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奧巴聯軍的覆滅

當埃爾斯特納將威廉的話原封不動的說給漢諾威人聽的是,不管是漢諾威官員還是英國駐漢諾威的官員齊齊色變,對於英國人來說,威廉的話的殺傷力不亞於核彈頭。

要知道如果沒有普魯士人從旁協助,英國人想要保住漢諾威幾乎是不可能的。作爲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數得上的富饒之地,帝國境內的衆多諸侯一直都對漢諾威虎視眈眈,之後因爲漢諾威選帝侯一脈入主英國,考慮到英國的實力以及當時奧地利等國乃是英國的盟友,因此漢諾威才保持了和平。

而現在,在歐洲大陸,英國人的盟友只有普魯士一個,也只有靠近漢諾威的普魯士纔有實力幫助英國守住漢諾威。

別看漢諾威地區擁有兩萬餘的軍隊,但是這些軍隊也只能震懾萊茵河地區的諸侯們,要知道奧屬尼德蘭可就在漢諾威的邊上,一旦普奧停戰,普魯士讓開道路,那麼奧地利人肯定不會錯過漢諾威這塊肥肉。

爲此埃爾斯特納和英國官員進行了多輪磋商,最後無奈的英國人同意了普魯士人的要求,別忘了在北美可是有着三個普魯士整編師團,這些師團即可以幫助英國人對付法國、西班牙人,同樣也可以調轉槍頭對付英國人。

英國人同意從漢諾威抽調一萬人前往美因河戰場,雖然這個兵力距離普魯士提出的兩萬人縮水了近一半,但是考慮到漢諾威不遠處的奧屬尼德蘭還有一萬餘奧軍,因此普魯士也接受了這個提議。

這一萬英軍的指揮權出人意料的落到了恩斯特的頭上。

之所以會由恩斯特擔任一萬英軍的指揮官,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爲恩斯特得知利奧波德二世居然任命卡爾爲指揮官率領一萬餘奧軍前往美因河,得知這個消息恩斯特再也淡定不了了。

雖然恩斯特和卡爾之間的矛盾最後得到了平息。但是在兩人的心中都將彼此恨到了骨子裡,而恩斯特認爲既然卡爾能上戰場,那麼作爲英王的弟子,恩斯特同樣能夠率領軍隊征戰沙場。

當然對於恩斯特的任命,在漢諾威以及英國議會都引起了軒然大波。沒有人認爲由恩斯特率領軍隊作戰能夠取得勝利。但是英王喬治三世卻直接下令恩斯特爲一萬漢諾威軍隊的統帥。

雖然勃蘭登堡的事件讓恩斯特贏得了舉國罵名,但是在回到漢諾威之後,恩斯特的改變卻是被他身邊的內侍原原本本的傳進了喬治三世的耳中。回到漢諾威之後的恩斯特一改之前的紈絝形象,不論是言語還是行爲都有極大的轉變。

對於這種轉變,喬治三世是樂觀其成的。在喬治三世早年的王孫生活讓喬治三世知道,在突逢大變之後。人的性格往往是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的。

所以喬治三世選擇相信自己的兒子,當然畢竟恩斯特的年紀還輕,所以喬治三世任命漢諾威老將瓦爾多爲大軍的副帥,輔助恩斯特徵戰美因河。

當然英國人的出兵並不是毫無條件的,英國人出兵的條件便是普魯士人幫助英國人勢力進入萊茵河流域。

在巴姆貝格地區駐紮了一個多月,第三、第十七、第十八師團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補充。三個師團的總兵力達到了兩萬四千人人,而在巴姆貝格被打殘的第十八師團的兵力也補充到了五千人。

而與此同時,在達菲利亞的率領下,普魯士軍隊對慕尼黑髮動了好幾次進攻,但是巴伐利亞畢竟也是帝國境內的大諸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因此在大量徵召慕尼黑城內的青壯參與守城之後。普軍攻克慕尼黑的成功率也越來越小。

最後,當達菲利亞得知巴伐利亞進攻美因河的軍隊已經返回巴伐利亞的時候,達菲利亞和第二師團的弗朗克一商議,最終決定從慕尼黑城下撤軍。

當然撤軍並不是說普軍要灰溜溜的離開巴伐利亞,經過達菲利亞和弗朗克的商議,兩人決定會合兩個師團兩萬多人的兵力進攻剛剛返回巴伐利亞的巴伐利亞遠征軍。

原本維克多率領的近八千巴伐利亞軍隊能夠在半個月前進入巴伐利亞境內的,但是在維克多率領軍隊急匆匆的向巴伐利亞境內撤退的時候,一隊奧地利騎兵從後面追了上來。

這些騎兵給維克多帶來了伊恩率領奧軍也從巴姆貝格地區撤軍的消息,同時這隊騎兵還告訴維克多,伊恩請求維克多看在兩人曾經共事一段時間的份上能夠率領巴伐利亞軍隊等等後面的伊恩所部。

雖然沙恩霍斯特並沒有在巴姆貝格殲滅伊恩率領的奧地利軍隊。但是伊恩所部也受到了一定的損失,而從巴姆貝格到巴伐利亞境內足有數百英里,一路上伊恩並不敢斷定受到了損失的普軍不會急紅眼的追擊他。

因此在伊恩率領麾下撤退之後,便派出了一隊騎兵日夜不停的去追巴伐利亞軍隊,而在巴伐利亞邊境上。這隊騎兵終於追上了維克多率領的巴伐利亞軍隊。

而也就在此時,維克多也收到了慕尼黑暫時無憂的消息,而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對着面露哀求的奧地利騎兵以及顧念到畢竟是因爲自己率領巴伐利亞軍隊招呼都不打便撤退,從而導致了巴姆貝格的不敗而敗,因此於心不忍的維克多最終還是停下了腳步等待伊恩所部。

而在之後,急匆匆的伊恩所部在巴伐利亞邊境再次會合了維克多的軍隊。

會合之後,伊恩並沒有因爲維克多的擅自撤退而怪罪他,甚至伊恩對維克多能夠等待自己而萬分感激,伊恩的這番表態讓維克多甚至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兩軍會合之後,兵力達到了一萬四千人。

當得知慕尼黑被圍的消息,伊恩非常仗義的表示願意率領麾下的軍隊幫助維克多解慕尼黑之圍。

在之後,休整了兩天之後,一萬四千軍隊便開始嚮慕尼黑進軍。

當軍隊行進到英格爾施塔特的時候。前方出現了普魯士的軍隊,這支普魯士軍隊正是普魯士第一師團和第二師團。

看到攔在前方的普魯士軍隊,維克多心中大驚。要知道自巴伐利亞軍隊從巴姆貝格撤軍之後,軍隊便再沒有得到任何的補給,消耗的都是巴伐利亞軍隊自身所攜帶的物資。

而與巴伐利亞軍隊相比。伊恩所部更是不堪,奧地利的物資只夠伊恩麾下的軍隊吃上半個月,而武器彈藥更是緊缺,或許一次中型戰役都不足以應付。其實伊恩之所以在見到維克多之後姿態放得那樣低,也和奧軍物資的缺乏有關,要是沒有巴伐利亞人的支持。光憑伊恩所部的物資根本回不了奧地利。

進入了巴伐利亞之後,這種情況稍微好轉了些許,但是好轉的只是士兵們的糧草問題,而關於軍隊中最爲重要的武器彈藥卻是一丁點都沒有得到補充。

就在伊恩和維克多還沒有想好如何對付普魯士軍隊的時候,早有準備的達菲利亞便下令普軍向奧巴聯軍發起了進攻。一萬多普軍步兵排成整齊的陣型向聯軍衝來,丟失了大部分重武器的聯軍只要硬着頭皮衝向了普軍。

要知道現在可是在野外。即便維克多和伊恩想要固守,但是在沒有任何掩體的情況下固步自守只是找死,別忘了普軍的隊伍中可是有着數千的騎兵,而此刻的奧巴聯軍當中,騎兵部隊只有一千有餘。

“此戰關乎生死,勝了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可以安全的回家!要是敗了,那麼我們全部都要葬身在這裡。奧地利的士兵們,擊潰你們面前的敵人,我們要回家!”

一個回家的呼喊讓伊恩所部的奧地利士兵們爲之所動,想到家鄉中翹首以待的親人們,在伊恩的帶領下,所有的奧地利人都發出了瘋狂的吶喊聲。

而在奧地利人的影響下,巴伐利亞的士兵們也受到了影響,紅着眼睛的巴伐利亞士兵也鼓起了心中的勇氣奮然的加入戰場之中。

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兵力多寡已經不再是影響戰爭勝敗的唯一因素,而火炮在成敗中佔據的比例也越來越大。

沒等奧軍和普軍展開接觸。普軍的火炮開始向聯軍士兵的頭頂上傾瀉起炮彈來,而隨着普軍火炮的集結開火,聯軍的隊列如同被割麥草一般倒下了一片,但是被激起血勇來的聯軍士兵已經不再關心身邊戰友的傷亡,一個士兵倒下了。另一個士兵便迅速的填補了前一位的空白。

而在普軍火炮發射了幾輪之後,聯軍和普軍終於交上了手,等到聯軍將大部分的兵力都投入到前線和普軍爭鋒的時候。普軍的騎兵們出動了,近五千騎兵如同一柄利刃狠狠的揮向了聯軍的咽喉,也就是維克多和伊恩帥旗的所在位置。

面對五千洶涌而來的普軍騎兵,維克多和伊恩不得不派出了聯軍最後的機動力量也就是那一千多的騎兵。

但是普軍騎兵的任務根本就不是擊敗聯軍的騎兵部隊,而是聯軍的指揮中心,因此五千騎兵除了分出了一個騎兵團應對聯軍騎兵的衝鋒之外,其他的騎兵則繼續加速衝向了維克多和伊恩的所在位置。

聯軍的失敗來的如此突然,當聯軍中摳的軍旗轟然倒塌的時候,所有聯軍士兵心中的勇氣突然如潮水般消退的精光,聯軍開始了潰敗。

達菲利亞當然不會放棄這個絕佳的機會,在達菲利亞的命令下,普軍士兵沒有因爲敵軍潰逃而變得心慈手軟,聯軍被全殲成爲了必然。

這場戰鬥來的快,去的同樣也快。

而這場戰鬥的影響力卻沒有因爲戰鬥的結束而減退,當幾天之後伊坦思從一個潰兵的口中得知聯軍被全殲的消息,伊坦思整個人如同失了魂魄一般。

之前普軍從慕尼黑城下撤軍的時候,很多人便明白普軍的撤退肯定是去對付巴伐利亞回援的遠征軍的,而也有一些大臣向伊坦思進言,應該率領城內的軍隊出城拖住普軍,不讓普軍集結全軍對付回援的軍隊。

但是經過一番考慮。伊坦思並沒有採用這個建議。

慕尼黑城內的情況,伊坦思比任何人都要了解,經過一段時間的損耗,城內的巴伐利亞正規軍已經不足八千人,而臨時徵召的青壯卻有近兩萬人。

而反觀普軍。雖然對慕尼黑的戰鬥同樣讓普魯士軍隊受到了不小的損失,但是普軍的元氣尚存,另外第一師團和第二師團的滿編兵力可都是一萬三千人,在慕尼黑城下損失的四千餘人並沒有傷害到兩個師團的元氣。

出城的軍隊少了便是給普魯士人送菜,而多了,萬一普魯士大軍殺了一個回馬槍。到時候靠着臨時徵召起來的青壯組成的軍隊,跑都跑不掉。

但是現在,伊坦思後悔了,他深深的後悔了。

或許根本不需要軍隊出城和普軍戰鬥,或許只要讓一些小部隊出城轉悠一下也能拖住普魯士人一部分的兵力,或許.........戰爭中有太多的或許。但是誰都不是戰爭之神,誰都不知道戰爭最終的結果會是怎樣。

擊敗了援軍之後,達菲利亞率領軍隊一路緩緩的向美因河地區趕去,這段時間對慕尼黑的戰鬥讓他知道慕尼黑並沒有如同他想象的那樣容易被攻克,而與其在慕尼黑城下繼續和巴伐利亞人拼消耗,還不如率領軍隊前往美因河地區,畢竟那裡的的局勢並不樂觀。

在法蘭克福。因爲第二次帝國軍的失敗,席潔爾已經是徹底了心力交瘁了。

爲了對抗普魯士人,席潔爾不僅費盡心力組織了兩次帝國軍,同時他還向瑞士僱傭了大量的僱傭兵,向奧地利和黑森都要求了援軍。

但是眼下,雖然普魯士軍隊受到了重創,但是普魯士人畢竟是勝利了。

即便普魯士只剩下一萬人,但是對於已經將兵力抽調了大半的法蘭克福來說,這一萬普魯士軍隊卻是非常致命的。

不過可能席潔爾沒有想到,正因爲兩次帝國軍的戰敗以及黑森軍隊、奧地利軍隊的陸續戰敗。讓普魯士軍威大盛的同時,也讓各地的諸侯對普魯士人更多了一絲忌憚。

五千黑森軍隊的戰敗讓黑森公爵大怒,特別是普魯士人居然全殲了黑森軍隊讓黑森公爵蘇尼戈覺得自己的威嚴受到了侮辱。

當然蘇尼戈可能沒有想到,是他自己先不顧忌普魯士乃是他外甥的國家從而與之爲敵的。

總之,之後的蘇尼戈在黑森宣佈。他將親自率領一萬三千黑森軍隊前往法蘭克福,幫助不願被普魯士欺壓的諸侯們對抗普魯士軍隊。

而除了黑森之外,擔憂切身利益的西美因河地區諸侯們再次慷慨解囊,很快一支總兵力達到了三萬人的帝國軍再次在法蘭克福組建而成。

這支軍隊可以說是整條美因河流域周邊所有諸侯們的全部家當的,特別是美因茨和法蘭克福更是押上了全部身家,除此之外,黑森公國也是將大半的身家押在了上面。

因爲普魯士的參戰,因此在原本歷史上前往北美的黑森僱傭軍便沒有成行,這樣一來便爲黑森及周邊的德意志諸侯們保留了實力。在原本的歷史上,英國人可是從黑森以及周邊的德意志邦國僱傭了三萬餘軍隊加入到北美的戰爭之中。

眼下這些本該消耗在北美的軍隊卻被集結起來對付普魯士人,這不得不說真是歷史的戲劇性。

這支新組建的帝國軍的統帥由黑森公爵蘇尼戈親自擔任,而除此之外,帝國議會的議長席潔爾也親自擔任了這支大軍的副帥,畢竟現在帝國議會並沒有被廢除,由帝國議會的議長擔任軍隊的副帥也可以告訴所有帝國軍的士兵,他們是在爲了帝國而戰鬥!

這次蘇尼戈並沒有如前兩支帝國軍一樣前往巴姆貝格地區,在蘇尼戈心中最佳的決戰之地便是法蘭克福城下。

法蘭克福在神聖羅馬帝國內的地位是神聖,每一任帝國皇帝的加冕都需要在法蘭克福進行,這也爲法蘭克福蒙上了一層神話般的輕紗。

而選在法蘭克福決戰,一方面可以提高帝國軍的士兵,讓他們每個人知道他們的背後便是帝國皇帝的加冕地也是帝國議會的所在,他們是在保衛帝國!而另一個方面,便在於法蘭克福周圍優越的地理位置。

流過法蘭克福的美因河是法蘭克福天然的護城河,而從巴姆貝格而來的普軍想要攻克法蘭克福在不度過美因河的情況下只能猛攻法蘭克福的東南部城牆。而在美因河之上,法蘭克福擁有大批的內河炮艦,這些炮艦一方面是用來向經過法蘭克福的商船收稅,而另一方面則是用來抵禦任何來自河面上對法蘭克福的威脅。

而除了這些之外,法蘭克福還有一個無人可以比擬的地方,那就是法蘭克福的富饒。

兵力高達三萬人的帝國軍所需的後勤物資是海量的,而如果大軍選在別處戰鬥的話,不提這些物資在路上的消耗,光是這些物資的運輸和安全便很成問題。

第481章 計劃部署第213章 這是要坑誰第209章 開城門第597章 彙集大軍第492章 對西班牙宣戰?第81章 羅斯柴爾德(下)第392章 兄弟鬩牆第97章 與洛克斯的對話第685章 攻巴黎第420章 強行收繳第208章 毒計第604章 繼承人誕生第723章 公主落難第493章 伏擊第477章 了結第204章 攻防第649章 交鋒第620章 東歸第408章 行動第735張 布呂內克的決定第359章 陰謀無處不在第8章 七年戰爭之受困之狐(續)第162章 平亂事宜第636章 俄羅斯近況第515章 威脅英國人第540章 對不起你第453章 安娜的活動第378章 終於破了第288章 倖存的波拿巴一家第374章 勃利韋德的憤怒第487章 接觸戰第272章 戲劇性的“王后”第725章 路易絲知道了第512章 布拉特納戰役第278章 女皇的六十誕辰第373章 下馬威第354章 兩種意見第194章 效忠第335章 里昂攻略第276章 侮辱性的文件第363章 艱難的決定第594章 轉機第301章 邪惡的威廉第516章 奧巴聯軍的覆滅第465章 會晤第572章 跑第129章 王冠第288章 倖存的波拿巴一家第611章 佈置第270章 盛大的閱兵第467章 印度洋第27章 和談第439章 圍堵第578章 不爲人知第168章 後續第695章 處決弗朗茨第503章 驚疑不定第172章 波蘭!萬歲!第770章 刁滑的大使第740章 會合第四師團第581章 兵臨第659章 表明態度第306章 爭論第308章 迎接約瑟夫二世第105章 子爵之死第14章 巴伐利亞第228章 驚現《蒙娜麗莎的微笑》第138章 密道第458章 當下第580章 進諫第536章 驚險第466章 談條件第235章 攻破第36章 奧軍進攻第35章 序幕開啓第531章 外交努力第488章 進展第223章 隱藏的BOSS第700章 憤怒的路易絲第272章 戲劇性的“王后”第49章 突生意外第585章 外交抗議第510章 劍指克拉科夫第763章 暗爭第603章 棋差一招第739章 冷血否第123章 事態升級第371章 下了血本第251章 俘虜丹麥海軍第110章 西普魯士第32章 加冕第616章 失去的更多第291章 妥協第505章 火攻第574章 救援第477章 了結第492章 對西班牙宣戰?第586章 三階段第738章 總督的野望第338章 應對蘇沃洛夫
第481章 計劃部署第213章 這是要坑誰第209章 開城門第597章 彙集大軍第492章 對西班牙宣戰?第81章 羅斯柴爾德(下)第392章 兄弟鬩牆第97章 與洛克斯的對話第685章 攻巴黎第420章 強行收繳第208章 毒計第604章 繼承人誕生第723章 公主落難第493章 伏擊第477章 了結第204章 攻防第649章 交鋒第620章 東歸第408章 行動第735張 布呂內克的決定第359章 陰謀無處不在第8章 七年戰爭之受困之狐(續)第162章 平亂事宜第636章 俄羅斯近況第515章 威脅英國人第540章 對不起你第453章 安娜的活動第378章 終於破了第288章 倖存的波拿巴一家第374章 勃利韋德的憤怒第487章 接觸戰第272章 戲劇性的“王后”第725章 路易絲知道了第512章 布拉特納戰役第278章 女皇的六十誕辰第373章 下馬威第354章 兩種意見第194章 效忠第335章 里昂攻略第276章 侮辱性的文件第363章 艱難的決定第594章 轉機第301章 邪惡的威廉第516章 奧巴聯軍的覆滅第465章 會晤第572章 跑第129章 王冠第288章 倖存的波拿巴一家第611章 佈置第270章 盛大的閱兵第467章 印度洋第27章 和談第439章 圍堵第578章 不爲人知第168章 後續第695章 處決弗朗茨第503章 驚疑不定第172章 波蘭!萬歲!第770章 刁滑的大使第740章 會合第四師團第581章 兵臨第659章 表明態度第306章 爭論第308章 迎接約瑟夫二世第105章 子爵之死第14章 巴伐利亞第228章 驚現《蒙娜麗莎的微笑》第138章 密道第458章 當下第580章 進諫第536章 驚險第466章 談條件第235章 攻破第36章 奧軍進攻第35章 序幕開啓第531章 外交努力第488章 進展第223章 隱藏的BOSS第700章 憤怒的路易絲第272章 戲劇性的“王后”第49章 突生意外第585章 外交抗議第510章 劍指克拉科夫第763章 暗爭第603章 棋差一招第739章 冷血否第123章 事態升級第371章 下了血本第251章 俘虜丹麥海軍第110章 西普魯士第32章 加冕第616章 失去的更多第291章 妥協第505章 火攻第574章 救援第477章 了結第492章 對西班牙宣戰?第586章 三階段第738章 總督的野望第338章 應對蘇沃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