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南昌鏖戰

陳延年和劉源肩並肩走到了城頭之上,劉源指着前方的戰線說道,“延年兄請看,敵人這些營地有什麼不同之處。”

如今風依然很大,陳延年看了半天,也終於發現大多數營地的燈火都是忽明忽暗的,唯獨一處一直燈火通明,說明那個地方絕對不一般。

陳延年點點頭說的哦,“劉源兄,你莫非認爲敵人的指揮部就設置在那裡,可是就算敵人的戰鬥力再低下,但是他們的人數也佔有絕對優勢,想襲擊他們的指揮部,是不太可能的。”

劉源很佩服眼前這個cp黨人的觀察力,難怪這麼年輕就身居高位,這和他父親的地位果然沒有什麼關係。

“延年兄,還記得不記得我剛纔和你說挖一條地道,如果把火藥全部埋在敵人指揮部那裡,你說會不會把他們炸上天。”劉源笑了笑問道。

“這,這。這。”陳延年這了半天也沒有說出什麼,最後還是長嘆了一口氣說道,“果然是名不虛傳的智將,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我還以爲你要我把我來時的地道加寬,然後讓你的士兵從中逃走的,原來你早就將聲似乎置之度外了,只是你這樣爲蔣介石賣命,值嗎?縱觀武昌戰役到現在,蔣介石的指揮沒有一點可觀之處,如今強迫用影響的三師做誘餌,可見蔣介石心有多狠。”

對於千里迢迢來幫自己的人,劉源還是很尊敬的,劉源拍了拍陳延年的肩膀說道,“延年兄,不管有多少不滿,我們都得去做,因爲我們是軍人,服從命令是我們的天職。”

陳延年非常佩服劉源鑑定的信念,但是還是堅持說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你這又何必呢?就算你能炸掉孫傳芳的指揮部又能怎麼樣呢?國家軍閥的形成條件很複雜,就算沒有孫傳芳,也會有李傳芳什麼的,你們的代價有點太大了。”

“哈哈,延年兄,此言差矣,如果因爲困難我們就撤退,這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但是會讓人後悔終生,還記得吳子玉將軍嗎?他明知道自己會失敗,還在賀勝橋、汀泗橋和我們決戰,這是軍人所不能少的骨氣,我劉源是手下的兵必須有這樣的骨氣,將在外有所不受的事情有一天我也許會做,但是要在我真正成爲將軍的時候。”

“你現在就已經是將軍了呀?”陳延年問道。

“將軍,古代領兵在外的將軍是我能比的嗎?我劉源說的將軍是要領百萬兵,殺百萬國敵。”劉源最後看了一眼前線,搖搖頭說道。

這難道就是這個年輕將軍的夢想吧,陳延年感覺自己完全被眼前這個年輕人震撼了,百萬兵,這已經不是古代了,他還沒有聽說哪一隻軍閥能掌握百萬以上的部隊,難道這個年輕人真的能創造奇蹟。

到了戰爭時期,將領爲了各種軍事佈置,等待敵情,經常會通宵達旦的指揮,雖然三師有完整的參謀體系,但是劉源也一直沒有睡,守城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關乎生死,只有他親自安排,才放心,一直到了東方出現紅霞的時候,對方忽明忽暗的燈火都已經了,敵人一波波的開始摸上來的時候,戰鬥再一次開始了。

對於城髙壕深的南昌城,孫傳芳也沒有辦法,只能和蔣介石一樣,用最原始的辦法,讓士兵扛着梯子進攻南昌城。

劉源不是王伯齡也不是程潛,孫傳芳想簡單的拿下南昌城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城下的士兵密密麻麻的扛着梯子,在督戰隊機槍的逼迫下,數不清的新兵向着南昌城衝鋒。

炮打不要命似得往南昌城飛來,壓得士兵擡不起頭來,這已經是第二天了,孫傳芳也嗅到了危險,所以炮彈根本就不計成本的往南昌城頭打。

一架架馬克沁機槍悄悄的被搬運到城垛之上,由最精銳的機槍手,頭戴鋼盔,裝彈手小心蹲在一邊,小心翼翼的裝着子彈。

馬克沁噴灑着火舌,子彈殼撒了一地。不停有機槍手倒下,接下來就會有人補上,繼續噴灑火舌。

馬克沁作爲守城利器,在這個時代幾乎是無解的存在,緊緊一個小時,就給孫傳芳造成了五六千人的傷害。

南昌城下,到處都是傷員,鮮血染紅了南昌城的城牆。機槍都壞了好多挺,被組織起來的老鄉,提着水桶,隨時把士兵們擡過來的機槍給灑上水,他們這些老百姓做夢也沒有想到過,原來他們也可以上戰場。

孫傳芳看着自己士兵躺在戰場之上哀嚎,一點辦法沒有。

“總指揮,不行啊,我們整整一個師都打光了,他們可都是和您打天下的老兄弟,沒有他們我們該怎麼辦啊。”一個師長進到孫傳芳的指揮部就直接跪在地上,一陣痛哭。

孫傳芳對於自己這些老兄弟也沒有辦法,耐着性子說道,“我知道,死在戰場上的都是老兄弟,可是對面可是北伐軍的最精銳的士兵,他們從東征開始就衝在最前線,要是換一般新兵組成的部隊,他們可能連城牆都碰不到,再說了不是給了你不少新兵當炮灰了嗎?”孫傳芳扶起這個師長說道。

“司令,南昌城這麼高,城牆上的機槍就像是長了眼睛一樣,我們的士兵就像被割到的麥子一樣,不能讓這樣衝了。您換一支部隊吧。”換是要換的,但是在這之前得把人打光了,不然就算你戰死了,也不能撤退,不然軍法從事。孫傳芳咬着牙說道。

“大帥,那可都是您手下的老兵啊,要是打光了,我們還拿什麼打天下啊。”一個參謀長焦急的說道。

“老兵打光了,還能由新兵練,要是拿不下南昌城,你們和我都要做蔣介石的階下囚,要是你們都不敢上,老子自己上。”孫傳芳憤怒的說道。

“司令,您不用說了,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兄弟們都明白,爲了勝利總是要有人做犧牲,我跟着大帥也有一段時間了,只是希望我死了的話,師長能照顧家裡的妻兒。”師長咬了咬牙說道。

“你放心,你要是犧牲了,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撫養他長大成人。”孫傳芳難得的眼角溼潤了,撫摸着眼前這位老師長的肩膀說道。

老師長走出了孫傳芳的指揮部,默默望着自己師的軍旗,默默向他敬了軍禮,今天之後,它可能就不存在了。

劉源站在城牆之上,默默望着席捲的軍旗,如同洪流一般,形成一支箭頭,向南昌城發起了自殺式的衝鋒。

“狙擊手準備,射殺他們最前方的軍官。”說話的是左權,作爲參謀長,此刻他就像是一個冰冷的機器一樣,冷靜的指揮着戰鬥。

劉源擺了擺手,“軍人,有軍人的死法,他們既然送死,就要他們死的的壯烈,狙擊手退下。”

“你!”左權憤怒的看了劉源一眼,不過他是師長,是最高軍事指揮長官,“草,婦人之仁,你對他們好,有什麼用。”

“左權,我告訴你,最尊敬你的絕對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敵人。今天我這樣對待別人,明天也許別人也會這樣對待我,而且你以爲狙擊手真正的是萬能的嗎?你狙殺了他們的前線指揮官,敵人報復式的炮火會再次覆蓋城牆,與其挨敵人的炮火,還不如真刀實槍的和他們幹。”

第11章 羅店血戰(二)第84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第152章 儒釋道三人第119章 白衣奪軍第62章 委員長的失望第122章 城下聚殲(三)第20章 嫖妓問題第160章 身後事第59章 關門打狗第2章 吝嗇如故第101章 最可愛的人第137 九江初戰(八)第11章 汀泗橋等你第137 九江初戰(八)第47章 孫傳芳的選擇第2章 家宴第34章 激將第13章 不願爲他人做嫁衣第45章 板垣苦惱第4章 浴血淞滬(一)第65章 反擊(五)第61章 無恥之尤,臉厚心黑之學第8章 浴血淞滬(五)第135章 九江初戰(六)第180章 大別山戰役(一)第86章 假期生活第98章 疑似故人來第53章 戰場僵持第15章 臨陣莫換將第98章 疑似故人來第17章 考試第1章 西安事變(一)第48章 夜襲第68 交換生嗎?日本就免了吧第74章 秀才命運 痞子將軍出兵西北第104章 闖三關(二)第39章 戰否第213章 漫漫長征路第225章 烏江強渡第23章 真知灼見第14章 汀泗橋大捷第115章 是戰是和第4章 謝文炳逃竄第111章 中央的態度第37章 張靈甫中槍第184章 大別山戰役(四)第149章 不如歸去第8章 檢閱第97章 較量第11章 韓復渠的僞裝第164章 鄱陽湖大戰(一)第20章 瘋狗來了第33章 殺俘不祥第12章 蔣校長墜馬第89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六)第51章 第四師團的支援第96章 板垣計謀的破滅第159章 新想法第86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三)第150章 不如歸去(二)第62章 桂系大佬第143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四)第42章 鞍前馬後第58章 從南京撤退第9章 六個師團第117章 南京血淚第150章 不如歸去(二)第146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六)第10章 說客土肥原第一百一十五 翻雲覆雨第228章 赤水四渡(一)第79章 諜影重重第177章 大別山下(三)第19章 黃埔精神永存第149章 不如歸去第24章 後撤後撤第70章 考官是熟人第98章 疑似故人來第55章 城北戰場第6章 西安事變(六)第32章 廖磊楊明第113章 軍校原來也有武器庫第113章 一敗再敗第65章 我要當校長第104章 南京事變第96章 板垣計謀的破滅第6章 蔣母教子第1章 急行軍第84章 李二牛的小幸福第111 形勢鉅變第122章 城下聚殲(三)第38章 小湯不滿第86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三)第128章 宏圖大計第203章 血戰南京城下(一)第48章 家有喜事第225章 烏江強渡第46章 必須反擊第152章 儒釋道三人
第11章 羅店血戰(二)第84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第152章 儒釋道三人第119章 白衣奪軍第62章 委員長的失望第122章 城下聚殲(三)第20章 嫖妓問題第160章 身後事第59章 關門打狗第2章 吝嗇如故第101章 最可愛的人第137 九江初戰(八)第11章 汀泗橋等你第137 九江初戰(八)第47章 孫傳芳的選擇第2章 家宴第34章 激將第13章 不願爲他人做嫁衣第45章 板垣苦惱第4章 浴血淞滬(一)第65章 反擊(五)第61章 無恥之尤,臉厚心黑之學第8章 浴血淞滬(五)第135章 九江初戰(六)第180章 大別山戰役(一)第86章 假期生活第98章 疑似故人來第53章 戰場僵持第15章 臨陣莫換將第98章 疑似故人來第17章 考試第1章 西安事變(一)第48章 夜襲第68 交換生嗎?日本就免了吧第74章 秀才命運 痞子將軍出兵西北第104章 闖三關(二)第39章 戰否第213章 漫漫長征路第225章 烏江強渡第23章 真知灼見第14章 汀泗橋大捷第115章 是戰是和第4章 謝文炳逃竄第111章 中央的態度第37章 張靈甫中槍第184章 大別山戰役(四)第149章 不如歸去第8章 檢閱第97章 較量第11章 韓復渠的僞裝第164章 鄱陽湖大戰(一)第20章 瘋狗來了第33章 殺俘不祥第12章 蔣校長墜馬第89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六)第51章 第四師團的支援第96章 板垣計謀的破滅第159章 新想法第86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三)第150章 不如歸去(二)第62章 桂系大佬第143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四)第42章 鞍前馬後第58章 從南京撤退第9章 六個師團第117章 南京血淚第150章 不如歸去(二)第146章 軍旗升起的地方(六)第10章 說客土肥原第一百一十五 翻雲覆雨第228章 赤水四渡(一)第79章 諜影重重第177章 大別山下(三)第19章 黃埔精神永存第149章 不如歸去第24章 後撤後撤第70章 考官是熟人第98章 疑似故人來第55章 城北戰場第6章 西安事變(六)第32章 廖磊楊明第113章 軍校原來也有武器庫第113章 一敗再敗第65章 我要當校長第104章 南京事變第96章 板垣計謀的破滅第6章 蔣母教子第1章 急行軍第84章 李二牛的小幸福第111 形勢鉅變第122章 城下聚殲(三)第38章 小湯不滿第86章 柳條湖 北大營的槍聲(三)第128章 宏圖大計第203章 血戰南京城下(一)第48章 家有喜事第225章 烏江強渡第46章 必須反擊第152章 儒釋道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