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查過後大家便很容易的發現,這張專輯質量本身就已經十分出衆了。
要知道,大部分音樂聽衆並不會去了解一首歌的風格,背景,歌手,製作公司,他們唯一的要求就是——好聽。
但這是個很寬泛的要求。
音樂行業並不像影視、文學行業有跡可循,容易找到賣點,聽衆的口味也紛雜不一,難以捉摸。
很多時候,一首精心準備的歌怎麼也紅不了,隨手寫來湊專輯的歌卻莫名的大紅大紫,這是件很奇妙的事。
無數人想要從中找出規律,但都是盲人摸象。
這是項龐大的工程,涉及到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從人的受教育程度,到口味偏鹹還是偏辣,都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而最有效的自然是研究成功案例了。
一夜間,無數唱片公司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黑洞這支進入大衆視野不久的年輕樂隊,以及它背後的公司。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即便這張專輯中一半以上的歌都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和傳播度,但這應該恰恰是這張專輯了劣勢纔對啊?
一張專輯,不應該是給聽衆驚喜的嗎?
然而,就是這樣一張把已經發布的歌拼湊拼湊,再添幾首新歌,就拿出來賣的專輯,居然首日的銷量破了四萬?
這說出去誰敢信?
要知道黑洞目前發佈的歌全部的播放量加起來都還沒過五千萬,這個比例太誇張了。
更讓他們大跌眼鏡的還在後面,第二天,銷售量50079份!第三天49153份!
連續三天“破白金銷量”!
雖然這個白金銷量是按傳統唱片來計算,但再用一天,不半天,這張數字唱片的銷量就可以實打實的賣出一張黃金唱片的銷量了!
又是一張白金唱片要誕生了嗎?
所有從業者震驚不已!
他們只是一支二線樂隊啊!
成立不過半年!
就拿出一張白金唱片了?
怎麼可能?!
他們有這麼多的粉絲基礎嗎?
一定是謊報了銷量!
但是,類似的疑問還沒冒泡,就被迅速撲滅了。
因爲,人們開始在大街小巷中聽到黑洞樂隊的歌,而出現頻率最多的地方,是在校園裡。
一夜之間,不知道有多少中學校園裡響起了黑洞樂隊的那首《相信自己》。
原來如此!快要高考了啊!
當今樂壇中,又有哪首歌更適合爲高考學子加油助威呢?
可是,全國纔有多少所學校?銷量不可能衝到這麼高!
別說別人,就連牛莉對於這張唱片能賣到這麼火也感到十分意外,這已經大大超出了她的預期。
兩天回本!第三天就有了近五十萬的利潤,這簡直是在印錢啊!
不過,她並沒有被衝昏頭腦。
從第三天開始,她就發動全公司的人走上街頭,趁着週末,花了三天時間做了一次問卷調查。
問卷主要調查了黑洞樂隊在大衆間的知名度,粉絲比例,消費粉絲比例,粉絲年齡層次,身份背景,專輯購買誘因等等數據。
而調查中反應出的數據很有趣。
原本被認爲是購買主力的學生所佔的比例並不是太高,只有31.7%,佔比最高的居然是22-45歲的成年男性,他們購買專輯的誘因,居然是因爲CBA!
今年CBA的季後賽在四月底剛剛結束,球迷們的熱情還未褪去,而那首作爲CBA的宣傳曲陪伴了他們整個賽季的《相信自己》更是征服了所有的球迷!
整個賽程期間,不知道有多少個在電視機前爲自己支持的球隊加油的球迷,被這首激動人心的歌鼓舞得熱血澎湃。
他們看完比賽,叫上三五好友,去街邊擼完串,想在KTV裡一展歌喉。
但在搜索相信自己時,蹦出來的卻是:目前暫無該歌曲的版權,已爲您推薦該樂隊的其他歌曲。可選擇《倔強》、《都選C》……
沒有錯,牛莉賣出的版權只有最早的兩首,其他歌的KTV版權依然捏在手裡。
當那些不能和兄弟摟着肩膀在KTV大吼“相信自己!喔~!”的大老爺們的憋屈之情無處發泄的時候,這張專輯出現了。
哪怕是爲了公放權,也要入手啊!
這個世界中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很大,《專利法》中有規定,沒有公放權的個人是不能在公共場合公放音樂的。
當然,這條規定的執法並沒有那麼嚴格,大多數情況下是靠公民道德約束和自覺性,但至少是有明文規定的。
不過,獲得公放權也很簡單,只需要購買正版的產品就可以了。
公放權是把雙刃劍,它一方面保護了創作者的權利,但一定程度上也妨礙了人們對文化作品傳播程度的判斷。
因爲網絡上的評論是可以引導的,一些在公共平臺上發佈作品的新人很容易因此誤判市場,畢竟在沒有收費,出售公放權之前,他們的作品只會出現在聽衆的耳機裡,而且他們也不可能滿大街搶人耳機去聽別人聽的是什麼歌,對聽衆接受程度和市場認可度的判斷就沒有那麼準確了。
這也是很多在宣傳期炒得風生水起的樂隊,唱片上線後銷量卻不怎樣的原因。
隨着唱片銷量的提升,黑洞樂隊的知名度和樂隊排名也隨之水漲船高,連連衝刺,直接攀升到了排行榜前列。
唱片銷量在一個星期後纔開始逐漸走低,不過也維持在三萬左右,照這樣的速度下去,月銷量破百萬是沒什麼問題了。
這個恐怖的銷量,再次讓許多業內人士驚掉了眼鏡。
黑洞樂隊的相關數據,也很快擺在了諸多唱片公司老闆的辦公桌上。
官微粉絲293萬,貼吧關注數量107萬,千度搜索指數10179……
很多人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這支年輕的樂隊,在不知不覺間,已經積攢瞭如此豐厚的粉絲基礎。
很快的,黑洞樂隊聲名鵲起,無論在圈內,還是圈外,頗有點當年滴血琴絃的勢頭。
無數媒體聞風而動,四處打探黑洞樂隊的消息,想要對他們進行採訪,可怎麼也找不到他們人,只能把以前別人發的稿子轉載了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