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斷別人財路

趕到西城飯店由服務生引領到包廂,張恪推開門一看,唐學謙、宋培明都坐在裡面,倒吸一口涼氣,問道:“三堂會審啊,我爸人呢?”

“就我們五個人,你爸下去點幾個特色菜。”唐學謙站起來招待謝晚晴入座,宋培明也不敢坐着不動。

“顧姨跟唐婧人今天有事情?”張恪側着頭問。

“這次是以市政府的名義招待晚晴跟你,就我們五個人。”唐學謙笑着說。

張恪拉着椅子剛下落座,聽唐學謙這麼話,對晚晴說道:“晚晴姐,宴無好宴,唐伯伯把無辜羣衆都遣散了,我們還是另找地方吃飯……”心裡卻想:唐婧不來也好,就怕她突然說起許思的事情,會很難堪。

張恪拉着晚晴裝樣子要走,門給張知行從外面推,他伸手卡住張恪的脖子梗,笑着說:“渾小子,多少天沒回家了,這會兒又想躲哪裡去?是不是還有十來天就要期末考試了,你這次準備給我丟多大的人?”

張恪連忙告饒,過兩天蔣薇與劉明輝就要回來,還真沒有時間去管期末考試的事,腆臉笑着說:“一直在努力,以後會更努力……”

大家笑着入席,晚宴進行到一半,張知行吩咐服務生讓底下的菜緩些上,話題就轉到新光造紙廠上。張恪在來之前的車上就跟謝晚晴打過招呼,先由她來打馬虎眼。

謝晚晴笑着說:“管理上都有專業人士,解決造紙廠問題的方案,還是跟張恪一起討論出來,正泰那邊也相當關心。目前看來還算成功。”這麼說,倒要把張恪的功勞分掉一半,晚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曉得張恪爲什麼要堅持這麼做,又說道,“張恪對錦湖地具體運作也是非常的熟悉。”

張恪這麼做,一是不想鋒芒太露,第二給唐學謙、宋培明加深謝晚晴一直在遙控錦湖運作的印象,就算許思在錦湖的事情給唐學謙知道,他們也會深信許思是謝晚晴在海州的助手。

“哦。”唐學謙他們哪裡知道張恪心裡的小九九,見謝晚晴將話題引到張恪身上。看着張恪,“既然張恪也熟悉。那就讓張恪來說說。”

“我爸上回跟我提起過這事,我就特意找人好好的問過,”張恪撓撓腦袋,因爲涉及到很專業的金融知識,關鍵很多金融思路在九四年還很新穎,免得爸爸跟唐學謙他們太驚訝,張恪繼續虛擬一個在背後指點迷津的人。說道。“造紙廠的經營模式不能作爲經驗向全市推廣,新光造紙廠有其特殊性。根據海泰公司地報告,中高檔紙品的市場缺口很大,拿這個模式去承包造紙廠。風險其實很小。如果套用到其他企業上,首先就面臨兩個風險,如何保證職工上繳地保證金能存本增息,不給虧空敗光?這涉及到企業內部集資的問題,明年可能就要緊起來,錦湖還打算換一個名目進行;另外一個就是如何保證下面地企業不利用信用證套現?”

唐學謙皺着眉頭,陷入沉思,宋培明不是學經濟出身,問道:“什麼叫信用證套現?”

張知行解釋道:“信用證目前主要用於進出口貿易的支付,倘若銀行開出信用證,企業採購的原料到岸並不用於生產,而轉手低價傾銷,企業就可以套取現金,其實造紙廠的運作模式,已經體現信用證短期融資的功能。”

就算這番話是別人說給張恪聽的,十六歲的少年能理解這些專業性極強地話,也不簡單。唐學謙沒有想太多,在他看來,張知行地兒了是太優秀了。

張恪說道:“貨物先出口後進口,貨物可以一直存在保稅區的倉庫裡不動,只要單證到香港走一圈回來,還可以省掉貨物運輸到岸地時間,以現在銀行監管的方式,信用證套現非常便利。但是其中存在的金融風險是極其恐怖地。現在海州很多國企已經沒有開具信用證的資格,但是市裡將造紙廠的模式當作成功的經驗去推廣的話,就會迫使銀行放寬信用證開具的條件,這個環節中產生的信貸風險就極難控制。我與人討論之後,覺得這種模式不適合廣泛推廣,市裡要借鑑倒是可以……”

唐學謙問道:“你跟誰討論這個問題?”見張恪臉上露出爲難的神色,不糾纏這個話題,直接問最關鍵的地方,“市裡如何借鑑這個模式?”

“錦湖所制定的方案還不僅僅是目前所進行的這部分,”張恪說道,“在此之前,我們就全面討論過海州市制紙產業的現狀。海州市還有六十七家國營或集體造紙廠,這些廠的工藝、設備都相對落後,特別是造紙廠的製漿工序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去年市裡就發文要求所有的造紙廠關停現有的化學制漿工序,但是很少有造紙廠聽從市裡的安排。這些造紙廠長期以來都生產低檔紙品,這些紙品的市場利潤不高,關停製漿工序,就要採購價格偏高的商品紙漿,成本會更高……”當然在全國大範圍關停落技術落後的製漿造紙生產線之後,也會造成低檔紙品的市場空缺。在九四年之後的十年間,國內一共關停兩萬多條化學制漿生產線以解決日益迫切的環境問題,這造成國內紙品供應無論中高檔的還是低檔的一直處於緊急的狀態,新投產的還沒有關停的多,整個產業一直處於不飽和的狀態,張恪還沒有正真無私的將這點都說出來,“造紙業是規模化產業,規模越大,效益越穩定,新光的新廠一開始投資三千多萬,最後還缺近兩千萬資金才能投產,海州市其他六十七家造紙廠,有多少家有實力像新光造紙廠這樣進行技改?”

宋培明繃着臉,新光造紙廠技術、建造新廠只是市裡先推出的試點,僅新光一家就生出這麼多的是非,誰還敢大刀闊斧的進行大規模地技改?但是不技改。原先落後的製漿工序給環境造成的壓力又太大。

宋培明沒有說,他差不多能猜出張恪接下來要說什麼。

張恪繼續說道:“只要錦湖在新光造紙廠進行的試驗獲得成功,就可以大範圍的承包海州其他的造紙廠,響應市裡的要求,關停承包廠的製漿工序,利用大規模原料紙漿採購的優勢,降低採購成本,原料採用優質商品紙漿之後,紙張的質量會有所提高,加強質量管理。更加明顯,之後再利用統一地銷售渠道。降低銷售成本,只要做到這三點。加上市裡對關停製漿工序後的補償政策,絕大多數地造紙廠都能恢復盈利,然後有選擇的進行技改,最終都徹底放棄落後地造紙工藝,即使有一些造紙廠不能成功,錦湖也有能力將風險化解掉,畢竟都是造紙廠。就算有一部造紙廠破產清算。也能很方便的解決最讓人頭疼的人員下崗問題,這纔是我們討論出來最終的錦湖模式……”

大家聽張恪將錦湖最終的方案吐露出來。都相當的詫然。謝晚晴都沒有聽張恪提起來這些計劃,這可不是新光造紙廠一家,而是將目光放到海州市的整個造紙業上。當然,會因爲地域分散地限制,只挑選重點地造紙廠進行整合,由於採取承包經營加約定收購的形式,錦湖一開始並不需要拿出太多地資源,只要掌握好原料紙漿的採購與產品銷售兩個環節即可,卻能撬動整個海州市的造紙廠。

“錦湖地目標很遠大啊,”唐學謙只當張恪僅僅參與這個方案的制定,這個方案真能實現的話,就能迅速解決全市造紙行業的污染問題,當即對謝晚晴表態,“只要新光造紙廠這邊取得成功,錦湖有意實施這個計劃,市裡會大力支持……”

謝晚晴還沒有時間細想這個問題,要逐步實現這個方案,就能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組成一座大型的造紙集團,但是整個方案的複雜程度,絕不是張恪嘴裡說的這般輕鬆。見唐學謙頗受這個計劃的鼓舞,笑着說:“錦湖當然會努力去做。”

這時候覺得張恪年紀這麼少,真是可惜了,不然就可以大施拳腳了。

張恪說的方案還是錦湖內部的事情,唐學謙倒是沒有忘記今天的目的,說道:“你說市裡可以借鑑錦湖的模式,怎麼借鑑?”

張恪說道:“錦湖需要控制經營風險,又受到自身管理水平的限制,只能侷限狹窄的行業,就像當前,專注於造紙業,成功的概率更高一些,就算看到有其他的機會,如果不是特別誘惑人的話,也會不得不放棄……”沸#騰@文學手打團傾情奉獻。

“特別誘惑人,你是說四鳳橋飲食廣場?”唐學謙笑着問。

張恪笑了笑。要不是想將邵至剛網羅棋下,張恪不會將四鳳橋的經營權抓在手裡,不是每一分錢都能抓在手裡的,幸好有邵至剛負責那塊,不需要牽扯他的精力,不然真沒有精力去想別的事情。面對唐學謙戲謔的問題,張恪倒不急於否認。

“我也問別人應該如何借鑑,”張恪說道,“別人問過我很簡單的一個問題,我拿出來問問你們?”

“你說。”唐學謙越聽越有興趣,手臂都趴桌面上來。

“現在搞國企改制,但是在改制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一家企業,資產值兩千萬,私下溝通一下,壓縮到一千萬併購,再拿這廠抵押貸款一千萬拿去收購第二家企業,只要保證資金褳供給,可以反覆的收購下去,然後再將這些企業的資產分拆轉賣,誰都可以在短時間成爲鉅富……”張恪看着唐學謙,說道,“唐伯伯,如果有人跟你合作,這可不可行?”

“胡說八道,這是什麼問題?”張知行在旁邊一直沒說話,這時候見張恪有些胡言亂語,才插了一句話。

“唐伯伯當然不是這樣的人,但是如果某級黨政領導經不住誘惑,在企業改制中官商勾結,極可能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

唐學謙輕聲嘆了嘆:“這個現象倒是也有……”只是不清楚張恪提這個問題有什麼用意。

張恪說道:“國企改制,私企收購國企中這麼搞,是官商勾結掠奪國有資產。國法不容。別人確實有這麼做的,我們不去管他,但從這裡面,我們看到一個極好的思路……”張恪停了一下,又接着說,“如果收購國企資產地對象也是國企,特別是海州市屬企業收購城南區屬企業,這麼搞,有沒有法律上的問題?”

“好,”唐學謙明白張恪的意思。拍了下桌子,禁不住站了起來。“你是說由市裡出面籌建像錦湖這樣的空殼公司去對下面的國企進行改制?”

“唐伯伯,還是坐起來說話好。”張恪笑了笑,說道,“有人曾勸錦湖先收購老廠的資產,再拋出四鳳橋飲食廣場的方案。我要問問宋叔,雖然老廠拿出抵押貸了兩千五百萬,但是在飲食廣場方案露出水面之前,錦湖拿一千萬購買老廠那塊地。城南區的阻力會有多大?就算手續上有問題。那錦湖拿兩千五百萬買這塊地,我想總歸沒有問題了吧!我要問問宋叔叔。現在那塊地值多少錢?”

宋培明聽張恪這麼一算,額頭都滲出細汗來了,造紙廠沒有對老廠多投入一分錢。現在每年要淨得三百萬的租金,還不算上世紀餐飲的運營盈利,說那塊塊值五千萬也值,總之要遠遠超過二千五百萬。

張恪笑着說:“宋叔心裡一定在想,錦湖既然想到這點,爲什麼不在拋出飲食廣場方案收購老廠地資產?”

宋培明笑了笑,他是有這種疑問,但不能真讓別人以爲他這麼想。

張恪說道:“晚晴姐說過,錦湖能賺到的錢,不能有一分錢讓別人說三道四,有些領域,錦湖是不會介入地,特別涉及資產併購這一塊,很多事情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唐學謙看了謝晚晴一眼,在他看來,這或許是徐學平定下地規矩。

謝晚晴笑了笑,沒有拆張恪的臺,張恪能知道錦湖的底限在什麼地方,讓她很放心,有些做法,她也是很不贊同的。

張恪微微一笑,將眼睛轉看向唐學謙,說道:“在國企改制中,土地資產是很容易被忽略掉一塊,市裡沒有錢,我看市裡倒是很有錢。市裡可以籌建一家公司,仿照錦湖的模式,但可以不用受行業的限制,先以承包經營的方式接管西城、城南、新東三個區範圍內地市屬、區屬企業,並逐步收購運營成功地企業,這當中就算存在利益輸送的問題,也是必要地,沸騰手打。也是不受非議的。只要能籌集到一部分資金,就可以逐步將廠企外遷,套出的都是優質地土地資源,但是盲目的發展商業地產,並不是一件好事,可以效仿四鳳橋模式,先利用現有的資源開發各類專業市場,有條件的就拿去進行商業地產的開發,到那時公司的資產就會迅速膨脹,就算前面有些企業運營失敗,這時候也有能力回過頭去收拾殘局,這家公司同樣可能拿這個模式可以向下面的區縣擴張……”

張恪說完話,唐學謙、張知行、宋培明都陷入沉默,謝晚晴定睛看着張恪,她清楚這都是張恪自己的想法,這才小小年紀的他真正的胸懷吧?

張恪的話給人太強烈的衝擊,接下來大家都若有所思的樣子,反而變得很沉默。吃過晚飯,宋培明開車先走了,張恪他們先送謝晚晴回賓館之後,就讓轎車沿着疏港河外側的公路緩慢的行駛。

不知不覺都已經是夜間十點了,外面天寒地凍的,路上沒什麼車子,經過造紙廠,圍牆已經給扒拉掉了,露出裡面高大的廠房與空闊的場地,張恪想起疏港河的疏浚問題,轉過頭問道:“疏港河的疏浚問題,下面有沒有人提出來呢?”

“哦,市環保局與水利局都提了一份議案,可能的話,直接拿到市委常委會議上討論,”唐學謙問道,“你關心這個?”

“造紙廠都關停接近一年了,老廠後面的河段裡還是有刺鼻的味道,那一小段河道總是要先清理的,我先問問。”張恪心想小叔的工作也是蠻迅速的。

車子沿着河西路往北開,經過市棉織四廠,唐學謙問張恪:“你說將廠企遷出城外,老廠暫時不能盲目的進行商業地產開發,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搞一些專業市場,那我問你,棉織四廠這塊地做什麼好?”

“小商品批發市場!”張恪不假思索的說,就算現在不提,海州市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也會在兩年後出現,並迅速繁榮起來,不過最開始建造的市場,還是先棉織四廠北面徵了一大片地。九十年代中期,市棉織四廠還能勉強維持,要等到九九年纔給擴張過來的小商品市場兼併掉。

“爲什麼?”唐學謙見張恪回答很乾脆。

唐學謙特意拿棉織四廠的地段說事,說明他心裡已經有這方面的意識,只是還不能確認,因此他身處的位子以及他的爲人,讓他每做一項決定都會經過深思熟慮。

張恪知道自己最大的優勢在那裡,他清楚的知道哪一種趨勢註定會出現,這是不可逆轉的大潮流,而且對這種趨勢有着別人無法想象的樂觀估計。他做決斷時,不會瞻前顧後、不會猶豫寡斷,不會徘徊不前。就算唐學謙的學識、閱歷比張恪要強得多,也無法有他的果斷與對未來的清醒認識。

當然,張恪也知道不是簡單的一句話就能讓唐學謙信服,必須有實質性的東西去說服他,繼續解釋道:“這個問題應該找海泰貿易的周遊來回答,他是專業人士。幸好他跟我說起過這事,對於從事經銷代理的渠道商而言,渠道延伸到城市的城鄉結合部,是最經濟的,再往下延伸,運輸成本會激增,對市場的管理難度也會激增,從經濟學考慮,經銷商的渠道應該在城鄉結合部處終止,但是商品如何繼續從城鄉結合部往下面的鄉鎮疏散,那就是依賴各類商品批發市場,海州市好像還沒有專門的大型商品批發市場,有一些小規模批發市場還成不了氣候。”

唐學謙嘆了一口氣,笑着說:“倒恨不得你趕緊畢了業,過來給我當助手,”丁向山案中,葉新明讓唐學謙大失所望,以致他當上代市長之後,沒有要求給他安排專職秘書,他轉身對張知行說,“關於籌建殼公司的事情,你馬上擬個方案,先不要把基調定太高,能讓市政府辦公會議直接通過就行,先不要驚動其他常委,我會私下裡會跟周書記先溝通一下,有可能的話,可以從城南區開始,讓宋培明配合一下。”

日更新一萬八千字,兄弟們,投月票吧!

第681章 錦湖的雄心第626章 捐贈第411章 江南岸第553章 姚文盛的一個月第595章 最重要的機遇第四十章 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第1068章 第一次相見第469章 陰謀詭計第1116章 原來張恪是他第1125章 誤入花柳巷第267章第965章 商業與政治第五章 熟女誘惑第246章 完美戀人第869章 防汛風暴第555章 橡樹園第422章 去香港第697章 誘拐無知少女(二合一,求月票)第372章 爭風吃酣第656章 春夢無痕第553章 姚文盛的一個月第753章 打擊第871章 金山湖潰堤第890章 情況複雜了第1164章 讓人擔憂的錦湖第359章 超級VCD第695章 車中六小時(第二章,求月票)第935章 與艾默的夜宴第1103章 君子協定第919章 三個人的世界第764章 異鄉相遇第275章 玫瑰園圈地第955章 孤注一擲戰略第480章 爭執第729章 四個人的泰坦尼克第408章 當你老了第635章 招收新人第514章 會有些痛第282章 撩人的月夜第577章 香格里拉之夜第173章 美女暑期工第725章 吃肉不吐骨頭第125章 讓出小利第823章 入局第1106章 哪有不吃羊的狼第902章 唐學謙的仕途新起點第368章 像會考一樣的人生第二十一章 記事本背後的事情第227章 問題很嚴重第738章 動靜有些大第205章 絲襪美腿第307章 淺水灣豪宅第1094章 千年蟲無憂第622章 要走的道路第九十七章 官與商糾纏不清第1136章 雄兔腳撲朔第1139章 甘當傀儡第十二章 被歷史遮掩的疑雲第884章 謝家的決裂第386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302章 完美的住宅第1158章 丁文怡的自白狀與張恪落水事件第1181章 機海戰術所誘發的危機第736章 接機第1101章 惡人難當第953章 三星的戰略調整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自的打算第942章 突生的變故第771章 秋葉原促銷第341章 探底之行第1025章 能認識是有幸第1032章 我就是要仗勢欺人第348章 背後的人第1072章 誰光着屁股第322章 府天大廈的出路第960章 張恪的心思第987章 家宴第319章 元宵夜歡第1062章 臉上有花第281章 生日禮物第一百九十章 民不畏死第1093章 有情人第274章 歷史遺蹟被毀第532章 道聽途說的棋藝第839章 綜合商社第432章 影碟機廠商的盛會第772章 滲透第342章 迷局第735章 爲何一拖再拖第四十七章 吸引眼球的廣告第545章 不要耍一樣的威風第586章 巨鱷環伺第507章 陳信生第356章 高中還要會考第455章 讓你們喘口氣第427章 謝劍南的謀算第412章 混亂1978第272章 要爭時間第1128章 拒絕誘惑第263章 奇蹟之手
第681章 錦湖的雄心第626章 捐贈第411章 江南岸第553章 姚文盛的一個月第595章 最重要的機遇第四十章 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第1068章 第一次相見第469章 陰謀詭計第1116章 原來張恪是他第1125章 誤入花柳巷第267章第965章 商業與政治第五章 熟女誘惑第246章 完美戀人第869章 防汛風暴第555章 橡樹園第422章 去香港第697章 誘拐無知少女(二合一,求月票)第372章 爭風吃酣第656章 春夢無痕第553章 姚文盛的一個月第753章 打擊第871章 金山湖潰堤第890章 情況複雜了第1164章 讓人擔憂的錦湖第359章 超級VCD第695章 車中六小時(第二章,求月票)第935章 與艾默的夜宴第1103章 君子協定第919章 三個人的世界第764章 異鄉相遇第275章 玫瑰園圈地第955章 孤注一擲戰略第480章 爭執第729章 四個人的泰坦尼克第408章 當你老了第635章 招收新人第514章 會有些痛第282章 撩人的月夜第577章 香格里拉之夜第173章 美女暑期工第725章 吃肉不吐骨頭第125章 讓出小利第823章 入局第1106章 哪有不吃羊的狼第902章 唐學謙的仕途新起點第368章 像會考一樣的人生第二十一章 記事本背後的事情第227章 問題很嚴重第738章 動靜有些大第205章 絲襪美腿第307章 淺水灣豪宅第1094章 千年蟲無憂第622章 要走的道路第九十七章 官與商糾纏不清第1136章 雄兔腳撲朔第1139章 甘當傀儡第十二章 被歷史遮掩的疑雲第884章 謝家的決裂第386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302章 完美的住宅第1158章 丁文怡的自白狀與張恪落水事件第1181章 機海戰術所誘發的危機第736章 接機第1101章 惡人難當第953章 三星的戰略調整第一百一十二章 各自的打算第942章 突生的變故第771章 秋葉原促銷第341章 探底之行第1025章 能認識是有幸第1032章 我就是要仗勢欺人第348章 背後的人第1072章 誰光着屁股第322章 府天大廈的出路第960章 張恪的心思第987章 家宴第319章 元宵夜歡第1062章 臉上有花第281章 生日禮物第一百九十章 民不畏死第1093章 有情人第274章 歷史遺蹟被毀第532章 道聽途說的棋藝第839章 綜合商社第432章 影碟機廠商的盛會第772章 滲透第342章 迷局第735章 爲何一拖再拖第四十七章 吸引眼球的廣告第545章 不要耍一樣的威風第586章 巨鱷環伺第507章 陳信生第356章 高中還要會考第455章 讓你們喘口氣第427章 謝劍南的謀算第412章 混亂1978第272章 要爭時間第1128章 拒絕誘惑第263章 奇蹟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