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與亞歷山大的協議

“總督閣下,局勢已經糜爛,如果我們不想被倫敦的那幫輝格黨人全部清洗掉的話,那麼我們必須要改變眼下匹茲堡的不利局面!”

一個殖民地官員站在斯圖爾特的身邊一臉焦急的說道。

到了這個時候,依然能夠團結在斯圖爾特身邊的也就只剩下那些頑固的托利黨人了,畢竟現在誰都清楚,斯圖爾特的失敗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哪怕是日後大陸軍被重新剿滅,但是斯圖爾特的這個總督之位肯定是保不住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原本在匹茲堡殖民地政府並不吃香的幾個輝格黨官員頓時成爲了香餑餑了,儘管大陸軍眼下快要逼近匹茲堡,但是卻絲毫不影響匹茲堡總督府的官員們殷勤拜訪這幾個輝格黨人。

對於這種現象,眼下的斯圖爾特沒有能力也沒有精力去阻止,畢竟趨利避害乃是人的天性。

“還能有什麼辦法,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只能保證守住匹茲堡,要是匹茲堡也丟失了的話,倫敦是絕對不會放過我們的!”

儘管斯圖爾特顯得非常頹廢,但是對於目前的形勢,他還是有着比較清晰的認識的。

隨着俄亥俄州的丟失,匹茲堡總督之位肯定是保不住的,現在唯一的關鍵便在於斯圖爾特能否守住匹茲堡,要是他連匹茲堡都丟失的話,那麼可以預見倫敦方面絕對不僅僅是卸他的職這麼簡單了,甚至連他的生命都會有危險。

聽到斯圖爾特這麼說,站在他身邊的殖民地官員咬了咬嘴脣然後說道:

“其實總督閣下,眼下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我們可以請求普魯士人出兵幫助我們消滅大陸軍的那幫叛逆!”

斯圖爾特心中一動,但是隨後卻又顯得無奈的說道:

“普魯士人那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再加上歐洲的局勢你也清楚,我們兩國早已不是以前那種親密盟友的關係了,眼下普魯士人又怎麼可能出兵幫助我們!”

“總督閣下。您說的沒錯,但是據我所知,普魯士人的總督布呂內克閣下是一個非常睿智的人,他應該知道在對大陸軍的立場之上。我們的態度是一致的,雖然我們和普魯士在歐洲目前已經是敵對的態度,但是我想這並不妨礙我們在北美和普魯士人聯手!”

“你的意思是?”

“總督閣下,普魯士人是傳統的陸軍強國,而他們對於海外殖民地的擴張也就這些年纔開始的,這樣一來的話,普魯士殖民地政府對殖民地的統治並不穩固,那些土著的難纏可不是一點半點。

現在的形勢已經非常清楚,要是大陸軍佔據了上風,那麼普魯士人的殖民地肯定也會隨之動盪起來。畢竟大陸軍團結那些土著以及黑奴的舉動簡直就是對整個文明世界的挑戰!

因此,我們不妨派出使者前往亞特蘭大和普魯士人進行商議,當然在某些方面我們也可以適當的進行讓步!”

這名官員說完之後便眼巴巴的向着斯圖爾特看去。

只見斯圖爾特的臉上此刻已經是一片糾結的神色,最終斯圖爾特說道:

“好吧,立即派人去和普魯士人聯繫。不過我堅持一個底線,那就是普魯士人決不能借着幫助我們剿滅大陸軍的機會,侵佔原本屬於我們的殖民地!”

“總督閣下,這個條件是否有些苛刻了?”

斯圖爾特說完之後好一會,這名官員才猶豫着說道。

沒想到斯圖爾特神色果決的說道:

“殖民地領土乃是神聖的大不列顛王國國王陛下的財產,我沒有權利處置,不過如果普魯士人真的願意出兵幫助我們的話。那麼我可以做主答應此前普魯士方面的要求,向普魯士商人開放弗吉尼亞、新澤西還有紐約的港口!”

弗吉尼亞、新澤西還有紐約是整個英國北美匹茲堡總督區最爲繁華的地區,這些地區因爲緊靠大西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這些地區的城鎮異常繁華。

其中,特別是紐約和新澤西的費城,這兩座城市每年上繳的稅收幾乎是整個北美匹茲堡總督的三成。要知道這僅僅是兩座城市而已。

而此前,爲了防止普魯士對北美殖民地的滲透,經由倫敦方面的同意,在匹茲堡總督區管轄範圍之類是禁止普魯士人商船停靠經營的。

但是眼下顯然,爲了請求普魯士人的出兵幫助。斯圖爾特在沒有經過倫敦同意的情況之下決定取消這一禁令。

正如倫敦方面所擔心的一般,普魯士人對於匹茲堡總督區下轄的這些大西洋沿岸城市可謂是垂涎三尺,畢竟在英國人禁令下達之後,普魯士人想要將殖民地內的商品進行交易要麼和法國人、西班牙人進行交易,要麼便運輸到歐洲。

但是對於殖民地緊鄰的法國和西班牙來說,普魯士殖民地上出產的商品,他們並不缺乏,畢竟大家的地貌都差不多,出產的種類也都基本一致。

而如果運到歐洲的話,那麼在運輸方面無疑要增加一筆額外的預算。

但是如果英國人願意開放港口的話,那麼情況就兩樣了,雖然普魯士殖民地的商品運到紐約、費城等地出售,利潤遠遠比不上運到歐洲。

但是畢竟還有的賺,另外資金回籠也較快,這對於很多商人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誘惑,畢竟如果通過商船運往歐洲的話,那麼不提成本的上升和週期太長,單單是萬一要是碰上一次海難就足以埋葬他們全部的家當。

因此,從年初英國殖民地開始執行這條禁令之後,無數的普魯士殖民地商人求見布呂內克,希望他能夠和英國人政府進行溝通取消這一禁令。

而普魯士殖民地政府儘管也和英國方面進行了溝通,但是效果並不顯著,起碼斯圖爾特便曾經以倫敦有命他無法違抗爲理由拒絕了普魯士殖民地政府的請求。

在捷克布傑耶維採,德紹拿着手上的文件,臉色顯得很是難看。

這份文件是從勃蘭登堡軍事部發來的調令,而與這份調令一同到達德紹手上的還有一份亨利的私人信件,在亨利的私人信件之中。亨利暗示了威廉已經屬意布呂內克接任軍事部的主官一職,同時亨利也是語重心長的告誡了德紹一番,讓他不要有任何心理負擔,安心去多特蒙德上任。

而除了亨利給德紹的私人信件之外。洛克斯也是寫了一份信件給德紹,兩人除了語氣不同之外,內容卻是大致一樣的。

想到自己爲了能夠登上軍事部主官的位置做出了一系列努力,結果到頭來卻爲了他人做嫁衣,這讓德紹的心中怎麼能夠平靜的下來。

不過對於威廉的心思和軍事部的這份調令,德紹卻是不敢違抗的。

作爲一個軍國主義國家,威廉對於軍隊的影響力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的,即便是德紹這種立下赫赫戰功並且在軍隊之中擁有不少聲望的將領也是不敢生出貳心的。

因爲他們知道,他們若是敢對抗勃蘭登堡的命令,那麼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被毫無疑問的拿下。

同樣的一幕也出現在了其他兩個地方,可以說出了布呂歇爾接到這份命令的時候,心情是頗爲欣喜的,其他的三位將領心中顯然是不好受的。

因爲軍方高層總共只有兩個名額,而現在已經確定一個惡被布呂內克佔了的情況之下。他們三人便需要去競爭那隻剩下的參謀部部長一職。

而這便意味着,後面的競爭將會異常的慘烈,因爲德紹、斐迪南、達菲利亞三人之間,論戰功德紹儘管比其餘兩人要多,但是卻多不到哪裡去,而至於家族背景,三人之間的背景又都差不了多少。

當然如果有人願意退讓的話。那自然是更好的,但是按照年齡來說,最年輕的達菲利亞眼下都已經五十二歲了,而年長的德紹更是已經五十六歲。

他們三人都是一個年齡層的,這便意味着一旦錯過了這個機會,再想登上高位幾乎是不可能的情況了。畢竟他們可沒有那個本事能夠再熬十年。

經過庫特和潘寧近十天的商議,最終普魯士政府和亞歷山大流亡政府達成了協議。

普魯士政府以每年三萬金馬克的價格租借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加入普魯士海軍的戰鬥序列之中,普魯士海軍有權向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派出海軍將士見習,但是波羅的海艦隊內部的軍官任命由俄國政府決定。

俄國波羅的海艦隊自加入普魯士海軍戰鬥序列之後,但有命令不得無故拒絕。同時也不得存保留實力之念頭。

普魯士政府唯一認同的俄羅斯帝國沙皇只有亞歷山大本人,聖彼得堡的彼得羅夫,普魯士政府不予承認。普魯士政府將會充分發揮其外交影響力幫助亞歷山大進行斡旋,盡力使得歐洲各國不承認布蘭科夫政府的合法性。

普魯士政府允許亞歷山大以及俄羅斯的流亡貴族長期在哥本哈根停留,但是俄國人必須受到普魯士法律的約束不得肆意妄爲。

普魯士政府支持亞歷山大的復國舉動,並且願意爲此提供幫助,普魯士將會斷絕與布蘭科夫統治下的俄國一切外交活動,同時在商貿上做出制裁。

普魯士政府同意亞歷山大在普魯士領土之上組建一支不多於一萬人的復國武裝力量,同時這支武裝力量的武器裝備和軍事培訓將會受到普魯士軍方的鼎力支持。

普魯士政府將會應亞歷山大的請求,出兵幫助亞歷山大鎮壓布蘭科夫叛軍武裝,但是時間暫定爲一年之後,在此之前,普魯士暫不對布蘭科夫宣戰。

作爲對普魯士政府的酬謝,亞歷山大同意將此前的俄屬波蘭南部地區移交給普魯士統治,同時亞歷山大同意普魯士方面吞併華沙。

另外亞歷山大願意爲普魯士政府的幫助提供財務酬謝,普魯士日後若是出兵幫助亞歷山大復國,那麼軍餉將會由亞歷山大方面提供。

這份協議使得亞歷山大以及跟隨他流亡的俄羅斯貴族們看到了曙光,起碼很多人不用擔心自己被迫流亡海外了。

不過對於烏沙科夫來說,顯然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爲這份協議的簽訂意味着從此傾注了他一生心血的波羅的海艦隊將會受到普魯士海軍的控制。

不過烏沙科夫儘管心中有些疙瘩,但是他並沒有拒絕這份協議。畢竟眼下亞歷山大方面唯一能夠依靠的也只有普魯士了,這樣的結果總比流亡海外的要強。

在協議簽訂之後,在波羅的海艦隊各艘戰艦之上正式升起了普魯士海軍的旗幟,旗幟以白色爲底色。上面襯托着一個巨大的黑色鐵十字,而在鐵十字的中央則是一個圓圈,圓圈之中則是一隻頭戴金冠的黑色雄鷹。

這就是普魯士海軍的旗幟,從此以後這面旗幟將會飄揚在所有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戰艦之上,當然波羅的海艦隊原先的聖安德烈旗幟並沒有被撤下,兩面旗幟一同豎在戰艦之上迎風招展。

看着波羅的海艦隊的戰艦之上豎起了普魯士海軍旗幟,此刻的普魯士海軍大臣梅哈德的心中是無比的激盪的,對於梅哈德來說,眼前的這一幕讓他如癡如醉久久不願醒來。

僱傭了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之後,普魯士海軍的規模等於是一下子便翻了一番。普魯士海軍成爲了世界上規模排名第二的海軍,同時相比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的規模來說,普魯士海軍也大大縮短了與其的差距。

不管是普魯士還是亞歷山大方面,雙方都沒有對這份協議進行保密,而就在協議公開之後僅僅一個星期的時間。協議的副本便出現在了倫敦的白金漢宮。

“該死的普魯士人,他們還想幹什麼!這簡直就是在挑釁我們的皇家艦隊!”

奧古斯塔斯臉色潮紅的怒吼道。

這段時間的攝政對於奧古斯塔斯來說簡直就是一段夢寐般的生活,先是大陸議會死灰復燃將匹茲堡總督區搞得是一片大亂,緊接着便傳來普魯士人和亞歷山大達成協議,俄國人的波羅的海艦隊加入到了普魯士海軍作戰序列之中。

如果再算上英國國內託利黨和輝格黨之間的爭鬥的話,那麼可以說從奧古斯塔斯上臺攝政開始,他沒有一天是過的輕鬆的。

“殿下。根據情報,僱傭了俄國人的艦隊之後,普魯士海軍部署在歐洲的主力戰艦已經達到了六十一艘的規模,其中一級戰艦四艘,二級戰艦六艘,三級戰艦十一艘。四級戰艦二十七艘,其餘的五六級戰艦共十三艘。

相比我國的本土艦隊,普魯士人的海軍在主力戰艦數量上面基本與我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基本齊平!”

在海軍大臣吉爾梅侖說完之後,英國首相福克斯立即問道:

“吉爾梅侖閣下,我想知道我國的本土艦隊是否能夠抗住普魯士海軍的壓力!”

“沒有問題。首相閣下,我國的本土艦隊都是海軍之中的精銳,而且本土艦隊的主力戰艦艦齡基本都在七年之內,我相信比拼海上戰鬥力的話,普魯士海軍肯定不是我們的對手!”

吉爾梅侖的不僅讓福克斯心中一鬆,就連坐在上首的奧古斯塔斯在聽到之後也是神色一鬆,但是隨即吉爾梅侖又說道:

“但是我們無法否認的是,普魯士海軍的確有壓過我們的本土艦隊的可能,要知道普魯士的盟友瑞典人也擁有一支規模並不小的海軍,這樣一來,若是日後瑞典海軍加入普魯士方面的話,那麼起碼在海軍規模上面,普魯士海軍將會遠遠超過我們!”

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是世界第一,這一點毫無疑問,部署在全世界的英國皇家海軍戰艦數量達到了一百一十多艘,但是這並不代表英國海軍感覺不到壓力。

英國皇家海軍分佈在英國位於全世界的殖民地海域之上,根本無法全部集中起來,而英國本土的安全主要便是依靠皇家海軍本土艦隊。

而與之相比,普魯士海軍顯然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儘管在此前普魯士得到了不少的殖民地,同時也爲此分出了一部分的戰艦,但是這些戰艦的數量並不是很多,也就在北美部署了七艘戰艦,在東南亞部署了五艘戰艦。

這樣一來的話,普魯士海軍的大部分實際上都在波羅的海之上,而從波羅的海到大西洋,英國卻是怎麼都繞不過去的一個檻。

“因此,我希望內閣能夠採納我的計劃,再次追加向皇家海軍的財政投入!”

吉爾梅侖的話擲地有聲,但是在他說完州,英國的陸軍大臣艾布特卻是臉色一變。

英國每年的財政預算就那麼多,而目前來說,和普魯士來說,對穩固新佔領地區的統治牽扯了英國財政很大的一部分。

而從英國提出了大陸軍計劃之後,今年的財政預算幾乎等於是已經耗光了,甚至就連老底都已經抽空了。

這樣一來的話,若是海軍想要得到政府的追加投入,那麼勢必只能挪用原先分撥給陸軍的財政經費。

第643章 絕不同意第603章 棋差一招第233章 小小的什未林第204章 攻防第458章 當下第610章 懷疑第694章 無從下手第623章 羞辱第716章 北城生變第104章 斐迪南第233章 小小的什未林第491章 上帝保佑第497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606章 兩敗俱傷第335章 里昂攻略第130章 亨利到來第590章 城破第728章 禪位第12章 離別帕雷茨第6章 七年戰爭(下)第559章 終將不朽第426章 裁撤小邦第527章 聲東擊西!第457章 華沙激變第469章 同意購買第36章 奧軍進攻第137章 米哈日列夫的決定第300章 克里奇侯爵第725章 路易絲知道了第537章 喜訊傳來第165章 潮漲第414章 援助不好拿第624章 贈花第468章 揮淚斬馬謖第764章 計劃與變化第112章 晚餐第394章 里加陷落第97章 與洛克斯的對話第669章 探知老巢第44章 局勢在變幻(上)第723章 公主落難第423章 魯緬採夫、援軍第690章 馬德里暴亂第52章 拉西老矣第471章 決鬥第575章 號角第164章 趁勢進攻第2章 帕雷茨第535章 法蘭克福勝利!第364章 黑海俄軍鉅變第63章 改革進行時第291章 妥協第40章 圍追堵截死三百五十七章震驚第133章 波蘭民族主義者第616章 失去的更多第475章 施壓第401章 靜觀其變第390章 應對第762章 軍隊部署第451章 落幕第247章 百轉的心思第163章 內亂第499章 選帥第399章 閉嘴第513章 布拉特納戰役(中)第345章 黑海動態第390章 應對第489章 潛規則第55章 全面停火第640章 提前返回第56章 凱旋第73章 宴會第641章 立字爲據第231章 對丹麥動手?第201章 一跪第146章 保羅的看法第505章 火攻第28章 抓老鼠第665章 安娜得救第129章 王冠第471章 決鬥第464章 眼饞第360章 良知第158章 波蘭起義第223章 隱藏的BOSS第192章 人頭第404章 令人心碎的克里斯丁妮第257章 海軍之議第749章 羅馬皇帝第14章 巴伐利亞第181章 伯爵?開什麼玩笑第432章 選帝侯會議開始第716章 北城生變第281章 女皇之死第485章 席潔爾的煩惱第152章 時間第286章 擊潰暴民第215章 火第246章 突現丹麥海軍
第643章 絕不同意第603章 棋差一招第233章 小小的什未林第204章 攻防第458章 當下第610章 懷疑第694章 無從下手第623章 羞辱第716章 北城生變第104章 斐迪南第233章 小小的什未林第491章 上帝保佑第497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606章 兩敗俱傷第335章 里昂攻略第130章 亨利到來第590章 城破第728章 禪位第12章 離別帕雷茨第6章 七年戰爭(下)第559章 終將不朽第426章 裁撤小邦第527章 聲東擊西!第457章 華沙激變第469章 同意購買第36章 奧軍進攻第137章 米哈日列夫的決定第300章 克里奇侯爵第725章 路易絲知道了第537章 喜訊傳來第165章 潮漲第414章 援助不好拿第624章 贈花第468章 揮淚斬馬謖第764章 計劃與變化第112章 晚餐第394章 里加陷落第97章 與洛克斯的對話第669章 探知老巢第44章 局勢在變幻(上)第723章 公主落難第423章 魯緬採夫、援軍第690章 馬德里暴亂第52章 拉西老矣第471章 決鬥第575章 號角第164章 趁勢進攻第2章 帕雷茨第535章 法蘭克福勝利!第364章 黑海俄軍鉅變第63章 改革進行時第291章 妥協第40章 圍追堵截死三百五十七章震驚第133章 波蘭民族主義者第616章 失去的更多第475章 施壓第401章 靜觀其變第390章 應對第762章 軍隊部署第451章 落幕第247章 百轉的心思第163章 內亂第499章 選帥第399章 閉嘴第513章 布拉特納戰役(中)第345章 黑海動態第390章 應對第489章 潛規則第55章 全面停火第640章 提前返回第56章 凱旋第73章 宴會第641章 立字爲據第231章 對丹麥動手?第201章 一跪第146章 保羅的看法第505章 火攻第28章 抓老鼠第665章 安娜得救第129章 王冠第471章 決鬥第464章 眼饞第360章 良知第158章 波蘭起義第223章 隱藏的BOSS第192章 人頭第404章 令人心碎的克里斯丁妮第257章 海軍之議第749章 羅馬皇帝第14章 巴伐利亞第181章 伯爵?開什麼玩笑第432章 選帝侯會議開始第716章 北城生變第281章 女皇之死第485章 席潔爾的煩惱第152章 時間第286章 擊潰暴民第215章 火第246章 突現丹麥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