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心潮難平

多田駿就是個標準的喪門星!

團結抗戰最怕的就是有人挑撥離間。多田駿這個乾瘦乾瘦的日本老頭,眼見就要被免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回東京去坐冷板凳了,還念念不忘往國共合作上摻沙子、上眼藥。

多田駿這一挑撥不要緊,因爲中條山戰役慘敗的軍委會就開始找原因了。

中條山戰役敗的如此乾脆利落,讓蔣介石接受不了。他在日記中用絕望的筆觸寫到:縱使中條山守軍被全部消滅,也不影響中國抗戰大局!

現在,中條山戰役徹底落下了帷幕,該是檢討戰役失敗原因的時候了。雖然關起門來內部檢討的時候,蔣介石把中條山會戰慘敗定性爲抗戰以來最大的恥辱。但是,對外宣傳的時候,國民黨首先檢討的不是自身部署失誤,反而把責任推向了共產黨和八路軍。《中央日報》上連續刊發文章,說什麼中條山會戰之所以失敗,是因爲友軍配合不力。具體說,就是中共領導的八路軍見死不救,坐視中條山戰局糜爛。

《中央日報》上說,八路軍陝西河防部隊雖然也救援了河東的中條山守軍渡河部隊,但是並沒有派出有力部隊過河增援。山西的八路軍劉伯承部、徐向前部距離中條山最近,完全可以尾擊、側擊日軍攻擊中條山部隊,但是沒有見到共產黨方面上報突出戰績。山東的劉一民部,雖然曾經截斷隴海路,但並沒有向劉一民所宣稱的那樣攻佔商丘,而是虛晃一槍就走,致使日軍很快就恢復了隴海路交通,可以放心大膽地完成中條山之戰。

《中央日報》似乎忘記了就是蔣委員長下令取消八路軍教導師番號、停撥八路軍三個主力師的軍餉、撤銷新四軍番號、宣佈新四軍爲叛軍的,在那裡就象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一樣喋喋不休,好像要把在日軍那裡吃的虧、受的窩囊氣從中共和八路軍身上找回來一樣。

最可恨的是,重慶大後方一些不明真相、或者說是別有用心的報紙,竟然援引多田駿的說法,說中共爲了在華北自由發展,任由日軍攻擊中條山守軍,純粹是以一黨私利來取代民族大義,令人大失所望。等等。

蔣介石這是一石二鳥之計,既推卸了中條山戰敗責任,又在政治上打擊共產黨。

共產黨自然是要展開反擊的,不然的話髒水就真的潑到身上了。新華社連續發了三篇社論,駁斥國民黨的造謠。陝西、山西、山東各根據地的報紙都紛紛發表文章,以充分的事實依據來駁斥國民黨的污衊和攻擊。

這只是國共團結抗戰複雜情況的一個縮影!

劉一民沒有心情理這種打嘴皮子的官司。

打退日軍對魯中南的圍攻後,想想德國人馬上就要閃擊蘇聯了,關東軍也要大規模軍演了。接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波瀾壯闊的畫卷一卷比一卷慘烈、一卷比一卷威武,劉一民就心潮澎湃,忍不住仔細籌劃,準備往日軍心口上捅刀子,讓小鬼子死的更快、死的更慘!

精研戰史的劉一民知道,德軍之所以能夠閃擊蘇聯成功,主要是因爲希特勒成功地實施了欺騙手法,迷惑了斯大林。

穿越前劉一民雖然是北大高材生、國防大學研究生,但畢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的學生,看問題深刻不到哪去。他的優勢不過是知道歷史發展進程,先知先覺而已。經過穿越後幾年的戰火錘鍊,劉一民已經成了統帥大軍、威震一方的我黨重要軍事將領,看問題自然是要深一層。

劉一民心裡清楚,希特勒之所以要打蘇聯,並不是他發神經病,而是他的侵略政策迫使他不得不打蘇聯。如果希特勒不上臺,法西斯主義得不到德國民衆的擁護和支持,德國人不奉行侵略擴張政策,那它自然是不用打蘇聯。既然希特勒要侵略擴張,它就不能不打蘇聯。可不是後世一些網友暢想的那樣,攻打蘇聯是希特勒最大的錯誤,假如希特勒不進攻蘇聯、而是先打敗英國如何如何。原因無它,蘇聯卡着希特勒脖子呢!

打仗打的就是錢。這句話不錯,問題是要錢幹什麼!無非是用錢來購買支撐戰爭必須的資源。而德國,雖然現在已經基本控制了歐洲,但是它的海軍規模、戰力始終無法超越英美,英國皇家海軍不停地襲擊德國海運航線,英國潛艇不但攻擊德國海軍艦艇,也攻擊德國的商船。這樣一來,德國就無法保證順利從海外獲得必須的戰爭資源物資。

希特勒的目標是侵佔整個歐洲。現在擋在他前進路上的有兩隻攔路虎,一個是西面的英國,另一個是東面的蘇聯。

對於英國,用希特勒的話說,就是“英國就那麼幾個島,憑什麼要控制半個世界?它還想奪取全世界,這不公平,不是正常現象!”

希特勒曾經想在絕對控制歐洲大陸之前避免與英國開戰,曾在1940年6月向英國發出妥協的要求,但遭到英國首相丘吉爾的拒絕。丘吉爾一是出於正義,另一個也是根本不相信德國。也就是說,在丘吉爾眼裡,希特勒人品倒了,根本不值得相信。英國人不願再重演慕尼黑悲劇了。

在英國碰壁以後,希特勒乾着急沒辦法,因爲英國與歐洲大陸之間隔着英吉利海峽,要想打敗英國,希特勒就必須奪取英國的制空權,消滅英國的空軍,把英國皇家海軍趕出英吉利海峽,他才能實施入侵登陸作戰。於是,從1940年7月10日開始,德國空軍對英國本土進行了大規模的連續空襲。至10月31日,連續4個月,德軍出動飛機共約4.6萬架次,投彈約6萬噸。結果,由於英國人掌握了先進的雷達技術,德軍空襲四個月,被擊落各型飛機1733架,被擊傷943架,損失空勤人員約6000人,卻依然沒能消滅英國空軍,奪取制空權。而英國,雖然付出了城市被轟炸的慘重代價,但空軍僅僅損失飛機915架,飛行員414人。相比德軍,英國空軍明顯是打了大勝仗。

空戰沒撈到便宜,希特勒就拿英國沒辦法。

這裡面還有個問題,那就是美國雖然尚未參戰,國內孤立主義還有一定市場,但是英國和美國的關係非同一般。英國人損失的飛機、軍艦都可以從美國得到補充,而德國不但得不到別國援助,相反,還被蘇聯緊緊地卡着脖子。

由於有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此時蘇聯與德國保持着正常的貿易關係,火車日夜不停地從蘇聯開往德國,送去了德國人急需的小麥、棉花、石油、橡膠、有色金屬礦石,對希特勒的瘋狂侵略擴張起着支撐作用。按理說,希特勒得罪誰也不能得罪蘇聯人,打誰也不能打蘇聯。但事情都得反過來想一想,要是蘇聯完成了戰爭部署,突然與德國翻臉,希特勒將何以自處?

糧食、棉花、石油、橡膠、有色金屬材料,這些支撐戰爭必須的戰略物資,就是希特勒德國法西斯脖子上的喉結!

德國國土有限,人口有限,資源有限,要想以武力征服歐洲,就必須速戰速決。而英國,恰恰看到了這一點,採取的戰略和德國相反,那就是相持。也就是中國對付日本的辦法:持久戰。

如果德國與英國打成持久戰,不要說美國可能會參戰,包括蘇聯,也一定會象德國後來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一樣,撕毀條約,揮兵西進,消滅德國。這一點,希特勒看的很清楚。

因此,希特勒必須攻打蘇聯,獲取烏克蘭的糧食、高加索的油田、頓巴斯的煤礦,用以支撐戰爭。

還有一點,如果德國佔領蘇聯,就可以與東方的日本戰線連成一體,橫掃英美在亞洲的殖民體系,削弱英美的戰爭潛力。

這都是從戰略大局分析中得出的結論,絕不是希特勒腦子發熱時的拍腦袋決策的狂想產物。

促使希特勒決心儘快進攻蘇聯的誘因是蘇聯對羅馬尼亞的擴張威脅到了羅馬尼亞油田的安全。要知道,德國境內沒有大油田,石油絕大部分依賴進口,現在最大最安全的進口通道是蘇聯,羅馬尼亞油田是德軍除蘇聯之外的石油保證。對於德軍這樣的主要依靠裝甲部隊閃電突擊快速作戰的部隊,沒有了石油,就等於沒有口糧,非死不可!

想想後世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劉一民就啞然失笑,爲石油而戰可不是後世美國佬的專利,希特勒早在這個時候就已經爲石油而戰了!

現在已經是6月中旬了,德國閃擊蘇聯迫在眉睫!

對於苦難的中國人來說,巴不得德國鬼子、日本鬼子去打美國、打蘇聯呢!只要他們敢打,中國抗戰就勝利的快了。話雖這麼說,但是一想到成千上萬無辜的人們倒在侵略者的炮火下,劉一民還是心潮翻滾,難以安定。

第767章 火燒虹橋機場第908章 各懷心機(續)第560章 陰謀第886章 統一指揮第474章 冷槍冷炮運動(五)第681章 安丘事變(三)第1442章 覆滅(二)第340章 蔣介石的決斷第990章 冰火兩重天第419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五)第1365章 國家利益至上第1565章 金蘭大戰第734章 喋血贛江(六)第908章 各懷心機(續)第917章 從中將到少尉第846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下)第723章 拖刀計(續)第1145章 三面圍攻第920章 官邸槍聲(續)第691章 特戰對決(續)第826章 鋒芒啊鋒芒(下)第665章 聚殲(三)第756章 葉挺軍長(續)第912章 堅城(續)第370章 輕取泰安(四)第254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三)第1002章 雪夜篝火第457章 連雲港(四)第400章 青島博弈(三)第1563章 登陸金蘭灣第665章 聚殲(三)第1458章 兵敗如山倒第740章 論黨內民主(續)第724章 拖刀計第259章 南宮(二)第807章 又見道格先生第968章 石門之夜第1411章 橫山勇第550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658 重炮傳奇(續)第787章 警兆第475章 冷槍冷炮運動(六)第1章 這也是穿越第611章 王明六九三章 辣手第992章 葬禮第1251章 死守待援(續)第1350章 激戰長春(一)第1283章 亂成一團第615章 回家(續)第173章 色誘(一)第1070章 新戰略思維(上)第936章 敵變我變第1016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上)第675章 青龍集第1260章 西藏工作第332章 滕縣之殤(三)第1307章 瀋陽大轟炸第1502章 心惶惶第809章 紐約(中)第679章 安丘事變(一)第632章 風雨如磐第1176章 遠東大戰序幕第413章 浩劫(五)第1257章 炸鍋了第395章 震驚第1255章 勇奪山海關第1329章 鬆遼戰役(四)第1465章 整編第1167章 劉一民的建議第819章 假象第429章 黃河夜話(三)第1568章 抓住了畑俊六第1219章 佈局東北第504章 襲佔安丘(二)第1203章 對日三原則第1205章 金蟬脫殼第775章 沱河夜航第500章 向北出擊(三)第136章 東風第一枝(四)第135章 東風第一枝(三)第197章 襲取太原(十)第480章 蓄勢第240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二)第1100章 水淹第248章 沸騰的天津(七)第213章 晉祠(六)第164章 山丹丹花開(一)第1562章 南進,南進(續)第1347章 秦彥三郎第798章 樋口季一郎第148章 天水會戰(二)第179章 發展(三)第1517章 一戰定華北(三)第1189 白旗 爆發求雙倍月票第1582章 番外 四、日本總督第七十八 掌鷸蚌二第200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二)第663章 聚殲(一)第195章 襲取太原(九)
第767章 火燒虹橋機場第908章 各懷心機(續)第560章 陰謀第886章 統一指揮第474章 冷槍冷炮運動(五)第681章 安丘事變(三)第1442章 覆滅(二)第340章 蔣介石的決斷第990章 冰火兩重天第419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五)第1365章 國家利益至上第1565章 金蘭大戰第734章 喋血贛江(六)第908章 各懷心機(續)第917章 從中將到少尉第846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下)第723章 拖刀計(續)第1145章 三面圍攻第920章 官邸槍聲(續)第691章 特戰對決(續)第826章 鋒芒啊鋒芒(下)第665章 聚殲(三)第756章 葉挺軍長(續)第912章 堅城(續)第370章 輕取泰安(四)第254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三)第1002章 雪夜篝火第457章 連雲港(四)第400章 青島博弈(三)第1563章 登陸金蘭灣第665章 聚殲(三)第1458章 兵敗如山倒第740章 論黨內民主(續)第724章 拖刀計第259章 南宮(二)第807章 又見道格先生第968章 石門之夜第1411章 橫山勇第550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658 重炮傳奇(續)第787章 警兆第475章 冷槍冷炮運動(六)第1章 這也是穿越第611章 王明六九三章 辣手第992章 葬禮第1251章 死守待援(續)第1350章 激戰長春(一)第1283章 亂成一團第615章 回家(續)第173章 色誘(一)第1070章 新戰略思維(上)第936章 敵變我變第1016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上)第675章 青龍集第1260章 西藏工作第332章 滕縣之殤(三)第1307章 瀋陽大轟炸第1502章 心惶惶第809章 紐約(中)第679章 安丘事變(一)第632章 風雨如磐第1176章 遠東大戰序幕第413章 浩劫(五)第1257章 炸鍋了第395章 震驚第1255章 勇奪山海關第1329章 鬆遼戰役(四)第1465章 整編第1167章 劉一民的建議第819章 假象第429章 黃河夜話(三)第1568章 抓住了畑俊六第1219章 佈局東北第504章 襲佔安丘(二)第1203章 對日三原則第1205章 金蟬脫殼第775章 沱河夜航第500章 向北出擊(三)第136章 東風第一枝(四)第135章 東風第一枝(三)第197章 襲取太原(十)第480章 蓄勢第240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二)第1100章 水淹第248章 沸騰的天津(七)第213章 晉祠(六)第164章 山丹丹花開(一)第1562章 南進,南進(續)第1347章 秦彥三郎第798章 樋口季一郎第148章 天水會戰(二)第179章 發展(三)第1517章 一戰定華北(三)第1189 白旗 爆發求雙倍月票第1582章 番外 四、日本總督第七十八 掌鷸蚌二第200章 察哈爾派遣兵團的輓歌(二)第663章 聚殲(一)第195章 襲取太原(九)