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勢

日子很快便到了九月份,所謂金秋九月,一切都變成了金黃的顏色,到了收穫的季節了。

劉源的團隊正式控制了四川地帶,卻沒有向重慶那一帶推進,薛嶽陳兵三十萬,都是最精銳的中央軍,看樣子以後川軍想出川都是個問題了。

西北的馬家軍也得到了國民政府的援助,對劉源採取強硬的姿態,也是大軍壓境,倒不是他們會聽從校長的話,對四川進攻。

實在是劉源南征北戰實在把那些軍閥打怕了,他們擔心劉源那一天想不開,帶着部隊打向西北,關中雖然不是什麼好地方,但是小米飯養人,是實打實的龍興之地。

不過蔣介石既然給了支持,那麼順應政府也是題中之義,因爲到了今天,誰都看明白了,劉源和蔣介石騙過了天下英豪,前打後拉,驅狼逐虎,南國的軍閥除了桂軍在苦苦掙扎,已經沒有什麼作爲了。

而北國最爲強大的奉軍,卻要和日本人和蘇聯人周旋也沒有南下的餘地,這個時候就是到了小軍閥戰隊的時候了

可是今日的軍閥已經沒有往日雪中送炭的機會,能有個部隊的待遇就已經不錯了。所以蔣介石入主中央之後,迅速擺平了叛軍第十路軍,同時力壓桂軍,將紅黨趕進了大山。

這個時候就連列強都突然發現了,蔣介石那裡是落魄戶,這根本就是政治家,不然怎麼會突然之間就統一了南國。

蔣介石的名字也開始進入其他列強政府首腦的視線中,這是個人物,玩的一手驅狼逐虎,玩的一手暗度陳倉,一定要小心,中國如果興盛,肯定有兩個人,一個是蔣介石,一個劉源。

蔣介石主政,劉源主軍,而擔憂劉源和蔣介石不和的國民黨元老也因爲劉源接受了蔣介石的一串封號而鬆了一口氣。

這個時候,很多軍閥也沒有辦法了,不得不投靠中央政府,可是如今的蔣介石財大氣粗,國民革命軍的實力強大了很多了。

而蔣介石也採取了當年劉源給孫中山的計策,那就是以南國爲根據地,發展自己的實力,在他看來張作霖是一個暮氣很沉重的人,而且奉軍受到的掣肘很多,已經沒了了南下的實力。

而當蔣介石穩定之後,攘外必須安內的的思想也漸漸形成,數數中國內患不除,便向前行的帝國很多,但是他們都崩潰了。

苻堅投鞭斷流,隋煬東征,崇禎滅亡,那個不是因爲因爲內患不除,便急急匆匆消滅外患,而導致身死人消。

蔣介石從不認爲自己比別人聰明多少,起碼他認爲劉源、毛、周沒有一個不是比自己聰明的人,而自己只有比他們更加努力,爭取更多的幫助,才能取得成功。

如今劉源已經被自己趕到西北,除了強軍還能有什麼作爲,而紅黨被自己趕到了深山,他們活動的區域,而凡是他們活動的區域,國民政府都會改革。

你不是要打土豪,分田地嗎?打土豪犯法,但是分田地可以,你沒有錢買田,政府幫你買,只需要到期還一定量的糧稅就可以了。

有了田地,誰還去鬧革命,當沒有了羣衆基礎,紅黨的那一套影響力就小了很多,亂世有口吃,就沒有人願意鬧革命。

劉源也沒有想到自己在江西的新政對蔣介石的影響那麼大,在他看來蔣介石是個極端固執的人,但是沒有想到他卻可以任由蔣經國胡鬧,搞那些元老認爲烏七八糟的東西。

而大別山腹地的蔣先雲也感覺日子愈發難過,如今已經同劉源商討如何存下去的問題了。

儘管蔣介石通過華麗的轉變,掌控了半個中國,但是他依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般,他知道這個時代變了。

地主階級已經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而地主階級留下來的主流思想也拯救不了中國了,中國是半殖民地國家,僅僅比印度好一點,而日本、法國、英國一直虎視眈眈的看着中國的利益,所以自己如果想保護這個國家,那麼就要做到內強。

他以前是不看馬克思的唯物論辯證法,但是劉源的話給了他很大的啓發,你如果不喜歡一個人,那麼你就要了解一個人,那樣你才能打敗他,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儘管資本論雖然在民國變成了禁書,蔣介石依然要求專家成立了小組,專門研究資本論,而蔣介石也經常研究唯物論和辯證法。

他突然發現,這是一本很強大的書,凡是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有一種打破枷鎖的慾望,他和中國傳統觀念是不一樣的,中國的傳統思想,是什麼?是不變,是萬年不變,農民安心種地,當官的安心當官。

一直延續了幾千的觀念看來真的是保不住了,因爲這個時代變了,中國被迫融入了這個時代,那麼中國就要跟隨這個時代的號角。

中國要想發展,國民黨要想發展,那麼就要跟隨變化,他忽然明白了中山先生爲什麼容紅黨加入國民黨,看來不單單是利用紅黨和蘇聯。

也是存在了改變國民黨的由頭,而意識到這一點的蔣介石便要求黨內掀起一股“整風”運動,不過國民政府稱其爲新生活運動,而藍衣社也開始在國民黨活躍起來。

大量被打壓的左派黨員開始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雖然他們每個人在重新走上崗位之前,都要簽訂一份不和紅黨勾結的保證書,但是他們真的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

這些左派黨員都是愛護這個國家的,雖然他們受到了巨大的委屈,但是他們依然願意爲這個國家工作。

而漂泊在外的嚴重和鄧演達也終於有了回家的工作,蔣介石展現出了一代霸主的氣勢,那就是給與他們很高的職務,讓他們參與處理國務和黨務。

這個時候列強在想幹涉這個國家的統一已經不可能了,只能承認南京政府的合法性,但是要求國民政府遵守從清代開始簽訂的合約。

相比蔣介石的日子,毛的日子難過很多,雖然在面對蔣介石的圍剿,他們也取得一些勝利,但是那些勝利都是軍事上的,但是隻有部分人民支持的紅黨還能走多遠。

在四川雖然過得座上賓的日子,劉源也嫂子嫂子的叫的很親,但是楊開慧的日子過得並不是很好。

毛不是一個抱怨的人,但是這一次卻在信中向她陳訴,根據地的運動很難弄,雖然手下的軍事指揮官很厲害,但是真正的強大不是軍事,而是政治,蔣介石在政治上的變化很大,雖然才幾個月,但是一條條政令下達,卻有讓南國百姓收心的感覺,毛有預感,又一個大宋朝可能要出現了。

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爲了馬克思主義,爲了讓更多的人站起來,他可能就要去北方了,可是到了北方就要一切從頭開始,紅黨的路到底在哪裡,毛也變得迷茫起來。

楊開慧知道毛的日子很難過,便去找劉源,希望劉源能給毛一些建議和支持,畢竟劉源雖然人不在南國了,但是實力卻依然在,他的公司,他的情報網都在哪裡,他希望劉源能給毛一些支持。

這個時代爲了人民的人不是沒有,但是不僅僅是爲了人民,大家心裡還有一種慾望,那就是權利。權利是民國人民心中最大的原罪。

第176章 大別山下(二)第5章 浴血淞滬(二)第39章 圖謀板垣第26章 無恥戰法第2章 西安事變(二)第36章 長江之浪第一百一十五 翻雲覆雨第122章 西風烈(一)第26章 突出重圍第130章 九江初戰第21章 戰地玫瑰第2章 國防會議第43章 再下南昌第63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230章 赤水四渡(三)第86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三)六十三章 嘉獎大會第124章 是非功過第85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二)第48章 家有喜事第94章 勝利之歌未鳴 綏靖便要開始第19章 巴頓的斷言第177章 大別山下(三)第14章 合作第13章 統帥部的態度第5章 遷徙(二)第123章 武漢誓師第41章 寧博發威第223章 離天三尺三第228章 赤水四渡(一)第69章 反擊(九)第12章 蔣校長墜馬第47章 孫傳芳的選擇第33章 殺俘不祥第48章 家有喜事第102章 預言第56章 梟雄攜手,是非成敗誰人說第7章 臣服第59章 快樂與悲傷第94章 勝利之歌未鳴 綏靖便要開始第5章 遷徙(二)第37章 勸誡第56章 巷戰夜戰第8章 不戰而逃第227章 校長復出第56章 玩一把大的(二)第118章 南京血淚(三)第136章 九江初戰(七)第125章 幾個月的質子第127章 進京(二)七十四章 交流生來中國第54章 形勢有變第110章 組織給預備成員的任務第11章 韓復渠的僞裝第53章 談判第二十九章第111章 中央的態度第105章 洞房花燭第24章 後撤後撤第13章 不願爲他人做嫁衣第83章 大區聚首 蘿蔔頭計劃開始第32章 魔鬼營初現第41章 寧博發威第99章 張家口之行第7章 浴血淞滬(四)第25章 南昌城再破第35章 韓復渠之死第191章 皖西大決戰(七)第25章 南昌城再破第216章 生與死第55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54章 人願天不隨第63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03章 桂蔣聯合第117章 南京血淚第166章 鄱陽湖大戰(三)第124章 是非功過第109章 殺戮起第64章 王伯齡之死第81章 我回來時 王臨華夏第3章 漢奸賣國第195章 皖西大決戰(十一)第114章 晉升上將第126 是誰在推動歷史第8章 檢閱第47章 西樵失守第10章 王耀武vs林彪第9章 搶先第58章 總統有約,美國之行開始第92章 固執的要出院第105章 人在低潮,心比天高第86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三)第23章 真知灼見第88章 倒黴的間諜第74章 急轉直下(一)第21章 戰地玫瑰第31章 劉源用兵第63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13章 軍校原來也有武器庫
第176章 大別山下(二)第5章 浴血淞滬(二)第39章 圖謀板垣第26章 無恥戰法第2章 西安事變(二)第36章 長江之浪第一百一十五 翻雲覆雨第122章 西風烈(一)第26章 突出重圍第130章 九江初戰第21章 戰地玫瑰第2章 國防會議第43章 再下南昌第63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230章 赤水四渡(三)第86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三)六十三章 嘉獎大會第124章 是非功過第85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二)第48章 家有喜事第94章 勝利之歌未鳴 綏靖便要開始第19章 巴頓的斷言第177章 大別山下(三)第14章 合作第13章 統帥部的態度第5章 遷徙(二)第123章 武漢誓師第41章 寧博發威第223章 離天三尺三第228章 赤水四渡(一)第69章 反擊(九)第12章 蔣校長墜馬第47章 孫傳芳的選擇第33章 殺俘不祥第48章 家有喜事第102章 預言第56章 梟雄攜手,是非成敗誰人說第7章 臣服第59章 快樂與悲傷第94章 勝利之歌未鳴 綏靖便要開始第5章 遷徙(二)第37章 勸誡第56章 巷戰夜戰第8章 不戰而逃第227章 校長復出第56章 玩一把大的(二)第118章 南京血淚(三)第136章 九江初戰(七)第125章 幾個月的質子第127章 進京(二)七十四章 交流生來中國第54章 形勢有變第110章 組織給預備成員的任務第11章 韓復渠的僞裝第53章 談判第二十九章第111章 中央的態度第105章 洞房花燭第24章 後撤後撤第13章 不願爲他人做嫁衣第83章 大區聚首 蘿蔔頭計劃開始第32章 魔鬼營初現第41章 寧博發威第99章 張家口之行第7章 浴血淞滬(四)第25章 南昌城再破第35章 韓復渠之死第191章 皖西大決戰(七)第25章 南昌城再破第216章 生與死第55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54章 人願天不隨第63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03章 桂蔣聯合第117章 南京血淚第166章 鄱陽湖大戰(三)第124章 是非功過第109章 殺戮起第64章 王伯齡之死第81章 我回來時 王臨華夏第3章 漢奸賣國第195章 皖西大決戰(十一)第114章 晉升上將第126 是誰在推動歷史第8章 檢閱第47章 西樵失守第10章 王耀武vs林彪第9章 搶先第58章 總統有約,美國之行開始第92章 固執的要出院第105章 人在低潮,心比天高第86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三)第23章 真知灼見第88章 倒黴的間諜第74章 急轉直下(一)第21章 戰地玫瑰第31章 劉源用兵第63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13章 軍校原來也有武器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