其他人寡人並不放心。在平定了越國後,你也有足夠的功勳,寡人也好提拔你,你可明白寡人的苦心?”

都陳低頭道:“臣都陳明白,之前不滿主上的決定,臣真乃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請主上責罵!”

楊子璐安撫道:“這有什麼好責罵的,你這樣想也是人之常情。這次出戰,你也調集兵馬隨同寡人一同出發吧。嗯,就明天中午出發!你也好有時間徵召士兵。”

“諾!”都陳有些高興的應道。

第二天,都陳就徵召了三百名國民,連同六縣的縣邑兵,共計一千二百人,和楊子璐一同朝潛縣出發。

抵達了潛縣後,楊子璐就按照都陳的計策行事。楊子璐以自己乃漢侯,東楚軍現在雖然聽從自己的命令,但東楚的縣邑兵到底和那些軍隊不同。楊子璐就要求潛縣縣令蓋印,命令各地兵馬到宗庸山集結。

宗庸山距離舒縣約莫一百里,楊子璐這樣做也是爲了擺出一副自己調集好兵馬後就出兵救舒縣的樣子。潛縣縣令聞言更是不疑有他,桐邑邑宰在見到有潛縣縣令的蓋印和地點後,也是和潛縣縣令一般不疑有他。

等他們到了宗庸山後,楊子璐立刻就設宴犒賞諸將。宴上以立刻以兩人私通越國爲名,兩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已經被莽高和焦叔焉一人一刀給咔嚓了。兩人的心腹見狀還想反抗,在外面早有準備的羽林軍立刻衝進來,將反抗的兩人親信殺得死的沒有辦法再死。

到了這個時候來赴宴的諸將才反應過來,當然也有人提出疑惑,說楊子璐未免有些武斷了。楊子璐又豈是沒有準備說辭的呢!他的回答大義凜然的讓人說不出話來。“書信都在此了,如果真的要查清楚,那舒縣還救不救啊?如果暗中調查,那麼萬一兩人真的私通越國,那豈不是葬送在座所有人的姓命嗎?你這樣說,莫非也是私通越國?”

這話一出,那裡還有人敢再說什麼啊!說了什麼豈不是被楊子璐蓋上私通越國的帽子。他們的官職最高的現在就成了都陳,可以看得出這些都是什麼小人物,剛纔在楊子璐面前提出這個疑惑已經是莫大的勇氣了。

楊子璐見諸將再也沒有人敢提出疑問,自然不會自己這樣算了。一手蘿蔔一手大棒這個道理楊子璐還是知道的,楊子璐立刻讓人清理現場,再次重新開宴會,宴會後更是按照每人官職大小,領兵多寡,給予賞賜。

諸將見到是這個情況,都閉上嘴巴了。提出疑問也沒有,而裝傻充愣還有錢拿,有點智商的人都知道什麼選擇了。

楊子璐立刻派莽高和焦叔焉各自率領一百輕騎兵到潛縣和桐邑,清除潛縣縣令和桐邑邑宰的殘餘勢力。趁着兩人來回的時間,楊子璐在宗庸山整頓兵馬。此時東楚軍數量足足有四千人,加上楊子璐麾下的一千輕騎兵,已經有五千人。

但這些人都是烏合之衆,楊子璐可不會認爲靠這些人就可以擊敗范蠡麾下的一萬越軍。只要也要將這些分屬不同的東楚軍磨合一番,起碼讓他們學會擺出一個方陣,別各自爲戰。

東楚軍在宗庸山集結,因爲楊子璐並沒有打出自己的旗號,范蠡雖然知道,但范蠡也沒有給予到足夠的重視。

當然這也和范蠡麾下並沒有足夠的兵力有很大的緣故。眼下舒縣城中就有四千士兵,還有三千多民夫。而宗庸山雖然不是地利險要的地方,但東楚軍有營寨作爲憑藉,自己如果去攻打他,派兵多了,容易被舒縣的東楚軍殺出來,截了自己的後路。派兵少了,去了也是攻不下對方的營寨,搞不好還給對方反將一軍,所以范蠡索姓就專心進攻舒縣。

當然范蠡也不傻,派了不少斥候去打探宗庸山的情況不說,還通報全軍防備西面。一旦宗庸山的東楚軍出陣,那麼范蠡就會將兵力收拾到舒縣東面,視情況而決定。繼續攻打舒縣,或者繞路攻打其他城邑,又或者撤退到巢縣。

(未完待續)

第244章 不朽第53章 遲來的洞房第129章 血腥攻城戰第225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3)第22章 孫子徒弟?第56章 勸誘第242章 誘人穆姬第169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6)第181章 鹽第441章 滅齊(中)第66章 天神保佑第61章 越發深陷其中第101章 甘蔗第206章 多事之夏第100章 公民制第239章 弭兵之盟第79章 戰(上)第11章 小狐第6章 邯鄲趙氏第274章 楊子璐的智慧第323章 風中茅屋第219章 文種獻計應糧價第146章 趁你病,要你命(3)第222章 再度宣戰第418章 是你!第122章 始戰(上)第451章 鐵索火船攔長江第381章 白虎學宮第7章 這個時代的只有四種金屬!?第2章 鄭旦第321章 戰後第3章 越國第184章 戰東安部第243章 衛靈公、孔子第240章 夏汭之戰(3)第369章 齊亂(下)第415章 三天!第441章 滅齊(中)第272章 陷姑蘇(4)第78章 僕句部第350章 絕戶計第228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6)第225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3)第283章 夜談第66章 天神保佑第194章 破敵第350章 絕戶計第74章 開發重工業第16章 弩第34章 我能夠做什麼?第411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363章 獵物變獵人(下)第243章 正統第187章 車老頭的算計第401章 楚軍撤兵,亂象起第416章 老人家與少女第384章 漢國出兵了!第239章 弭兵之盟第236章 楚軍的放縱第249章 子貢北上第20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1章 神秘劍客第178章 使者(下)第60章 產裡族無奈的選擇第416章 老人家與少女第219章 文種獻計應糧價第420章 火牛陷陣破幹軍第37章 闞平田的追隨第372章 忽悠孔夫子第144章 趁你病,要你命(1)第171章 琛之盟第251章 子貢使晉第6章 邯鄲趙氏第458章 聲東擊西(2)第426章 血染穎尾(上)第158章 改良箭鏃第412章 風波才息,海嘯起第139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中)第387章 論戰(2)第239章 夏汭之戰(2)第47章 缺銅第200章 瞞天過江第193章 三夷族內訌第273章 陷姑蘇(5)第365章 三個木盒(下)第208章 公子奄第323章 風中茅屋第227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5)第40章 酋長爭奪戰(上)第41章 酋長爭奪戰(下)第368章 齊亂(中)第21章 路遇勾踐第168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5)第20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64章 三個木盒(上)第349章 突襲彭邑第379章 樹林遭遇戰第421章 破魯軍,長桑君危第207章 曬鹽田,議姑蔑第67章 出鞘
第244章 不朽第53章 遲來的洞房第129章 血腥攻城戰第225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3)第22章 孫子徒弟?第56章 勸誘第242章 誘人穆姬第169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6)第181章 鹽第441章 滅齊(中)第66章 天神保佑第61章 越發深陷其中第101章 甘蔗第206章 多事之夏第100章 公民制第239章 弭兵之盟第79章 戰(上)第11章 小狐第6章 邯鄲趙氏第274章 楊子璐的智慧第323章 風中茅屋第219章 文種獻計應糧價第146章 趁你病,要你命(3)第222章 再度宣戰第418章 是你!第122章 始戰(上)第451章 鐵索火船攔長江第381章 白虎學宮第7章 這個時代的只有四種金屬!?第2章 鄭旦第321章 戰後第3章 越國第184章 戰東安部第243章 衛靈公、孔子第240章 夏汭之戰(3)第369章 齊亂(下)第415章 三天!第441章 滅齊(中)第272章 陷姑蘇(4)第78章 僕句部第350章 絕戶計第228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6)第225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3)第283章 夜談第66章 天神保佑第194章 破敵第350章 絕戶計第74章 開發重工業第16章 弩第34章 我能夠做什麼?第411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363章 獵物變獵人(下)第243章 正統第187章 車老頭的算計第401章 楚軍撤兵,亂象起第416章 老人家與少女第384章 漢國出兵了!第239章 弭兵之盟第236章 楚軍的放縱第249章 子貢北上第20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1章 神秘劍客第178章 使者(下)第60章 產裡族無奈的選擇第416章 老人家與少女第219章 文種獻計應糧價第420章 火牛陷陣破幹軍第37章 闞平田的追隨第372章 忽悠孔夫子第144章 趁你病,要你命(1)第171章 琛之盟第251章 子貢使晉第6章 邯鄲趙氏第458章 聲東擊西(2)第426章 血染穎尾(上)第158章 改良箭鏃第412章 風波才息,海嘯起第139章 黃雀後面站着個獵人?(中)第387章 論戰(2)第239章 夏汭之戰(2)第47章 缺銅第200章 瞞天過江第193章 三夷族內訌第273章 陷姑蘇(5)第365章 三個木盒(下)第208章 公子奄第323章 風中茅屋第227章 第二次漢越之戰(5)第40章 酋長爭奪戰(上)第41章 酋長爭奪戰(下)第368章 齊亂(中)第21章 路遇勾踐第168章 第一次漢越之戰(5)第20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64章 三個木盒(上)第349章 突襲彭邑第379章 樹林遭遇戰第421章 破魯軍,長桑君危第207章 曬鹽田,議姑蔑第67章 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