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英國議會

“各位先生們,我們現在不能再猶豫了,漢諾威的事情必須要做出決定,普魯士人已經做出了最後通牒,而作爲上帝榮耀的大英帝國,不管我們是否答應普魯士人的要求,今天都臨近最後期限了,因此爲了大英帝國的未來,我希望先生們能夠在今天立即做出決定!”

在英國議會之中,此刻不管是上議院的議員還是下議院的議員都聚集在了議會大廳。

本來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發生,上議院和下議院都有着各自的會議場所,一般來說,每項提議都是先經過下議院的通過然後再交由上議院進行表決。

但是因爲時間的原因,所以此次英國議會一反常態的將所有的議員們都聚集在了一起。

漢諾威畢竟事關大英帝國的領土和漢諾威王朝的龍興之地,因此對於漢諾威問題,由不得這些英國高層不重視。

英國國會由三大部分組成,一是君主、而是上議院、三便是下議院。而在其中英國的上議院又被稱爲貴族院,原因便是上議院議員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終身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

而與上院形成對比的便是下議院。下議院的議員儘管不乏出身名門的政治家,但是因爲其主要是依賴與各大選區的選民選舉而出,所以又被稱爲“庶民院”。

在英國上議院和下議院的矛盾由來已久,一方面由人民選舉而來的下議院對於那些一出生便擁有上議院資格的貴族議員們感到不滿。另一方面對於上議院的貴族來說,下議院的那些議員經常會提出限制貴族權利的法案,這對於上議院的貴族來說簡直就是來自於庶民的挑釁。

另外英國上院的議員大多來自與與國同休的世襲貴族和王室後裔。身爲血統高貴的統治階級,他們自然對那些分潤了自己權利的泥腿子感到不滿。

而英國上下議院之間最嚴重的衝突發生在1649年,當年處於英國“護國主”克倫威爾統治下的英國政府宣佈廢除上議院。

“普魯士人完全就是無理取鬧,作爲大英帝國的上議院議員我、貝克羅德堅決反對將漢諾威地區移交給普魯士人!”

就在臨時充當會議主持人的上議院大臣說完話之後,一個上議院的議員立即站了起來說道。

貝克羅德是一名來自愛爾蘭的世襲貴族,在英國上議院只有英格蘭和愛爾蘭貴族能夠棲身。

“我反對!當初政府在未經過下議院通過的情況下便和普魯士人簽署協議,希冀用漢諾威換取普魯士的幫助。從本質上來說是非法的!但是現在木已成舟,貿然撕毀協議不符合大英帝國的利益!所以我認爲上議院應該對此事負責!”

就在貝克羅德說完之後,一名下院議員立即跳出來說道。

其實這件事情如果按照當初的協議來說的話。那麼根本沒有什麼值得大肆爭議的,畢竟在那份協議上關於漢諾威地區的處理可是用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

但是關鍵便在於,當初和普魯士達成用漢諾威作爲交換條件的協議並沒有經過英國下議院的通過,而是英國政府通過特事特辦直接稟報國王同意後簽署的。

而在這個下院議員說完之後。整個議會裡面瞬間變得譁然起來。這名議員居然直接將槍口指向了上院的貴族們。瞬間點燃了上院的怒火。

“簡直就是荒繆!當初的協議寫的非常清楚,那就是普魯士必須幫助大英帝國攻佔整個法國北部,但是現在,巴黎仍然沒有被納入大英帝國的統治之下,所以普魯士人並沒有達到移交漢諾威的條件!

另外上議院做出的決定是爲了大英帝國的利益,在經過國王陛下的同意之後,下院不應該對此擁有異議!”

一個上院議員立即跳了出來反駁指責。

雖然他拿出協議之中關於法國北部地區來說事,但是其實誰都清楚。巴黎並不屬於巴黎北部地區,而當初這一條也都是公認的。

“明明就是上院罔顧大英帝國的法律。強行通過協議,這是對大英帝國人民的犯罪!我們不能因爲上院的推卸責任而讓整個大英帝國買單!”

會場的秩序徹底亂了,上議院和下議院的議員們頓時開始互相攻訐了起來,而這種情況也讓坐在會場中央的喬治三世臉色異常難看了起來。

上議院和下議院的矛盾一直都是英國政界的一大難點,而現在面對目前如此的困境,上下議院依然不忘互相攻訐,這自然是讓喬治三世倍感頭疼。

另外現在的英國上議院可沒有發展都後世那種被下議院凌駕於上的地步,目前上議院仍然擁有相當大的實權。

“肅靜,肅靜!既然議員先生們依然存在異議,那麼便直接開始投票吧!請上議院的先生們將選擇投入左邊的票箱,而下議院的先生們則投入右邊的票箱!”

沒等喬治三世說話,上議院大臣一看會場亂成了一鍋粥,連忙開始維持秩序並選擇了立即讓這些議員開始投票。

英國上院目前擁有議員兩百五十六人,而與之相對應的是英國下院目前的議員數量是三百零八人,從人數上來看,下議院的議員數量要比上議院要多上一些。

儘管進入了投票程序,但是會場並沒有因此而安靜下來,儘管爲了避免上院議員和下院議員一起投票而引發的衝突,但是議員們之間的爭論聲還是不絕於耳。

在英國政界,除了上議院和下議院之間的紛爭之外,其實最大規模的黨爭還是託利黨和輝格黨之間的鬥爭。輝格黨主要來自於各個大資本家。它可以說是代表了英國的資產階級,而該黨的主要領導人便是福克斯和諾斯。

輝格黨在十八世紀初期可以說達到了一個輝煌的頂峰,其連續執政達到了四十六年之久。

至於託利黨或者又可以被稱爲保守黨。在漢諾威王朝入主大英帝國之後,託利黨開始重獲新生,一度被稱爲“新託利黨”而該黨的目前的領袖便是小皮特首相。(前文在下不注意犯錯了,小皮特不是輝格黨而是託利黨)

喬治三世一直在王座之上坐着看着會場內的衆生百態,但是他卻始終沒有發表任何一個言論。

所以英國的政治高層可以說是相當複雜的,上下議院、託利黨與輝格黨,各種鬥爭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喬治三世也只能夠等待最終這些議員們的選擇了。

最終在當天下午的時候,議員們的選票被統計了出來。

上議院同意移交漢諾威的票數爲:七十三票;反對移交的爲:一百三十六票;棄權票爲:四十七票。

下議院同意移交漢諾威的票數爲:一百五十四票;反對移交的爲:一百零三票;棄權票爲:五十一票。

這樣一來。上下議院一綜合同意移交漢諾威的有二百二十七票,反對移交漢諾威的有二百三十九票,棄權票爲九十八票。

票數的相差並不是很多,但是顯然在上議院之中大部分的議員還是選擇了投反對票。這樣一來的話。按照規定,英國政府將拒絕向普魯士移交漢諾威。

“犯罪,你們這是對大英帝國的犯罪!我們還是數萬的將士在法蘭西!普魯士人要是和法國人停戰甚至反戈一擊的話,你們這些人全部都是大英帝國的罪人!”

看到這種結果,一個下議院露出了不敢置信的表情隨後立即大聲的吼了起來。

因爲下議院的這些議員大多都是來自英國的選票區,因此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更加看重的是那些正在聯軍之中奮戰的英國士兵們,這一點和上院的貴族並不一樣。

要知道對着漢諾威王朝入主英國,有不少漢諾威的貴族可是也都來到了英國。而這些漢諾威貴族自然也是有資格躋身英國上院的,甚至可以說上院之中就有不少議員的家族源自漢諾威。

正是因爲上院之中的票數太過懸殊。直接導致了投票的結果。

議會之中一片混亂,一部分似乎預想到了那些英國遠征軍將會在之後遭遇到什麼悲劇後果的下院議員們情緒激動的大聲向着上院的議員們怒吼着,甚至有個別還拿起能扔的東西向着上議院議員們所在的席位上扔了過去。

而就在整個議會現場快要失控的時候,喬治三世立即示意上議院大臣和下議院議長開始維持議員們的秩序,然後只看到喬治三世從寶座上站了起來。

看到國王的動作,再加上上議院大臣和下議院議長的努力,最終會場內的議員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重新變得安靜了下來。

“先生們,不管結果如何,這都代表了大英帝國的選擇!在接過出來之前,我們可以互相指責,但是現在既然結果已經出來了,那麼這便代表了大英帝國大部分人的聲音!根據神聖的《權利法案》,我宣佈普魯士人對於漢諾威的要求是野蠻且無禮的,大英帝國拒絕接受!”

說着,喬治三世頓了一下,而後說道:

“如果普魯士人以此爲藉口撕毀兩國的盟約,甚至背叛大英帝國,那就讓他們來吧!大英帝國不懼怕任何的敵人,而大英帝國的榮耀更是沒有人可以玷污,普魯士如果想要開戰,那就讓他們來吧!”

喬治三世的話中充滿了豪氣沖天的氣勢,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後半句話卻是讓在場的大半議員們心中生出了惶恐的感覺。

先不說普魯士人是否會和英國開戰,若是普魯士和英國開戰的話,那麼意味什麼?意味着英國目前在歐洲大陸的數萬大軍可能永遠都回不了英國。

而若是普魯士轉而去和法蘭西、西班牙媾和甚至締約對抗英國的話,那麼恐怕目前大英帝國的大好形勢立即會變得不復存在。

“陛下。不可啊!大英帝國已經沒有實力再去爲自己豎立一個強敵了,數萬的大英帝國士兵難道就這樣白白送在歐洲大陸嗎!”

一個下議院的議員大聲吼道。

但是對此,喬治三世卻是顯得有些不耐煩的揮了揮手說道:

“我並沒有說要和普魯士人開戰。我說的是若是普魯士人一意孤行的話,別忘了,普魯士人可是威脅我們要武力接收漢諾威,我這只是防範於未然而已!”

說完之後,喬治三世不再理會議會內部的沸騰,徑直離開了議會。

之所以喬治三世會說出這番話原因正是因爲他不太相信普魯士會因爲漢諾威和大英帝國開戰,要知道固然萬一普魯士和英國翻臉的話。在歐洲大陸英國處在不利的地步,但是大英帝國的根基在本土、在海上!

只要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主力一日還在,那麼普魯士就根本威脅不到大英帝國的本土和海外的殖民地。而且喬治三世相信普魯士也沒有做好和英國翻臉的準備。

而相反,英國通過海軍完全可以對普魯士沿海的所有地區形成威懾力。

傍晚的時候,針對普魯士人的最後通牒,英國政府正式作出回覆。拒絕普魯士提出的移交漢諾威的要求,同時倫敦派出了快馬前往法蘭西。命令那裡的英軍士兵做好對普魯士軍隊的戒備。

而在英國政府做出決定之後的當天晚上,整個倫敦立即變得轟動了,無數的倫敦居民打出口號自發的開始在倫敦街頭舉行了反對議會決定的遊行。

對於這些倫敦居民來說,漢諾威只是距離英國很遠的一座城市,雖然這座城市是漢諾威王朝的龍興之地,但是漢諾威畢竟不算是英國本土,因此英國人對於漢諾威的認同度很低,在這種情況下。爲了一個漢諾威置數萬英國士兵的生死與不顧,政府的那幫人簡直就是被豬油蒙了心!

僅僅是兩個小時。遊行到英國王宮大門前廣場上的倫敦居民便達到了一萬多人的規模,雖然英國政府在遊行出現的第一時間便開始調集整個倫敦的軍隊和警察在這些遊行居民的四周進行戒備,防止這些遊行的隊伍衝擊街道兩邊的建築物。

“政府下臺!”

“小皮特,你要爲數萬士兵的生命負責!”

“上議院的傢伙們,士兵們的生死全部都在你們的手中!”

“不要漢諾威!我們要和平!”

一些標語直接被插在了王宮大門的正對門處,而那些倫敦局面更是聚集在廣場上高呼要政府下臺。

小皮特站在王宮門口處,不停的調遣着自己手下的官員們讓他們去勸說那些倫敦的居民離開離開王宮的門口,但是這些英國官員的勸說卻沒有起到任何的效果。

英國王宮之中有兩千多衛兵,而倫敦地區的軍隊大約有五千人,至於警察和民兵大概還有近三千人。

焦頭爛額的小皮特面對眼前的這種混亂的局面,一邊指揮那些警察和民兵在聚集在廣場上的人羣四周拉起了警戒線,另外他還派人立即前往倫敦城外的駐軍營地調兵。

喬治三世站在自己辦公室的窗戶邊上往外看去,只見王宮門口的小廣場上以及周圍的街道上都亮起了無數的火把,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還在有越來越多的火把加入了進來。

“陛下,最好還是請您能夠出面勸說一下外面的那些民衆,讓他們就這樣堵在王宮外面畢竟不是辦法,而且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要是有什麼人再進行煽動的話,難保不會出現什麼亂子!”

小皮特急匆匆的走進了喬治三世的辦公室說道。

而聽完小皮特的話之後,喬治三世愣了愣隨後說道:

“首相,我說要是普魯士人真的翻臉的話,那麼你有多少把握能夠擊敗普魯士人,或者說能夠最低限度的減少我們在歐洲大陸的士兵會因此遭受到的傷亡!”

直到現在,喬治三世纔開始認真的思考和普魯士發生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

聽到喬治三世的話,小皮特的口中一陣陣的發苦,要知道在小皮特的計劃之中,他可從來沒有想過在他這屆政府期間便和普魯士爆發戰爭的可能性。

“陛下,我覺得我們從現在開始便要做好從歐洲大陸撤軍的準備,另外我們必須要讓本土艦隊立即開始在海上實行戒嚴,務必斷絕普魯士人的海上通道!”

想了一會之後,小皮特還是給了喬治三世一個回答,但是這個回答顯然是喬治三世並不願意聽到的。

“難道我們的軍隊就那麼糟?不能戰勝普魯士陸軍嗎?”

“陛下,不是我說喪氣話,除非我們現在便立即動員五萬大軍前往歐洲大陸,不然想要擊敗普魯士軍隊恐怕是不可能的,另外我們在漢諾威目前只有三千多人的軍隊,指望這點軍隊抵擋住普魯士對漢諾威可能的進攻,我認爲是不現實的!”

喬治三世再次沉默了起來。

第502章 再次聚集巴姆貝格第456章 啓用棋子第346章 奧斯曼,前進!第604章 繼承人誕生第659章 表明態度第268章 說服孔代第三百一十八 掌巧合第598章 圖哈告老第678章 確立王儲第22章 舞會殺機第285章 增援巴士底獄第348章 里昂告破第347章 謀劃巡視第132章 庫圖佐夫的行動第711章 三天時間第483章 前進第499章 選帥第52章 拉西老矣第51章 伊坦思第472章 所謂勝負第49章 突生意外第481章 計劃部署第604章 繼承人誕生第41章 皮波血戰第412章 奧爾良公爵的叛亂第753章 交易第470章 聖彼得堡使者第296章 人挪活第132章 庫圖佐夫的行動第550章 內爭第581章 兵臨第508章 德紹到任第147章 情夫第451章 落幕第167章 勝第177章 華沙城外第172章 波蘭!萬歲!第349章 里昂告破(下)第450章 糧荒第206章 財神爺第202章 克里斯基第69章 威廉的思考(下)第195章 三千騎兵第407章 志願軍第293章 里昂的拉法耶特第348章 里昂告破第663章 利益交換第87章 勃蘭登堡 柏林第160章 奧古斯特第476章 一封信第641章 立字爲據第281章 女皇之死第452章 吞併丹麥第650章 突然冒出的軍隊第76章 約瑟夫二世第64章 在北美(上)第727章 法國停戰與勸進第559章 終將不朽第322章 黑暗接觸第565章 第一個第502章 再次聚集巴姆貝格第477章 了結第452章 吞併丹麥第273章 雅各賓的前身第697章 傾向第428章 甘道夫的行動第80章 羅斯柴爾德(上)第468章 揮淚斬馬謖第74章 與女皇的密談第147章 情夫第416章 海軍家當第729章 攝政第473章 家務第676章 呂西安戰死第601章 交手第278章 女皇的六十誕辰第139章 向俄國抗議第356章 保羅一世的怨念第615章 敢不敢!第576章 與國同休第68章 威廉的思考(上)第134章 俄軍出現第232章 梅克倫堡第263章 居心叵測的奧爾良公爵第59章 普瑞同盟第292章 會面成行第464章 眼饞第682章 拿破崙的想法第36章 奧軍進攻第770章 刁滑的大使第695章 處決弗朗茨第424章 遇阻和銘牌第576章 與國同休第507章 卡爾初上陣第263章 居心叵測的奧爾良公爵第284章 圍攻巴士底獄第310章 約瑟夫二世的條件第122章 伊萬諾維奇第328章 威逼利誘第504章 惱怒
第502章 再次聚集巴姆貝格第456章 啓用棋子第346章 奧斯曼,前進!第604章 繼承人誕生第659章 表明態度第268章 說服孔代第三百一十八 掌巧合第598章 圖哈告老第678章 確立王儲第22章 舞會殺機第285章 增援巴士底獄第348章 里昂告破第347章 謀劃巡視第132章 庫圖佐夫的行動第711章 三天時間第483章 前進第499章 選帥第52章 拉西老矣第51章 伊坦思第472章 所謂勝負第49章 突生意外第481章 計劃部署第604章 繼承人誕生第41章 皮波血戰第412章 奧爾良公爵的叛亂第753章 交易第470章 聖彼得堡使者第296章 人挪活第132章 庫圖佐夫的行動第550章 內爭第581章 兵臨第508章 德紹到任第147章 情夫第451章 落幕第167章 勝第177章 華沙城外第172章 波蘭!萬歲!第349章 里昂告破(下)第450章 糧荒第206章 財神爺第202章 克里斯基第69章 威廉的思考(下)第195章 三千騎兵第407章 志願軍第293章 里昂的拉法耶特第348章 里昂告破第663章 利益交換第87章 勃蘭登堡 柏林第160章 奧古斯特第476章 一封信第641章 立字爲據第281章 女皇之死第452章 吞併丹麥第650章 突然冒出的軍隊第76章 約瑟夫二世第64章 在北美(上)第727章 法國停戰與勸進第559章 終將不朽第322章 黑暗接觸第565章 第一個第502章 再次聚集巴姆貝格第477章 了結第452章 吞併丹麥第273章 雅各賓的前身第697章 傾向第428章 甘道夫的行動第80章 羅斯柴爾德(上)第468章 揮淚斬馬謖第74章 與女皇的密談第147章 情夫第416章 海軍家當第729章 攝政第473章 家務第676章 呂西安戰死第601章 交手第278章 女皇的六十誕辰第139章 向俄國抗議第356章 保羅一世的怨念第615章 敢不敢!第576章 與國同休第68章 威廉的思考(上)第134章 俄軍出現第232章 梅克倫堡第263章 居心叵測的奧爾良公爵第59章 普瑞同盟第292章 會面成行第464章 眼饞第682章 拿破崙的想法第36章 奧軍進攻第770章 刁滑的大使第695章 處決弗朗茨第424章 遇阻和銘牌第576章 與國同休第507章 卡爾初上陣第263章 居心叵測的奧爾良公爵第284章 圍攻巴士底獄第310章 約瑟夫二世的條件第122章 伊萬諾維奇第328章 威逼利誘第504章 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